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剧
1、还魂记《还魂记》是赣剧传统代表剧目之一,改编自明代戏剧家汤显祖所著的《牡丹亭》,讲述了官家千金杜丽娘对梦中书生柳梦梅倾心相爱,竟伤情而死,化为魂魄寻找现实中的爱人,人鬼相恋,最后起死回生,终于与柳梦梅永结同心的故事。本剧保留了汤显祖著的《牡丹亭》原作精华,使全剧充满诗情画意。《还魂记·游园惊梦》一折,则是赣剧经典唱段。由于赣剧《还魂记》用弋阳腔搬上了赣剧舞台后,演出后取得了巨大成功,受到戏曲界的瞩目。弋阳腔《还魂记》一剧的成功,在赣剧历史上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在日后留下了一段又一段佳话。此外,赣剧弋阳腔《还魂记》在1960年由长春电影制片厂摄制成彩色戏曲艺术片,在全国发行。
2、珍珠记赣剧经典剧目《珍珠记》,讲述了书生高文举赴京投考,其妻王金贞相送玉河桥,离别时将破开的珍珠半颗赠给文举各藏一半。文举高中状元后,被丞相温阁强招为婿,文举有苦难言,遂写信给金贞,被温阁知道,私自改了文举的信,休了王金贞。金贞进京寻夫,被温氏剪发剥鞋,在相府浇花扫地,幸得老仆帮助,后凭借半颗珍珠与文举终相会。文举知道包拯当官铁面无私,遂使金贞连夜逃出温府,去包处状告温阁。经包拯查明,定了温阁父女仗势欺人之罪,高文举与王金贞终于团圆了。此剧在1958年由上海电影制片厂摄制成戏曲艺术片,在全国发行。
3、窦娥冤赣剧青阳腔《窦娥冤》,是根据关汉卿杂剧《感天动地窦娥冤》并参照明传奇《金锁记》改编而来的。本剧演叙了恶棍张驴儿意欲毒杀蔡婆、霸占其守寡儿媳窦娥,不料毒死亲爹,为开脱罪责,反诬窦娥为凶手,赃官桃杌在接受张驴儿的贿赂后,竟对窦娥严刑逼供,并刑讯蔡婆,窦娥为了救护婆母,含冤招认,被判斩首。临刑时,窦娥对天发下三桩誓愿:血飞白练,六月降雪,大旱三年,以此证明这官司的冤枉。结果都一一应验了。三年后,窦天章受命为两淮提刑肃政廉访使,到楚州审查案卷,窦娥之鬼魂伸诉冤情,终得平冤。
4、西厢记青阳腔《西厢记》为赣剧代表曲目之一,是根据元人王实甫创作的杂剧《西厢记》改编而成,讲述唐贞元间书生张生,在普救寺邂逅已故崔相国之女莺莺,发生爱情的故事,歌颂了莺莺和张珙的纯真爱情和挣脱封建礼教桎梏的反抗精神,这是一部典型的中国式歌剧,一部诗化的歌舞剧,许多著名唱段都成为越剧的经典唱段,令人百听不厌。
5、西域行赣剧弋阳腔《西域行》为著名大型新派赣剧“三记一行”,其中三记分别是《还魂记》《珍珠记》《西厢记》,皆为赣剧辉煌时期的代表剧目。创作于1960年的《西域行》取材于《汉书》,又名《班昭与班超》,是江西省赣剧院创作的第一个新编历史剧,著名剧作家石凌鹤先生编剧,演述的是东汉永平十六年,班超为联合弱小诸国,抗击匈奴侵略宣扬汉朝恩威,率三十六位壮士出使西域,其妹班昭以內宫侍读身份,与他遥相呼应,对抗保守势力,班超于永元十四年奉诏回朝,兄妹分别三十一年后白首重聚的故事。全剧由七场戏组成,尤以“汉宫夜谏”、“环跪求留”及“班师回朝”三折最为精彩感人。6、荆钗记赣剧传统剧目《荆钗记》,改编自南戏四大名剧之首的同名剧目。这部戏剧用青阳腔演绎,叙述了钱玉莲接纳穷儒王十朋之荆钗完婚,十朋赴考中魁后,万俟宰相意欲招赘,十朋不从,被羁留不得归,而垂涎于玉莲的富豪孙汝权,偷改十朋家书为休书。玉莲因继母逼其改嫁孙,愤而投江遇救,历经种种曲折,王、钱二人终于团圆。7、梁祝姻缘赣剧经典剧目《梁祝姻缘》是潘派赣剧创始人潘凤霞成名作。潘凤霞出身赣剧世家,10岁登台表演。1953年调入江西省赣剧团,同年5月上演由石凌鹤、聿人改编的赣剧乱弹《梁祝姻缘》,潘凤霞扮演祝英台,演出受到南昌市民的热烈欢迎,连演数十场,场场爆满,从此一举成名。一曲南词“耳听得更鼓来山外”更是家喻户晓,争相传唱。
8、青衣在江西赣剧大全中,赣剧《青衣》也是知名的赣剧代表曲目。赣剧《青衣》是依据毕著名作家飞宇的小说《青衣》改编而来,由姜朝皋先生执笔,程烈清先生谱曲。本剧讲述了“嫦娥奔月”女主角筱燕秋,戏如人生、人生如戏的悲欢。该剧通过筱燕秋对二十余年对戏曲艺术的追求,反映了当今社会戏曲艺术的兴衰。2013年,《青衣》荣获第十三届中国戏剧节·剧目奖。9、血火熔炉赣剧《血火熔炉》位列赣剧传统剧目排名前十,曾先后入选中共中央宣传部、文化和旅游部、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优秀舞台艺术作品展演剧目、2020年度江西省文艺精品创作资助项目、2020年度江西文化艺术基金资助项目。本剧讲述的是上世纪30年代苏区少年们在列宁学校学习和斗争,成长为中国工农红军少共国际师的故事。10、石陂枪声现代赣剧《石陂枪声》由浦城县赣剧艺术传承发展中心组织创作,是一部十分优秀的剧目。本剧取材于浦城当地真实的历史事件,其以70多年前南下解放大军和浦城石陂百姓之间发生的一段生死情愫为蓝本,谱写了一曲回肠荡气、感人肺腑的军民团结赞歌。全剧故事紧凑,人物集中,情节简单,情感纠葛却极浓烈,让一个曲折的故事散发出正能量的人性光辉。该剧于2021年创作排演以来,经过多次打磨,在2021年福建省第八届艺术节暨第28届戏剧会演中,获得剧目、编剧、导演、音乐、演员等多项大奖,取得了良好的演出效果和社会效应。
2、珍珠记赣剧经典剧目《珍珠记》,讲述了书生高文举赴京投考,其妻王金贞相送玉河桥,离别时将破开的珍珠半颗赠给文举各藏一半。文举高中状元后,被丞相温阁强招为婿,文举有苦难言,遂写信给金贞,被温阁知道,私自改了文举的信,休了王金贞。金贞进京寻夫,被温氏剪发剥鞋,在相府浇花扫地,幸得老仆帮助,后凭借半颗珍珠与文举终相会。文举知道包拯当官铁面无私,遂使金贞连夜逃出温府,去包处状告温阁。经包拯查明,定了温阁父女仗势欺人之罪,高文举与王金贞终于团圆了。此剧在1958年由上海电影制片厂摄制成戏曲艺术片,在全国发行。
3、窦娥冤赣剧青阳腔《窦娥冤》,是根据关汉卿杂剧《感天动地窦娥冤》并参照明传奇《金锁记》改编而来的。本剧演叙了恶棍张驴儿意欲毒杀蔡婆、霸占其守寡儿媳窦娥,不料毒死亲爹,为开脱罪责,反诬窦娥为凶手,赃官桃杌在接受张驴儿的贿赂后,竟对窦娥严刑逼供,并刑讯蔡婆,窦娥为了救护婆母,含冤招认,被判斩首。临刑时,窦娥对天发下三桩誓愿:血飞白练,六月降雪,大旱三年,以此证明这官司的冤枉。结果都一一应验了。三年后,窦天章受命为两淮提刑肃政廉访使,到楚州审查案卷,窦娥之鬼魂伸诉冤情,终得平冤。
4、西厢记青阳腔《西厢记》为赣剧代表曲目之一,是根据元人王实甫创作的杂剧《西厢记》改编而成,讲述唐贞元间书生张生,在普救寺邂逅已故崔相国之女莺莺,发生爱情的故事,歌颂了莺莺和张珙的纯真爱情和挣脱封建礼教桎梏的反抗精神,这是一部典型的中国式歌剧,一部诗化的歌舞剧,许多著名唱段都成为越剧的经典唱段,令人百听不厌。
5、西域行赣剧弋阳腔《西域行》为著名大型新派赣剧“三记一行”,其中三记分别是《还魂记》《珍珠记》《西厢记》,皆为赣剧辉煌时期的代表剧目。创作于1960年的《西域行》取材于《汉书》,又名《班昭与班超》,是江西省赣剧院创作的第一个新编历史剧,著名剧作家石凌鹤先生编剧,演述的是东汉永平十六年,班超为联合弱小诸国,抗击匈奴侵略宣扬汉朝恩威,率三十六位壮士出使西域,其妹班昭以內宫侍读身份,与他遥相呼应,对抗保守势力,班超于永元十四年奉诏回朝,兄妹分别三十一年后白首重聚的故事。全剧由七场戏组成,尤以“汉宫夜谏”、“环跪求留”及“班师回朝”三折最为精彩感人。6、荆钗记赣剧传统剧目《荆钗记》,改编自南戏四大名剧之首的同名剧目。这部戏剧用青阳腔演绎,叙述了钱玉莲接纳穷儒王十朋之荆钗完婚,十朋赴考中魁后,万俟宰相意欲招赘,十朋不从,被羁留不得归,而垂涎于玉莲的富豪孙汝权,偷改十朋家书为休书。玉莲因继母逼其改嫁孙,愤而投江遇救,历经种种曲折,王、钱二人终于团圆。7、梁祝姻缘赣剧经典剧目《梁祝姻缘》是潘派赣剧创始人潘凤霞成名作。潘凤霞出身赣剧世家,10岁登台表演。1953年调入江西省赣剧团,同年5月上演由石凌鹤、聿人改编的赣剧乱弹《梁祝姻缘》,潘凤霞扮演祝英台,演出受到南昌市民的热烈欢迎,连演数十场,场场爆满,从此一举成名。一曲南词“耳听得更鼓来山外”更是家喻户晓,争相传唱。
8、青衣在江西赣剧大全中,赣剧《青衣》也是知名的赣剧代表曲目。赣剧《青衣》是依据毕著名作家飞宇的小说《青衣》改编而来,由姜朝皋先生执笔,程烈清先生谱曲。本剧讲述了“嫦娥奔月”女主角筱燕秋,戏如人生、人生如戏的悲欢。该剧通过筱燕秋对二十余年对戏曲艺术的追求,反映了当今社会戏曲艺术的兴衰。2013年,《青衣》荣获第十三届中国戏剧节·剧目奖。9、血火熔炉赣剧《血火熔炉》位列赣剧传统剧目排名前十,曾先后入选中共中央宣传部、文化和旅游部、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优秀舞台艺术作品展演剧目、2020年度江西省文艺精品创作资助项目、2020年度江西文化艺术基金资助项目。本剧讲述的是上世纪30年代苏区少年们在列宁学校学习和斗争,成长为中国工农红军少共国际师的故事。10、石陂枪声现代赣剧《石陂枪声》由浦城县赣剧艺术传承发展中心组织创作,是一部十分优秀的剧目。本剧取材于浦城当地真实的历史事件,其以70多年前南下解放大军和浦城石陂百姓之间发生的一段生死情愫为蓝本,谱写了一曲回肠荡气、感人肺腑的军民团结赞歌。全剧故事紧凑,人物集中,情节简单,情感纠葛却极浓烈,让一个曲折的故事散发出正能量的人性光辉。该剧于2021年创作排演以来,经过多次打磨,在2021年福建省第八届艺术节暨第28届戏剧会演中,获得剧目、编剧、导演、音乐、演员等多项大奖,取得了良好的演出效果和社会效应。
上一篇:王莽穿越的十大物证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