笛子独奏曲牧民新歌
笛子牧民新歌
当初哥也是特别喜欢牧民新歌一直朝之奋斗啊,现在看到同党了,高兴啊,又想起当年啦。
其实牧民新歌并不难,我就随便说说吧,
对初学者来说主要的技术难点有四,
第一是引子的处理,需要很强的气息功底,能把每一句都撑住表现辽阔之感(会循环换气就更好了),
第二是在三吐和双吐的衔接上要求也比较高,加上双吐上的波音叠音造成了小快板部分有一定难度,再叫上马叫完了之后那一段双吐比较长也比较难
第三是那段马叫处理不好的话就像是纯粹的旋律音了,所以要加大对力的控制程度,具体操作方法你可以看我的另一个回答
第四,开头的双颤对手指灵活性要求很高,要多练才能打出来。慢板里也有速度差不多的颤音,要好好练习可以,但
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312261200.html?oldq=1
就说这么多吧,另外的说,慢板的小动作很多,一定要完成好,舒展的小快板强弱对比要出来,至于感情方面就更高级了,我也就说不了了,每个人理解都不一样,恩恩,不足之处还望体谅啊
《牧羊人的笛子》
简介:
第1首降A大调练习曲,牧羊人的笛子。肖邦自己对此曲的解释为:“牧童因暴风雨来临,避难于安全的洞穴。远处风雨大作,牧童却若无其事地取出笛子,吹出风雅的旋律。”这是一首很特殊的练习曲,因为肖邦把右手每组16分音符的第一个音和左手的根音,在乐谱上都让用大号铅字印出。这的确是把次要的东西,提升到主要位置上。由于它的旋律非常动听,像首竖琴曲,所以很多人称它为“竖琴练习曲”。
创作背景:
“练习曲”原是作曲家们为学生练习某种演奏技巧而创作的曲子。它往往是依据单一的音乐动机写成的。这类曲子很多,仅19世纪欧洲作曲家就写有上千首。最早和系统地写钢琴练习曲的是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他的《12平均律钢琴曲集》里的“前奏曲,有很多都带有“练习曲”性质。匈牙利作曲家李斯特也系统地写过一些钢琴练习曲,例如《12首超级技巧钢琴练习曲集》,著名的钢琴曲《鬼火》,就是其中的一首。此外,像克拉莫、玛丽亚等人也写了不少练习曲,巴赫的《12平均律钢琴曲集》以及李斯特练习曲中非凡的想象力以及克拉莫等人为特定技术写的练习曲,都给了肖邦很多启示,促使他创作了24首钢琴练习曲。他把其中24首分成两集,每集12首,编号为作品10和作品25。
笛子曲《牧民新歌》那段马叫的是怎么起的呀?
关于《牧民新歌》的那段马叫,我也研究过好久怎样才能吹的像,现提供如下建议:1.俞逊发版:先是高音2的花舌,然后是然后非常快速的从3历到高音#4,紧接着的是比较大的气震音,一定要频率比较合适才会有起伏感,然后是那个4度颤音。2.不用气震音,吹完2的花舌后,后面一系列的动作(历音,四度颤)都加花舌,这种比较简单就可以模仿出马叫,但是没有1好听,也不及1像。3.把四度颤音改成飞指(左手在四五六孔来回抹动),这么做的优点是前面的气震加上飞指的确很像马叫而且姿势比较帅,缺点就是持笛可能比较困难,而且频率也不好控制。你可以选一种,2种最简单,3种最难。自己摸索吧。
上一篇:生命之树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