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鞋批发网 > 知识库 >

乌龟怕冷还是怕热

来源:运动鞋批发网时间:2023-06-11 13:54:51编辑:运动君
1、烫鼠(90℃)希腊维库拉热泉中有一种烫鼠,因常年生活在90度以上的高温泉水中而适应了那样的特殊环境,即使把它们放在沸腾的开水里它们也能活泼地浮上潜下、东游西窜,一点都不怕烫。有一位商人曾捉到三只烫鼠,因为不知道烫鼠的习性,结果在炎热的盛夏,有两只都被冻死,另一只还是被放到暖水瓶中才得以幸存。据说这种鼠原来与普通的鼠一样,是生活在陆地上的,由于当时火山爆发,生活在那里的鼠为了生存下去,便逐渐地适应了当地的地理环境,后来便离不开高温了,变成世界上唯一不怕烫的鼠。
2、蚯蚓(20℃)蚯蚓俗称地龙,又名曲鳝,是环节动物门寡毛纲的代表性动物。蚯蚓是营腐生生活动物,生活在潮湿的环境中,以腐败的有机物为食,生活环境内充满了大量的微生物却极少得病,这数蚯蚓体内独特的抗菌数免疫系统有关。蚯蚓在冬天会钻到地层深处的非冻土层,进行冬眠越冬。蚯蚓在温度低于20度左右时就会停止生长,开始冬眠。来年春天暖和了,它们又会活动起来。
3、鳄鱼(20℃)鳄鱼属脊索动物门、脊椎动物亚门、爬行纲、鳄目,共有3科8属,世界上尚存23种。鳄鱼为肉食性卵生脊椎类两栖爬行动物,是两亿多年前与恐龙同时代的最古老两栖爬行动物,也是迄今生存着的最原始动物之一。鳄鱼因强盛的生命力而生存和繁衍,成为地球上最古老的生物“活化石”之一。鳄鱼生存的气温环境不能低于15℃,否则会被冻死。爬行动物到了冬天由于自身不能提供足够多的热量,仅仅是靠外界自然的热源来保持自身的身体温度,从而保证体内酶的活性和生化反应的顺利进行。
4、蜗牛(14℃)蜗牛是一种包括许多不同科、属的动物,取食植物,产卵于土中或者树上。在热带岛屿比较常见,但有的也生存在寒冷地区,树栖种类的色泽鲜艳,而地栖的通常几种接近的颜色,一般有条纹。非洲的水晶螺属体型最大,多超过20公分。在寒带和温带高纬度地区,随着冬寒的到来,蜗牛居住环境温度的下降、植物的枯萎而引起蜗牛的冬眠。当气温降至14℃以下时,蜗牛就开始分泌乳白色黏液膜将螺日封闭进入冬眠。
5、青蛙(10~12℃)青蛙属于脊索动物门、两栖纲、无尾目、蛙科的两栖类动物,成体无尾,卵产于水中,体外受精,孵化成蝌蚪,用鳃呼吸,经过变异,成体主要用肺呼吸,兼用皮肤呼吸。青蛙常栖息于河流、池塘和稻田等处,主要在水边的草丛中活动,有时也能潜伏到水中。大多在夜间活动,以昆虫为主食,也取食一些田螺、蜗牛、小虾、小鱼等。当气温降至10~12摄氏度时,蛙类大多已进入冬眠状况。
6、乌龟(10℃)乌龟隶属于龟科、乌龟属的一种,有时特指 乌龟别称金龟、草龟、泥龟和山龟等。在动物分类学上隶属于爬行纲、龟鳖目、龟科,是常见的龟鳖目动物之一。是现存古老的爬行动物。特征为身上长有非常坚固的甲壳,受袭击时龟可以把头、尾及四肢缩回龟壳内。乌龟是变温动物,生活受环境气温的影响较大。11月至翌年3月,当气温在10℃以下时,乌龟静卧于池底的淤泥中或卧于覆盖有稻草的松土中,不食不动,进行冬眠,这时它的新陈代谢非常缓慢和微弱。
7、蟾蜍(10℃)蟾蜍是无尾目、蟾蜍科动物的总称,属蟾蜍科的两栖动物,最常见的蟾蜍是大蟾蜍,俗称癞蛤蟆,皮肤粗糙,背面长满了大大小小的疙瘩,这是皮脂腺,其中最大的一对是位于头侧鼓膜上方的耳后腺。这些腺体分泌的白色毒液,是制作蟾酥的原料。由于各地的气温不同,蟾蜍的冬眠时间略有差异,一般平均温度在摄氏10℃以下时 ,就开始进入冬眠期。成年蟾蜍多集群在水底泥沙内或陆地潮湿土壤下越冬。停止进食,以体内贮布在肝糖来维持最低的新陈代谢,到翌年气温回升到10~20℃时,才结束冬眠。
8、蛇(7~8℃)蛇是当今自然界最成功的食肉动物群之一,身影遍布全球。它与人类同行的历史充满了神秘、超自然的色彩,是艺术、宗教等各种想象和隐喻的灵感之源。蛇的祖先最早可追溯到侏罗纪中期的安氏黎明蛇,到了晚白垩世早期,蛇类已有了全球性分布。每当冬季到来,气温降到7-8℃时,蛇就开始选择高燥地带的洞穴、树洞和岩石缝隙作为蔽身之地,进入冬眠。冬眠时,往往有几十条或成百条同种或不同种的蛇群集在一起。
9、刺猬(7℃)刺猬是属于猬亚科的一类猬形目哺乳动物的统称,共有5个属;其中猬属的刺猬分布最普遍,广泛分布在欧洲、亚洲北部,在中国的北方和长江流域也分布很广。刺猬在苏南民间又被叫做"偷瓜獾",体肥矮、爪锐利、眼小、毛短,浑身有短而密的刺。刺猬也是会冬眠的动物,它在温度低于7度开始冬眠,冬眠可长达4-5月,冬眠时体温下降,生理机能减弱,冬眠时最好处于安静环境,如果冬眠提早结束可能会导致它活活饿死。
10、马蜂(6~10℃)马蜂,学名“胡蜂”,又称为“蚂蜂”或“黄蜂”,体大身长毒性也大,膜翅目细腰亚目内除蜜蜂类及蚂蚁类之外的能螫刺的昆虫。雌蜂身上有一根有力的长螫针,在遇到攻击或不友善干扰时,会群起攻击,可以致人出现过敏反应和毒性反应,严重者可导致死亡。马蜂属于半冬眠昆虫,气温降至6~10℃开始抱团,气温越低,抱团越紧;气温稍高,则抱团松散;温度高于12℃时,便开始散团,越冬后成活率的高低主要与抱团好坏有关。

上一篇:迈阿密大学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推荐

热门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