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磁共振氢谱
【核磁共振氢谱图】核磁共振氢谱分析核磁共振氢谱解析
推断未知物结构时一般需要几种谱图,因此下面所列举的例题不能仅依靠核磁共振氢谱。但是,下面的氢谱例于说明了解析方法,阐述了氢谱的重要作用。
倒1.1经质谱测定某未知物分于式为C6H1402,其核磁共振氢谱如图1.5所示,试推导其结构。核磁共振氖谱是用300 MHz谱仪测定的。
解根据分子式C6H14O2计算该未知物不饱和度为。,即它是一个饱和化合物。
在4.78 ppm的峰是水峰。
在低场3.65 ppm的单峰(对应两个氢原子)加重水交换后消失,因此可知它对应的是活泼氢。因为分子式仅含氧原子,所以两个活泼氢只能是羟基。
在氢谱的最高场(1.18 ppm)是一个双峰,峰面积为3,因此对应的是一个连接CH的甲基。
往下的两个单峰(1 26 ppm.] 31 ppm),积分面积均为3,肯定对应两个孤立的甲基,它们应该连接在季碳原子E。
f场4 21 ppm处盼多重峰(对应一个氢原子)显然是由相邻基团耦合裂分产生。
约1. 6 ppm的峰组对应两个氢原子,因此是一个亚甲基。其中左面的四重峰看得比较清楚,右边的峰组粗看是两重峰,看得不清楚,它们实际上是d×d的峰组,只不过其中一个耦合常数比较小,因而裂分不显著。从左往右第1-第3的跨距等于第2~第4的跨距,也等于右边峰组的较大的裂分间距。这是大的耦合常数,应该是2,。进一步的二裂分,是旁边的CH裂分所致。
例l_2某化台物具有下述结构:
其核磁共振氢谱如同1.6所示,氢谱的局部放大谱如图1.7~m 1.9所示。试分析核磁共振氢谱与它的结构是否相符。核磁共振氢谱是用600 MHz谱仪测定的,溶剂为氘代甲醇。
本题是要分析核磁共振氢谱与上述结构是否相符。如果要确认结构,还需要其他核磁共振谱图(碳谱、DEPT谱、COSY谱、HSQC谱、HMBC谱)和质谱数据。
氢谱中3.28 ppm的峰是溶剂峰,约4.8O ppm的峰是水峰,由于采用氘代甲醇作为溶剂,因此氨基的峰合并到水峰中了。为简捷地归纳上述氢谱,把核磁共振氢谱的数据整理为表l.5。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测量误差,由氢谱峰组裂分读取的相应耦合常数可能略有误差。从氢谱的最低场开始分析,谱图的最低场呈现两对双峰,各相应于两个氢原子。在1.4 1中已经分析,这是对位取代苯环的峰型,由3J起主导作用。在最低场的7. 324 ppm和7. 311 ppm的峰组(积分面积共对应两个氢原子)应该是CH2取代基的苯环两个邻位氢的峰组,由于取代基是第一类取代基,邻位氢的化学位移数值相比于未取代苯的化学位移数值变化不大。6.878 ppm和6.864 ppm的峰组(积分面积也对应两个氢原子)则是甲氧基的苯环两个邻
位氢的峰组。甲氧基是第二类取代基,受它的作用,邻位氢的峰组往高场移动。
下面分析5 253~5.113 ppm区域的谱峰。它们一共对应4个氢原子,每一对相邻的双峰对应一个氢原子。从相邻双峰的间距可以计算出耦台常数,如表1.5所示。从峰组间的等间距可知,5 253 ppm、5 244 ppm的双峰和5.121 ppm、5 113 ppm的双峰是相互耦合的。由上述数据计算的耦台常数分别为5.1 Hz和5.0 Hz,这个误差是许可的。此数值低于通常的3J,这是电负性基团取代的影响,四元环的结构可能也有影响。因此这两个氢原子指认为四元环上面的两个氢原子。为什么5 253 pprn和5. 244 ppm属于连接硫原子和氮原子的CH而不是连接氡基和羰基的CH?这是由于这里应用了其他核磁共振谱图数据。
在上述区域,5.240 ppm和5.221 ppm的一对双峰,5.178 ppm和5.59 ppm的另外一对双峰含有相同的间距。计算得到的耦台常数分别为11. 9 Hz和11. 8 Hz,这明显是一个2,。处于苯环和羧基中间的CH。与这两对双峰对应。因为这个CH:处于两个吸电子基团中间,所以它比另外两个CH,处于更低场。
在4.559~4.484 ppm的两对双峰,积分曲线值表示对应两个氢原予,因此也对应一个CH,。由两对双峰计算的耦合常数都是11. 6 Hz。在3 802~3. 671 ppm是两对双峰加一个单峰。孤立的单峰和甲氧基对应,化学位移数值、氢原子数和峰型都正好,比较容易确定。这两对双峰具有相对小的化学位移数值,由两对双峰计算的耦合常数分别为17. 9 Hz和17. 8 Hz,这是相当大的2J值,当然也对应一个CH,。
由于环上同碳二氢的化学不等价性比链上同碳二氢的大,因此把3.80Z~3.671ppm的两对双峰指认为六元环上的CH2,而4.059~4.484 ppm的两对双峰指认为处于氯原子和双键中间的CH,。
通过上面的分析可以得出结论;所列的核磁共振氢谱和结构是符合的,并且得到丁核磁共振氢谱的全部指认:
通过上面的分析,对对称面法则有了更深刻的体会。由于该分子没有对称面,3个CH2分别呈现同碳二氢的化学不等价性,而且化学位移数值的差别都比较明显。
例1.3需要推导某未知物的结构,从多种谱罔已知该未知物含有下列结构单元:
希望用该未知物的氢谱把结构单元组装起来。其核磁共振氢谱如图1. 10所示,该氢谱是用300 MHri仪测定的。
解从上面的谱图可以看到使用低频谱仪的缺点。在300 MHz谱仪测定的氢谱中,7. 70 ppm处似乎是三峰,但是峰之间的比例不是1:2:1,这也是作者要改用600 MHz谱仪重新测定的原因。用600 MHz谱仪测定的氢谱及其低场放大谱如图1.11和图1.12所示。在600 MHz谱仪测定的氢谱中,在7.70 ppm处明显地呈现Xd的双峰,这对于推测未知物的结构至关重要。
面临的任务就是怎样把上述后面的两个结构单元连接到萘环上。如果没有氢谱,那就有很多种可能性。但,通过对于氢谱中峰组的化学位移数值和峰型分析(特别强调后者)就能够找到正确的,也就是最合理的结构。
对于目前的任务,最关键的是要分析芳香区峰组的峰型。用600 MHz谱仪测定的氢谱芳香区部分的结果用表1 6表示。在表l_6巾以罗马字I、Ⅱ、Ⅲ、Ⅳ和V表示从最低场开始的5个芳香区峰组。
从表l.6可以看到,该未知物存在两个耦台体系:Ⅰ-Ⅳ-Ⅲ和Ⅱ-Ⅴ。之所以得到上述结论是因为Ⅱ和V都是由3J产生的双峰,因此它们是相邻的两个氧原子产生的;I、Ⅳ和Ⅲ则是三个相邻氢的峰组,所以3J耦台为Ⅰ-Ⅳ、Ⅳ-Ⅲ,而4J耦合为Ⅰ-Ⅲ。
没有取代的萘环每一侧有4个相邻氢原子。Ⅱ和Ⅴ是相邻氧,一个在相对高场位置,另外一个在相对低场位置,这说明在高场峰组(v)的旁边应该有一个第二类基团的取代,从本题所给出的结构单元来看,泼基用应泼是甲氧基。在低场峰组(Ⅱ)的旁边应凌有一个第三类基团的取代,从本题所给出的结构单元来看,该基团应该是羰基。
在萘环的另外一侧,已经推导有三个相邻氢原子,所余的位置只能是羰基的取代,因为两个羰基是通过一个氮原子连接起来的。考虑羰基的低场位移作用,其邻位是I最台理。
所以,组装未知物的结构,并且进行氢谱数据的指认如下:
上一篇:degson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