运动鞋批发网 > 知识库 >

红旗学校

来源:运动鞋批发网时间:2023-06-09 04:45:05编辑:运动君

清同治三年(1864年),学校前身“男蒙馆”,由美国基督教公理会传教士白汉理创办,以小学教育为主,成为北京市第一所教会学校。

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男蒙馆”在义和团运动中被毁。

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经由梅韪良、郭纪云等人重建,定校名为“育英学校”(一院)。

民国元年(1912年),完善学制为七年制小学及两年制中学。

民国7年(1918年),中学改为四年制。

民国16年(1927年),学校在北平市教育局立案,中学部定名为“京师私立育英中学校”。

民国17年(1928年),改名为“北平特别市私立育英中学”。同年,在官房大院设立小学部,为二院,同时制定了校旗、校徽、校花、校歌、校刊,以“致知力行”为校训,并实行董事会制。

民国18年(1929年),改名为“北平私立育英中学”。同年,学校从最初的免费教学逐渐开始采取收费制度教学。

民国19年(1930年),根据教育部取消大学预科制的法令,设六年制中学,在初中四年制基础上添设两年制高中,在骑河楼16号,开辟体育场,面积达26亩,为三院。

民国20年(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的第三天,育英中学抗日会成立。

民国23年(1934年),育英合唱队开始了平、津、济、京、沪、杭的旅行音乐会,北平市中学毕业会考,梁炳文、唐统一分获高中、初中全市第一,丁锦先生赠与双元匾悬挂于校门。

民国24年(1935年),财政部将位于灯市口大街的盐务学校校址及盐务稽核所所址拨归育英学校,为四院,高中部迁移至此,育英学生冲破军警阻挠,参加了“一二·九”运动的游行示威和群众集会。

民国29年(1940年),建立进步团体“细流社”。

民国30年(1941年),在学生中建立了地下党支部,张大中任书记。

民国31年(1942年),日伪市政府教育局令育英学校更名为北京市立第八中学校,育英学校小学部更名为灯市口小学,任命日本人竹内一为驻校教官,学校随建日语部,开设日语课程。

民国34年(1945年),抗战胜利后恢复育英学校校名。

民国36年(1947年),在米市大街梅竹胡同购地,为教职员修建宿舍,为五院。

1952年,学校由私立转为公立,命名为“北京市第二十五中学”,育英小学部独立,取名为“北京市东城区灯市口小学”。

1955年,高中部部分师生在位于骑河楼的育英三院,组建成为“北京市第六十五中学”。

1958年,育英五院的教职工宿舍归于房管局。

1960年,在北京市文教群英会上被评为“红旗学校”,获奖旗一面,遂被定为“北京市重点中学”,同年在位于骑河楼的育英第三院内,建立了北京景山学校。

1963年,学校初中部(原一院)独立设校,命名为“北京市灯市口中学”。

1968年,学校开始招收女生入学。

1978年,四院被拆,校址迁往灯市口大街55号,与北京市第一六七中学(原私立贝满女中初中部)合并,仍名为“北京市第二十五中学”。

1982年,一院被拆,撤销灯市口中学,原师生主体回归到北京市第二十五中学。

1983年,成立校友会,王宝初任会长。

1984年,举行建校120周年庆祝活动。

1986年,在1943届校友常自超支持下,开始筹集资金建立新教学楼。

1988年,开始实行校长负责制。

1989年,“育英楼”落成。

1990年,《育英年鉴》复刊,更名为《北京市第二十五中学年刊》,并制定新校旗、校徽、校歌、校服,举行建校126年校庆。

1991年,灯市口幼儿园园址并入北京市第二十五中学。

1992年,新建“双元门”、“知行楼”,先后修缮了贝氏楼、贝满中斋、邵氏楼,铺设塑胶操场,被列入《中国名校》一书,同年被北京市市政府命名为“花园式单位”。

1993年,学校实行“教职工聘任合同制”,同年由1934届校友梁炳文捐献稿费2万元,建立了北京市第二十五中学“致知力行”奖学金,并每年颁发一次。

1995年,学校被评为北京市电化教育优类校,校团委会被团市委授予“红旗团委”,校工会被全国总工会授予“模范职工之家”。

1996年,经市政府批准,北京市第二十五中学在北京市率先开展实行民办公助整体改制试验,以吸收社会资金支持学校发展。

1998年,学校在西总部胡同小学租设学生宿舍。

2000年,学校在廊坊市东方大学城内设立寄宿制分部,并提出“断奶教育”的观念。

2002年,建成现代化图书实验计算机大楼“民众楼”,坐落其中的图书馆被命名为东城区图书馆分馆,同年启动“伦敦英语”校本课程。

2003年,学校获得ISO9001/ISO14001双标管理体系认证的学校。

2004年,成立“少年CEO学院”,旨在对学生进行就业与创业教育,同年举行140周年校庆,印制校史《育英史鉴》。

2005年,经北京市教委、加拿大政府正式批准的北京第二十五中学中加合作办学项目正式启动,学制为高中三年。

2009年,学校由民办公助办学体制回归公办。

2012年,获北京市教委颁发的“百年学校”。

2011年,被批准成为“国家级教育体制改革试验项目:开展高中特色发展试验项目学校”。

2014年,“笃学楼”翻改建完成,同年举办建校150周年校庆活动。

上一篇:三水南站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推荐

热门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