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鞋批发网 > 知识库 >

裴斯泰洛齐

来源:运动鞋批发网时间:2023-07-08 10:01:10编辑:运动君
德智体全面发展是什么意思 五育并举,全面发展素质教育

一、德育、智育、体育、美育思想的发展

(一)德育、智育、体育

1.首次划分为三个阶段——亚里士多德

亚里士多德根据他的灵魂论把教育划分为三个组成部分:体育、德育、智育。

亚里士多德的《论灵魂》是历史上第一部论述各种心理现象的著作,将人的灵魂分为三个部分:植物灵魂、动物灵魂和理性灵魂。低级层次的植物灵魂,主要是营养、生长、发育、繁殖等,指向人的身体,对应体育;中间层次的动物灵魂,主要表现为本能、感觉、激情、欲望等,指向灵魂中的非理性成分,对应德育;高级层次的理性灵魂,表现为认知和思维,对应智育。

2.划分并详细论述——洛克

西方教育史上,洛克第一次将教育分为体育、德育、智育三部分,并作了详细论述。

3.第一次明确提出体育、德育、智育的概念——斯宾塞

4.我国近代最早采用德育、智育、体育概念的人——严复

提到鼓民力,开民智,新民德。

5.德育、智育、体育的基本要素——裴斯泰洛齐

裴斯泰洛齐研究简化教学的成果,提出“要素教育论”,认为最基本、最简单的教学要素是各种教育不可缺少的基础,具体内容包括以下几方面:德育的最基本的要素是儿童对母亲的爱;智育的最基本的要素是数目、形状和语言;体育的最基本的要素是各种关节的活动。

(二)美育

1.西方

最早提出系统的美育思想的是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

德国诗人和美学家席勒于18世纪末在《审美教育书简》首先提出美育这一概念,建立了独立的研究理论。

2.中国

孔子:最早提出“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和“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的教育主张,“游于艺”、“兴于诗”、“成于乐”都是美育思想的体现。

梁启超:我国美育教育的先驱,他首次提出了“趣味教育”。

王国维:著有《论教育之宗旨》我国第一个把美育概念引入中国,并把美育和德智体三育相提并论,强调了美育的独立价值。

蔡元培:我国近代美育思想的集大成者,提出“以美育代宗教”,将美育和德育、智育、体育并列为四育列入教育方针。

二、全面发展教育的构成及其关系

全面发展的教育由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构成。它们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相互制约,构成一个有机整体,共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构成

主要任务

地位

关系

德育

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使学生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正确的政治观念,形成学生正确的思想方法

灵魂、统帅、核心

保证方向和保持动力

相互依存(√)

相互促进(√)

相互制约(√)

相互渗透(√)

相互独立(×)

相对独立(√)

无主次之分(√)

全面、和谐、自由、充分发展(√)

均衡发展(×)

智育

授予学生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技能,发展他们的智力和与学习有关的非认知因素

前提和支持

体育

(1)增强学生的体质是学校体育的根本任务;

(2)使学生逐步掌握体育运动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技巧;

(3)通过体育,培养学生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热爱集体、遵守革命纪律、勇敢顽强、努力进取、朝气蓬勃的革命精神。

物质基础

美育

(审美教育或美感教育)

是运用艺术美、自然美和社会生活美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点以及感受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

(1)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点,提高审美能力;

(2)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激发他们对美的热爱和追求;

(3)发展学生表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动力

劳动技术教育

使学生形成劳动情感、态度和习惯,掌握基本的生产技术和技能

综合

三、相关知识点辨析

马克思主义的全面发展VS我国的全面发展

马克思主义个人全面发展学说的基本含义就是劳动能力的全面发展,其实质和核心就是个人的智力和体力尽可能广泛、充分、统一和自由发展。并在此基础上实现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相结合。

我国的全面发展是指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

上一篇:法语骂人的话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推荐

热门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