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算术
宝宝学算术的方法
1、让孩子有数字的概念
就是让孩子对数字有记忆和印象。这个方法就是不停的念给他们听,听得多了自然就会了。
2、让孩子认数
这个过程不容易,怎么样让虚幻的数字和实际的生活联系在一起,孩子的大脑需要一段时间。我们不妨这样,在生活中点点滴滴的影响,比如说给孩子吃饼干要告诉他这是几个,喝水喝了几口,桌子上有几个茶杯,这些生活中的渗透是很重要的。
3、记忆算术
这一步可以和上面一步同时进行,就是不停的念那些加法表,从1+1=2开始,一直念到9+9=18。但是注重的还是1和2的这两排。让孩子先背过那些所谓的加法,让他们心里至少有一个“加”的概念。
4、运用算术
这一步就需要孩子会真的把数字和实物对上了,这样比较容易理解算术的概念。从简单的1+1=2开始教他,比如拿出两个苹果,分别问他这是几个,然后说放在一起是几个?当然这个结果是要孩子亲自数出来的。孩子数正确以后告诉他这就是加,1个苹果加一个苹果等于两个苹果。当然,动作要跟上哦,这样很重要。这个过程其实也是基础,要让孩子真正体会加的概念,所以每天都要重复,需要很大的耐心。
5、教算术小窍门
这个要分出来写的原因是有个小窍门,希望大家能注意起来。在孩子的眼里数学是很难的,也许1的加法还比较容易教,可以通过数手或者数物来达到。可是如果2以后呢,一只手可以比划2,可是另外一只手比划5以上的数字就有点困难了,那么怎么办呢,需要有一个方法。婆婆的方法是“叫大数”“数小数”,所谓的叫,要让孩子分清楚哪个大哪个小,然后让孩子叫一下大数,然后再引导孩子接着大数继续数后面的小数。例如:2+6=?首先要让孩子分出大小,然后用手比划2这个数字,让孩子喊出大的数字,然后引导孩子:6完了数什么呢?对,是7,然后呢,是8.那么2+6=8.这个过程当然也要动作跟上的哦。
教宝宝学算术的技巧
1、先易后难
算术是比较复杂的,而对孩子来说,如果一开始就让他们学习较难的算术,很难让他们接受。家长可以将生活融入到孩子的数学学习中,例如去超市买苹果,让孩子自己挑选,并数出数量,等到回到家的时候,家长可以让孩子洗两个苹果,一人一个吃掉后,问孩子还有多少个苹果。通过这种方式,让孩子在生活中不知不觉的接触数学并学习数学,可以提高孩子对数学的兴趣,而且也能够帮助孩子理解数学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2、运用分解技巧
从分解组合开始教孩子,一边分,一边用语言表述,一定要用嘴巴说出来,能说出来的孩子,表示她自己真的掌握了。从5以内的开始。先从分解2开始。每次分开后表述完,要记得在合起来。
3、大数记心里,小数上下加减
加法:大数记心里,小数往上数,如4+2=把4记在心里,往上数两个数,5、6, 之后得出结果4+2=6
减法:大数记在心里,小数往下数,如6-3=把6记在心里,往下数三个数,5、4、3, 之后得出结果6-3=3。
家长需配合每日为宝贝出30道10以内加减法,提升幼儿的算术能力,注意不要让孩子数指头,养成习惯不好改,培养心算能力。
4 、需要幼儿掌握的一些识记的东西
第一个需要识记的是:10加几就等于10几,例如:10+1=11 10+2=12,一直加到9,第二个需要识记的就是1+1=2 2+ 2=4 3+3=6 4+4=8 5+5=10 6+6=12 7+7=14 8+8=16 9+9=18 10+10=20,这样记住了以后,进行20以外的加减法运算,对孩子来说,就不会很难学。
宝宝几岁开始学算术
1、第一阶段(2—3岁):是对数量的感知运动阶段
这个阶段的特点是;
(1)对大小、多少的笼统感知;
(2)会唱数、但范围一般不超过1-5。
(3)逐步学会口手协调的小范围(不超过5)的点数(数实物),但点数后说不出物体的总数,个别儿童能做到伸出同样多的手指来比划。
2、第二阶段(3—5岁):建立数词和物体数量间联系的阶段
这个阶段特点:
(1)点数后能说出物体的总数,即有了最初的数群(集)概念,末期开始出现数字的守恒现象。
(2)这个阶段的前期一般能分辨大小、多少、一样多。中期认识第几,前后顺序。
(3)能按数取物。
(4)逐步认识数与数之间的关系。
(5)末期开始做简单的实物运算。
3、第三阶段(5—7岁):数的运算初期阶段
这个阶段的特点:
(1)对10以内的数大多数能保持守恒。
(2)计数能力发展很快,大多数从表象运算向抽象数字运算过渡。
(3)序数概念,基数概念。运算能力的各个方面都有不同程度的扩大和加深。通过教学到后期一般可以学会计数到100或者100以上,并学会20以内的加减运算,个别的可以做百以内的加减运算。
上一篇:调理霜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