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抽成
滴滴抽成
滴滴代驾抽成20%-30%不等,各个地区略有差别,而且每单收取0.5元的保险费,外加1.77%管理费。系统会在每单结算时抽成,因此乘客显示支付数额与滴滴司机上显示的金额是有所差别的。滴滴实际收入是:每单收入=业务费用*80%-0.5元+订单奖励*80%+附加费用*100%+其他费用*80%-(业务费用*100%-0.5元+订单奖励*80%+附加费用*100%+其他费用*80%)*1.77%。其中的业务费用包括起步费、公里费、低速费、超公里费、夜间费用附加费用包括路桥费、高速费、停车费。
滴滴代驾怎么抽成
滴滴代驾平台抽成在百分之二十到百分之三十之间,各个地区抽取的费用有所不同,另外每单收取0.5元的保险费和百分之一点七七的管理费:
打开【微信】,点击【我】-【支付】-【滴滴出行】,选择打车类型,选择上车和下车地点,最后点击呼叫快车即可使用滴滴打车。
滴滴代驾怎么抽成
很多人想了解滴滴平台是怎么抽成的,今天就来跟大家解答一下
滴滴抽成为20%-30%之间,各个地区抽取的费用有所不同,每单收取0.5元的保险费和1.77%的管理费,系统在每单结算时进行抽成,剩下的钱才会转到司机账上。希望我的回答可以帮助到您。
滴滴一单收多少手续费(最高抽成50)
做滴滴司机是什么感受?“跑的单越来越多,但收入却不见增长,甚至有下降。
有网约车司机向媒体表示:今天接了一个特惠订单,乘客实付款25元,司机端只收到了12.8元。也就是说,平台在这一单中抽走了12.2元。抽成比例几乎达到50%!
面对这股舆论风潮,滴滴在5月7日晚间发布《滴滴网约车关于“抽成”的说明》,对网约车抽成问题给出回应,抽成高于30%的订单占总订单的2.7%。表面上,司机师傅遇到的高比例抽成订单,只是因为特殊情况所产生的个例。
但显然,上千万滴滴司机们并不认可,网上对于滴滴的质疑仍不绝于耳,甚至引起了监管部门的注意。
但1300万司机还没等来满意的解决方案,却迎来了滴滴赴美上市的消息。
如果一切进展顺利,滴滴将有望创下继2014年阿里巴巴之后,中国公司在美规模最大的一次IPO。据多家媒体分析,滴滴估值可能达到1000亿美元,或将融资约100亿美元,更能一夜造就10个千亿富豪。
不知道这千万滴滴司机们能否感受到“与有荣焉”?
狠不过滴滴,抽成最高50%!5月7日,滴滴对“司机抽成”问题做出过公开声明。其中,公开发布的2020年滴滴网约车司机收入占比数据显示,2020年,滴滴网约车司机收入占乘客应付总额的79.1%。剩下的20.9%中,10.9%为乘客补贴优惠,6.9%为企业经营成本(技术研发、服务器、安全保障、客服、人力、线下运营等)及纳税和支付手续费等,3.1%为网约车业务净利润。
列了这么多细项,滴滴想说的是,他和司机之间是按照二八比例分钱。但不仅滴滴司机不认可这一比例,另据新华社记者也做过一项调查显示,滴滴抽成少则20%,35%也是常有的事,最高甚至达到了50%。
此外,越来越多的网约车司机也纷纷通过不同渠道曝光滴滴的恶行:据爆料,滴滴普遍抽成大概在30%-40%之间,司机还必须将每个月流水的一半上交给平台,再剔除油费保养费,滴滴司机每个月赚得钱少之又少。
曾有司机坦言,有时抽成甚至会提升至40%-50%,很多人试图去维权,但最终都以失败告终,少部分产生了辞职的念头,但更大多数司机在维权无果后终究还是回到了岗位上。正是司机们这种不敢抗争、安于现状的态度,才会成为滴滴公司横行霸道的因素之一。
原来高喊着要与司机“共赢”的滴滴,已经成为不少司机眼中,不得不依靠又无力反抗的“吸血者”。
滴滴成富人俱乐部,一夜造就10个千亿富豪与滴滴司机与日俱增的工作时长和难见增长的收入相比,此次滴滴上市,可以看做是滴滴高管富人俱乐部开启的盛宴。
招股书显示,滴滴创始人、董事长兼CEO程维持有滴滴7%的股权,15.4%的投票权;滴滴联合创始人、总裁柳青持股1.7%,投票权6.7%;高级副总裁朱景士、首席技术官张博、网约车业务CEO孙枢等8位董事和高管大约合计持有滴滴1.8%的股份,平均下来每人约0.225%左右。
如果按照滴滴1000亿美元估值计算,程维身家大约70亿美元(约合447亿元),柳青的身家也将超过17亿美元(约合108亿元),其他8位高管平均身家在2.25亿美元(约合14.4亿元)。
也就是说,滴滴管理层的10个人,身价均过十亿,妥妥的。
此外,截至2021年5月底,员工和顾问共计持有4808万股普通股的期权,持股比例约为4.267%,授予时间从2015年3月至2021年4月。如果还按照1000亿美元估值计算,这部分股票价值将接近272.5亿元。
目前,招股书中并未提及员工持股平台的人数。如果按照全员持股计算,平均每人超过171万元。
募集的钱将有60%用于非出行业务从滴滴招股书透露的信息来看,对于此次滴滴上市所募集资金,主要用于以下方面:约30%的资金,用于投资技术能力,包括共享移动、电动汽车和自动驾驶技术;约30%的资金,用于扩大中国以外的国际市场业务;约20%的资金,用于引进新产品和拓展现有产品以及持续提升用户体验;约20%的资金,将被用于营运资金需求和潜在的战略投资、收购等。
也就是说,至少60%以上的钱是不会投给中国出行业务的发展,而中国出行业务是滴滴的业务支柱。从滴滴 IPO 文件透露的信息可知,2020年其全球总收入为1417亿元,中国出行业务、国际业务和其他业务收入分别为1336亿元、23亿元和58亿元,其中占总收入94%的是中国出行业务。
烧钱百亿的“自动驾驶与电动汽车”虽然滴滴在绝大部分人印象中只是一家网约车公司,但他自己一直想摆脱这个形象,转型成科技公司。
根据招股书,滴滴已投入大量资金开发新的产品和技术,包括电动汽车和自动驾驶,并打算为此继续投入。然而,这两个领域需要的投资量级都非常巨大,参考小米、百度等企业,这一领域的投资额动辄数十亿元乃至数百亿元。
至少,目前来看滴滴在这两个领域的进展,依然处于“烧钱”阶段,未来能否拼得过其他企业,还是个未知数。
司机端app使用率降23%就算是唯一盈利的出行业务板块,也存在风险,对于这一点,滴滴丝毫没有避讳,其招股书上披露了该业务的三大固有风险:一是定价模式遭到外界质疑,可能被迫调整;二是车辆与司机的合规性面临监管压力。三是面临着来自现有、成熟和低成本替代品的巨大竞争。
中短期之内,变数太大。仅从合规来看,滴滴在中国号称有1300万活跃司机,还有几亿后备军,其实滴滴合规车数量并不多。
一个令人担忧的情况是,滴滴已经开始出现走下坡路的态势。有数据显示,早在2019年,滴滴乘客和司机端APP使用量分别下降了5%和23%。
滴滴赴美上市的财富盛宴,并不能掩盖这些事实。
上一篇:银田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