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鞋批发网 > 知识库 >

徐谷甫

来源:运动鞋批发网时间:2023-04-24 09:27:44编辑:运动君

曹公度,1966年生,江苏常熟人。著名收藏家,著名鉴定家,张大千研究专家,著名书法家[1],中国国礼特供艺术家[2],国家一级美术师。字定远,又字定远居士,号朽翁,自称菱花馆主,别署沧海一笑生。性高旷幽默,少习外语,研究生学历。于书画鉴定研究特有建树,犹以张大千艺术鉴定研究独有心得,受国内外行家推崇。作为国家级权威鉴定专家团一员,应邀走进“”现场鉴宝会,进行书画鉴定;深受国内外行家推崇。艺术国粹收藏名扬海内外,鉴于其收藏鉴定的突出造诣,经中国收藏家协会全国甄选暨反复研讨后,被授予“中国优秀收藏家”称号的殊荣。热忱奉献2010年上海世博会,为国际信息发展网馆文化艺术项目作出杰出贡献,被联合国经济及社会理事会国际信息发展组织授予“世博杰出成就奖”。2013年经江苏省电视总台(集团)评选,被授予“中国当代著名杰出名家”荣誉称号。应邀参加《中国收藏文化(开封)论坛》,并荣获《首届“奇瑞杯”中华民间国宝擂台赛》书画擂擂主。。在不断弘扬传承传统文化中,坚守儒家思想的仁爱道德情操,被中国少年儿童文化艺术基金会授予“慈善爱心人物”。接受国家发改委《中国产业》杂志专访,“个人专题片《精骛八极心游万仞》由江苏省广电总台制作播放,对其进行了系统介绍。情倾丹青及鉴定,秉承先辈精神,为海派艺术大师陈佩秋高足。且喜书法,注重笔情墨趣,系著名书法篆刻家高式熊先生入室弟子。其父为著名词人、书画家、收藏大家曹大铁先生,蒙父教诲熏陶并常从海内各名家游,得教受益匪浅。缘自身出书香名门,深获其父执辈海内名公关爱。个人家学渊源复幼承庭训,龆龄即由其父亲授国学,故文学功底深厚,文笔犀利眼界独到,为同龄中所罕见。著有《中华小篆大字典》、《曹大铁传》、《曹大铁年谱》、《朽翁杂稿》,先后主编《菱花艺文》、《大风天下》、《中国绘画年鉴·华东卷》等籍深获各界好评;善艺术国粹收藏并习丹青。斋名“有义方居”及“菱花别馆”,由大家唐云、高式熊先生分别题赠。

现为上海名家艺术研究协会会长,该协会由中国文化管理部门方面的资深领导和热爱文化艺术研究鉴藏的将军、学者,以及中国美术家协会和中国书法家协会资深会员、西泠印社、高等院校、国家和省市级艺术研究专职教授、研究员、名家等组成,系上海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属下的省(市)级协会。

除担任上海名家艺术研究协会会长外,同时也是四川张大千研究中心研究员,另身兼国家文化市场调查评估中心评估鉴定专家,复旦大学博物馆客座研究员,,张大千作品鉴定评估专家小组专家,上海市作家协会会员,上海市书法家协会会员,菱花馆艺文社理事长,中国收藏家协会民族艺术品收藏委员会副秘书长,四川西蜀张大千艺术研究院院士,新浪收藏专栏作家等职。

特殊荣誉:

1、“中国优秀收藏家”

2、“世博杰出成就奖”

3、“慈善爱心人物”

4、“中国当代著名杰出名家”

5、作为文化界名人代表荣登《中国产业》杂志封面人物

6、中国国礼特供艺术家[2]

特出成就:

1、著名书画鉴定家

2、张大千研究专家

3、各大鉴定机构鉴定专家

4、书法创作及研究

5、《首届“奇瑞杯”中华民间国宝擂台赛》书画擂擂主

6、专题论文《堂哉皇哉大风哉》入选《大千艺苑---张大千研究论丛第一辑》

8、议论文《人生收藏 收藏人生》被《上海收藏报》评为2010年度十佳文章

各家评论:

▲曹公大度铁骨,朽翁有义方居(李亮之)

▲青山旧观,天上石麟曹公子;故国文华,尘中宝鉴项墨林。(汪瑞璋)

▲源朔春秋,遗绪晚明,风流今朝是曹氏。雄于中原,纵横江南,捭阖吴越乃公度。横批:末代公子。(朱顺龙)

▲人终老,天知否,世态炎凉。五指山,挥毫墨,群儒雅叙。公善情,仁义重,海内尽知,归去衄。(张旭)

▲魏晋雅士风度,倚栏独醒红尘。抚琴弄山水,走笔性情顿生。是谁,是谁?自是菱花传人。(蔡森林《如梦令》寄公度共贺新春)

▲美髯公度,风度翩然,词风雄健,才华横溢。令人敬佩。(杜春林《七律》)

▲虞山藏珍第一人,大风抖擞显精神。关山万重日相忆,聊赠天府一枝春!(李永翘 闻讯荣获“中国优秀收藏家”及复旦大学博物馆研究员等等之崇高称号,喜出望外,喜不自禁,喜气洋洋,非常高兴!并赋一小诗,以示恭喜。)

▲雪飘飘,年夜挥毫待春晓,待春晓,寒梅独俏,君心未老。千杯不醉犹嫌少,红尘海内忆知交。忆知交,暗香清绕,岁月静好。(李庚年《秦楼月·壬辰岁末夜画梅辞岁》)

▲魂牵梦绕。恩师良友。每逢佳节。更是一番滋味。与谁说:冰清玉洁。高风亮节。历经雨雪。方知浮生如白云。行碧空.(杨义龙《诗赋》)

▲常熟评弹,第二故乡,胜地自古繁华,虞山尚湖,梅擎瑞雪,辈出书香人家,意足常暇闲,高洁霱入情,品云雾茶,人居尘俗,心栖天外,玉无暇。欣作诗赋清嘉,帝师桑梓地,十里菱花,三弦弄晴,琵琶泛夜,书场里看娇娃,老听客矜夸,乘醉迷吴韵,吟赏兰葩,散去图将天籁,先装百宝匣。(黄伟民《望海潮·和公度老棣》)

▲汉武乘龙去,金蛇狂舞来。分明古往同天地,升平慰情怀。一日一胜境,年复一年弘。雷音净土在一念,大道任君行!(王士建《五言》)

▲记得去岁除夕风,温馨与今同。时序已历三百,年华去,入天穹。多少事,南柯中,逝群雄。人间如梦,遥看春花,又绽新红。(刘建业《诉衷情·依韵和公度》)

▲返复吟诵味无穷,如饮玉液琼,朽翁勿需多梦,龙年瑞气融,豪情浓,李杜同,乾坤通,才气泉涌,词坛称霸,还看老兄。(黄伟民)

▲鵉飘凤泊任西风,心绪与谁同?故人岁阑飞雁,千里意,暮苍穹。思若梦,气犹虹,共君雄。垂灯此夜,一曲长歌,还看春红。(王平《诉衷情·和公度兄》)

▲乌目青苍,尚湖绿绣。汀洲风舞垂杨柳,十八桥孔若卧虹,还重记瓶庐呼酒。好景谁题,新词吟就。菱花旧馆堪相守,曹郎健笔写柔情,高歌一曲付红袖。(王平《踏莎行》公度兄仲秋寄新词,聊和一阕)

▲暑正浓,风细雾斜斜。歌舞轻侬转遇他,茶酒诗情一口呷,如醉梦里花。道别后,黯魂伴如家。莫想明日君何处,且将心事寄天涯,歌酒趁年华。(王伟东《望江南》)

▲上元”“春风巧度,上元佳节,碧空迢递舞花丝。曾是稼轩回首时?光阴何必疾如许。今又上元,月光轻盈,花前起舞弄清影,只缘惜阴情无限,诗心与君共惆怅。(刘建业《踏莎行·和公度》)

▲遍城姹紫红,改换秋容、汴梁繁华一梦中。而今江山又胜迹、堪慰诸翁。奇珍汇成丛,群英竞锋、几度炫宝语惊空。豪杰自是脱颖者、诒韵情浓。(刘建业 调寄《浪淘沙》,辛卯暮秋、东京斗宝、群贤毕至、珍瑰满堂。公度贻词为纪、步其韵和之)

▲已是月上疏枝,酣醉归路不识。相逢叹流年,谁知别愁滋味。常记,常记,风送融融春意。(李庚年《如梦令》辛卯春月醉归寄调仿公度弟如梦令词)

▲易掷好时光,回首心伤,天凝陋巷旧行藏。结契门墻霜雪序,抵足西窗。风雨伴慈航,书画宫商,菱花几度记流觞。犹说峥嵘前日事,一阕苍凉。(查韵法《浪淘沙·和公度师弟》)

▲踏莎行(辛卯元宵节见灯火阑珊)未识东风,又到灯节,不及梳装添银丝。是谁夜笼把杯时?忘却半百惊如许。相逢畅饮,歌舞轻盈,低问灯下醉花影?只是等闲竟无语,最恨少年空惆怅。祝上元愉快!沈晓峰

(以出版年代为序)

《大台高风》[3]

《汪洋自毅风飞扬》

《无量世界一大千》

《“菱花馆”文赋感述》

《悼父文》

《走不出的鼓浪屿》

《说收藏》

《人生收藏 收藏人生》

《情顷红尘 缘寄鉴藏》

《佳节清明桃李笑》

《千秋红尘千秋客》

《清樽晓对 一灯永夕》

《独自成千古 悠然寄一丘》

《放眼青山 会当凌绝》

《旷世奇珍 绝代风流》

《实瓷求是》

《拷问时代收藏》

《傅山·行草读传灯七言古诗轴真伪鉴考》

《明倪元璐行草·读徐九一疏草五言古律鉴论》

《堂哉皇哉大风哉》

《厚积薄发 情顷艺趣》

《弘一大师妙迹集漫言》

《曹大铁先生书画作品鉴定中心序》

《大观哲者 天下代远》

《大风天下多名笔》

《大风天下 名笔多娇》

1985年10月,蒙父曹大铁介绍,缘会父执高式熊先生,注成终身师生情缘。是年得识父执钱君陶、顾振乐、曹逸如、伏文彦等诸前辈,直观艺术领略艺旨。并得人物画名家颜梅华先生墨赠,系个人收藏之伊始。

1986年5月,共父与父执唐云、张辛稼、沈子丞、曹逸如、伏文彦等诸前辈,会集江南名园网师园,凭吊张善子、张大千昆仲遗风。是年拜谒父执大儒章太炎先生长公子章导、南社朱季海、谢孝思、程质清等诸前辈,缘会王锡琪、钟天铎等诸先生,沉浸学业问道名公。

1987年3月,与日本语言学教授小野哲也先生同赴常熟,共父畅谈中日文化及艺术之比较。是年加入苏州中日关系史研究学会,得名教授李惠然先生赏识。

1988年6月皈依江南名刹兴福寺,方丈妙生大和尚亲授其居士戒,法名定远居士;研习禅义参悟佛理。是年得识父执冯椿年前辈,为日后人生因缘和合所在。

1988年10月侍父同登五岳华山及西安大小雁塔、密宗祖庭青龙寺、临潼华清池等古长安胜地,绝唱奇壑回首白云。是年与秦地名书画家李庚年、董杨等诸先生订交。

1989年11月拜谒父执谭敬、顾翼、吴崇仁、胡一骏、张寿平等诸前辈,兹此从海上诸名公及诸父执游,经年累续获益终生。是年始,得观海上名公珍藏,稀世名作饱眼供养,打定鉴定慧眼根基。

1990年3月正式移居上海,蒙父执唐云前辈介绍得识名家方增先先生,任职上海美术馆艺苑中心,造化鉴藏生涯。是年拜谒父执徐子鹤、钱定一、邵洛羊等诸前辈,请益书画鉴定学养。

1991年10月共父拜谒父执唐云前辈,得观大石斎藏八大山人、赵之谦、林风眠、白蕉、东山魁夷等诸珍,聆听艺术教诲。

1992年4月担任日本书道访中团全职翻译,与日本同道深入交流,切磋中日书道之同异,为时一周。

1992年6月共父拜谒父执谢稚柳、陈佩秋二前辈,是日得观人间稀物明唐寅丈二巨幅山水真迹,聆听鉴定要点,并蒙赐墨珍。

1992年10月共父拜谒父执徐子鹤前辈,是日得观稀世奇宝元王蒙山水精迹及金冬心、张大千、吴湖帆、陆俨少等古今墨宝数十件,聆听鉴赏要述,并蒙赐墨珍。

1993年6月父执唐云前辈为其题楠“有义方居”,获观大石斎精藏曼生壶八把,蒙先生指点紫砂艺术要领。

1993年7月共父与唐云、沈子丞前辈及唐逸兰等诸先生同游姑苏。别后与父拜谒父执亚明前辈于苏州东山近水山庄,聆听亚丈讲述传统要道,感受一代名士风范,并蒙赐墨珍。

1993年8月共父拜谒父执陆俨少前辈,目睹先生裕德情怀,受教不浅,并蒙赐墨珍。

1993年10月共父送别父执唐云前辈,感慨良多悲伤不已。是年拜谒父执何海霞、王康乐、郁文华、宋文治、徐绍青、吴痒木、陈青野等诸前辈,请益求示;并蒙赐墨珍。

1994年2月拜谒父执陈从周师伯,聆听先生追忆大风堂往事并在大风堂同门合璧《寒庭图》上落笔留念。是年拜谒父执刘力上、梁树年、田世光等诸师伯,请益求示;并蒙赐墨珍。

1994年6月远赴俄罗斯,领略异国风情。是年关注明清官窑瓷器鉴定,并从俄购入相关收藏。

1995年5月与父执冯椿年前辈合置产业并共游,得观前辈家藏无数,获教良多直至冯丈仙逝,历十余年不绝。

1996年3月远行四川、重庆,领略三峡风光,寄情山水陶冶情操。

1997年7月共父拜谒父执程十发前辈,笑谈时代鉴定,领略程丈笔墨,并蒙赐山水画墨珍。

1998至2006年间潜心学问,主攻书画鉴定研究。

2000年4月共父出席父执伏文彦师伯学术研讨会,聆听大风堂与梅景书屋胜事,缘会伏门诸师兄。

2001年11月就读中国人民大学研究生班。是年其父大铁公因不慎摔跌入院救治,从北京赶回陪护。

2002年4月侍父大铁先生常熟维摩山庄一游,闻道常熟文人旧事,此亦为其父最后外游;斯后因再次摔跌,健康不再一病八年,致渐次失语,精心看护孝心可鉴。

2003年10月缘会韩伍、蔡一鸣、李奇峰等诸先生,作古籍收藏专讲,并蒙绘墨珍。

2004年11月赴日本,缘会日本南画研究诸人,对语中国人物绘法与日本浮世绘技风,并购入相关收藏。

2005年9月出席父执王康乐师伯百岁画展,会叙丁绍光、陈逸鸣等诸公。是月拜会美国李顺华先生,叙语张大千大师海外生平。并拜谒一代琴家、父执叶名佩师伯,聆听师伯讲述张大千大师往事并扶琴一曲相送,复蒙绘墨珍。

2006年3月拜谒父执钱定一前辈,叙论“虞山画派”的前世今生及未来发展。

2006年5月著“大台高风----对“中国近现代名画 真伪鉴别 张大千卷”之质疑”一文,刊《收藏界》杂志,引起全国性大轰动,并被广为转载、报道及评论。鉴于其专业学识、底蕴、眼界及勇气,兹此被艺术界圈内人士尊推为张大千研究专家,鉴定盛名日隆。

2006年10月介绍王博智拜著名篆刻家都元白先生为师,并主持拜师仪式。

2006年11月赴安徽黄山考察,关注屯溪古文化与收藏比较。

2007年3月与挚友史黎明先生同游齐鲁大地,先后至曲阜孔庙行叩拜大礼并参拜“海内四大名刹”灵岩寺,感受儒学与佛学在历史长河中不断积累着的灿烂文明。

2007年12月向常熟市人民政府捐赠张大千《浣纱图》、钱瘦铁《木落秋远图》、曹大铁《集

宋十二家词》等近现代作品六件,在捐赠仪式上,时市人民政府副市长钱向宏、市委常委宣

传部长王建国分别向其颁发了捐赠证书。所有捐赠作品均指定常熟博物馆接收并收藏。是月

应邀参加父执伏文彦师伯之“伏门立雪·师生书画联展”,并会叙诸师兄。

2008年4月值董杨、邓宇春诸友访沪,请邀高式熊、赵仁年、都元白、史黎明、马燮文诸

公同聚,探讨金石书法艺术。

2008年5月著“汪洋自毅风飞扬——遥寄“大千身后知己”汪毅先生”一文,刊《文史杂志》,被广为转载。

2009年3月鉴于其艺术品收藏及鉴定的学识及修养,被聘为上海金融学院国际金融学院客座教授。

2009年4月出席四川纪念张大千诞辰110周年暨《张大千的世界》(汪毅先生著)首发式及学术研讨会,并作《无量世界一大千》专题讲演,拜会父执龙国屏、王永年诸师伯,会叙李永翘、包立民、魏学峰、张之先、范汝愚、李代远、王忠等诸先生。

2009年5月出席上海纪念张大千诞辰110周年活动,拜会父执郁文华、谢伯子、郁慕莲等诸师伯,会叙屠际春、葛茂柱、范汝愚、归钦忠等诸先生;王永年师伯特题辞勉励。是月共赵仁年、史黎明、马燮文诸先生同游常熟。

2009年8月与著名鉴定家蔡国声先生会叙菱花别馆,共论瓷杂收藏鉴定。

2009年10月介绍顾晓东先生拜大风堂弟子谢伯子前辈为师,并主持拜师仪式;邀请张大千研究专家李永翘、包立民、罗宗良等诸先生作佐证佳媒。是月会晤复旦大学博物馆馆长朱顺龙先生,商议于菱花馆艺文社挂牌成立“复旦大学博物馆研究基地”。

2009年11月应邀出席北洋要员孙传芳之子孙家勤师伯之“大风再起——孙家勤画展”,会语聂正文师兄等诸先生;并聆听孙家勤师伯讲述燕京旧事,作录音笔记。是月介绍虞山后学屈志文君拜同门师兄赵凯先生为师,并主持拜师仪式;复与挚友史黎明先生同赴浙江宁波参谒海内四大藏书楼之一“天一阁”,深叹读书难,藏书尤难,藏之久而不散,则难之难矣。

2009年12月出席在武汉举办的纪念张大千先生诞辰110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作品展,拜会父执张心庆师伯,即席作相关严肃发言,被圈内同道称赞不已,并以“戏以短信报平安复怀诸公”一章先行辞会。

2009年12月菱花馆艺文社在常熟宣告成立,完成了其父大铁公生前遗愿,被公推为社长;主编《菱花艺文》首期专刊,著《“菱花馆”文赋感述》、《悼父文》二文。同日,“江山文藻 情寄菱花------曹大铁先生暨菱花馆同仁书画展”在常熟博物馆隆重开幕,海内名家高式熊、蔡国声、赵仁年诸先生、社员暨市领导百余人参展并出席,接受报社、电台、电视台分别专访。是月介绍时任市委宣传部副部长李芳红女士拜父执高式熊前辈为师,并主持拜师仪式,请邀同道赵仁年、马燮文两先生佐证因缘,

2010年1月鉴于其张大千艺术研究的学识及声望,出任四川张大千研究中心研究员及张大千作品鉴定评估专家小组专家。是月父执钱定一前辈西行,参加送别。另,介绍时任市文联主席王建昌先生拜父执郁文华师伯为师,并主持拜师仪式。

2010年2月著散文《走不出的鼓浪屿》一文,刊《巴蜀史志》杂志。

2010年3月与上海市静安区政协共同策划“香梅菱花艺聚世博”活动,主持常熟采风笔会;会同刘晓明、罗华荣、施耀新、林存安、高式熊、赵仁年、陈古魁、庞沐兰、郑辛遥、徐谷圃、周卫明、徐浩飞、吴学才、刘子枫、张敬业、吴超、沈皋诸先生及常熟市政协张永泉主席等出席参加;并接受报社、电台、电视台分别专访。

2010年4月出席“香梅菱花艺聚世博”----沪常书画艺术家联合画展”上海开幕仪式并发言,美籍华人、著名社会活动家、香梅画苑名誉会长陈香梅女士专程从美国赶来,为画展开幕式挥豪题字。是月著议论文《说收藏》一文,刊《文史杂志》。

2010年5月赴京参加 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家职业艺术品鉴定师”资格考试,缘会谢启晃、刘建业、孙欣、金申、刘东瑞、古方、吕成龙、李长安、古智德、张晔等诸先生。并参观首都博物馆,对时展部分书画作品提出异议;归来著《雨霖铃·怀别》,词赠各界。是月应邀出席“绚丽佛韵——张大千临摹敦煌壁画作品展”在上海刘海粟美术馆的揭幕仪式,会叙张之先、徐怀玉及父执陆元鼎师伯门下等诸先生。独自参谒海内四大藏书楼之一“铁琴铜剑楼”,感叹历经变乱世事沧海,胜景如云一去不返。并率菱花馆艺文社查韵发、朱晞、金悠清、王迅、吴恺、支禾等诸公赴如皋,同游水绘园;受到该市供电局颜建国先生等党政一行的热情接待,宾主进行了热情洋溢的交谈,并进行了笔会。

2010年7月获颁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家职业艺术品鉴定师”资格证书。

2010年8月会晤复旦大学博物馆馆长、博士生导师朱顺龙教授,代表菱花馆艺文社签订“复旦大学博物馆大学生实习基地”合作协议。

2010年9月主持《2010菱花馆艺文社书画邀请展》在常熟博物馆的开幕仪式,接受报社、电台、电视台分别专访。常熟市委、市政府、市人大、市政协、市文联等领导高度重视并有佳作参加,省内外报社、电台、电视台等新闻媒体纷纷高度宣传,以纪念著名书画家、诗词家和收藏家曹大铁先生逝世一周年。是月共史黎明和上海金融学院国际金融学院院长、金融学博士许文新教授二挚友,及日本友人龙泽先生同赴常熟考察,会晤常熟外国语学校尤建中校长,研讨中日文化教育合作。

2010年10月因热忱参与及奉献世博,为上海世博会国际信息发展网馆文化艺术项目作出杰出贡献,被授予“世博杰出成就奖”。

2010年11月应邀出席“2010世界华人收藏家大会”,缘叙闫振堂、马自树、陈佩秋、高式熊、藤芳、张五常、丁绍光、傅申、黄君实、朱力、萧平及日本藏家对中如云等诸先生,合影留念以记因缘。

2010年12月出任菱花馆艺苑中心鉴定顾问。是月著议论文《人生收藏 收藏人生》一文,刊《上海收藏报》,阐述个人收藏理念。

2011年1月鉴于其收藏鉴定的突出造诣,经中国收藏家协会全国甄选暨反复研讨后,被授予“中国优秀收藏家”称号殊荣。是月主编出刊《菱花艺文》,并主持“2010年度菱花馆艺文社迎春茶话会暨年会”。

2011年2月议论文《人生收藏 收藏人生》被《上海收藏报》评为2010年度十佳文章,是月应邀出席张大千侄孙张之先兄之“《异象与忆想》---张之先荷花摄影与人生展”。

2011年3月著记叙文《情顷红尘 缘寄鉴藏》一文,祝贺第六期中国文物艺术品鉴定师班首届同门雅集会成功举办。

2011年4月特著议论文《佳节清明桃李笑》一文,感言菱花馆艺文社诸同仁谒祭其父大铁公。

2011年5月基于其突出造诣及对收藏鉴定的深厚研究,膺任复旦大学博物馆客座研究员。是月应邀赴北京桥艺术中心参加中国玉都精品岫玉展,会叙金申、马振轩、孙敬夫、黄韵芳及原巴勒斯坦驻华大使、阿拉法特义子穆斯塔法·萨法日尼博士等诸先生;并作为特邀嘉宾出席在徐州李可染艺术馆举办的“大千遗韵·马燮文书画展”,为父执顾翼师伯弟子马燮文师兄喝彩;复出席并主持“菱花馆弟子查韵法·汪瑞章书画联展”。

2011年7月鉴于其收藏鉴定声望,全国各大报刊、电视台及网站纷纷进行了报道。为此,江苏省广电总台专访其本人并制作了《精骛八极 心游万仞》个人专题片,进行了系统介绍。是月鉴于其荣获中国收藏家协会授予的“中国优秀收藏家”称号殊荣,被江苏省苏州市列入2011年度大事,苏州市档案局正式登记入档并对外公布;复应邀出席“大风遗韵·张大千传世粉本典藏展”,会叙父执郁慕莲师伯、父执孙云生师伯公子孙凯师兄等诸公。

2011年8月投贴拜西泠印社名誉副社长、上海市文史研究馆馆员、上海书协顾问、著名书法家高式熊先生为师问业书法,先生以“舞文弄墨“为题开示。

2011年10月应邀参加《中国收藏文化(开封)论坛暨首届“奇瑞杯”中华民间国宝擂台赛”》一举夺得书画类擂主;获得由中国收藏家协会、开封市人民政府及河南省收藏家协会联合颁发的奖牌及奖金,并接受中央电视台及河南电视台采访;著《浪淘沙·首届“奇瑞杯”中华民间国宝擂台赛夺魁有感兼怀诸公》,词赠各界。是月共韩伍、吴建钢二先生,同趋菱花馆艺文社及尚湖风景区,又点评菱花馆艺苑中心藏画。

2011年11月作为张大千研究专家、著名文化学者,应邀在中国美术学院作《无量世界一大千——放眼张大千艺术》学术讲座;因论点独特、论据清晰,受到专家及嘉宾们的一致赞赏!是月与上海收藏文化研究所诸先生研讨收藏文化发展事业,并主持菱花馆门下“毕盛· 金悠清书画联展”。

2011年12月由金山区博物馆、蒋炳昌先生、曹公度先生收藏的白蕉先生书画精品在刘海粟美术馆汇展一堂,《挥洒云间----白蕉书画集》同时问世。是月出席中国收藏家协会民族艺术品委员会年会,荣任该组织副秘书长;缘会罗伯健、杨晋英等诸先生,并与叶星生先生研讨清代唐卡艺术。

2012年1月发起并主持《传递爱心温暖 共建和谐家园---“菱花馆艺文社爱心慈善书画义卖”仪式》,苏州日报、姑苏晚报、常熟日报、常熟电视台、常熟电台记者等媒体进行了现场采访报道。是月与方广强、王迅、顾晓东等诸先生同赴常州看望病后康复中的大千弟子谢伯子师伯,并参观谢稚柳女公子谢小佩的“四景山水 四时花鸟”个展;主编出刊《菱花艺文》,刊登其散文《千秋红尘千秋客---先慈大铁公辞世周年祭》一文;复著议论文《清樽晓对 一灯永夕》----神仰父执张葱玉丈与其父金兰情缘一文,刊《东方早报》。

2012年2月作为“中国大陆张大千后裔及大风堂传人代表首次拜祭宗师代表团”一员赴台,拜祭张大千宗师于摩耶精舍,缘会周功鑫、郁慕明、朱恒清、傅申、巴东等诸先生;著《满江红·访台归来寄诸公》,词赠各界。是月深切缅怀父执徐邦达前辈西行,呈挽联以表哀痛。

2012年3月著名书画家、鉴定家陈佩秋前辈特为其题辞,褒奖鼓励。

2012年4月著散文《独自成千古 悠然寄一丘》----摩耶精舍拜祭张大千宗师后记一文,刊《东方早报》,阐述对宗师的那份深深的敬仰和顶礼,还有那释怀往事的心境。

2012年4月主持“上海金融学院人文艺术系实践基地”成立暨挂牌仪式,与上海金融学院人文艺术系主任、博士生导师李亮之教授代表各自组织签署了合作意向书,并为人文艺术系师生作近现代绘画鉴定概述。是月应邀出席父执谢伯子师伯《九十初度——谢伯子先生谈艺录》图书首发式、中央电视台专题片《谢伯子》开拍仪式暨谢伯子先生九十华诞酒会,会叙谢门诸公,特著《放眼青山 会当凌绝---谢公伯子耄寿慨想》骈文为贺。

2012年5月著鉴考文《旷世奇珍 绝代风流----明时大彬紫砂神器仿汉雁足灯鉴略》一文,刊《艺术品鉴》杂志。是月共张大千大师女儿张心庆,侄孙张之先、张志先夫妇、张博先夫妇,侄外孙范汝愚夫妇,张大千研究权威李永翘夫妇等,访问大千弟子曹大铁故里---常熟;由菱花馆艺文社协办的“情系故乡?纪念恩师刘海粟、曹大铁――赵凯书画展”在常熟博物馆揭幕,出席其书画研讨会发言并接受电视台及各媒体采访;应邀出席由西泠印社、中国艺术研究院篆刻艺术院、中国书协篆刻专业委员会、上海市书协、温州市文联共同主办的“金石同古——方介堪、方去疾昆仲艺术纪念展及学术研讨会”,拜会陈佩秋前辈、父执方去疾丈遗孀及方氏后人方广强、方箴兄妹,并叙唐逸兰、徐谷甫、谢建红等诸先生。

2012年6月作为特别贵宾出席“丹海墨缘---东山丹东书画家作品联展暨谢黄洪艺术馆揭牌仪式”,缘会李鸿耀、王忠和、林月光等诸先生,并为谢黄红艺术馆揭牌剪彩。特拜谒风节天下的抗清节士黄道周故居,于心仪钦慕处感慨不已。

2012年7月为著名陶瓷鉴定家余学云先生所著《将乐窑古陶瓷鉴赏》一书作“实瓷求是——《瓷海钩珍-----将乐窑鉴赏》序”。是月作为特邀贵宾出席海峡两岸关帝文化旅游节,参加《海峡关帝百像》、《海峡关帝传奇》首发式暨关帝文化座谈会;并举办“《瓶庐雅集》-----明清书画瑰宝品鉴会”。

2012年8月专题纪录片《奇才名家曹大铁》由常熟市广播电视台拍摄并在《常熟人》栏目中播出。该片对曹大铁先生一生给予了客观如实的介绍及评价,作为大铁公后人,以专家身份接受了李政编导的采访;该片旨在对常熟籍文化名人的系列阐解及对传统优秀文化的宏扬发掘。是月著议论文《拷问时代收藏---投资型收藏实属伪收藏》一文,刊《东方早报》,被广为转载,引起全国性热论;复主编出刊《菱花艺文》年刊。

2012年9月著《傅山·行草读传灯七言古诗轴》真伪鉴考一文,刊《文物天地》杂志;因论证、论据、论点清晰,剥茧抽丝叹为观止,足证个人鉴定功力及鉴定魄力,引起鉴藏界轰动。并著《明倪元璐行草·读徐九一疏草五言古律》鉴论一文,刊《文物鉴定与鉴赏》杂志。是月荣登北京汇融首博艺术品鉴定中心书画鉴定专家,作为国家级权威鉴定专家团一员,应邀走进“中国—东盟(广西)艺术品交流交易博览会”现场鉴宝会,进行书画鉴定;缘叙郭正英、李知宴、刘东瑞、汪洋、秦昌辉、潘庆怀、姚炜曾、赵青云、麻利等诸先生。另主编出版“《菱花艺文》---菱花馆艺文社同仁书画第一集”。复好友马燮文师兄不幸西行,为其送别。又为同门查韵法师兄主持收徒仪式。且分别举办“《瓶庐雅集》-----古籍善本品鉴会”及《瓶庐雅集》-----壬辰中秋书画创作品评会。

2012年10月作为四川张大千研究中心研究员应邀出席“2012’海峡两岸张大千学术研讨会”,并在研讨会上作“大千之道”个人发言;论文《堂哉皇哉大风哉》入选国内第一本有关张大千生平与艺术的学术论文集《大千艺苑——张大千研究论丛第一辑》,会叙罗宗良、杨诗云、程恩嵘、王世华等诸先生。是月作为上海名家艺术研究协会发起人一,进行各项筹备工作。

2012年11月鉴于其张大千研究的声望及功力,当选为四川西蜀张大千艺术研究院院士。是月会晤复旦大学文博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复旦大学博物馆馆长朱顺龙博士及上海金融学院国际金融学院院长、教授、许文新博士一行、中国曲艺家协会副主席、上海市文联副主席、上海曲艺家协会主席、上海滑稽剧团团长、著名表演艺术家王汝刚先生一行、中央电视台新影制作中心大型专题纪录片《中国当代画家》杨晓明一行、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中国产业》杂志社宋寿平副主任一行及著名西洋古董家具收藏家林明洋先生一行,与来宾分别参观了菱花馆艺文社、菱花馆艺苑中心、瓶隐庐纪念馆、柳如是墓、钱谦益墓、虞山剑门景区等地;并对常熟古玩市场进行了调研。

2012年12月应邀出席在中央电视台星光影视园演播大厅举行的“传承文化·关爱童心”先心病救助专项基金揭牌盛典,缘会张业生、田华、范杨等诸先生,书法作品“百年诗酒风流客”作为珍品由中国少年儿童文化艺术基金会收藏。鉴于其爱心艺术创作贡献,被中国少年儿童文化艺术基金会授予“慈善爱心人物”;济南军区副司令兼济南空军司令郭玉祥中将亲自为其颁奖,以资褒奖。是月应邀出席中国收藏家协会民艺委会2012年度工作会议及四川西蜀张大千艺术研究院年会,个人书法作品刊登年历。

2013年1月著鉴论文“《弘一大师妙迹集》漫言”一文,刊《文物鉴定与鉴赏》杂志。是月当选为菱花馆艺文社理事长,并出任“谢黄洪艺术馆”顾问。值“曹大铁先生书画作品鉴定中心”成立,特著《曹大铁先生书画作品鉴定中心》序文,阐述一代奇才大家曹大铁先生的横空出世,是近代常熟文学艺术传承发展的时代骄傲,更是常熟近代史、文学史、美术史、艺术史不可或缺的历史性人物。

2013年2月共王迅、殷仲灝、黄岳峰、史军萍、陈迟等诸师兄同赴开封会晤开封大风堂弟子张近生等诸先生,共同研究探讨张大千艺术精髓,并同赏元宵灯会;《汴梁晚报》等媒体宣传报道。

2013年3月接受国家发改委《中国产业》杂志专访,“《鉴识锐眼 直抒真言》——访著名收藏家、鉴定家曹公度”一文由该杂志同期刊出;并作为文化界名人代表荣登《中国产业》封面人物。是月拜谒父执郁慕莲师伯、复会于旭明、朱翔二先生,另约叙上海名家艺术研究协会部分常熟籍同仁。

2013年4月领衔隶属于上海名家艺术研究协会、菱花馆艺文社及开封市张大千书画艺术研究会三个团体中的部分大风堂再传弟子,云集历史文化名城常熟,沿着由张善孖、张大千昆仲创设的大风堂艺术精神,筹办大风天下 心系雅安----“天佑雅安,祈福蜀中”义画爱心活动,传递着当代艺术名家对灾区人民的关心与支持,省内外数十家报社、电台、电视台等新闻媒体纷纷进行了高度宣传及报道,活动获得圆满成功。

2013年5月荣登中国华萃宫博物院鉴定专家。并被聘为上海金融学院人文艺术系客座教授,该系主任、博士生导师李亮之教授特挥毫题赠:“曹公大度铁骨,朽翁有义方居”;即席为全体人文艺术系师生作“从张大千绘画管窥近现代艺术演变”讲座;《苏州日报》以《感受“大千世界”的别样精彩》为题,进行了特别报道。是月应父执胡立、龙国屏、王永年师伯弟子李代远师兄之请,著《大观哲者 天下代远》文序,复著议论文《大风天下多名笔》一文,刊《东方早报》。

2013年6月赴四川内江出席由上海名家艺术研究协会、四川省内江市文联、江苏省常熟市文联主办,菱花馆艺文社、四川省内江市文广新局、张大千纪念馆、张大千美术馆承办;四川张大千研究中心协办的《大风天下·当代艺术名家书画邀请展》;该展是“大风堂五代同堂”在海内外的首次集体亮相,旨在弘扬大风堂艺术精神得以传承和发展,海内外报社、电台、电视台等新闻媒体纷纷进行了高度宣传及报道,赢得了国内外同道的高度称赞。并与张大千纪念馆馆长胡红雨先生共同主编《大风天下·当代艺术名家书画集》。且向四川内江张大千纪念馆捐赠其父大铁公书珍一件,纪念馆特颁奖鸣谢。是月为《大风天下·当代艺术名家书画集》所著《大风天下 名笔多娇》文序,刊《文物鉴定与鉴赏》杂志。

2013年7月会晤联合国经社理事会太平洋地区发展与教育组织饶琼主席一行于上海名家艺术研究协会,个人书法作品由该组织珍藏;人民网、解放日报、SMG“品位天下”栏目等新闻媒体同期采访。是月会晤中国将星翰墨书画院候小龙副院长、黄伟民先生一行。

2013年8月上海名家艺术研究协会成立大会暨“2013名家高峰论坛---大风天下·张大千艺术研究”及《大风天下·当代艺术名家书画邀请展》巡回展在上海隆重召开,海内名家数百人参加了该盛会,国内外数十家报社、电台、电视台等著名新闻媒体相继进行了现场报道及采访;鉴于其个人学识、能力及威望,在协会一届一次全会上,全票当选为该会会长。

2013年9月应邀出席在常熟翁同龢故居—瓶隐庐纪念馆举办的《名家论坛》系列活动,作“漫谈艺术品投资与收藏”讲座。率上海名家艺术研究协会诸同仁参加《心雄万夫手写千秋——谢伯子九秩画展》,在专题研讨会上对伯子先生的艺术、教育成就作高度评价;与王亚法、杨晓明、罗宗良、黄岳峰、、曾迎三、王平等诸公同游常熟。并出席马燮文逝世周年纪念书画展,作开幕式讲话,接受上海电视台新闻采访。是月惊悉张大千女弟子张正雍师伯西辞,唁电缅怀。

2013年10月在上海龙华寺丈室跪拜海派艺术大师陈佩秋先生为师,成为高华阁入室弟子;全国政协常委、上海市慈善基金会理事长、曾任上海市政协主席冯国勤,上海市文联副主席王汝刚,上海市新闻出版局副局长祝君波,上海市警察协会常务副会长杨军,龙华寺方丈照诚大和尚,上海市中西美术融合协会会长吴伟跃,以及联合国经社理事会太平洋地区发展与教育组织亚太地区干事长赵元洪等共同见证了这一仪式。是月,应邀赴河南郑州,出席“张大千先生纪念展”及专题研讨会[4],阐解大千艺术思想;缘会赵榆、李雪峰、马岭、胡聚堂等诸公。并接受搜狐网“搜狐焦点访谈”专访[5],就上海名家艺术研究协会成立宗旨与时代艺术品收藏文化内核作精彩综述。

砚边点滴

相关活动

父爱如山

上一篇:飓风眼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推荐

热门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