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鞋批发网 > 知识库 >

奥斯特实验

来源:运动鞋批发网时间:2023-10-07 12:00:39编辑:运动君

奥斯特实验

奥斯特实验

[目的]演示电流产生磁场

[装置]

[步骤]

1.导线通电时磁针发生偏转。

2.切断电流时,磁针又回到原位。

3.改变电流方向,磁针向相反方向偏转。

4.切断电流时,磁针又回到原位。

[说明]

由于地磁场的存在,要使磁针明显偏离原来方向,导线中必须通较强的电流(约5~10安),这样强的电流一般可以采取触接电池两极引起短路获得。因此,实验相当于电源外部短路,电源将受到损坏(干电池内电阻较大,以使用干电池为好)。实验时应向学生说明这仅仅是为了获得短暂的大电流而采取的变通办法。为保护电源,电路中应串联滑动变阻器限流,而且通电时间要短。

1820年丹麦科学家奥斯特的实验(奥斯特实验为什么要平行)

1820年丹麦科学家奥斯特的实验

1、通电导线周围存在磁场的实验

2、奥斯特实验表明通电导线周围和永磁体周围一样都存在磁场。

3、奥斯特实验揭示了一个十分重要的本质——电流周围存在磁场,电流是电荷定向运动产生的,所以通电导线周围的磁场实质上是运动电荷产生的。

4、这一现象由丹麦物理学家奥斯特于1820年7月通过试验首先发现。

5、一百九十四年前(1820年4月)的一天,丹麦科学家奥斯特在上课时,无意中让通电的导线靠近指南针,他突然发现了一个现象。

6、这个现象并没有引起在场其他人的注意,而奥斯特却是个有心人,他非常兴奋,紧紧抓住这个现象,接连三个月深入地研究,反复做了几十次实验。

7、显示通电导线周围存在着磁场的实验。

8、如果在直导线附近(导线需要南北放置),放置一枚小磁针,则当导线中有电流通过时,磁针将发生偏转。

9、这一现象由丹麦物理学家奥斯特(HansChristianOersted,1777—1851)于1820年7月通过试验首先发现。

10、从判定电流周围磁场方向的安培定则——右手螺旋定则认识磁场的方向性及磁感线的特征。

11、在此基础上,通过了解环形电流、通电螺线管磁场的磁感线,以及条形磁体和马蹄形磁体磁场的磁感线,进一步认识磁场的方向性。

奥斯特实验过程

1、[目的]演示电流产生磁场

2、1.导线通电时磁针发生偏转。

3、2.切断电流时,磁针又回到原位。

4、3.改变电流方向,磁针向相反方向偏转。

5、4.切断电流时,磁针又回到原位。

6、由于地磁场的存在,要使磁针明显偏离原来方向,导线中必须通较强的电流(约5~10安),这样强的电流一般可以采取触接电池两极引起短路获得。

7、因此,实验相当于电源外部短路,电源将受到损坏(干电池内电阻较大,以使用干电池为好)。

8、实验时应向学生说明这仅仅是为了获得短暂的大电流而采取的变通办法。

9、为保护电源,电路中应串联滑动变阻器限流,而且通电时间要短。

奥斯特实验为什么要平行

1、平行,是为了保证小磁针最大程度地偏转。

2、小磁针在磁场中静止时,北极指向磁场的方向。

3、而通电直导线产生的磁场方向,由右手螺旋定则可判定:右手握拳,大拇指与其余四指垂直,大拇指指向电流的方向,其余是指弯曲的方向,就是磁场方向。

4、可见通电直导线所产生的磁场与通电指导线是互相垂直的,因而当小磁针与通电直导线平行时,小磁针北极要指向磁场的方向,就会发生90度的偏转,这个现象很明显的说明通电导线的周围存在磁场。

5、若小磁针与通电直导线垂直放置,则因为小磁针北极就在磁场的方向所在直线上,就不会发生偏转,不能显示通电导线周围存在磁场。

6、所以奥斯特实验中小磁针要和通电直导线互相平行的放置。

上一篇:20g是多少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推荐

热门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