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是什么意思
诸是什么意思
“诸”在文言文中有这些意思:
1、形容词,众各个。如“诸位”(各位)
2、代词,相当于“之”(它)。如《孟子·公孙丑》:“王如改诸,则心反予。”“改诸”就是“改之”。
3、代词兼介词。相当于“之于”两个字。如《论语·卫灵公》:“君子求诸己。”等于“君子求之于己。
4、代词兼语气词,用于句末,相当于“之乎”。如《齐桓晋文之事》:“不识有诸”等于“不识有之乎 ”现代汉语有“甭”这个字,也是“不用”的兼词,是由于读快了出现的“合音”。
诸在文言文中的意思
诸在文言文中的意思有众,各个;兼词,用于句中,相当于“之于”;兼词,用于句末,相当于“之乎”;相当于“之”等。
文言文诸的意思
①众;各个。《陈涉世家》:“诸郡县苦秦吏者,皆刑其长吏。
②兼词,用于句中,相当于“之于”。《兰亭集序》:“或取诸怀抱,晤言一室之内。
③兼词,用于句末,相当于“之乎”。《齐桓晋文之事》:“不识有诸?”
④相当于“之”。《孟子·公孙丑》:“王如改诸,则心反予。
诸的基本字义
1、众,很多:诸位。诸君。诸侯。
2、“之于”或“之乎”的合音:投诸渤海之尾。
3、犹“之”:“能事诸乎?”。
4、犹“于”:“宋人事资章甫适诸越”。
5、语助,无实在意义:“日居月诸,照临下土”。
6、姓。
上一篇:九江联盛九龙广场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