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毅夫简历
2019年12月18日,入选“中国海归70年70人”榜单。
2018年12月22日,入选“中国改革开放海归40年40人”榜单。
2018年12月18日,党中央、国务院授予林毅夫同志改革先锋称号,颁授改革先锋奖章,并获评经济体制改革理论的探索者。
2018年11月,林毅夫入选100名改革开放杰出贡献对象。
2016年9月10日(星期六)上午十一时,澳门社会文化司司长谭俊荣博士亲临主礼,为世界杰出学者林毅夫教授颁授荣誉博士学位。
2015年10月26日,中国经济理论界的最高奖——中国经济理论创新奖揭晓:以林毅夫研究组、张军、樊纲为主要贡献人的过渡经济学理论,高票获得第七届中国经济理论创新奖。
2007年10月, 第五届吴玉章人文社会科学优秀奖。
2006年,北京大学首届蔡元培奖。
2006年,“自生能力、经济发展与转型:理论与实践”荣获教育部第四届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一等奖。
2006年,“自生能力、经济发展与转型:理论与实践”荣获北京大学第十届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一等奖。
2006年9月,北京市第二届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
2006年4月,首届张培刚发展经济学研究基金会优秀成果奖。
2005年,全国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
2004年,《Development Strategy, Viability, and Economic Convergence》荣获北京市第八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
2002年,《再论制度、技术与中国农业发展》荣获教育部第三届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
2002年,《中国的财政分权与经济增长》荣获北京大学第八届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
2002年,威廉.戴维森客座教授,威廉.戴维森学院,密西根大学。
2001年,《中国的财政分权与经济增长》获第五届北京大学学报优秀论文奖。
2001年,《再论制度、技术与中国农业发展》中第四章“价格双轨制与供给反应:理论与来自中国农业的经验证据”荣获第九届孙冶方经济科学论文奖,
2001年5月,首场讲座,芝加哥大学经济系迪.盖尔约翰逊年度讲座系列。
2001年,“为四化建设和祖国统一大业作出突出贡献先进台胞”荣誉称号。
2000年,1992年发表于《美国经济评论》“中国的农村改革及农业增长”一文被美国科学信息研究所ISI(Institute for Scientific Information)评为1980至1998年内发表于国际经济学界刊物上被同行引用次数最高的论文之一,获颁经典引文奖。
2000年,《再论制度、技术与中国农业发展》获北京大学第七届科研著作奖一等奖,
《技术变迁与收入在农户间的分配:理论和来自中国的证据》获《澳大利亚农业与资源经济学杂志》1999年度最佳论文奖;
1999年,国家人事部中青年有突出贡献专家。
1999年,世界经济论坛,杰出学者(Fellow)。
1999年,美国杜克大学亚洲太平洋研究院尼克拉斯杰出演讲系列,主讲人。
1998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跨世纪优秀人才。
1998年,国际小麦和玉米研究所(绿色革命发源地)1998年年度杰出经济学家讲座。
1998年,《充分信息与国有企业改革》获1998年北京市第5届哲学、社会科学科研著作二等奖;
1997年,澳大利亚农业与资源经济学会1997年约翰·克劳夫爵士奖(每两年从各国农业经济学家中选出一位获奖);
1996年,《中国的奇迹:发展战略与经济改革》获1996年北京市第四届哲学社会科学奖科研著作奖一等奖;
1996年,《中国农业科研优先序》获1996年北京大学第五届科研著作奖一等奖。
1993年,“中国的农村改革及农业增长”,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国际粮食与农业政策研究中心1993年度最佳政策论文奖(每年一位)。
1992年,《制度、技术与中国农业发展》获1992年度孙冶方经济科学奖。
1993年,中国经济学会,杰出会员(Fellow)。
1993年,香港中文大学林大卫经济学家奖。
1993年起,享受国务院有特殊贡献专家津贴。
个人小传被收入《世界名人录》、《世界科学与工程名人录》、《国际名人辞典》、《国际年度名人》等书。享誉国际的学术大家。
上一篇:卓越公司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