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0年多少岁
1940年多少岁
82岁。如果是1940年出生的,到今年正好82岁,1940年,那是一个兵荒马乱的年代,老百姓民不聊生,社会到处呈现出许多不安,日本兵也到处出没,许多人都奔走在逃荒要饭的路上,,甚至就在路上死去。而82岁,人生也进入了暮年,因此,健康的活着,比啥都重要。
1940年至今多少岁
公元一九四零年至今“82”岁。
公元一九四零年是二十世纪四十年代的初级阶段,也是我国传统农历纪年上计算的农历庚辰年,生肖属龙的,五行纳音属金的农历纪年之一,天干是庚金,地支是辰土。
庚(gēng)辰为干支之一,顺序为第17个。前一位是己卯,后一位是辛巳。论阴阳五行,天干之庚属阳之金,地支之辰属阳之土,是土生金相生。
1940年至今多少岁
1940年至今82岁左右。
2022-1940=82,得出1940年至今82岁左右。
1940年的属龙人天性比较刚强,做事不喜欢求别人,都想通过自己的努力完成。但是生性又非常的耿直,所以经常会得罪一些人。但是1940年的属龙人一般内心都是十分刚劲的,会通过自己的努力,让自己的生活过的非常不错,对于身边的人和自己的父母,1940年的属龙人会十分的帮助和孝敬。
1940年多少岁(邓政委南巡)
1990年4月,张万年调任济南军区,朱敦法赴广州军区任司令员。
广州军区扼守祖国南大门,从1955年到2017年,先后有12位司令员、2位代司令(李天佑上将、刘存智中将)。这12位司令员除了丁盛是开国少将,吴克华是开国中将,其余许世友、尤太忠、张万年、朱敦法、刘镇武等,全部是上将军衔。
广州军区首任司令员黄永胜是四野8纵司令员,1955年广州军区成立时,麾下有王东保41军、胡继成42军、张天云47军和陈明仁55军,可谓兵强马壮。继任的许世友、尤太忠,都曾在广州军区任职多年。
与同时代的三野战将张万年相比,来自二野的朱敦法为人低调、大器晚成。
张万年
一、大风起兮云飞扬
朱敦法是江苏沛县人,出生于1927年,比张万年大一岁。
提到江苏沛县,很多人会想到亭长出身的汉高祖刘邦,此君在功成名就后衣锦还乡,吟唱《大风歌》。
朱敦法的童年时代衣不果腹、少年时期风云变幻,接受了革命进步思想的启蒙。
1938年3月,台儿庄大战爆发。6月,李贞乾、王文彬领导丰县、单县、砀山、沛县等地250余人发动了抗日武装起义,月底发展到上千人,年底扩充到5000人,11岁的朱敦法也参加了儿童团。
当苏鲁豫支队转战沛县时,朱敦法想参军,半路被父母追了回去。1939年9月,八路军再次来到沛县,朱敦法终于说服父母,参加了沛县战地服务团(湖西专区服务团)当了宣传员。
二、《鸡毛信》里的小交通
抗战时期,朱敦法很像《鸡毛信》里的小交通员。
1940年,13岁的朱敦法成为湖西军分区的副连长。1941年1月,分配到临河情报站,一个人管一个情报站。当时秘密传送情报非常重要,也非常危险,湖西专区是华中根据地通往延安的必由之路。
朱敦法第一次“打单”侦察,是到临近一个县城侦察日伪军驻防情况。他装作走亲戚,路上心里有些打鼓。到了县城检查点,他镇定了下来。日伪军一看,他个子不高,身材消瘦,不像是八路军。朱敦法有惊无险完成任务,几天后原路返回,报告了上级。
在湖西专区,朱敦法身边都是一些十几岁的半大孩子,冒着生命危险穿梭在城乡,保障秘密交通线的畅通。1944年,朱敦法成为侦察队的测绘员,他从零学起,很快掌握了专业知识成为骨干。
1945年初,17岁的朱敦法加入了组织。
八路军小战士(资料照)
三、四战之地的“远征军”
抗日战争胜利后,冀鲁豫根据地部队编入晋冀鲁豫野战军一纵。
朱敦法被编入1纵2旅,任见习参谋。一纵被刘帅称为“四战之地的远征军”。“四战之地”,指的是晋、冀、鲁、豫,为什么说是“远征军”呢?
因为抗战胜利后,我军抢占东北,吕正操晋察热辽八路军、罗荣桓山东八路军、黄克诚新四军3师是挺进东北的主力军。晋冀鲁豫贡献了40个团的架子(排以上干部),还有杨得志一纵。
杨得志
一纵奉命挺进东北,司令员杨得志。下辖3个旅:一旅旅长杨俊生政委邓存伦,二旅旅长尹先炳政委戴润生,三旅旅长李东潮,政委陈云开。
朱敦法跟随杨得志,在长城内外转战一年多,行程6千里歼敌1.3万余人。后来因为出关形势有变,杨得志留在了晋察冀,部队则回到了晋冀鲁豫,所以刘伯承称赞他们是“远征军”。
1947年3月,一纵与七纵在山东濮县白衣阁合编,杨勇任司令员,苏振华任政委。
杨勇(右)
四、钟山风雨起苍黄
挺进大别山之后的解放军,普遍“偏瘦”。
二野多数纵队3个旅,人数都偏少,但也有2支纵队比其他纵队多一个旅:一个是陈赓的四纵,全军大整编时分成13军和14军;另外就是杨勇一纵,有一、二、十九、二十4个旅,后来整编为16军和18军。而16军首任军长,就是朱敦法的老首长尹先炳。
从一纵成立伊始,朱敦法就多次乔装侦察敌情,深受二旅旅长尹先炳信赖。1947年8月南下大别山以后,尹先炳升任一纵副司令员,二旅政委戴润生出任旅长,朱敦法升任侦察连连长。
解放战争中,朱敦法屡立战功:1947年攻打安阳,侦察工作受到表彰;1948年豫北战役,朱敦法荣立大功一次;淮海战役,朱敦法再立大功。因为工作出色,获得三级“战斗英雄”称号。
解放前夕,朱敦法任二野16军46师侦察股股长、营长。在16军军长尹先炳、政委王辉球率领下参加了渡江战役,随后进军大西南解放“陪都”重庆,并在战斗中升任营长。
解放战争时期的朱敦法
五、三八线上的淬炼
1952年12月28日,尹先炳率领志愿军16军入朝参战。
此时,朱敦法已是志愿军16军46师137团副团长兼参谋长,而志愿军16军是轮战27个军中,入朝较晚的一个军,仅早于1953年参战的1军、54军和21军。但是,16军是第一支装备精良的合成军。
尽管朱敦法等指战员求战心切,但是由于临近谈判尾声,已经没有大的战斗。
1953年7月17日,谈判关键时刻,美军一个连占领了527.7高地,向志愿军提出了挑衅。这一下,朱敦法和16军有了用武之地,仅仅一个小时火力输出,美军一个连就直接被废了。
第二天,不甘心失败的“联军”派了一个荷兰连企图夺回高地,不到半小时又被16军炮火歼灭。随后,26军又对248.8高地韩军一个连给予毁灭性打击。五天之内不到3小时干掉联军3个连,美军谈判代表恼羞成怒,埋怨中方没有诚意,又来了生力军。
在抗美援朝战场上,朱敦法后升任46师136团团长,46师代参谋长。
邓政委接见朱敦法、刘华清
六、身经百战的国防大学校长
1955年,朱敦法授中校,而老军长尹先炳因为在个人问题上犯错,仅授大校。
1958年,朱敦法回国进入军事学院,毕业后留任基本系班主任。1965年,朱敦法晋升为上校。
赴任广州之前,朱敦法一直在老部队16军任职,从副师长、师长、军参谋长到副军长。1981年,54岁的朱敦法升任16军军长。1985年大裁军,朱敦法任沈阳军区副司令。
1988年9月,我军实行新军衔制,61岁的朱敦法授中将。
1992年1月,88岁的邓政委南巡,在深圳见到朱敦法,一下子就想起了当年刘帅对一纵的评语:“一纵,我很清楚,先向北,再向南。”向北是开赴东北,向南就是挺进大别山。
44年弹指一挥间,当年21岁的侦察连小连长,已成为大军区司令员。
1992年10月,朱敦法接替张震,成为第二任国防大学校长。1993年,来自四大野战军的6位中将,晋为上将:一野傅全有,二野曹双明和朱敦法,三野张连忠,四野于永波和张万年。
2021年7月21日,一生低调、能文能武的朱敦法病逝,享年94岁。
【深耕战争史,弘扬正能量,欢迎投稿,私信必复】
上一篇:胃石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