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止咳
1、麻杏石甘汤用于外感肺热咳嗽咳嗽+有汗+口渴+黄痰治疗新冠咳嗽的汤剂有哪些?麻杏石甘汤是一种中药汤,可以用于改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造成的咽喉不适。麻杏石甘汤是由麻黄、杏仁、甘草、石膏等几味中药组成,为解表剂,具有辛凉宣泄,清肺平喘之功效。主治外感风邪,邪热壅肺证。临床常用于治疗感冒、上呼吸道感染、急性支气管炎、肺炎、支气管哮喘、麻疹合并肺炎等属表证未尽,热邪壅肺者。2、小青龙汤用于风寒客表咳嗽+无汗+怕冷+口不渴+白痰新冠患者多表现为发热、寒颤、咳嗽、呕吐等症状,所以可通过服用小青龙汤温肺化饮,治疗新冠,是十大最佳润肺止咳汤之一。小青龙汤是由麻黄、芍药、细辛、干姜等中药组成,具有解表散寒、温肺化饮的作用,主要治疗以恶寒发热、头身疼痛、无汗、喘咳、痰涎清稀而量多为主要表现的外寒内饮证。3、大青龙汤用于外感风寒/兼有里热咳嗽+无汗+怕冷+口渴+黄痰大青龙汤是由麻黄、桂枝、杏仁、石膏、炙甘草、生姜、大枣等中药组成,属于解表剂之辛温解表剂,具有发汗解表,清热除烦功效。主要用于外感风寒,兼有里热之证。大青龙汤和小青龙汤均属于辛温解表之剂,大青龙汤与小青龙汤区别在于大青龙汤是在麻黄汤方基础上加石膏、生姜、大枣而成。小青龙汤是在桂枝汤方基础上加减,将桂枝汤生姜变干姜,加麻黄、细辛、五味子、半夏而成。4、桂枝汤加厚朴杏仁用于外感风寒咳嗽咳嗽+有汗+怕冷+白痰+口不渴桂枝加厚朴杏子汤出自张仲景的《伤寒论》,该方由桂枝、芍药、生姜、甘草、大枣、厚朴、杏仁组成。桂枝加厚朴杏子汤的功效为解肌发表、降气平喘,在《伤寒论》中该方用于治疗素有喘病又感风寒而见桂枝汤证者,或伤寒证误用下剂后表证未解而微喘、舌苔白滑、脉浮缓者。小编了解到,现代临床主要应用与治疗哮喘、支气管肺炎、心衰、肺心病、感冒后咳嗽、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等。5、苓甘五味姜辛汤用于风寒咳嗽咳嗽+口不渴+白痰苓甘五味姜辛汤是由茯苓、甘草、干姜、细辛、五味子共五味中药组成,为祛痰剂,具有温肺化饮的作用,主要治疗以咳嗽痰多、清稀色白、胸膈痞满为主要表现的寒饮咳嗽。现在临床上苓甘五味姜辛汤常用于治疗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等疾病。6、桑菊饮用于风热咳嗽咳嗽+发热+口微渴感染新冠后咳嗽是最常见的问题,那么中医止咳化痰方剂有哪些呢?桑菊饮是《温病条辨》的名方,花是菊花,叶是桑叶,一花一叶,故名桑菊饮。桑菊饮为辛凉解表中的轻剂,是治疗风温咳嗽的代表方剂。桑菊饮是由桑叶、菊花、杏仁、连翘、薄荷、苦桔梗、甘草、苇根等药材组成,具有疏风清热,宣肺止咳的功效,主治风温初起,表热轻症。咳嗽,咽干或咽痛,口微渴,舌苔薄黄,脉浮数。临床常用于风热感冒、风热咳嗽、温病初起咳嗽。7、射干麻黄汤用于风寒咳嗽咳嗽+气喘+白痰射干麻黄汤是张仲景《伤寒杂病论》中治疗风寒咳嗽病症的一个方剂,有散寒降逆、祛痰止咳的作用,是由射干、麻黄、细辛、干姜、半夏、紫苑、百部、五味子、大枣组成。本方是由小青龙汤去掉桂枝、白芍、甘草,加上射干、紫苑、款冬花、大枣组成。射干麻黄汤为祛痰剂,具有温肺化饮,下气祛痰之功效。主治寒痰郁肺结喉证,症见咳嗽,气喘,喉间痰鸣似水鸡声,或胸中似水鸣音,或胸膈满闷,或吐痰涎,苔白腻,脉弦紧或沉紧。8、二陈汤用于痰湿咳嗽咳嗽+白痰二陈汤为祛痰剂,是由半夏、橘红各、白茯苓、甘草组成,具有燥湿化痰,理气和中之功效。主治湿痰证。咳嗽痰多,色白易咯,恶心呕吐,胸膈痞闷,肢体困重,或头眩心悸,舌苔白滑或腻,脉滑。买 购小编了解到,二陈汤临床常用于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慢性胃炎、梅尼埃病、神经性呕吐等属湿痰者。9、止咳定喘汤用于风寒咳嗽咳嗽+怕冷+怕热+白痰止咳定喘汤用于普通成人治疗方剂,由三拗汤、三子养亲汤和二陈汤为主加减而成。止咳定喘汤是由麻黄、苦杏仁、款冬花、炙甘草、清半夏等17味饮片组成,具有散寒解表、温肺化饮的功效,用于咳嗽、白痰、泡沫痰、恶寒重、发热,舌淡的患者。止咳定喘汤具有副作用小、方便可行、效果明显的特点。10、儿童抗感止咳汤咳嗽+高热+口渴+咯痰儿童抗感止咳汤属于儿童治疗方剂,如果儿童感染新冠后开始出现咳嗽的症状,可以使用儿童抗感止咳汤。儿童抗感止咳汤含有止咳的药物,也含有清热的药物。可以适用于病程第三天、第四天的孩子使用。儿童抗感止咳汤是由金银花、炙麻黄、杏仁、浙贝、桔梗等16味饮片组成,具有疏风清热、宣肺止咳,用于患儿高热、咳嗽、痰粘、咯痰不爽,口渴喜饮,面红咽赤。舌质红、苔黄、脉数。
上一篇:沁水旅游景点大全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