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的养殖
1、马鹿马鹿是仅次于驼鹿的大型鹿类,因为体形似骏马而得名,身体呈深褐色,背部及两侧有一些白色斑点,雄性有角,一般分为6叉,最多8个叉,夏毛较短,没有绒毛,一般为赤褐色,背面较深,腹面较浅,故有“赤鹿”之称。马鹿是国家二级重点保护动物(仅限野外种群),也是比较常见的人工养殖鹿品种,不过要通过有关政府部门或行业协会拿到特种畜禽养殖生产许可证方可饲养。
2、梅花鹿梅花鹿是一种中小型鹿,体长125至145厘米,尾长12至13厘米,体重70至100千克,毛色夏季为栗红色,有许多白斑,状似梅花;冬季为烟褐色,白斑不显著,颈部有鬣毛。梅花鹿是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仅限野外种群),野生数量极少,分布范围呈现分散化。不过在东北辽宁、吉林等地已经出现人工养殖梅花鹿,养殖数达数十万只。
3、水鹿水鹿是热带、亚热带地区体型最大的鹿类,身长140-260厘米,尾长20-30厘米,肩高120-140厘米,体重100-200千克,最大的可达300多千克。雄鹿长着粗长的三叉角,毛色呈浅棕色或黑褐色,雌鹿略带红色。水鹿是国家二级重点保护动物(仅限野外种群),也可用于人工养殖,需要向国家林业部门申请《野生动物训养繁殖许可证》。
4、驯鹿驯鹿,又名角鹿,是鹿科驯鹿属下的唯一一种动物,其雌雄皆有角,角的分枝繁复是其外观上的重要特征。不同亚种、性别的毛色在不同的季节有显著不同,从雄性北美林地驯鹿在夏季时的深棕褐色,到格林兰岛上的白色。中国驯鹿都是半家养的种群,鄂温克族是中国唯一饲养驯鹿的民族,是狩猎鄂温克猎人的主要生产和交通运输工具,被誉为“林海之舟”的美称。
5、小麂小麂,也叫黄麂,是鹿科动物中体形最小的一种麂类,身高约43-52厘米,体长70-87厘米,体重9-18千克,一般栖息在小丘陵、小山的低谷或森林边缘的灌丛、杂草丛中,主食野果、青草和嫩叶。小麂的食物来源好解决,而且怀孕期又短,是比较适合人工养殖的鹿类品种,不过必须向所在地县级以上林业行政主管部门提出书面申请取得《野生动物驯养繁殖许可证》等相关证件。
6、狍子狍子是鹿科狍属动物,为中小型鹿类,体长0.95-1.35米,肩高0.67-0.78米,尾长仅2-3厘米,体重15-30千克,角短,长仅23厘米左右。虽然狍子很常见,但由于过度捕猎,许多地方的数量正在下降,在中国严禁猎捕、买卖、食用野生狍子,任何猎捕狍子的行为都是违法的!狍子可以人工养殖,但狍子人工养殖条件由于各地政策不一,应先向当地林业、畜牧部门咨询,办理有关手续证件。
7、獐子獐子,也叫河麂,被认为是最原始的鹿科动物,原产地在中国东部和朝鲜半岛,1870年代被引入英国和法国。作为一种小型的鹿类,獐子比麝略大,体长91-103厘米,尾长6-7厘米,体重14-17千克,现为国家二级重点保护动物。獐子也是可以人工养殖的鹿类品种,必须到县或以上林业局野生动物保护科办理养殖证明,目前全国人工养殖獐的单位有30多家,分别位于浙江、上海、江苏和四川等地。
8、麋鹿麋鹿是鹿科、麋鹿属唯一的鹿类动物,因为它头脸狭长像马、角像鹿又与其它鹿略有不同、蹄子宽大像牛、尾细长像驴,因此又名四不像。麋鹿曾在中国本土灭绝,后从英国重新引进并繁育,截至2021年,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麋鹿在中国的种群数量上万头,已有20多个省份引进麋鹿,饲养点和放归地总共84个。
9、白唇鹿白唇鹿是大型鹿类,与马鹿的体形相似,但比马鹿略小,体长为100-210厘米,肩高120-130厘米,尾巴是大型鹿类中最短的,仅有10-15厘米,体重130-200千克。白唇鹿是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为了保护野生的白唇鹿,中国在青海、甘肃、四川等地已经有很多饲养场进行白唇鹿的工人驯养,其中青海玉树藏族自治州治多县养鹿场饲养最多,达到数百只。
10、坡鹿坡鹿为中型鹿类,外形与梅花鹿相类似,但体形较小,花斑较少,而且颈、躯体和四肢更为细长,显得格外矫健。一般体长为160厘米左右,肩高104-110厘米,体重70-130千克。坡鹿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在1976年中国建立了大田、邦溪两个省级自然保护区,分设两个保护站负责保护坡鹿,泰国因保护措施较晚,开始尝试人工繁殖;印度则对坡鹿进行圈养,以期恢复坡鹿种群数量。
2、梅花鹿梅花鹿是一种中小型鹿,体长125至145厘米,尾长12至13厘米,体重70至100千克,毛色夏季为栗红色,有许多白斑,状似梅花;冬季为烟褐色,白斑不显著,颈部有鬣毛。梅花鹿是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仅限野外种群),野生数量极少,分布范围呈现分散化。不过在东北辽宁、吉林等地已经出现人工养殖梅花鹿,养殖数达数十万只。
3、水鹿水鹿是热带、亚热带地区体型最大的鹿类,身长140-260厘米,尾长20-30厘米,肩高120-140厘米,体重100-200千克,最大的可达300多千克。雄鹿长着粗长的三叉角,毛色呈浅棕色或黑褐色,雌鹿略带红色。水鹿是国家二级重点保护动物(仅限野外种群),也可用于人工养殖,需要向国家林业部门申请《野生动物训养繁殖许可证》。
4、驯鹿驯鹿,又名角鹿,是鹿科驯鹿属下的唯一一种动物,其雌雄皆有角,角的分枝繁复是其外观上的重要特征。不同亚种、性别的毛色在不同的季节有显著不同,从雄性北美林地驯鹿在夏季时的深棕褐色,到格林兰岛上的白色。中国驯鹿都是半家养的种群,鄂温克族是中国唯一饲养驯鹿的民族,是狩猎鄂温克猎人的主要生产和交通运输工具,被誉为“林海之舟”的美称。
5、小麂小麂,也叫黄麂,是鹿科动物中体形最小的一种麂类,身高约43-52厘米,体长70-87厘米,体重9-18千克,一般栖息在小丘陵、小山的低谷或森林边缘的灌丛、杂草丛中,主食野果、青草和嫩叶。小麂的食物来源好解决,而且怀孕期又短,是比较适合人工养殖的鹿类品种,不过必须向所在地县级以上林业行政主管部门提出书面申请取得《野生动物驯养繁殖许可证》等相关证件。
6、狍子狍子是鹿科狍属动物,为中小型鹿类,体长0.95-1.35米,肩高0.67-0.78米,尾长仅2-3厘米,体重15-30千克,角短,长仅23厘米左右。虽然狍子很常见,但由于过度捕猎,许多地方的数量正在下降,在中国严禁猎捕、买卖、食用野生狍子,任何猎捕狍子的行为都是违法的!狍子可以人工养殖,但狍子人工养殖条件由于各地政策不一,应先向当地林业、畜牧部门咨询,办理有关手续证件。
7、獐子獐子,也叫河麂,被认为是最原始的鹿科动物,原产地在中国东部和朝鲜半岛,1870年代被引入英国和法国。作为一种小型的鹿类,獐子比麝略大,体长91-103厘米,尾长6-7厘米,体重14-17千克,现为国家二级重点保护动物。獐子也是可以人工养殖的鹿类品种,必须到县或以上林业局野生动物保护科办理养殖证明,目前全国人工养殖獐的单位有30多家,分别位于浙江、上海、江苏和四川等地。
8、麋鹿麋鹿是鹿科、麋鹿属唯一的鹿类动物,因为它头脸狭长像马、角像鹿又与其它鹿略有不同、蹄子宽大像牛、尾细长像驴,因此又名四不像。麋鹿曾在中国本土灭绝,后从英国重新引进并繁育,截至2021年,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麋鹿在中国的种群数量上万头,已有20多个省份引进麋鹿,饲养点和放归地总共84个。
9、白唇鹿白唇鹿是大型鹿类,与马鹿的体形相似,但比马鹿略小,体长为100-210厘米,肩高120-130厘米,尾巴是大型鹿类中最短的,仅有10-15厘米,体重130-200千克。白唇鹿是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为了保护野生的白唇鹿,中国在青海、甘肃、四川等地已经有很多饲养场进行白唇鹿的工人驯养,其中青海玉树藏族自治州治多县养鹿场饲养最多,达到数百只。
10、坡鹿坡鹿为中型鹿类,外形与梅花鹿相类似,但体形较小,花斑较少,而且颈、躯体和四肢更为细长,显得格外矫健。一般体长为160厘米左右,肩高104-110厘米,体重70-130千克。坡鹿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在1976年中国建立了大田、邦溪两个省级自然保护区,分设两个保护站负责保护坡鹿,泰国因保护措施较晚,开始尝试人工繁殖;印度则对坡鹿进行圈养,以期恢复坡鹿种群数量。
上一篇:机动风暴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