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政大臣
太政大臣
日本的古代官职有:
1、太政官,是统管朝廷的最高机关,相当现在的内阁;
2、太政大臣,是所有官职中最高的官职,是天皇师傅的名誉职位;
3、左大臣,是太政官的长官,是朝廷事实上的最高责任者;
4、右大臣,太政官的长官,权限与左大臣相同,行总裁太政官的政务和典礼;
5、内大臣,太政官编制之外的大臣,左右大臣都不能出朝时,代行总裁太政官的政务和典礼;
6、大纳言,太政官的首席次官,与大臣共同商讨天下政事;
7、参议,与大臣、纳言共同协商政事的官职,是继纳言之下的重职;
8、弁官局,分左右两部管理八省的部门,将上命传达各省,处理庶务;
9、少纳言,担任天皇的文书的重职,成为管理天皇的官印的有名无实的官职;
10、内务省,侍奉天皇侧近,行使诏敕颁行等宫中一切政务;
11、式部省,担任文官任免等一般人事的部门,负责调查文官的事务成绩;
12、民部省,管理地方户籍、租税、交通、建设等工作的部门。
日本战国时代太政大臣的位阶
出生:1534年5月28日日本那古野城
逝世:1582年6月2日日本京都
官位:上总介、尾张守、弹正忠、权大纳言、右近卫大将、内大臣、右大臣、赠太政大臣
位阶:从五位下、正四位下、从三位、正三位、从二位、正二位、赠正一位
织田信长(1534年5月28日-1582年6月2日)是活耀於日本安土桃山时代的战国大名。织田为其苗字,族姓则有三说:平氏、忌部氏或藤原氏,一般认为忌部说可能性较高。幼名吉法师,出生於尾张国(今爱知县西部)。他成功控制近畿地方为主的日本政治文化核心地带,使织田氏成为日本战国时代中晚期最犟大的大名,但後来遭到部将明智光秀的背叛,魂断本能寺,织田氏也因而一蹶不振。法名总见院殿赠大相国一品泰巖尊仪,生前官至正二位右大臣,大正天皇时追赠为正一位太政大臣。
1534年出生。父亲死后、历经与同母所生之弟的织田信行的家督之争,胜利后成为织田家的主君。于击破周边敌对势力的今川家与斋藤家之后,立足利义昭为将军并完成上洛(京都)。之后义昭与信长为敌,并下令给武田家、朝仓家、比叡山延历寺、石山本愿寺等,组成了反信长包围网。信长突破包围网后,迈向天下布武之路,推行如乐市乐座、土地调查等革新政策。后因家臣明智光秀的谋反(本能寺之变)而自杀。
否定既存的权威与势力(朝廷、佛教等),选用人材不在意其家世出身,透过活用新兵器如火绳枪将战国时代导向终结之路。由于秀吉的情报操作加上信长本人亦曾自称魔王(第六天魔王),最早织田信长被称为“第六天魔王”是在元龟三年(1572),当时武田信玄正要上京,信玄写了封信给信长,并署名“天台座主沙门信玄”,而信长给信玄的回信书就署名“第六天魔王信长”。大概可以看出信长和信玄之间彼此挑衅的味道很重对信玄等人而言,死后可以成佛但对信长而言,只有现在看的到的才是真实的,信长并不认同死后悟道的想法这大概就是信长当时以“第六天魔王”自称的原因吧,信长本身亦存在为人所惧的部分。
上一篇:派尼尔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