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周期
光周期
一天中,白天和黑夜的相对长度称为光周期,植物对于白天和黑夜相对长度的反应,称为光周期现象。
按照植物对光周期的反应,可将植物分为三类:
1、长日照植物,日照必须大于某一临界日长,或者说暗期必须短于一定时数才能成花的植物。
2、短日照植物,日照长度只有短于其所要求的临界日长,或者暗期必须超过一定时数才开花的植物。
3、日中性植物,对光照长短没有严格要求,任何日照下都能开花的植物。
光周期是影响植物生长发育的重要因素,可影响植物花芽分化、开花、结实、分枝以及某些地下器官的形成。
植物成花的光周期反应与植物地理起源和长期适应于生态环境有密切关系:寒带植物多属于长日性,其自然成花多在晚春和初夏。而热带和亚热带植物多属于短日性,成花期有些是在早春,有些则在夏末或初秋日照较短时。在进行花果类中草药种植时,要特别注意了解所种药材的光周期反应类型,以免造成损失。
光周期现象调控方法
光周期是指白天有光照的时长(光期)和夜间黑暗的时长(暗期)。
一天24小时的白天与黑夜时长取决于季节时间和纬度,一年中它们总是在变化,其中12月21日是白天最短/黑夜最长的时候,6月21日是白天最长/黑夜最短的时候,白天和黑夜时间相同的情况一年有两次,即每年的3月21日和9月21日。 黑夜时段,即暗期,是每天24小时中光周期控制的重要阶段。
当运用光周期控制时,植物对暗期的长短反应非常敏感,对光期反应较弱。在暗期,植物体内发生一种化学反应,暗期对植物来说就好似一种化学转化的生物钟。如果植物自身的生物钟需要11.5h的暗期,干扰生物钟最有效的途径就是在黑夜中间使用灯光打断暗期,这也是种植者们通常在晚上10点到次日凌晨2点使用光周期补光的原因根据植物自身对“光照时长临界值”要求的不同,将植物归类为不同类型的光周期性植物。例如,圣诞红的光照时长临界值是每天12.5h。这意味着圣诞红必须在每天1.5h的暗期中生长オ会开花(24h减去12.5h等于11.5h),也就是说,如果圣诞红每天生长的暗期短于11.5h,则它只能进行营养生长。
光周期控制方法 :在一年中自然白天较短的时段,可以通过在深夜给植物补光来达到长日照的效果,补光的最小强度为10呎烛光(108 Ix)。
上一篇:万虎工业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