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元气
元气是什么意思
元气是中医术语。元气,是人体最根本、最重要的气,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原动力。中医学理论认为元气来源于先天之精气与后天之水谷精微。《难经》又称“原气”;《内经》虽无“元气”或“原气”之称,但有“真气”之说。元气、原气、真气,三者的内涵是同一的,都是指先天之气。
元气的六大作用
1、推动作用
元气能推动和激发脏腑功能,推动血气生成和运行,输送营养物质和代谢废物,促进人体的消化、吸收和排泄等功能。
元气不足时,其推动作用减弱,影响血气运行和营养物质的输送,会导致人体器官组织缺血、缺氧,继而出现头晕耳鸣、腰膝酸软、形体消瘦等。
2、固摄作用
元气可固护、统摄精血津液等营养物质,防止无故流失,保持内脏器官位置稳定,保障它们发挥正常的生理作用。
元气不足时,其固摄作用减弱,将引起出血、多汗、盗汗、多尿、流涎水、女性月经不调、量多、男性遗精、早泄等。
3、防御作用
元气构成人体的防御体系,对各种致病菌、病毒、有害物质等的入侵有预警、防御和驱逐的作用。
元气不足时,其防御作用减弱,人体的抗病能力也随之下降,体弱多病、弱不禁风,容易出现头痛脑热、感冒发烧、流鼻涕等。
4、激发作用
元气能保障人体内能量代谢、储藏、转化顺畅,促进人体新陈代谢,激发营养物质的相互转化,保障人体的能量供给。
元气不足时,其转化作用减弱,人体的各种新陈代谢将出现异常,导致各种代谢性疾病,如肥胖、糖尿病、痛风等。
5、蒸腾作用
元气能平衡血气、扶正固本,全面调节人体的内分泌的平衡。其蒸腾作用使气顺血活,活跃脏腑,达到经络为本,气血为用。
元气不足时,其平衡作用减弱,人体的内分泌将出现紊乱,气和血的平衡遭到破坏,影响正常的脏腑运行。
6、温煦作用
元气可以温煦人体,维持体温,保障各器官组织的正常功能。元气不足的人冬天特别怕冷也是其温煦作用减弱所致。
元气不足时,其温煦作用减弱,人体的体温将出现异常,导致持续高热,也可能突然地出现体温下降,面色苍白,四肢厥冷,脉微欲绝等。
元气不足如何补元气
1、保证充足睡眠
晚上9点到凌晨3点是养肾的最佳时间,如果在这个时间段内能够处于深度睡眠状态,则能起到补充肾气的作用。因此建议大家合理安排自己的作息时间,尽可能做到早睡早起,睡觉之前最好不要看手机或者电脑,以免消耗自身的精力和脑力。而且睡前使用电子产品会导致眼睛产生疲劳感,从而出现眼睛干涩的现象。
2、调整健康饮食
五谷杂粮其实是最为健康的食物,能够起到补脾胃和健五脏的作用。平时一定要做到饮食的均衡摄取,除了适当摄入肉类食物以外,还应该多吃一些五谷杂粮,包括黑芝麻、黑豆、小米等。适合调理气虚的蔬菜有山药、南瓜豆、白扁豆、豇豆、百合、芡实、肉类食物有鸡肉、鹌鹑、五花肉、鲫鱼、带鱼等。补充时应选用营养丰富、易消化的食物,一次量不宜过大。寒性食物对脾胃刺激很大,所以忌食生冷油腻的发物。
3、加强体育锻炼
空余时间还需要多参加一些体育锻炼,最好能够多做一些户外运动,包括散布、太极、慢跑等。女性朋友还可以做一些比较温和的运动,包括瑜伽、健美操等。这样既能起到强身健体的作用,还能帮助改善元气不足的问题。
4、药物补充
通过口服中药汤剂完成。更常见的是用四逆汤内服。其中的附子、甘草、干姜能很好的恢复人体的气血,滋养人体的活力,使人体快速达到精力充沛的水平。
5、艾灸肚脐
可以通过艾灸疗法来补元气,人身体上有几个特殊的穴位,比如肚脐上的神阙和肚脐下面的关元穴,这两个穴位都有补元气的效果。
上一篇:工行信用卡客服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