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格竹子
王阳明格竹子
十七岁时,王阳明到南昌与诸养和之女诸氏成婚,可在结婚的当天,大家都找不到他。原来这天他闲逛中遇见一道士在那里打坐,他就向道士请教,道士给他讲了一回养生术,他便与道士相对静坐忘归,直到第二天岳父才把他找回去[3] 。
十八岁时,与夫人诸氏返回余姚,船过广信,王守仁拜谒娄谅。娄谅向他讲授“格物致知”之学,王守仁甚喜。之后他遍读朱熹的著作,思考宋儒所谓“物有表里精粗,一草一木皆具至理”的学说。
为了实践朱熹的“格物致知”,有一次他下决心穷竹之理,“格”了三天三夜的竹子,什么都没有发现,人却因此病倒。
从此,王守仁对“格物”学说产生了极大的怀疑,这就是中国哲学史上著名的“守仁格竹”。
王阳明'格'院子里的竹子的错误在于什么「王阳明格竹失败」
王阳明'格'院子里的竹子"的错误在于什么从中国科学的发展史来讲,王阳明对“格物致知”的否定,其影响好像是负面的.“格物致知”出自《礼记.大学》:“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 .其中的“格”是研究的意思,“物”指客观事物,“致”是取得,“知”就是知识、认识.“格物致知”就是研究客观事物取得知识.。
王阳明格竹失败王阳明格了几天几夜竹最后失败,是其早期的事迹,其也并非是按照王学来格这个竹子--那时候他还没有发展出自己的思想体系,其和朋友一起,均是按照朱熹所言“万物皆有天理”的精神来格竹,想从竹子身上格出竹子自身所谓的天理来,但是他的朋友和他先后都失败了。
对此,王学诸多著述中都有论述--也就说,格竹这件事,是否定了朱熹,而非否定了阳明。
上一篇:利君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