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物遗传育种
作物遗传育种
流程:
一、可以先了解该作物相关的遗传特性和品种特征,确定自己的育种目标。
二、针对育种性状目标收集或引进资源材料,再根据目标性状的遗传规律,选配亲本,即父母本,在花期去雄隔离,开展雌雄花器官杂交工作,在种子成熟后,到种子,次年(季)播种,再在后代中,筛选出符合育种目标的杂种F1代,如没出现目标单株,还需进一步杂交改良,直到选理想后代为止。
三、有了好的单株后代,还要通过与生产上主栽品种进行对比试验,如确实优秀,再扩大到主产区进行中间种植试验,通过严格区域试验后,如再优秀者,便可申报品种审定,这需要农业种子主管部门来审理,通过品种审定后,才能在生产上推广应用。这个过程很慢长,可能需要8-10年。
中国农业大学作物遗传育种专业介绍
专业概述:
中国农业大学在职研究生的作物遗传育种学专业是属于中国农业大学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在职研究生中招生的专业之一,那么对于作物遗传育种学科是国家级重点学科,也是国家首批博士、硕士学科点之一,国内最早设立的博士点和博士后流动站之一。
研究方向:
1、作物种质资源创新
2、作物育种原理与方法
3、作物杂种优势机理及利用
4、作物分子育种及细胞工程
5、作物基因组学
科研成果:
2002-2004来承担国家级项目如“973”、“863”、自然科学基金(包括重大、重点、面上项目)、“攀登计划”、重点科技攻关、转基因专项、“跨越计划”以及国际合作项目、省市项目等81项,总经费7096.01万元。2002-2004年间公开发表论文176篇,其中SCI收录27篇;出版著作6部;获省部级以上科技奖5项,国家专利2项,国际专利1项;通过国家或省市品种审定玉米、小麦和旱稻新品种26个,其中10个玉米或小麦新品种获国家级新产品证书或品种权保护。所获研究成果以及或正在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重要贡献。
师资力量:
作物遗传育种学专业的学术队伍实力雄厚,专业和学历结构合理。现有师资60人,其中教授17人,副教授22人,有博士学位者29人。
考试科目:
①思想政治理论
②英语一
③数学(农)或315化学(农)
④植物生理学与生物化学
以上的这些就是对于中国农业大学作物遗传育种专业的一些介绍了,那么大家也应该有所了解了,那么想要了解到更多的话尽可到校库网咨询。
上一篇:紫外线强度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