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塔穆火山
大塔穆火山
大塔穆火山,位于日本东部1000英里的太平洋海底,占 地面积12万平方英里,圆形穹顶延伸超过650公里(但远比火星火山奥林帕斯火山小),顶峰位于海面以下约2,000 m (6,600ft),底部深约6.4 km (4.0 英里)。也是迄今为止已知的太阳系中最大火山之一。大约1.45亿年前形成,在其形成的几百万年后成为不活跃火山。2013年9月6日美国科学家最新发现了地球上最大的火山。此 次考察行动的组织者、美国休斯敦大学的威廉姆·萨格尔教授介绍说,其领导的研究团队在日本以东约1000英里的太平洋海底发现了地球上最大的火山——大塔穆火山,其面积大约有美国新墨西哥州那么大。此前,地球上发现的最大的活火山为夏威夷的冒纳罗亚火山,面积约2000平方英里。迄今为止,人类发现的太阳系中最大火山是火星上的奥林帕斯山(OlympusMons)。大塔穆火山的面积仅比火星的奥林帕斯火山小25%。
大塔穆火山大约1.45亿年前形成,在其形成的几百万年后成为不活跃火山,1.446亿年前停止喷发。
大塔穆火山_3D_图
美国休斯敦大学的威廉姆·萨格尔教授介绍说:“大塔穆火山是一座单火山而不是火山群,它形状不同于地球上此前发现的其他海洋火山,它很可能可以带给我们一些大规模火山如何形成的线索。”这一发现或许将有助于揭示海底高原的成因。大塔穆火山以其体型庞大古老而在科学界引起极大轰动,被《科学》杂志评为“年度十大科学新闻之一”。大塔穆火山的地理坐标为北纬33°,东经158°,通过火山岩石的定年测量确定,大塔穆火山诞生于遥远的1.45亿年前的侏罗纪晚期,经过几百万年快速、大规模喷发后,很快归于沉寂,退出火山喷发的历史舞台。
通过大洋钻探岩芯的古地磁纬度分析表明,大塔穆火山诞生于赤道附近,经过漫长的板块运动和漂移,才到了今天的地理位置。
对于大塔穆火山为何拥有如此复杂的身世,如何从赤道区域漂移演化而来,萨格尔教授及其团队未能给出深入解释,因为它牵涉到更复杂的全球性板块漂移演化。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以西方科学体系发现的西北太平洋海底大塔穆火山而无法解释其身世来源的现状,以中华文化的角度研判,相比而言却是较容易的事。
中华文化研究表明,全球海陆演化是以北漂的“十字型洋陆漩涡体”存在,而西北太平洋海底古陆板块恰好是该漩涡体的硬核核心。这颗蓝色行星天体上唯一的洋陆漩涡体诞生于6500万年前的赤道区域,以西北太平洋海底古陆板块为核心,逆时针旋转,蠕动北漂,经过漫长的6500万年的演化逐渐形成今天的海陆分布。[1]
大塔穆与
生物灭绝在大约145.5百万年前,侏罗纪时期发生了一次大规模生物绝种事件,这次灭绝被称为侏罗纪末灭绝,灭绝生物总数量在10%-20%之间,这次生物灭绝事件正好对应了大塔穆火山最大规模爆发时期。
上一篇:宋娜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