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剌加怎么读
讳疾忌医文言文及翻译
导语:讳疾忌医,讳:避忌;忌:怕,畏惧。隐瞒疾病,不愿医治。比喻怕人批评而掩饰自己的的缺点和错误。下面是由小编整理的关于讳疾忌医的文言文及翻译。欢迎阅读!
讳疾忌医
原文:
扁鹊见蔡桓公,立有间,扁鹊曰:“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将恐深。”桓侯曰:“寡人无疾。”扁鹊出,桓侯曰:“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居十日,扁鹊复见曰:“君之病在肌肤,不治将益深。”桓侯不应。扁鹊出,桓侯又不悦。居十日,扁鹊复见曰:“君之病在肠胃,不治将益深。”桓侯又不应。扁鹊出,桓侯又不悦。居十日,扁鹊望桓侯而还走。桓侯故使人问之,扁鹊曰:“疾在腠理,汤熨之所及也;在肌肤,针石之所及也;在肠胃,火齐之所及也;在骨髓,司命之所属,无奈何也。今在骨髓,臣是以无请也。”居五日,桓公体痛,使人索扁鹊,已逃秦矣,桓侯遂死。故良医之治病也,攻之于腠理,此皆争之于小者也。夫事之祸福亦有腠理之地,故曰:“圣人早从事焉。”(节选自《韩非子·喻老》)
译文:
名医扁鹊,有一次去见蔡桓公。他在旁边立了一会儿对桓公说:“你有病了,现在病还在皮肤的纹理之间,若不赶快医治,病情将会加重!”桓公听了笑着说:“我没有病。”待扁鹊走了以后,桓公对人说:“这些医生就喜欢医治没有病的人 把这个当做自己的功劳”十天以后,扁鹊又去见桓公,说他的病已经发展到肌肉里,如果不治,还会加重。桓公不理睬他。扁鹊走了以后,桓公很不高兴。再过了十天,扁鹊又去见桓公,说他的病已经转到肠胃里去了,再不从速医治,就会更加严重了。桓公仍旧不理睬他。又过了十天,扁鹊去见桓公时,对他望了一望,回身就走。桓公觉得很奇怪,于是派使者去问扁鹊。扁鹊对使者说:“病在皮肤的纹理间 是烫熨的.力量所能达到的;病在肌肤 是针石可以治疗的;在肠胃是 火剂可以治愈的;病若是到了骨髓里,那是司命所掌管的事了,我也没有办法了。现在在骨髓,我不再请求了。五天以后,桓公浑身疼痛,赶忙派人去请扁鹊,扁鹊却早已经逃到秦国了。桓公不久就死掉了。良医治病,病在表皮时就及时医治。这是为了在刚显露苗头时及时处理。事情的祸福也有开端,所以圣人总是尽可能早地予以处理。
【拓展阅读】
讳疾忌医
出处:《史记·扁鹊仓公列传》。
意思:隐瞒疾病,不愿医治。比喻怕人批评而掩饰自己的缺点和错误。讳:忌讳。疾:疾病。
扁鹊(què)是古代一位名医。有一次,他到朝廷拜见桓公,说:“您有小病在皮肤和肌肉之间,不治将会深入体内。”桓公说:“我没有病。”扁鹊走出宫门后,桓公对身边的人说:“医生喜爱功利,想把没病的人说成是自己治疗的功绩。”过了五天,扁鹊再去见桓公,说:“您的病已在血脉里,不治恐怕会深入体内。”桓公说:“我没有病。”扁鹊出去后,桓公不高兴。
过了五天,扁鹊又去见桓公,说:“您的病已在肠胃间,不治将更深侵入体内。”桓公不肯答话。扁鹊出去后,桓公不高兴。过了五天,扁鹊又去,看见桓公就向后退跑走了。
桓公派人问他跑的缘故。扁鹊说:“有病不怕,只要治疗及时,一般的病都会慢慢好起来的。怕只怕有病说没病,不肯接受治疗。疾病在皮肉之间,汤剂、药熨的效力就能达到治病的目的;疾病在血脉中,靠针刺和砭石的效力就能达到治病的目的;疾病在肠胃中,药酒的效力就能达到治病的目的;疾病进入骨髓,就是掌管生命的神也无可奈何。现在疾病已进入骨髓,我因此不再要求为他治病。”过了五天后,桓公身上患了重病,派人召请扁鹊,扁鹊已逃离齐国。桓公于是就病死了。
鉴赏
扁鹊进见蔡桓公,站了一会儿,对蔡桓公说:“您的身体已染**疾病,现在病只在体表,如果不及时医治,恐怕病情要加重了。”蔡桓公说:“我没有病。”扁鹊走后,蔡桓公说:“医生总喜欢给没病的人治病,以此来显示他的医术高明。”过了十天,扁鹊又去见蔡桓公,说:“您的病已深入肌肤,如果不及时治疗,将会更加深入体内。”桓侯不予理睬。扁鹊走后,桓侯又不高兴。过了十天,扁鹊再去进见,对桓侯说:“您的病已经到了肠胃中,不医治的话,将会进一步加深。”桓侯又不理睬。扁鹊走后,桓侯再一次不高兴。又过了十天,扁鹊远远地望见桓侯便转身跑了。桓侯因此特地派人去问他为什么这样,扁鹊说:“疾病刚侵入体表,用药物敷熏就能够治好;疾病侵入肌肤,用针灸还能够治疗;在肠胃里,用汤药能够治疗;如果病侵入骨髓,那就只有听任命运的安排了,医生是没有办法的。现在桓侯的病已深入骨髓,所以我没有必要再去请求为他治病了。”过了五天,桓侯浑身疼痛,派人寻找扁鹊,扁鹊已经逃往秦国了。桓侯不治而亡。
扁鹊之所以多次劝蔡桓公及早治疗,正是想防患于未然。人食五谷,疾病在所难免,只要及时治疗,就能重获健康,这本是一个很简单的道理。如果像蔡桓公这样,明明已身染疾患,不及早就医,反而****,结果不治而亡。文中深刻揭示了防微杜渐的道理,颇能引人深思。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对待自己的缺点和错误,也应像对待疾病一样,所谓“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要虚心听取别人真诚的建议,及时改正。若一意孤行,则可能陷入泥淖而无法自拔,后果将不堪设想。
讳疾忌医文言文及翻译扩展阅读
讳疾忌医文言文及翻译(扩展1)
——讳疾忌医造句
1、我们应正视自己的过失,切不要讳疾忌医
2、《醒世姻缘传第九三回》这诚庵替职的时候,已是鱼口方消,天泡疮已是生起他却讳疾忌医,很命要得遮盖,一顿轻粉,把疮托得回去,不上几个月期程,杨梅疯毒一齐举发”
3、以他的性格和魄力当然不会讳疾忌医养痈遗患
4、有病就要看医诊治,一味讳疾忌医,只会让病情加重而已
5、另外,虽然精神障碍在**疾病总排名中已居首位,但人们对于心理疾病却未引起足够的重视,有病不医甚至讳疾忌医的现象仍然存在
6、对错误采取讳疾忌医的态度很不明智
7、他犯了严重错误,还讳疾忌医,拒不接受同志们的帮助
8、你今日的讳疾忌医会给你的明天带来更多的不必要的麻烦
9、这样使施工单位和施工人员愿意接近现场管理人员,不讳疾忌医,及时暴露出现场管理人员忽视的地方,与现场管理人员密切配合,共同提高工程质量
10、有缺点错误不害怕,怕就怕在讳疾忌医,不愿承认自己存在缺点和错误
11、由于蔡桓公讳疾忌医,所以病情越来越严重
12、讳疾忌医的人又怎么会成为一个知错就改广纳群贤的人呢
13、而有些根本性的缺陷,则讳疾忌医,积重难返,结果导致了内战的发生,直至*败走**
14、医生说这位病人本来有救,但因讳疾忌医,等到病情恶化后,终致药石罔效
15、我们现在所要做的工作,就是一方面,要继续**这个理论体系中的不符合*****的错误的观点,以进一步恢复*****经济学的本来面目,决不能讳疾忌医
16、有病应当趁早医治,千万不要讳疾忌医
17、是闻过则喜勇于****还是讳疾忌医坚持错误这是两种截然不一样的态度
18、对当前农村服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不能视而不见,讳疾忌医,要承认这些问题的客观存在,不回避矛盾,不纵容姑息
19、医生是不喜欢讳疾忌医的病人的,因为那样会对他们的工作造成不便
20、他犯了严重错误还讳疾忌医拒不理解同志们的帮忙
21、由于他讳疾忌医所以病情越来越严重
22、你这样面对老师都是这样讳疾忌医的到底有什么好处呢
23、*不以为然,觉得避重就轻,讳疾忌医将铸成大错,遂以十分客气的姿态提醒*留意浮夸风滋长起来的小资产阶级狂热性
24、新任的总经理要大家指出公司经营的弊端,他绝不会讳疾忌医
25、你今天的讳疾忌医会给你的明天带来更多的不必要的麻烦
26、为求提高,遇有缺点就要改善,切莫讳疾忌医
27、在工作上,讳疾忌医的人,往往会把问题弄得更严重
28、最后,中产阶层和其他各阶层要对心理问题重新认识,遇到心理问题不能讳疾忌医,应该找心理工作的专业人士帮助解决
29、原因可能是员工对预案可操作性的理解有偏差,也有可能还存在讳疾忌医思想,或从肯定成绩出发来评价本单位预案的现状
30、有病应该趁早医治,千万不要讳疾忌医
31、由于蔡桓公讳疾忌医所以病情越来越严重
32、我们要求进步,就不可以抱着讳疾忌医的态度,而是要面对缺失,力求改善
33、产生质量事故或事后问题,监理工程师对质量问题进行实质性处理,及时提出合理可行的处理意见或方案,使承包单位和施工人员不讳疾忌医,愿意与监理工程师密切配合,共同提高工程质量
34、他明明犯了技术上的错误,还讳疾忌医,宁可当驼鸟,也不愿接受别人的协助
35、因此,讳疾忌医终究不是好办法,要根本地解决问题还得从理论的本源定义上找原因才行
36、既然已经知道技术有缺失,就要立即改善,假如讳疾忌医,只会把问题变得更严重
37、他明明犯了技术上的错误,还讳疾忌医,宁可当驼鸟,也不愿理解别人的协助
38、假如我们不是怀抱一种讳疾忌医的态度,我们可以对于这些病症加以全面的指认
39、现在社会有个通病,那就是讳疾忌医,得过且过
40、由此可见,作为关系到公众最切身利益的食品企业,应该充分重视危机管理的重要性,在防患于未然的同时,应该充分利用危机公关原理来应对危机,而不是对潜在危机视而不见,讳疾忌医
41、他明明犯了技术上的错误,还讳疾忌医,寧可当驼鸟,也不愿接受别人的协助
42、对于我们自身的缺点我们要用于承认不要讳疾忌医
43、这样使施工单位和施工人员愿意接近监理人员,不讳疾忌医,及时暴露出监理工程师忽视的地方,与甲方密切配合,共同提高工程质量
44、如果不讳疾忌医,**人应该敢于坦率承认,在**文化乃至东方各国中即使能找到有关思想的闪光,也仅是与大局无补的吉光片羽
45、*不以为然,觉得避重就轻,讳疾忌医将铸成大错,遂以十分客气的姿态提醒***留意浮夸风滋长起来的小资产阶级狂热性
46、在应对**的时候我们必须不能讳疾忌医的说一些敷衍的话
47、任何犯错误的同志,只要他不讳疾忌医,勇于改正自己的错误,我们还是欢迎他的
48、如果你一直这样讳疾忌医你的病就永远不会好
49、很早的时候我们老师就给我们说一个讳疾忌医的人是改正不了自己的错误的
50、在面对**的时候我们一定不能讳疾忌医的说一些敷衍的话
51、而若一些企业家已经意识到自己有了心理障碍,也不要讳疾忌医,相反,更应积极地配合心理医生进行
52、由于多方面的原因,我国长期以来迷信成文法,对其局限性及克服的必要性认识模糊,甚至讳疾忌医
53、这样使施工单位和施工人员愿意接近监理人员,不讳疾忌医,及时暴露出监理工程师忽视的地方,与监理方密切配合,共同提高工程质量
54、此刻社会有个通病,那就是讳疾忌医,得过且过
55、每个**人都有责任把祖国建成*间乐园,但是未治好的伤痕比所谓伤痕文学更厉害更可怕,我们必须面对现实,不能讳疾忌医
56、对于疾病,千万不要讳疾忌医,应该防微杜渐,免得病入膏肓,不治身亡
57、为求进步,遇有缺点就要改进,切莫讳疾忌医
讳疾忌医文言文及翻译(扩展2)
——仁宗讳高炽文言文翻译
仁宗讳高炽文言文翻译
《明史》,是清代官修的一部反映我国明朝历史情况的纪传体断代史。下面是关于仁宗讳高炽文言文翻译的内容,欢迎阅读!
明史仁宗本纪
【原文】
仁宗昭**,讳高炽,成祖长子也。母仁孝文皇后,梦冠冕执圭者上谒。寤而生帝。幼端重沉静,言动有经。稍长习射,发无不中。好学问,从儒臣讲论不辍。
洪武二十八年,册为燕世子。尝命与秦、晋、周三世子分阅卫士,还独后。问之。对曰:“旦寒甚,俟朝食而后阅,故后。”又命分阅章奏,独取切军民利病者白之。或文字谬误,不以闻。太祖指示之曰:“儿忽之耶?”对曰:“不敢忽,顾小过不足渎天德。”又尝问:“尧、汤时水旱,百姓奚恃?”对曰:“恃圣人有恤民之政。”太祖喜曰:“孙有君人之识矣。”
成祖举兵,世子守北*,善拊士卒,以万人拒李景隆五十万众,城赖以全。先是,郡王高煦、高燧俱以慧黠有宠于成祖。而高煦从军有功,宦寺黄俨等复*高燧,阴谋夺嫡,谮世子。会朝廷赐世子书,为离间。世子不启缄,驰上之。而俨先潜报成祖曰:“世子与朝廷通,使者至矣。”无何,世子所遣使亦至。成祖发书视之,乃叹曰:“几杀吾子。”成祖践阼,以北*为**,仍命居守。
永乐二年二月,始召至京,立为皇**。成祖数北征,命之监国,裁决庶政。四方水旱饥馑,辄遣振恤,仁闻大著。而高煦、高燧与其*日伺隙谗构。或问**:“亦知有谗人*?”曰:“不知也,吾知尽子职而已。”
十年,北征还,以**遣使后期,且书奏失辞,悉徵宫僚黄淮竺下狱。十五年,高煦以罪徙乐安。明年,黄俨等复谮**擅赦罪人,宫僚多坐死者。侍郎胡濙奉命察之,密疏**诚敬孝谨七事以闻,成祖意乃释。其后黄俨等谋立高燧,事觉伏诛,高燧以**力解得免,自是**始安。
二十二年七月,成祖崩于榆木川。八月甲辰,遗诏至,遣皇太孙迎丧开*。丁未,出夏原吉等于狱。丁巳,即**位。大赦天下,以明年为洪熙**。罢西洋宝船、迤西市马及云南、交阯采办。戊午,复夏原吉、吴中官。己未,武安侯郑亨镇大同,保定侯孟瑛镇交阯,襄城伯李隆镇山海,武进伯朱荣镇辽东。复设三公、三孤官,以公、侯、伯、尚书兼之。进杨荣太常寺卿,金幼孜户部侍郎,兼大学士如故,杨士奇为礼部左侍郎兼华盖殿大学士,黄淮通政使兼武英殿大学士,俱掌内制,杨溥为翰林学士。辛酉,镇远侯顾兴祖充总兵官,讨广西叛蛮。甲子,汰冗官。乙丑,召汉王高煦赴京。戊辰,官吏谪隶军籍者放还乡。己巳,诏文臣年七十致仕。九月癸酉,交阯都指挥**与黎利战于茶笼州,败绩,指挥同知伍云力战死。丙子,召尚书黄福于交阯。庚辰,河溢开封,免税粮,遣右都御史王彰抚恤之。壬午,敕自今官司所用物料于所产地计直市之,科派病民者罪不宥。癸未,礼部尚书吕震请除服,不许。乙酉,增诸王岁禄。丙戌,以风宪官备外任,命给事中萧奇等***人为州县官。丁亥,黎利寇清化,都指挥同知**战死。戊子,始设南京守备,以襄城伯李隆为之。乙未,散畿内民所养官马于诸卫所。**,赐吏部尚书蹇义及杨士奇、杨荣、金幼孜银章各一,曰“绳愆纠缪”,谕以协心赞务,凡有阙失当言者,用印密封以闻。
冬十月壬寅,*民间金银,革两京户部行用库。癸卯,诏天下都司卫所修治城池。戊申,通政使请以四方雨泽章奏送给事中收贮。帝曰:“祖宗令天下奏雨泽,欲知水旱,以施恤民之政。积之通政司,既失之矣,今又令收贮,是欲上之人终不知也。自今奏至即以闻。”己酉,册妃张氏为皇后。壬子,立长子瞻基为皇**。封子瞻埈为郑五,瞻墉越王,瞻墡襄王,瞻堈荆王,瞻墺淮王,瞻垲滕王,瞻垍梁王,瞻埏卫王。乙卯,诏中外官举贤才,严举主连坐法。丁巳,令三法司会大学士、府、部、通政、六科于承天门录囚,著为令。庚申,增京官及军士月廪。丁卯,擢监生徐永潜等二十人为给事中。十一月壬申朔,诏礼部:“建文诸臣家属在教坊司、锦衣卫、浣衣局及习匠、功臣家为奴者,悉宥为民,还其田土。言事谪戍者亦如之。”癸酉,诏有司:“条**之不便民者以闻,凡被灾不即请振者,罪之。”阿鲁台来贡马。甲戌,诏群臣言时政阙失。乙亥,赦兀良哈罪。始命近畿诸卫官军更番诣京师操练。丙子,遣御史巡察边卫。癸未,遣御史分巡天下,考察官吏。丙戌,赐户部尚书夏原吉“绳愆纠缪”银章。己丑,礼部奏冬至节请受贺,不许。庚寅,敕诸将严边备。辛卯,禁所司擅役屯田军士。壬辰,都督**同荣昌伯陈智镇交阯。是月,谕蹇义、杨士奇、夏原吉、杨荣、金幼孜曰:“前世人主,或自尊大,恶闻直言,臣下相与阿附,以至于败。联与卿等当用为戒。”又谕士奇曰:“顷群臣颇怀忠爱,朕有过方自悔,而进言者已至,良惬朕心。”十二月癸卯,宥建文诸臣外亲全家戍边者,留一人,余悉放还。辛亥,揭天下三司官姓名于奉天门西序。癸丑,免被灾税粮。庚申,葬文**于长陵。丙寅,镇远侯顾兴祖破*乐、浔州蛮。
是年,丁阗、琉球、占城、哈密、古麻剌朗、满剌加、苏禄、瓦剌入贡。
洪熙**春正月壬申朔,御奉天门受朝,不举乐。乙亥,敕内外群臣修举职业。己卯,享太庙。建弘文阁,命儒臣入直,杨溥掌阁事。癸未,以时雪不降,敕群臣修省。丙戌,大祀天地于南郊。奉太祖、太宗配。壬辰,朝臣予告归省者赐钞有差,著为令。己亥,布政使周干、按察使胡概、参政叶春巡视南畿、浙江。二月辛丑,颁将军印于诸边将。戊申,祭社稷。命**郑和守备南京。丙辰,耕耤田。丙寅,太宗神主祔太庙。是月,南京地屡震。三月壬申,前光禄署丞权谨以孝行擢文华殿大学士。丁丑,求直言。戊子,隆*饥,户部请以官麦贷之。帝曰:“即振之,何贷为。”己丑,诏曰:“刑者所以禁暴止邪,导民于善,非务诛杀也。吏或深文傅会,以致冤滥,朕深悯之。自今其悉依律拟罪。或朕过于嫉恶,法外用刑,法司执奏,。五奏不允,同三公、大臣执奏,必允乃已。诸司不得鞭囚背及加入宫刑。有自宫者以不孝论。非谋反。勿连坐亲属。古之盛世,采听民言,用资戒儆。今奸人往往摭拾,诬为诽谤,法吏刻深,锻练成狱。刑之不中,民则无措,其余诽谤禁,有告者一切勿治。”庚寅,阳武侯薛禄为镇朔大将军,率师巡开*、大同边。辛卯,参将安*伯李安与荣昌伯陈智同镇交阯。**,将还都南京,诏**诸司悉称行在,复**行部及行后军都督府。是月,南京地屡震。
夏四月壬寅,帝闻山东及淮、徐民乏食,有司徵夏税方急,乃御西角门诏大学士杨士奇草诏,免今年夏税及科粮之半。士奇言:“上恩至矣,但须户、工二部预闻。”帝曰:“救民之穷当如救焚拯溺,不可迟疑。有司虑国用不足,必持不决之意。”趣命中官具楮笔,令士奇就门楼书诏。帝览毕,即用玺付外行之。顾士奇曰:“今可语部臣矣。”设**行都察院。壬子,命皇**谒孝陵,遂居守南京。戊午,如天寿山,谒长陵。己未,还宫。是月,振河南及大名饥。南京地屡震。五月己卯,侍读李时勉、侍讲罗汝敬以言事改御史,寻下狱。庚辰,帝不豫,遣使召皇**于南京。辛巳,大渐,遗诏传位皇**。是日,崩于饮安殿,年四十有八。
秋七月己巳,上尊谥,庙号仁宗,葬献陵。
【译文】
仁宗敬天体道纯诚至德弘文钦武章圣达孝昭**,叫朱高炽,明成祖长子。其母仁孝文皇后,梦见一个头戴礼帽、手拿白圭的人请见,醒来便生下昭**。仁宗幼年时端重沉静、言行有礼。稍长大,练习骑射,百发百中。他勤奋好学,跟从儒臣讲经论史,滔滔不绝。
洪武二十八年(1395)册封为燕世子。太祖曾命令他与秦、晋、周三世子分阅卫士,高炽一人后还。问他,回答说:“早晨非常寒冷,等待朝食后再检阅,所以后回。”又命他分阅奏章,他专取有关军民利弊的奏章陈述。有的有文字错误就不奏述。太祖指着对他说“:你疏忽了么?”他回答说:“不敢疏忽,只是考虑到小过失不足以冒犯**。”又曾问:“尧、汤时,水、旱灾频繁,百姓依赖什么?”回答说“:依靠圣人有抚恤百姓的**。”太祖高兴地说“:孙子有君主的眼光。”
成祖举兵,世子留守北*,善于抚慰士卒,以万余人抗拒李景隆五十万人,北*城因此得以保全。起初,郡王高煦、高燧都以聪明狡猾而得宠于明成祖。高煦又因从军有功,宦寺黄俨等与高燧结*营私,想阴谋夺取嫡长子之位,说世子的坏话。正好朝廷赐给世子诏书,定想离间父子二人,世子不启缄,驰马上报。然而,黄俨已先告诉成祖说:“世子与朝廷通好,使者到了。”不久,世子派遣的使者也到了。成祖打开诏书一看,长叹一声说“:差点杀掉我的儿子。”成祖**,以北*为**,仍命世子居守。
永乐二年(1404)二月,召至**,立为皇**。成祖屡次北征,命他监国,裁决*民政事。四方水旱灾荒,往往遣使赈恤,因而名声大振。而高煦、高燧与其*徒时时找机会讲坏话。或直问**:“知道有讲坏话的人么?”朱高炽回答说:“不知道,我只知道尽自己的职责而已。”
永乐十年(1412),成祖北征回京,因**遣使迎接误期,且书奏失言,将官僚黄淮等全部投入**。十五年,高煦**,徙迁乐安。第二年,黄俨等又趁机诬陷**擅自赦免罪人,宫僚大多连坐而死。侍郎胡氵荧奉命查实,秘密奏疏**确实孝敬严谨,奏疏中列举七件事上报,成祖这才大松一口气。事后黄俨等谋立高燧为皇长子,事情暴露后被诛灭,高燧因得**解救而幸免,从此,**之事才开始安定。
永乐二十二年(1424)七月,成祖死于榆木川。八月二日,遗诏到,派皇太孙迎丧开*。五日,夏原吉释出**。十五日,朱高炽即**位。在全国大肆赦免,以第二年为洪熙**。停止西洋宝船、迤西市马及云南、交趾采办。十六日,恢复夏原吉、吴中官职。十七日,武安侯郑亨镇守大同,保定侯孟瑛镇守交趾,襄城伯李隆镇守山海关,武进伯朱荣镇守辽东。重新设置三公、三孤官,以公、侯、伯、尚书兼任。进升杨荣为太常寺卿,金幼孜为户部侍郎,兼大学士如往常一样,杨士奇为礼部左侍郎兼华盖殿大学士,黄淮为通政使兼武英殿大学士,全权掌管内部**,杨溥为翰林学士。十九日,镇远侯顾兴祖为总兵官,征讨广西叛蛮。二十二日,淘汰多余**。***日,召汉王高燧赴京。二十六日,官吏流放隶属军籍的**还乡。二十七日,下诏文臣年满七十便辞官退职。九月一日,交趾都指挥**与黎利战于荣笼州,**失败,指挥同知伍云奋力战死。四日,召尚书黄福于交趾。八日,开封附近黄河涨水,免当地税粮,遣右都御史王彰抚恤。十日,命令从今起,官吏所用物料在所产地计算价值买卖,科派损害百姓的罪不饶恕。十一日,礼部尚书吕震请求除去丧服,不许。十三日,增加诸王俸禄。十四日,以风宪官备外任,命给事中萧奇等***人为州县官。十五日,黎利攻掠清化,都指挥同知**战死。十六日,开始设置南京守备,以襄城伯李隆充任。***日,分散畿田百姓所养官马于各卫所。二十六日,赐吏部尚书蹇义及杨士奇、杨荣、金幼孜银章各一枚,叫“绳愆纠缪”,要他们同心协力参与重要事务,凡有阙失应当说明的,均用此印密封上报。
冬十月一日,停止民间买卖金银,革除两京户部行用仓库。二日,下诏天下都司卫所修治城池。七日,通政使请求以四方雨泽章奏送给事中收藏。仁宗说“:祖宗命天下上奏雨泽,是想知道水旱,以施行恤民之政。聚积到通政司,既已全部逾期,现在又令收藏,是想上面最终不知道。从今以后奏章一到即刻上报。”八日,册立妃张氏为皇后。十一日,立长子朱瞻基为皇**。封子瞻。。为郑王,瞻墉为越王,瞻土善为襄王,瞻土冈为荆王,瞻土奥为淮王,瞻垲为滕王,瞻土自为梁王,瞻埏为卫王。十四日,诏中外官推举贤才,严格推荐主连坐之法。十六日,令三执法部门官吏会同大学士、府、部、通政、六科在承天门**囚犯,写成法令。十九日,增加京官及军士每月粮食。二十六日,提升监生徐永氵晋等二十人为给事中。十一月一日,诏礼部:“建文诸臣家属在教坊司、锦衣卫、浣衣局及习匠、功臣家为奴的,全部宽饶为民,归还其田土。谈论政事被贬流放的也按上例办理。”二日,下诏有关官吏:“分条陈述**法令对百姓不利的`方面上报。凡是遭灾而不即时请求赈济的,加罪。”阿鲁台前来进贡马匹。三日,诏群臣讨论时政得失。四日,赦免兀良哈罪行。开始命令近畿各卫官军轮番到京师操练。五日,遣御史巡查边境各卫。十二日,遣御史分巡天下,考察官吏。十五日,赐户部尚书夏原吉“绳愆纠缪”银章。十八日,礼部奏冬至节请接受朝臣庆贺,不许。十九日,告诫边将要严格边防守备。二十日,禁止卫所官吏擅自役使屯田军士。二十一日,都督**同荣昌伯陈智镇守交趾。这一月,告诉蹇义、杨士奇、夏原吉、杨荣、金幼孜说:“前世人君,或妄自尊大,厌恶听信直言,臣下相继阿谀奉承,以至于**。我与你们应当引以为戒。”又告诉杨士奇说“:近来群臣颇怀念忠爱之人,朕有过应当自己悔改,而进言者自己来,朕已心满意足了。”十二月二日,宽恕建文诸臣外亲,全家戍边的,留下一人,其余全部放回。十日,标帜天下三司官姓名于奉天门西墙。十二日,免遭灾税粮。十九日,葬文**于长陵。二十五日,镇远侯顾兴祖攻破*乐、浔州蛮夷。
这一年,于阗、琉球、占城、哈密、古麻剌朗、满剌加、苏禄、瓦剌入朝进贡。
洪熙**(1425)春正月一日,到奉天门受朝贺,不奏乐。四日,嘱咐内外群臣整治、兴办分内之事。八日,祭祀太庙。兴建弘文阁,命儒臣入阁供职,杨溥掌管阁事。十二日,当降雪时不降,告诫群臣修身反省。十五日,在南郊大祭天地,顺便祭太祖、太宗。二十一日,朝臣有功退休并归附反省的赐给钱钞各有差别,写成法令。二十八日,布政使周干、按察使胡概、参政叶春巡视南畿、浙江。二月一日,颁发将军印于各边将。八日,祭社稷。命**郑和守备南京。十六日,亲自耕种田地。二十六日,太宗神牌附祭于太庙。本月,南京多次发生地震。三月二日,前光禄寺丞权谨以孝行擢升文华殿大学士。七日,求直言。十八日,隆*发生饥荒,户部请求用官麦借给老百姓。仁宗说:“立即赈济,为何要借贷。”十九日,下诏说:“刑法只能禁暴止邪,把百姓往好的方向引导,并不是一定要诛杀。官吏或者把深奥的文字掺合在一起,牵强附会,以至于造成冤假错案,朕深深怜悯他们。从今以后全部**律定罪。或者朕过于厌恶,法外用刑,法官要上奏。五次复奏不许,同三公、大臣一起上奏,必须得到允许才能施行。诸官吏不得鞭打囚徒及乱加犯人宫刑。有自处宫刑的以不孝罪论处。不是谋反,不得连累亲属。古之盛世,广听民言,以资历威望以一儆百。现在,奸人往往摭拾他人之言,诬告诽谤,法官严酷唯恐不能陷人于官司。刑法用得不当,百姓则不知所措,除去诽谤禁令,有上告者一律不予惩治。”二十日,阳武侯薛禄为镇朔大将军,率师巡视开*、大同边境。二十一日,参将安*伯李安与荣昌伯陈智同镇交趾。二十八日,将还都南京,下诏**各部门官吏都称行在,恢复**行部及行后军都督府。当月,南京多次发生地震。
夏四月三日,仁宗听说山东及淮、徐百姓缺乏粮食,有关官吏征夏税应急,乃在西角门诏大学士杨士奇草拟诏书,免今年夏税及秋粮的一半。杨士奇说“:**的恩典来了,但须户、工二部预先知道。”仁宗说:“救济百姓穷困,犹如救火振溺,不可迟疑。官吏考虑国用不足,必持不同意见。”赶快命令中官准备纸笔,命杨士奇就门楼书写诏书。仁宗看完后,立即用玉玺付外施行。望着杨士奇说“:现在可以告诉部臣了。”设置**行都察院。十三日,命皇**拜谒孝陵,居守南京。十九日,到天寿山,拜谒长陵。二十日,回宫。本月,赈济河南及大名饥荒。南京多次地震。五月十日,侍读李时勉、侍讲罗汝敬因谈论政事任御史,不久被投入**。十一日,仁宗身体不适,遣使召皇**于南京。十二日,病情加重,遗诏传位皇**。当天,死于钦安殿,终年四十八岁。
秋七月二日,上尊谥,庙号仁宗,葬于献陵。
拓展
明史仁宗本纪 【原文】 仁宗昭**,讳高炽,成祖长子也。
母仁孝文皇后,梦冠冕执圭者上谒。寤而生帝。
幼端重沉静,言动有经。稍长习射,发无不中。
好学问,从儒臣讲论不辍。洪武二十八年,册为燕世子。
尝命与秦、晋、周三世子分阅卫士,还独后。问之。
对曰:“旦寒甚,俟朝食而后阅,故后。”又命分阅章奏,独取切军民利病者白之。
或文字谬误,不以闻。太祖指示之曰:“儿忽之耶?”对曰:“不敢忽,顾小过不足渎天德。”
又尝问:“尧、汤时水旱,百姓奚恃?”对曰:“恃圣人有恤民之政。”太祖喜曰:“孙有君人之识矣。”
成祖举兵,世子守北*,善拊士卒,以万人拒李景隆五十万众,城赖以全。先是,郡王高煦、高燧俱以慧黠有宠于成祖。
而高煦从军有功,宦寺黄俨等复*高燧,阴谋夺嫡,谮世子。会朝廷赐世子书,为离间。
世子不启缄,驰上之。而俨先潜报成祖曰:“世子与朝廷通,使者至矣。”
无何,世子所遣使亦至。成祖发书视之,乃叹曰:“几杀吾子。”
成祖践阼,以北*为**,仍命居守。永乐二年二月,始召至京,立为皇**。
成祖数北征,命之监国,裁决庶政。四方水旱饥馑,辄遣振恤,仁闻大著。
而高煦、高燧与其*日伺隙谗构。或问**:“亦知有谗人*?”曰:“不知也,吾知尽子职而已。”
十年,北征还,以**遣使后期,且书奏失辞,悉徵宫僚黄淮竺下狱。十五年,高煦以罪徙乐安。
明年,黄俨等复谮**擅赦罪人,宫僚多坐死者。侍郎胡濙奉命察之,密疏**诚敬孝谨七事以闻,成祖意乃释。
其后黄俨等谋立高燧,事觉伏诛,高燧以**力解得免,自是**始安。二十二年七月,成祖崩于榆木川。
八月甲辰,遗诏至,遣皇太孙迎丧开*。丁未,出夏原吉等于狱。
丁巳,即**位。大赦天下,以明年为洪熙**。
罢西洋宝船、迤西市马及云南、交址采办。戊午,复夏原吉、吴中官。
己未,武安侯郑亨镇大同,保定侯孟瑛镇交址,襄城伯李隆镇山海,武进伯朱荣镇辽东。复设三公、三孤官,以公、侯、伯、尚书兼之。
进杨荣太常寺卿,金幼孜户部侍郎,兼大学士如故,杨士奇为礼部左侍郎兼华盖殿大学士,黄淮通政使兼武英殿大学士,俱掌内制,杨溥为翰林学士。辛酉,镇远侯顾兴祖充总兵官,讨广西叛蛮。
甲子,汰冗官。乙丑,召汉王高煦赴京。
戊辰,官吏谪隶军籍者放还乡。己巳,诏文臣年七十致仕。
九月癸酉,交址都指挥**与黎利战于茶笼州,败绩,指挥同知伍云力战死。丙子,召尚书黄福于交址。
庚辰,河溢开封,免税粮,遣右都御史王彰抚恤之。壬午,敕自今官司所用物料于所产地计直市之,科派病民者罪不宥。
癸未,礼部尚书吕震请除服,不许。乙酉,增诸王岁禄。
丙戌,以风宪官备外任,命给事中萧奇等***人为州县官。丁亥,黎利寇清化,都指挥同知**战死。
戊子,始设南京守备,以襄城伯李隆为之。乙未,散畿内民所养官马于诸卫所。
**,赐吏部尚书蹇义及杨士奇、杨荣、金幼孜银章各一,曰“绳愆纠缪”,谕以协心赞务,凡有阙失当言者,用印密封以闻。冬十月壬寅,*民间金银,革两京户部行用库。
癸卯,诏天下都司卫所修治城池。戊申,通政使请以四方雨泽章奏送给事中收贮。
帝曰:“祖宗令天下奏雨泽,欲知水旱,以施恤民之政。积之通政司,既失之矣,今又令收贮,是欲上之人终不知也。
自今奏至即以闻。”己酉,册妃张氏为皇后。
壬子,立长子瞻基为皇**。封子瞻埈为郑五,瞻墉越王,瞻墡襄王,瞻堈荆王,瞻墺淮王,瞻垲滕王,瞻垍梁王,瞻埏卫王。
乙卯,诏中外官举贤才,严举主连坐法。丁巳,令三法司会大学士、府、部、通政、六科于承天门录囚,著为令。
庚申,增京官及军士月廪。丁卯,擢监生徐永潜等二十人为给事中。
十一月壬申朔,诏礼部:“建文诸臣家属在教坊司、锦衣卫、浣衣局及习匠、功臣家为奴者,悉宥为民,还其田土。言事谪戍者亦如之。”
癸酉,诏有司:“条**之不便民者以闻,凡被灾不即请振者,罪之。”阿鲁台来贡马。
甲戌,诏群臣言时政阙失。乙亥,赦兀良哈罪。
始命近畿诸卫官军更番诣京师操练。丙子,遣御史巡察边卫。
癸未,遣御史分巡天下,考察官吏。丙戌,赐户部尚书夏原吉“绳愆纠缪”银章。
己丑,礼部奏冬至节请受贺,不许。庚寅,敕诸将严边备。
辛卯,禁所司擅役屯田军士。壬辰,都督**同荣昌伯陈智镇交址。
是月,谕蹇义、杨士奇、夏原吉、杨荣、金幼孜曰:“前世人主,或自尊大,恶闻直言,臣下相与阿附,以至于败。联与卿等当用为戒。”
又谕士奇曰:“顷群臣颇怀忠爱,朕有过方自悔,而进言者已至,良惬朕心。”十二月癸卯,宥建文诸臣外亲全家戍边者,留一人,余悉放还。
辛亥,揭天下三司官姓名于奉天门西序。癸丑,免被灾税粮。
庚申,葬文**于长陵。丙寅,镇远侯顾兴祖破*乐、浔州蛮。
是年,丁阗、琉球、占城、哈密、古麻剌朗、满剌加、苏禄、瓦剌入贡。洪熙**春正月壬申朔,御奉天门受朝,不举乐。
乙亥,敕内外群臣修举职业。己卯,享太庙。
建弘文阁,命儒臣入直,杨溥掌阁事。癸未,以时雪不降,敕群臣修省。
丙戌,大祀天地于南郊。奉太祖、太宗配。
壬辰,朝臣予。
讳疾忌医文言文及翻译(扩展3)
——讳疾忌医造句
1、我们应正视自己的过失,切不要讳疾忌医
2、《醒世姻缘传第九三回》这诚庵替职的时候,已是鱼口方消,天泡疮已是生起他却讳疾忌医,很命要得遮盖,一顿轻粉,把疮托得回去,不上几个月期程,杨梅疯毒一齐举发”
3、以他的性格和魄力当然不会讳疾忌医养痈遗患
4、有病就要看医诊治,一味讳疾忌医,只会让病情加重而已
5、另外,虽然精神障碍在*疾病总排名中已居首位,但人们对于心理疾病却未引起足够的重视,有病不医甚至讳疾忌医的现象仍然存在
6、对错误采取讳疾忌医的态度很不明智
7、他犯了严重错误,还讳疾忌医,拒不接受同志们的帮助
8、你今日的讳疾忌医会给你的明天带来更多的不必要的麻烦
9、这样使施工单位和施工人员愿意接近现场管理人员,不讳疾忌医,及时暴露出现场管理人员忽视的地方,与现场管理人员密切配合,共同提高工程质量
10、有缺点错误不害怕,怕就怕在讳疾忌医,不愿承认自己存在缺点和错误
11、由于蔡桓公讳疾忌医,所以病情越来越严重
12、讳疾忌医的人又怎么会成为一个知错就改广纳群贤的人呢
13、而有些根本性的缺陷,则讳疾忌医,积重难返,结果导致了内战的发生,直至*败走**
14、医生说这位病人本来有救,但因讳疾忌医,等到病情恶化后,终致药石罔效
15、我们现在所要做的工作,就是一方面,要继续**这个理论体系中的不符合*****的错误的观点,以进一步恢复*****经济学的本来面目,决不能讳疾忌医
16、有病应当趁早医治,千万不要讳疾忌医
17、是闻过则喜勇于****还是讳疾忌医坚持错误这是两种截然不一样的态度
18、对当前农村服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不能视而不见,讳疾忌医,要承认这些问题的客观存在,不回避矛盾,不纵容姑息
19、医生是不喜欢讳疾忌医的病人的,因为那样会对他们的工作造成不便
20、他犯了严重错误还讳疾忌医拒不理解同志们的帮忙
21、由于他讳疾忌医所以病情越来越严重
22、你这样面对老师都是这样讳疾忌医的到底有什么好处呢
23、*不以为然,觉得避重就轻,讳疾忌医将铸成大错,遂以十分客气的姿态提醒*留意浮夸风滋长起来的小资产阶级狂热性
24、新任的总经理要大家指出公司经营的弊端,他绝不会讳疾忌医
25、你今天的讳疾忌医会给你的明天带来更多的不必要的麻烦
26、为求提高,遇有缺点就要改善,切莫讳疾忌医
27、在工作上,讳疾忌医的人,往往会把问题弄得更严重
28、最后,中产阶层和其他各阶层要对心理问题重新认识,遇到心理问题不能讳疾忌医,应该找心理工作的专业人士帮助解决
29、原因可能是员工对预案可操作性的理解有偏差,也有可能还存在讳疾忌医思想,或从肯定成绩出发来评价本单位预案的现状
30、有病应该趁早医治,千万不要讳疾忌医
31、由于蔡桓公讳疾忌医所以病情越来越严重
32、我们要求进步,就不可以抱着讳疾忌医的态度,而是要面对缺失,力求改善
33、产生质量事故或事后问题,监理工程师对质量问题进行实质性处理,及时提出合理可行的处理意见或方案,使承包单位和施工人员不讳疾忌医,愿意与监理工程师密切配合,共同提高工程质量
34、他明明犯了技术上的错误,还讳疾忌医,宁可当驼鸟,也不愿接受别人的协助
35、因此,讳疾忌医终究不是好办法,要根本地解决问题还得从理论的本源定义上找原因才行
36、既然已经知道技术有缺失,就要立即改善,假如讳疾忌医,只会把问题变得更严重
37、他明明犯了技术上的错误,还讳疾忌医,宁可当驼鸟,也不愿理解别人的协助
38、假如我们不是怀抱一种讳疾忌医的态度,我们可以对于这些病症加以全面的指认
39、现在社会有个通病,那就是讳疾忌医,得过且过
40、由此可见,作为关系到公众最切身利益的食品企业,应该充分重视危机管理的重要性,在防患于未然的同时,应该充分利用危机公关原理来应对危机,而不是对潜在危机视而不见,讳疾忌医
41、他明明犯了技术上的错误,还讳疾忌医,寧可当驼鸟,也不愿接受别人的协助
42、对于我们自身的缺点我们要用于承认不要讳疾忌医
43、这样使施工单位和施工人员愿意接近监理人员,不讳疾忌医,及时暴露出监理工程师忽视的地方,与甲方密切配合,共同提高工程质量
44、如果不讳疾忌医,*人应该敢于坦率承认,在*文化乃至东方各国中即使能找到有关思想的闪光,也仅是与大局无补的吉光片羽
45、*不以为然,觉得避重就轻,讳疾忌医将铸成大错,遂以十分客气的姿态提醒***留意浮夸风滋长起来的小资产阶级狂热性
46、在应对**的时候我们必须不能讳疾忌医的说一些敷衍的话
47、任何犯错误的同志,只要他不讳疾忌医,勇于改正自己的错误,我们还是欢迎他的
48、如果你一直这样讳疾忌医你的病就永远不会好
49、很早的时候我们老师就给我们说一个讳疾忌医的人是改正不了自己的错误的
50、在面对**的时候我们一定不能讳疾忌医的说一些敷衍的话
51、而若一些企业家已经意识到自己有了心理障碍,也不要讳疾忌医,相反,更应积极地配合心理医生进行
52、由于多方面的原因,我国长期以来迷信成文法,对其局限性及克服的必要性认识模糊,甚至讳疾忌医
53、这样使施工单位和施工人员愿意接近监理人员,不讳疾忌医,及时暴露出监理工程师忽视的地方,与监理方密切配合,共同提高工程质量
54、此刻社会有个通病,那就是讳疾忌医,得过且过
55、每个*人都有责任把祖国建成*间乐园,但是未治好的伤痕比所谓伤痕文学更厉害更可怕,我们必须面对现实,不能讳疾忌医
56、对于疾病,千万不要讳疾忌医,应该防微杜渐,免得病入膏肓,不治身亡
57、为求进步,遇有缺点就要改进,切莫讳疾忌医
讳疾忌医文言文及翻译(扩展4)
——为民*文言文翻译
为民*文言文翻译
文言文是以古汉语为基础经过加工的书面语。最早根据口语写成的书面语中可能就已经有了加工。文言文是*古代的一种书面语言组成的文章,主要包括以先秦时期的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书面语。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为民*文言文翻译,欢迎阅读!
原文
:青文胜,字质夫,夔州①人。仕为龙阳典史④。龙阳濒洞庭④,岁罹水患,逋赋⑤数十万,敲扑死者相踵。文胜慨然诣阙⑥上疏⑦,为民*。再上,皆不报⑧。叹曰:“何面目归见父老!”复具疏,击登闻鼓以进,遂自经于鼓下。帝闻大惊,悯其为民杀身,诏宽⑨龙阳租二万四千余石⑩,定为额。邑人建祠祀之。妻子贫不能归,养以公田百亩。万历⑾十四年诏有司⑿春秋致祭,名其祠曰“惠烈”。
(选自《明史》卷一百四十)
[
注释
] ①夔(kuí)州:古州名,在今四川境内。②龙阳:古县名,在今湖南境内。③典史:县令的属官。④洞庭:指洞庭湖。⑤逋赋:拖欠赋税。⑥阙(què):宫殿外的望楼。此指宫门外。⑦疏:给**的奏章。⑧不报:不答复。⑨诏宽:**下令宽贷。⑩石:古代容量单位,十斗为一石。⑾万历:明神宗**。⑿有司:官吏。译文
:青文胜,字质夫,夔州人。做官担任龙阳县令的属官。龙阳毗邻洞庭湖,每年遭遇水灾,拖欠赋税几十万,受鞭挞之刑而死的人接连不断。青文胜情绪激昂的样子,来到宫门外呈上给**的奏章,为百姓*,再三**,(**)都不答复。青文胜叹息说:“我有什么脸面回去见父老乡亲们啊!”又一次准备了奏章,敲击登闻鼓来上诉,于是在鼓下上吊自尽。**听闻(这件事)后十分惊讶,同情他为了百姓而**了自己,下令宽贷龙阳赋税二万四千多石。乡里人建立了祠堂来祭奠青文胜。文胜的妻子和孩子因为贫困不能返乡,乡里决定用百亩公田奉养她。万历14年,**下昭给****,要他们为文胜做春秋祭奠,并赐谥号“惠烈”。
文学常识
“登闻鼓”及其他。登闻鼓是古代**者为了表示听取臣民谏议之言或怨抑之情,特在朝堂外悬鼓,让臣民击鼓以使里面的人听到。从县、府、州直至皇宫外,都设有“登闻鼓”。所谓“击鼓鸣怨”就是敲击登闻鼓**枉。然而古代有几个青天大老爷呢?登闻鼓只是形式罢了,从上文看,青文胜击鼓后还不是因毫无作用转而**的吗?有句谚语叫“堂堂衙门八字开,有理无钱莫进来”。古代百姓申怨还有一种方法,即拦住**出行的马车,诉说冤情,但效果也极小。
思考与练习
问题
一、解释下列词语的含义:
①仕 ( )②濒 ( )
③具 ( )④悯 ( )
⑤邑 ( )⑥祀 ( )
二、①“文胜慨然诣阙上疏”中的“诣”,解释为:
A.上告
B.到
C.登上
D.责骂
②“妻子贫不能归”中的“归”,是指
A.回到娘家
B.回到故乡
C.没有住房
D.不能耕种。
三、翻译:
①岁罹水患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死者相踵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遂自经于鼓下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养以公田百亩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理解:
这则故事除赞扬青文胜为民*外,还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
一、①做官②靠近③准备④同情⑤县⑥祭
二、①(A) ②(B)
三、①每年遭遇水灾
②死者接连不断
③便在登闻鼓下上吊**
④用公田一百亩来养家糊口。
四、**阶级横征暴敛,不顾百姓死活。
讳疾忌医文言文及翻译(扩展5)
——《勤训》文言文翻译
《勤训》文言文翻译
在年少学习的日子里,许多人都接触过很多经典的文言文吧?文言文的特色是言文分离、行文简练。那么问题来了,你还记得曾经背过的文言文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勤训》文言文翻译,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原文
治生之道,莫尚乎勤。故邵子云:“一日之计在于晨,一岁之际在于春,一生之际在于勤。”言虽近,而旨则远矣!无如人之常情,恶劳而好逸,甘食褕衣,玩日愒岁。以之为农,则不能深耕而易耨;以之为工,则不能计日而效功;以之为商,则不能乘时而趋利;以之为士,则不能笃志而力行;徒然食息于天地之间,是一蠹耳。夫天地之化,日新则不敝。故户枢不蠹流水不腐,诚不欲其常安也。人之心与力,何独不然?劳则思,逸则*,物之情也。大禹之圣,且惜寸阴;陶侃之贤,且惜分阴;又况贤圣不若彼者乎?
译文
谋生的道理,没有什么比勤劳更重要的了,因此邵雍说:“一天的计划在于早晨的决定,一年的计划在于春天的决定,一生的计划在于勤劳的决定。”这句话虽然说得浅近,意义却很深远啊!无奈一般人的习性,厌恶劳苦而喜好安乐,只顾眼前吃得好、穿得好,玩掉时间,荒废岁月,让他去当农夫,却不能把土耕深把草除尽;让他去做工人,却不能计算日期来求工作的成效;让他去做商人,却不能把握时机而追求利润;让他去当读书人,却不能坚定志向努力实践。白白生活在人间,好像一只蛀虫罢了!天地化育万物的道理,是天天更新就不会败坏。因此常转动的门轴不会蛀蚀,流动的.水不会腐臭,实在是上天不想要万物常常安逸啊!人的心思和力量,不是也一样吗?劳苦了就会用心思考,安逸了就会迷惑昏乱,这是一般人的常情。像大禹那样的圣人,尚且爱惜每一寸的光阴;像陶侃那样贤明的人,尚且爱惜每一分的光阴;又何况才能,智慧都比不上他们的人呢?
词义
勤训:阐述勤的重要性,告诫后辈。
治生之道:谋生的道理。
莫:没有哪一种东西。
邵子:邵雍,宋代史学家。
计:谋划,打算。
近:浅近。
旨:意义,用意。
莫:没有哪一种东西。
尚:看重。
乎:介词,相当于“于”,表示比较的意思。
而:转折连词,然而。
禹:夏**国的君主。
之:表示代词,意思是“这样的”。
圣:指智慧,才能,道德修养几方面都无与伦比。
寸阴:日影移动一寸,比喻极短的时间。
阴:日影。
陶侃:晋朝人。
曾说:“大禹惜寸阴,吾人当惜分阴。”
况:何况。
不若:不如,不及。
彼者:那些人。
且:因此
讳疾忌医文言文及翻译(扩展6)
——芙蕖文言文翻译
芙蕖文言文翻译
《芙蕖》具体地说明芙蕖属于草本花及其“可人”的种种优点,从观赏价值和实用价值两个方面阐述了它的种植之利甚大。作者并对自己不能辟半亩方塘种植芙蕖而感到遗憾,抒发了他酷爱芙蕖的感情。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芙蕖文言文翻译,欢迎阅读。
【原文】
《芙蕖》(李渔)
芙蕖与草本诸花似觉稍异,然有根无树,一岁一生,其性同也。谱云:“产于水者曰草芙蓉,产于陆者曰旱莲。”则谓非草本不得矣。予夏季倚此为命者,非故效颦于茂叔而袭成说于前人也,以芙蕖之可人,其事不一而足,请备述之。
群葩当令时,只在花开之数日,前此后此皆属过而不问之秋矣。芙蕖则不然:自荷钱出水之日,便为点缀绿波;及其茎叶既生,则又日高日上,日上日妍。有风既作飘飖之态,无风亦呈袅娜之姿,是我于花之未开,先享无穷逸致矣。迨至菡萏成花,娇姿欲滴,后先相继,自夏徂秋,此则在花为分内之事,在人为应得之资者也。及花之既谢,亦可告无罪于主人矣;乃复蒂下生蓬,蓬中结实,亭亭**,犹似未开之花,与翠叶并擎,不至白露为霜而能事不已。此皆言其可目者也。
可鼻,则有荷叶之清香,荷花之异馥;避暑而暑为之退,纳凉而凉逐之生。
至其可人之口者,则莲实与藕皆并列盘餐而互芬齿颊者也。
只有霜中败叶,零落难堪,似成弃物矣;乃摘而藏之,又备经年裹物之用。
是芙蕖也者,无一时一刻不适耳目之观,无一物一丝不备家常之用者也。有五谷之实而不有其名,兼百花之长而各去其短,种植之利有大于此者乎?
予四命之中,此命为最。无如酷好一生。竟不得半亩方塘为安身立命之地,仅凿斗大一池,植数茎以塞责,又时病其漏,望天乞水以救之,怠所谓不善养生而草菅其命者哉。
【注释
】1、荷钱:初生的小荷叶。
2、逸致:情趣。
3、迨(dài):等到,到,及。
4、目:看,这里有观赏的意思。
5、数:几。
6、逸致:情趣。
7、迨:及,等到。
8、菡萏(hàndàn):未开的荷花。
9、异馥(fù):异香。
10、袅娜:轻盈柔美。
11、零落难堪:七零八落很不好看。
12、娇姿欲滴:姿态娇嫩得简直要滴水。
13、日上日:一天又一天;日,一天,一昼夜。
【翻译】
芙蕖和草本花卉好像稍有不同,然而它有根没有木质的树干,是一年生的植物,这些性质和草本是相同的。花谱书中说:在水中生长的叫草芙蓉,在陆地生长的叫旱莲。那么这就不能说芙蕖不是草本了。我爱芙蕖,在夏季靠这花才能活下去,不是故意效仿周敦颐重复前人早已说过的话,而是因为芙蕖适合人的心意,它的长处不是一两点就可以讲尽的,请容我一一说说它的好处。
在花的最佳观赏时节,只在花开的那几天,在此以前、以后都属于无人问津的时候。芙蕖就不是这样:自从荷叶出水那一天,便把水波点缀得一片碧绿;等到它的茎和叶长出,则又一天一天地高起来,一天比一天美丽。有风时就作出飘动摇摆的神态,没风时也呈现出轻盈柔美的风姿。这样,我们在花未开的时候,便先享受它那无穷的逸致情趣了。等到花苞开花,姿态娇嫩得简直要滴水,(花儿)先后相继开放,从夏天直开到秋天,这对于花来说是它的本性,对于人来说就是应该得到的享受了。等到花朵凋谢,也可以告诉主人说,没有对不住您的地方;于是又在花蒂下生出莲蓬,蓬中结了果实,一枝枝**,还像未开的花一样,和翠绿的叶子一起挺然屹立(在水面上),不到白露节下霜的时候,它所擅长的本领不会停止。以上都是说它适于观赏的方面。
适宜鼻子(的地方),那么还有荷叶的清香和荷花特异的香气;(以它来)避暑,暑气就因它而减退;(以它来)纳凉,凉气就因它而产生。
至于它可口的地方,就是莲籽与藕都可以放入盘中,一齐摆上餐桌,使人满口香味芬芳。
只有霜打的枯萎的叶子,七零八落很不好看,好象成了被遗弃的废物;但是把它摘下贮藏起来,又可以在明年用来裹东西。
这样看来,芙蕖这种东西,没有一时一刻不适于人们耳朵和眼睛观赏的,没有哪部分哪一点不供家常日用。(它)有五谷的实质而不占有五谷的名义,集中百花的长处而除去它们的短处。种植的利益难道还有比它还大的吗?
我视为生命的四种花草中,以芙蕖最为宝贵。可惜酷爱了它一生,却不能得到半亩方塘作它容身立足赖以生存的地方。只是挖了个凿斗大的小水池,栽几株来安慰自己,又时常为小池漏水而忧虑,祈求上天降雨来拯救它,这大概是所说的不善于培养生灵而把它的生命当作野草一样作贱吧。
【作者简介】
李渔(1611~1680),原名仙侣,字谪凡,号天徒,中年改名李渔,字笠鸿,号笠翁,明末清初著名著名剧作家和戏剧理论家。江苏如皋人,祖籍浙江兰溪。李渔出生时,由于其祖辈在如皋创业已久,此时“家素饶,其园亭罗绮甲邑内”,故他一出生就享受了富足生活。其后由于在科举中失利,使肩负以仕途腾达为家庭光耀门户重任的李渔放弃了这一追求,毅然改走“人间大隐”之道。康熙五年(1666)和康熙六年(1667)先后获得乔、王二姬,李渔在对其进行细心**后组建了以二姬为台柱的家庭戏班,常年巡回于各地为达官贵人作娱情之乐,收入颇丰,这也是李渔一生中生活得最得意的一个阶段,同时也是李渔文学创作中最丰产的一个时期,《闲情偶寄》一书就是在这一段内完成并付梓的。1672、1673年,随着乔、王二姬的先后离世,支撑李渔富足生活的`家庭戏班也土崩瓦解了,李渔的生活从此转入了捉襟见肘的困顿之中,经常靠举贷度日,1680年,古稀之年的李渔于贫病交加中泯然于世。
【《芙蕖》导学案】
学习目标
1、理清文章的思路。
2、对照注释,掌握文中文言句式,一词多义等。
3、思考文章是如何兼用多种表达方式说明事物的?
学习过程:
一、明确目标(自读目标,明确本节课的方向,课堂上才能做到有的放矢)
二、课前热身(充分利用提前学习学案的时间,对课文进行预习,感知。)
(一)背景说明及人物介绍(圈划出你认为重要的信息,并摘录到书上)
1、作家简介
李渔:清代戏曲理论家、创作家。原名仙侣,字谪凡,号天徒,后改名为渔,又号笠翁。人称“东方莎士比亚”。**作有《闲情偶寄》《笠翁十种曲》。
2、简介芙蕖
荷花,又名莲花、水华、芙蓉、玉环等。属睡莲科多年生水生草本花卉。地下茎长而肥厚,有长节,叶盾圆形。花期6至9月,单生于花梗顶端,花瓣多数,嵌生在花托穴内,有红、粉红、白、紫等色,或有彩文、镶边。坚果椭圆形,种子卵形。荷花种类很多,分观赏和食用两大类。
原产亚洲热带和温带地区,我国栽培历史久远,早在周朝就有栽培记载,性喜温暖多湿。荷花花大叶丽,清香远溢,出污泥而不染,深为人们所喜爱,是园林中非常重要的水面绿化植物。
荷花全身皆宝,藕和莲子能食用;莲子、根茎、藕节、荷叶、花及种子的胚芽等都可入药,可治多种疾病。
(二)课文预习
1、扫清字词障碍,掌握重点字词(看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字注音)
群葩()飘飖()菡萏()徂()迨()异馥()
齿颊()草菅其命()效颦()
2、找出文中的通假字并解释。#Fv
3、尝试朗读课文,初步了解文章大意
作者认为芙蕖在他“四命之中,此命为最”,那么,文章中哪些语句明白地表达了作者对荷花的深厚感情?
三、课堂探究
(一)自主学习(先自主学习以下问题,疑难问题在题号上做出标记。)
1、参照注释,借助工具书,疏通词句,理解文意,在不懂的地方做标记。
2、积累重点文言词语
讳疾忌医文言文及翻译(扩展7)
——性缓文言文翻译
性缓文言文翻译
在学习中,大家一定没少背过文言文吧?文言文是指用文章语言,而不是日常语言写的文章。你知道的经典文言文都有哪些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性缓文言文翻译,欢迎阅读与收藏。
性缓
一人性缓,冬日共人围炉,见人裳尾为火所烧,乃曰:“有一事,见之已久,欲言恐君性急,不言又恐伤君。然而言是耶?不言是耶?”人问何事,曰:“火烧君裳。”其人遽(jù)收衣而怒曰:“何不早言?”曰:“我道君性急,果然。”
译文
一个人性缓,冬天跟人围炉而坐,看到别人裳尾被火所烧,于是说:“有一件事,我看到很久了,想说,但怕你性急,不说又怕你损失大,该说好,还是不该说好?”问什么事。说:“火烧了你的衣裳。”于是收拾衣服灭了火,非常生气:“你看到那么久了,怎么不早说?”那人说:“我说你性急,果然这样。”
小古文的教学方法
对于小古文的教学,如何定位呢?吾以为读通,读懂,可矣。吴老师也是这么认为的。课始,就让学生**地读。第一步是读正确,不读错字。在拼音的帮助下,五年级学生读正确还是没有什么问题的。第二步是读熟。反复读容易让人生厌,怎么变着法儿让学生反复地读,那是一门学问。吴老师在这堂课上用的形式可谓多矣。先是读正确,已经读了几遍了。随着学生会读,难度逐渐提高:去掉拼音与标点,回到古文的原生态,没有难倒学生;古人是竖着写的,且从右至左书写,还是没有难倒学生;接着,老师又把字体换成繁体,更接近于原生态了,仍然没有难道学生。在形式的不断变换中,学生读得兴味十足。
经过反复朗读,学生脑海中应该有了印记。老师将句子一点点隐去,先是几个词,然后是半句,再是整句整句地隐去,部分学生能完整地补充出来。这已基本达到熟读成诵。
至此,学生借助注释,理解了几个词的.意思,他们读懂这往篇小古文了吗?纸上有译文,学生一读就懂。为了增加趣味,吴老师让学生同桌间玩文白对照的游戏,一生说意思,一生对出古文原句。
学生理解了吗?让学生来评一评性缓如何?能评者必是理解之人。
《性缓》是一篇有趣的小文章,将性缓者夸张地呈现给众人。性格本无好坏之分。不信,老师又出示了一篇小古文《性刚》。这是拓展阅读,让学生粗读,会读就行。紧接着,让学生补充故事的结尾。这是有难度的,发言者寥寥。有学生以文言的形式进行补充,这是前面充分诵读的结果。当然,古文的结尾当然是文言,怎么可以出现白话呢?但是,“茶壶里煮饺子”,心里隐约知道一点,怎么用文言表达出来,这可能是许多学生卡住的原因。我觉得,就算降低难度,也不能用白话,不伦不类的文言也比白话强。文言也有类似于白话的,有点古代文人的习气也好。
古文原来这么有趣,这也许是学生在这堂课上的直觉,课后还想读。学生学习小古文的兴趣被激发了,这是好事。可惜那纸上没有标明这两篇文章的出处。课后,吴老师也感觉到了,我想他一定会告诉学生。如果学生自己真会找来读,那是学习文言文的良好开端。不求全体,班中有那么几个就会带动其他学生了。
讳疾忌医文言文及翻译(扩展8)
——王粲文言文翻译
王粲文言文翻译
王粲的少年才气固然令人赞赏,但蔡邕不在乎年龄辈分,不讲究身份门第,唯才是举,礼贤下士,虚怀若谷的品格更为可贵。那大家知不知道王粲文言文要怎么翻译呢?接下来小编为大家推荐的是王粲文言文翻译,仅供参考。
王粲文言文原文
王粲字仲宣,山阳高*人也。曾祖父龚,祖父畅,皆为汉三公。父谦,为大将军何进长使。以疾免,卒于家。
献帝西迁,粲徙长安,左中郎将蔡邕见而奇之。时邕才学显著,贵重朝廷,常车骑填巷,宾客盈坐。闻粲在门,倒屣迎之。粲至,年既幼弱,容状短小,一坐尽惊。邕曰:“此王公孙也,有异才,吾不如也。吾家书籍文章,尽当与之。”年十七,司徒辟,诏除黄门侍郎,以**扰乱。皆不就。乃之荆州依刘表。表以粲貌寝而体弱通倪,不甚重也。表卒。粲劝表子琮令归太祖。太祖辟为丞相掾,赐爵关内侯。太祖置酒汉滨,粲奉觞贺曰:“方今袁绍起河北,仗大众,志兼天下,然好贤而不能用,故奇士去之。列表雍容荆楚,坐观时变。自以为西伯可规。士之避乱荆州者,皆海内之俊杰也。表不知所任,故国危而无辅。明公定冀州之日,下车即缮其甲卒,收其豪杰而用之?以横行天下。及*江汉,引其贤俊,而置之列位,使海内回心,望风而愿治,文武并用,英雄毕力,此三互之举也。”后迁军谋祭酒。魏国既建,拜侍中。博物多识,问无不对。时旧仪废弛,兴造**,粲恒典之。
初,粲与人共行,读道边碑。人问曰:“卿能诵乎?”曰:“能。”因使背而诵之,不失一字。观人围棋,局坏,粲为覆之。棋者不信,以帊盖局,使更以他局为之。用相比校,不误一道。其强记默识如此。性善算,作算术,略尽其理。善属文,举笔便成,无所改定。时人常以为宿构;然复精意覃思,亦不能加也。著诗、赋、论、议垂六十篇。
建安二十一年,从征吴。二十二年春,道病卒,时年四十一。集二子,为魏讽所引,诛。后绝。
王粲文言文翻译
王粲,字仲宣,是山阳高*人。曾祖父王龚,祖父王畅,都位列汉代的三公。父亲王谦是大将军何进的长史。何进因为王谦是名公的后代,想要(让自己的女儿)与王谦结成婚姻关系,叫两个女儿出来拜见王谦,让他从二人中选择一个。王谦没有答应。因病免了官职,最后在家中死去。
汉献帝向西迁都,王粲也迁居到长安,左中郎将蔡邕看到了他感到很吃惊。当时蔡邕的才学都很出色,在朝中位尊权重,受到重视,常常车马充塞了住宅前的巷子,宾客满坐。蔡邕听说王粲在门外来访,倒穿着鞋就跑去迎接他。王粲到了之后,看到他年纪轻,体貌短小,所有座客都很吃惊。蔡邕说:“这是王畅的孙子,有奇异的才能,我比不上。我家的文章书籍应当全部送给他。”十七岁时,司徒召用,**命令授予黄门侍郎的官职,因为**扰乱,都没有去接受官职。于是到荆州投靠刘表。刘表因为王粲身材短小、相貌不扬并且随随便便、不拘小节,不太重视他。刘表死了后,王粲劝刘表的儿子刘琮,让他归附了曹操。曹操召用王粲为丞相掾,并且赏给关内侯的爵位。曹操在汉水之滨设酒宴,王粲双手捧杯敬贺说:“当今袁绍在黄河以北起兵,仗着人多,立志吞并全国,然而他爱贤才却不能使用贤才,所以有特殊才能的人都离开了他。刘表在荆州一带从容不迫,安闲自在,暂时不动,观察等待时机,自认为自己可以效法周文王(慢慢压倒商朝)。在荆州躲避战乱的人,都是天下才能出众的'人,刘表不知重用他们,所以国家危急却没有辅佐的人。您打下冀州的时候,刚到那里就整顿武器装备,招揽豪杰而重用他们,而纵横驰骋天下;等到*定了长江、汉水,招纳有才能的人而安置他们的职位,让天下人归心,远远看到(您的善政)而希望天下太*,文臣武将都被任用,英雄竭尽全力,这是夏、商、周三**国之君的措施啊。”后来王粲被调动官职任军谋祭酒。魏国建立以后,曹操授予他侍中的官职。他广泛认识事物,知识丰富,有问必能对答。当时昔日的法度荒废、松弛,需要创立新的规章**,王粲经常主持这件事。
当初,王粲和别人一起走路,读路边的碑文,那人问:“你能背诵吗?”王粲说:“能。”那人就让他背诵碑文,一个字也不错(漏)。曾经观看人下围棋,摆在棋盘上的棋子被搅乱了,王粲替他们照原样恢复,把棋子再摆上。下棋的不相信,用头巾把棋局盖上,让他再用其他的棋盘把棋子照原样摆上。摆好后用来互相核对比较,棋子的位置一个也不错。他的很强的记忆力就像这样好。他还擅长计算,作算术,能大致通晓道理。他擅长写文章,提笔就能写成,没有需要改动的地方,当时的人常常认为他是事先写好的;然而即使正式再去精心深思,也不能超过提笔写成的文章。他写下的诗、赋、论、议将近六十篇。
建安二十一年,王粲随曹操**伐征东吴。二十二年春天,在行军路上病死,当时四十一岁。王粲有两个儿子,受魏讽的牵连,都被杀了。后代断绝。
上一篇:董文华简历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