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禺化龙
化龙中学是番禺区一所公办初级中学,广州市一级学校,创办于1957年,办学历史悠久,人文底蕴深厚。校舍位于花山脚下,环境幽美,绿树成荫,现有27个教学班,学生1161人,教师96人,其中高级教师4人,研究生学历7人,市区级骨干教师17人。
教师96人,其中高级教师4人,研究生学历7人,市区级骨干教师17人。
一教育品牌:灵动化龙
一是指校园文化丰富多彩,学习风气灵活多姿的“灵动的化龙中学”;
二是指实现身心质变,追求卓越成就的教育目标。
二“灵动化龙”的核心素养
(一)龙之志——志向明正。
(二)龙之韵——汇通文理。
(三)龙之能——治事有方。
(四)龙之魄——体魄强健。
(五)龙之勇——家国担当。
(六)龙之行——躬行践履。
(七)龙之灵——创生精神。
三办学理念:兴文以教化,砺身而成龙
兴文以教化:以“文”为径;教化,教育且化成也。
指学校以“文”为径,重视师生的文化底蕴和人文修养的涵养,营造人文氛围,以文化人,以文养心,提升师生的文气,培育文气洋溢、文化底蕴丰厚、视野开阔的现代公民。
砺身而成龙:所谓砺身就是砥砺自己的操守和品行;成龙,则寓意成为人才。
指学校通过体育运动、艺术活动和心理健康教育等强身健体、润泽心灵、提高修养,培养动静相宜、“文武”双全、身心发展、道德完善、社会适应力良好,既有民族文化精神又符合现代社会的人才标准的良才
四化龙中学:一训三风
(一)校训:成己达人
成己出自《礼记?中庸》:“成己,仁也。”一语,成人出自《论语?颜渊》:“君子成人之美。”一语。前者指使自己有所成就,后者指促成他人的美名或好事。教育即是成己成人的一种行为,只有当教师本身能够有所成就,才能使学生有所成就。同时成就自己也是学生自身的培养目标,在此基础上使学生做到成人之美,将优秀美德传递给更多的人,从而推动社会和谐。
(二)校风:宜动宜静
中学校园是充满青春活力的场所,中学生处于青春期发育早期,需要大量运动与社会实践锻炼身心条件,而教师也应该尊重学生的这一发展特点,在教学设计中提倡活泼生动的教学风气。同时,读书是一项安静的活动,它要求学习者静心专注,这种定力也是从事其他工作的必要条件,是可以通过读书习得的心灵品质,因此提倡宜动宜静的校园风气,以促进师生身心健康的良好发展。
(三)教风:启智启慧
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告诉我们要善于启发学生的智慧,充分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热忱。一方面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思考的品质,促成学生思维能力的有益发展。
(四)学风:活学活用
活学活用要求学生对待学习不能死记硬背,把书读死,而是要不断突破书本束缚,把书读活。不仅仅要做到学以致用、知行合一,还要学会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发挥知识迁移的作用;不仅仅要善于学习、积极实践,还要能够灵活运用各类书本和生活知识解决问题,是一项具有较高要求的综合素质,是学生学习过程中难得的优良品质。
五育人目标:
培养德才兼备,亦文亦武的大国公民
六校徽
化龙中学校徽设计理念以“化龙地域”之名,以“灵动化龙”之教育理念为本,创作“化龙中学”校徽;
标志图形综合了简体字“化”和“龙”的结构造型,并采用流畅线条与传统毛笔飞白的手法刻画出“龙”之神态,多层寓意一目了然……龙图形态简洁且灵动,恰是刚劲有力呼之欲出的“腾龙飞天”之像,正如化龙中学莘莘学子,志高冲天。校徽外形采用圆形,亦取“天圆地方”之说,应“飞龙在天”愿景!双环线也寓天外之天之阔。色彩选用“中国红”,经典与传承不言而喻!
学校以“毽球文化”和“孔子文化”作为校园文化特色,遵循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的特点,从学生兴趣出发,将传统文化、学生特点、育人目标三者融为一体,把“初一成型,初二成人,初三成才”作为教育目标,以“健康、灵性、合作、成长”为核心价值,致力培养身心健康、和谐灵动、合作拼搏、阳光积极的现代中学生,代表广州市参加了“省、港、澳、台”四地毽球比赛、贵州惠水全国青少年(中学生)毽球锦标赛、山东青岛全国青少年(中学生)毽球锦标赛、重庆梁平全国青少年(中学生)毽球锦标赛、香港四角足毽邀请赛,均取得令人瞩目的成绩。
学校实施“科研兴校,科研强校”策略,自主开发了《化龙中学孔子文化校本课程开发与研究》区级课题,逐渐形成了以“研学后教”为研究核心的教师教科研课题群,编撰了《毽球与健康》、《孔子文化系列读本》、《化龙人文风物志》、《化龙花卉产业》等系列校本学材,一批以“研学后教”课改为背景的论文、案例获得省级以上奖励,为广大教师积极投身教育教学研究搭建了广阔的平台。
上一篇:捷斯奥特曼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