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制鱼漂
鱼漂制作规格资料大全(一)
一、漂的自身标点
一支用于手竿的浮漂,不论品质、形状如何都具有自身的5处标点。(当然一支出色的浮漂,这5处标点具有更深的含义。)
1、重心点:浮漂有重心点是人人皆知的,可是具体到手中浮漂的重心点在何处却是知者甚少。这并不是因为重心点难以寻找,而是人们总是忽略了它的作用而不去寻找。
一支竖直在水中的浮漂,逐渐减去配重后,浮漂会因水的浮力逐渐向上升起,当上升到某一位置时浮漂将出现倾斜的趋势,这时漂身与水面相交的点就是浮漂的重心点。我们应该选用重心点偏上的浮漂,这种浮漂传递信号更准确,在水中的稳定性好,抗风力强。
2、主浮力点:当今用于手竿的浮漂一般都由两段组成,一段是较粗的主浮体(从漂头算起),一段是当做视漂的较细的副浮体。而主浮力点就在这两种浮体的分界线上,它标志着浮漂的设计浮力中主浮体的最大浮力,同时也预示着浮漂从此点再往下沉,副浮体将产生浮力,并进入水底层反应下降过程中鱼就饵信息的预警范围。
3、全浮力点(零点):浮漂入水后,其设计浮力的最大值,表现为浮漂直立水中,且漂尾端点刚好与水面平齐。我把此时这一点称作该浮漂的全浮力点或剩余浮力零点。
4、剩余设计浮力(剩余浮力):那么什么叫剩余浮力呢?我们钓鱼,通常虽使浮漂露出水面一部分,以利于观察鱼就饵的情况。因此时水下部分的绝对浮力没能达到整又浮漂的全部设计浮力,因而我称这露出水面的一部分为浮漂的剩余设计浮力或简称剩余浮力。减去相同的配重,不同浮漂可能表现出不同的剩余浮力,而剩余浮力则正是体现浮漂价值的关键所在。
5、平衡点:当浮漂配置后竖直在水中静止不动时,漂身与水面的相交点就是平衡点。平衡点的位置随时都会因配重的变化而改变。这一平衡关系属于牛顿第三定律中二力平衡现象,此时的重力等于浮力。
谈到浮漂的自身标点就必然涉及到浮漂的“归零点”。这个随“台钓”而来的说法,在钓界曾引起不少的争议,至今众说纷纭,观点无法统一。这种所谓浮漂“归零点”是指:“浮漂顺水中配重后依次等量减去配重,浮漂会等量上升,当上升至某一段位时会出现升量大于减量的现象,过此段位后又恢复等量上升。”。这种观点听起来就像个神话,是绝对违反科学道理的一种错误观点。
根据阿基米德原理我们知道“浸入液体里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其大小等于物体所排开的液体的重量。”
浮漂能部分浸入水中竖直并处于静止状态,除浮漂自身的重力作用之外是水中线组的重力所致。一定的重力,必然导致浮漂的一定体积浸入水中,排开相同体积的水并产生相同的浮力。反过来说,当水中线组的重力被减少一定的量,必然导致浮漂从水中升出一定量的体积。浮漂因重力竖直漂浮的水中并处于静止状态时,浮漂在竖直方向上所受的重力和浮力大小相等,是一对平衡力。当水中线组的重力改变,平衡被破坏,浮漂会相应地升降,然后再静止仍处于平衡状态。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不难发现浮漂在水中的动与静,是一种平衡和再平衡现象。浮漂在水中的升降是一种量的变化表现,配重的等量变化只能导致浮漂的等量升降。而水的浮力和压力对浮漂的升降造成的影响,只能是随着浮漂的升降造成的影响,只能是随着浮漂的升降而逐渐减小或者增大,绝不会在某水层时有突然的变化。所以可以肯定地说浮漂不存在“归零点”。
有的钓友说他们测量过“归零点”,浮漂在某段位时是有升量加大的现象。我想不是他的测量方法有问题,就是浮漂有问题,最大的可能就是有变化的那一目的体积,明显小于其它目的体积。当两目长度相同,直径不等时它们的体积就不相等。等量减重到直径较细的那一目时,就会出现浮漂上升超过一目的现象。
上一篇:什么是调和油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