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鞋批发网 > 知识库 >

福州船政局

来源:运动鞋批发网时间:2023-09-08 20:41:47编辑:运动君

船政文化发源于依山傍水的福州马尾。虽因时代局限,福州马尾福建船政的辉煌只延续了40多年。但在历史的弹指挥间,却展现了近代中国先进科技、高等教育、工业制造、西方经典文化翻译传播等丰硕成果,孕育了诸多仁人志士及其先进思想,折射出中华民族特有的砺志进取、虚心好学、博采众长、勇于创新、忠心报国的传统文化神韵,为此,我们将之称为“船政文化”。福建船政文化既是特定的社会政治和经济的反映,同时又给予巨大影响和作用于一定的社会政治和经济。

一.船政文化历史介绍

1842年,西方列强炮火轰开了福州大门。一个多世纪以来,面对血与火的洗炼,福州人沉思、探索、追求、呐喊、拼搏。1866年(清同治五年),闽浙总督左宗棠在福州马尾创办了福建船政,轰轰烈烈地开展了建船厂、造兵舰、制飞机、办学堂、引人才、派学童出洋留学等一系列“富国强兵”活动,培养和造就了一批优秀的中国近代工业技术人才和杰出的海军将士。他们曾先后活跃在近代中国的军事、文化、科技、外交、经济等各个领域,紧跟当时世界先进国家的步伐,推动了中国造船、电灯、电信、铁路交通、飞机制造等近代工业的诞生与发展。他们引进西方先进科技,传播中西文化,促进了中国近代化进程。他们直面强敌,谈判桌上据理力争,疆场上浴血奋战,慷慨捐躯。林则徐、严复、詹天佑、邓世昌等一代民族精英和爱国志士第一次让世界了解了福州人的骨气、智慧和力量。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虽因时代局限,福州马尾福建船政的辉煌只延续了40多年。但在历史的弹指挥间,却展现了近代中国先进科技、高等教育、工业制造、西方经典文化翻译传播等丰硕成果,孕育了诸多仁人志士及其先进思想,折射出中华民族特有的砺志进取、虚心好学、博采众长、勇于创新、忠心报国的传统文化神韵,为此,我们将之称为“船政文化”。它是福州人民涵泳百年不懈的历史骄傲,是中华民族世代相传的精神瑰宝。今天挖掘、整理、研究船政文化,发扬光大船政文化精华,营造再掀闽江开放潮、推动福州大发展的良好文化氛围,有着深远的意义。

二.船政文化的内涵精神

文化通常指人民群众在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包括社会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福建船政事业历时近百年,成效卓著、意义重大、影响深远。福建船政文化既是特定的社会政治和经济的反映,同时又给予巨大影响和作用于一定的社会政治和经济,并随着物质生产的发展而发展,有其丰富的内涵和鲜明的个性。

1、中国近代史上洋务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福建船政是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以富国强兵为目的,第一次引进西方科学技术的尝试,也是中国学校以西方现代科学知识教育学生的开始。堪称中国近代历史上的一座里程碑。

2、中国官僚机构与近代工业企业、科技文化教育相结合的有机体。是中国最早最大的官办船厂和船政学堂。

3、中国近代造船工业的先驱。福建船政是当时远东规模最大、影响最深、设备最完整的造船基地。

4、近代中国培养科技队伍的基地。船政学堂是中国人自己办的第一所近代性质的高等学校,也是中国第一所科技海军学校,培养了大批造船和航海以及其它相关人才。船政局产生了中国早期无产阶级和一批熟练的技术工人。

5、中国近代海军的摇篮。福建船政局制造出一艘艘兵商轮船,组建起中国近代第一支舰队;船政学堂培养了许许多多海军人才,成为北洋、南洋、福建、广东水师各级将领的供应基地,直接推动了中国近代海军的创建与发展。

6、中国航空业的摇篮。福建船政创建了中国第一家正规的飞机制造厂,自行设计制造出中国首批达到当时国际水平的飞机;创办了中国第一所飞潜学校,培养了第一批航空工程人才。

7、中国先进文化的组成部分。船政文化所体现的自立自强、开放革新、学习进取等等精神,世代传承,永放光芒。以上仅是船政文化丰富内涵的主要体现。至于船政文化外延,更是涵盖社会政治经济方方面面,联系广泛。此次船政文化研讨会已征集海内外专家学者不少论文。还有许多问题需要不断研究、深入探讨,传承创新,更好为现实发展服务。船政文化名称,可根据不同场合和需要,冠以马尾、福州、福建或中国马尾,以区别于沪、津。

三.船政文化历史名人

由船政学堂毕业的部分历史名人:

前学堂:魏翰(造船专家、民国时任海军造船总监、福州船政局长)。

后学堂:刘步蟾;邓世昌;严复;罗丰禄;詹天佑;林永升;林泰曾;叶祖珪;萨镇冰。

四.船政文化发展成果

1、造船成果誉满中华。

自1866年闽浙总督左宗棠在福州马尾创建福建船政局后,福州船政创立了众多中国第一:建造出第一艘木壳军用和商用船;第一艘巡海快船;第一艘钢甲巡洋舰;第一艘鱼雷快艇;制造出海军航空兵第一批国产飞机。福州船政因此而成为当时亚洲最大的造船基地。

(1)、1869年6月10日,船政局制造的第一艘船“万年青”号商船下水。1871年6月,中国第一台蒸汽机在马尾船政生产完成。1871年7月扬武号巡洋舰开工,1872年4月扬武号巡洋舰下水。扬武号铁骨木壳,排水量1400吨,功率250马力,大炮10尊,是我国同时期吨位和功率最大的巡洋舰,也是远东最先进的军舰。这意味着中国在装备上已经具备了与国外先进国家抗衡的实力!一位前来参观的英国军官感慨道:“它的技艺和最后的细工可以和我们英国自己的机械工厂的任何出品相比美,而且毫无愧色。” 当时的马尾造船厂是当时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新型造船厂。1874年,日军侵占台湾,马尾船政局制造的兵舰驰援台湾,并且考虑到通讯畅通,布下了中国第一条海底电缆,从福州川石岛经过厦门,转到台湾,又从台湾的台北经过福余转到福清,然后再转到福州,按照沈葆桢的设想,海峡两岸终于能够毫无障碍的互通资讯。此时,海峡两岸已有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通信设备。

(2)、从1868年至1907年,船政共制造各种兵商舰船40艘,当时全国造船业没有一家比得上它。晚清造50吨以上轮船48艘,其中船政40艘,占83.33%;总吨位5,735万吨,其中船政4,735万吨,占82.26%。1890年,中国4支水师(北洋、南洋、粤洋、福建)有86艘舰艇,其中向外国购买的有44艘,自制的有42艘,福建生产的就占30艘,占全部舰艇的34.88%,占全部自制的71.43%。由此可见,福州船政造船在当时占举足轻重的地位。所以马尾船厂被推为“中国制造之肇端”

2、 教育成果蜚声中外。

作为“师夷长技以制夷”思想的实践者,左宗棠与沈葆桢都非常重视船政学堂的建设。左宗棠在给清政府的奏折中指出,设局造船,不仅是为了造船,而且是要掌握其制造和驾驶的技术。沈葆桢亦提出“船政根本在于学堂”、“创始之意不重在造而重在学”。创办于1867年的船政学堂是我国第一所培养造船和航海高级人才的专科学校,也是我国第一个引进西方自然科学和教学制度的新式学堂。其先后四次派遣百多名学生出国留学,先后培养出了北大第一任校长严复、中国第一批海军名将刘步蟾、萨镇冰等、中国第一代工程专家魏翰、詹天佑等一大批中国近代著名思想家、军事家、文学家和工程技术专家。1876年创设的电报学堂培育出我国第一代信息产业人才。1917年设立的马尾海军飞潜学校是我国第一所培训飞机和潜艇制造人才的学校。船政学堂的学员们曾先后活跃在近代中国的军事、文化、科技、外交、经济等各个领域,他们紧跟当时世界先进国家的步伐,推动了中国造船、电灯、电信、铁路交通、飞机制造等近代工业的诞生与发展。他们引进西方先进科技,传播中西文化,促进了中国近代化进程。他们直面强敌,血染疆场,慷慨捐躯。让世界了解了福州人的骨气、智慧和力量。140多年的文化传承,140多年的风风雨雨,船政学堂为古老中华的文化复兴做出了不可么灭的贡献。

3、军事成果举世可鉴。

马尾船政建造的首批舰船组建了近代中国的第一支海军舰队,加强了福建和台湾的海防。1874年沈葆桢奉旨率领中国第一支舰队抚台,捍卫了国家主权。在1884年震惊中外的中法马江海战中福建海军临危不惧,奋勇杀敌,表现了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大无畏的英雄气慨,谱写了中国近代史上可歌可泣的一页。

上一篇:搓澡巾的正确用法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推荐

热门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