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霉菌
毛霉菌病的病原体为毛霉目中的条件致病菌,如根霉属的米根霉和少根霉,毛霉属的分支毛霉、微小毛霉和卷枝毛霉等,梨头霉属的伞枝头霉和分支梨头霉,被孢霉属的沃尔夫被孢霉等。以根霉和毛霉较常见,前者好侵犯鼻、鼻窦、脑及消化道,后者好侵犯肺,梨头霉和被孢霉少见。这些条件致病菌广泛存在于自然界,在粮食和水果上尤为多见,通过空气、尘埃和饮食而散播。
免疫力低下是致病的诱发因素,因此糖尿病、白血病、淋巴瘤、营养不良、肝肾疾病、烧伤、尿毒症及长期应用免疫抑制剂、抗菌药物、细胞毒类药及肾上腺糖皮质激素等患者易感染本病。
1、鼻脑型
病原菌从皮肤黏膜交界处进入鼻腔,蔓延到上腭、鼻窦、眼眶,最后蔓延至大脑额叶,形成毛霉病的鼻脑综合征。为最常见的临床感染类型,起病急,表现为发热、头痛、面部疼痛、视力下降、鼻塞、鼻腔有暗红色血性分泌物流出、眼眶充满血痂,组织坏死,神经麻痹等特点。
少数病例通过血循环从肺侵入脑的深部,此时可不局限于额叶。过半数病例有严重糖尿病或酸中毒,预后差。1/3病例可在2周内死亡,本型多由根霉属引起。
2、心肺型
病原菌通过呼吸道直接侵入气管、支气管和肺,引起支气管炎和肺炎症状,并有血管栓塞引起肺梗死现象。患者可有胸闷、胸痛、咳嗽、痰带血,X胸片显示非特异性肺炎和肺梗死。白血病和淋巴瘤病人最易直接感染,病情进展迅速可在数日至1月内死亡。
少数病例从鼻、脑通过血循环进入心肺,除上述症状外,如侵犯冠状动脉,则引起心肌梗死。严重糖尿病患者最易直接感染,本型多由毛霉属引起。
3、胃肠型
本病常在慢性消化道疾病基础上发生,临床表现视受感染器官和范围而定。常见症状有腹痛、腹泻、呕吐咖啡色物、黑粪或粪便带血。由于血管栓塞引起黏膜溃疡,小者直径约1cm,大者可达3~4cm,数目多少不等,溃疡深浅不一,甚至穿孔,引起腹膜炎而死亡。胃、肠、肝、胆、胰等脏器都可发生,但以胃肠常见。病原菌多属根霉属。
4、皮肤型
皮肤毛霉病发病率占第3位,其皮损表现为两种类型, 一种为慢性肉芽肿型, 皮疹为结节、 斑块、 慢性溃疡、 表面结痂,皮疹进展缓慢, 逐渐向外扩展,病程持续数年不能自愈,这类患者免疫功能多正常,常由外伤所致,引起的病原菌多为不规则毛霉和瓶霉属。
另一种为侵袭性感染,皮损进展速度很快,临床表现为紫红斑,可形成血栓,迅速出现坏死、表面结黑痂,皮疹向外向下快速扩展,可深达肌肉、筋膜、骨骼。以根霉、毛霉及犁头霉感染多见,这一类型感染病情凶险,多见于免疫功能低下者。
上述4型均可引起播散性毛霉病,但多见于中性粒细胞减少的肺部毛霉感染患者。播散部位以脑部最多见,其他有心、肾、膀胱、子宫、骨、腹主动脉、隐静脉等。
1、在临床上,毛霉菌感染的症状如果不是特别严重的话是可以被治愈的,但是有的患者在感染后很容易造成血栓情形,而临床上毛霉菌引起的血栓症状是很难被治愈的,在情况不严重的情况下患者的生命安全是可以得到保证的,而有的患者的病情严重的话就会出现死亡的后果。
2、毛霉菌感染能不能彻底治愈,主要是由患者的具体病情以及患者选择的治疗方式而决定的,在出现毛霉菌感染症状后,如果韩正能够更早的发现而采取治疗措施,那么患者的情况完全是可以治愈的,建议人们在平时的时候,如果身体出现了不适症状,一定要尽快的进行检查和治疗。
3、毛霉菌感染的情况虽然可以治好,但临床上也没有什么特效药物进行治疗,所以一般情况下就是采用抗生素。
1、药物治疗
由于个体差异大,用药不存在绝对的最好、最快、最有效,除常用非处方药外,应在医生指导下充分结合个人情况选择最合适的药物。
药物是治疗毛霉病的主要手段之一。目前治疗毛霉病的抗真菌药物有多烯类、唑类、棘白霉素类等,其中最有效的药物为多烯类抗真菌药物,其次是唑类抗真菌。棘白霉素单独治疗毛霉病疗效不好,与其他抗真菌联合应用有协同作用。除了抗真菌药物之外,铁络合剂可通过干扰毛霉菌生长所需的铁离子,从而抑制毛霉的侵袭扩展,也可治疗毛霉病。
2、手术治疗
外科手术清创或直接切除病灶是治疗毛霉病最有效的治疗手段之一。手术可以清除坏死组织,直接减少局部感染的菌量。由于毛霉有亲血管性,易引起血管栓塞而致血管坏死,手术可以直接切除坏死部位,使得抗真菌药物更容易进入靶组织部位,提高疗效。
外科手术方法应多次重复进行,一旦确诊后,在抗真菌治疗的前提下应进行扩大范围的清创或病灶切除,直至病灶不再向外和向深部扩展为止,使得局部病情得到有效控制。
3、其他治疗
高压氧作为一种辅助治疗手段用于治疗毛霉病,其作用机制可能是改善毛霉菌亲血管性所致的栓塞、血栓形成引起的局部组织缺氧、乳酸水平过高引起的组织坏死。研究表明高压氧联合抗真菌治疗,对侵袭性真菌感染有良好的治疗作用。
上一篇:观赏鲨鱼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