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鞋批发网 > 知识库 >

存入千万不翼而飞

来源:运动鞋批发网时间:2024-05-18 10:27:12编辑:运动君

女子1000万存款在银行“消失”,银行赔偿450万及利息,如何评价?

对于这件事情,首先是女子被人欺骗了,真的是遇人不淑,希望她以后可以擦亮眼睛,认清对方是什么人,以免再上当受骗,其次就是银行在监管当中出现了问题,这一次的事件也给其他的银行提了醒。这件事情是发生在辽宁沈阳一名80后的女子身上,这名女子有一个好朋友,叫做韦某。李某跟女子说,让他把1000万存到这家建设银行里面,双方约定存款的时间是半年,韦某说半年1000万会有很高额的利息,所以女子就听了韦某将1000万存到了这家银行。 1000万却不翼而飞了一次这位女子到银行去办理取款项目时,发现自己的账户上没有任何的存款。后来,女子赶紧将这件事情报给相关部门,经过调查之后才得知,利用高额的利息来诱骗女子将钱存入这家银行里,之后,韦某在冒充这名女子签了委托划款的授权书。随后韦某通过了第三方的平台,将李某的钱分了很多次,划走了。在庭审的时候,首先第一个争议就是女子本人并没有许可的情况下,为什么可以将这1000万从银行转走。而银行方面却表示这与他们银行是没有关系的。 一审的时候驳回了这名女子上诉的请求一审判决当中,法院认为这名女子没有开通短信服务提醒,所以在这个期间划走了这么多笔钱,到最后才发现账户的钱被划走了。法院也表示,犯罪嫌疑人和这名女子,是因为有高额的利息才将女子的钱存入到了这家银行里。所以,犯罪嫌疑人对于这名女子的信息是非常了解和掌握的,所以他们才可以通过第三方的平台将这笔钱划走。所以法院认为,这名女子在整个案件的过程当中,对于自己的账户信息保密出现了泄露,给犯罪嫌疑人提供了机会,所以是需要女子自己承担责任的。 在终审判决的时候,女子获赔450万元在终审判决的时候,犯罪嫌疑人已经被捕,结合了犯罪嫌疑人的供述,再加上二审法院的认为在,建设银行操作的过程当中有违规的行为。对于这名女子财产的损失,银行是存在过失的。这次事件,这名女子一共是损失了898万元。银行酌情由建行赔偿这名女子450万元,之后犯罪嫌疑人赔偿女子四百四十八万余元,这次的判决为终审判决。不管怎么样,这名女子也算将自己的损失挽回了,通过这件事情也给大家一个警醒,不要轻易去相信别人的话,要保护好自己的个人信息,这样才可以保护好自己的财产安全。生活当中有无处憋着坏心思的人想要赚取不义之财,所以关于金钱方面的问题大家一定要谨慎一些。

如何看待 80 后女子 1000 万银行存款「不翼而飞」,法院判银行赔偿 450万元?

因为代理过两件相同案件,但出现了完全不一样的结果。所以进来打一下,顺便说一下作为储户万一碰到类似事件的注意事项。
2013年曾代理过一个朋友储蓄账户被盗起诉银行赔偿的案件。
朋友和银行卡均在北京,银行卡在凌晨一两点钟被盗刷。八点醒来开机一堆取款的短信提醒,卡里十多万块钱全被取走,就剩下几十块钱的镜零头,取款地显示是在广东某个地区,应该是卡被复制然后钱被取走。
朋友赶快打了110报警,110让去派出所做笔录。我提醒朋友一定要拿着被盗刷的银行卡一块儿去。考虑到钱有可能追不回来需要跟银行打官司,
我又让朋友从派出所出来后立马到最近的银行从剩余的几十块钱当中再取一些钱出来。朋友说没必要,就几十块钱了,我说这是留取证据,遂行之。
果不其然,银行必然是不同意为储户的损失承担赔偿责任的。
后来跟银行打官司。在我们证明
1,银行卡被盗刷的事实,
2,银行卡掌握在本人手中时被盗刷,绝非本人所为。
3.银行卡一直在本人手里,被盗刷并不是简单的因为密码被泄露。
4.银行卡可以被复制,属于银行监管行为不当未尽到安全保障义务造成。
在经历三次开庭之后,海淀法院判决了银行承担90%的责任,后来银行上诉,二审维持原判。
这是第一个。
但第二个案件,我接的是一个一审败诉后的上诉,虽然跟第一个类似,但结果却大相径庭!!
先出去一趟,有人看的话,我回头看能不能找到两个案子的判决书传上来啊。
(案件已经归档,时间较长,等下周开完两个庭回来我好好找找)
第二个案件(是我接的案子,但因为撞庭,由另外一位同事代理),是接到的一个也是银行卡被盗刷一审被判败诉的案子。
当时第一个案件刚胜诉后没太久,虽然是二审,也知道二审改判本身有一定难度,但毕竟有第一个打底,而且这两个案件太相似了,所以还是信心满满地接下了这个案子。
但很遗憾,第二个案件败诉了,当时记得败诉的理由法官写得很详细,但无非就是银行资金管理机构,原告方不能证被盗款项是银行监管不力造成,而且,因涉及到刑事犯罪问题,综合考虑驳回原告诉讼请求。
其实对于第二份判决真的有很多意见,特别是先刑后民的适用上特别不合理。但很遗憾的是结果就是这样。


现在频繁有存入千万不翼而飞的事件,你怎么看银行的安全性?

生活中,很多上了年纪的人都喜欢存钱,而且认为钱只有存到银行才是最安全的。然而,却有一个银行的工作人员看准了老人的这个心理,在帮助老人们办理业务时,竟然将近千万的存款划转至自己的账户,用来自己炒期货……而如果不是老人去银行查款查不到,银行内部核查之后才发现的话……这些东西或许就不会被曝光……银行存款不安全的言论一时间甚嚣尘上,那么,存款放银行,真的不安全吗?先就上面的针对老人存款划归至个人账户来说说,究竟为什么不安全吧。第一个,这种行为的目标人群主要是针对老年人,特别是没有手机银行,没有收支提醒的老人账户,这样的人才会遭遇到这样的事情,如果是你,可能转了你一毛钱你都会通过短信提醒得到消息,第一时间就报了警……第二个,这种行为是银行的工作人员在做,人们出于对银行工作人员的信任,一般不会去怀疑什么,更不要说这个工作人员还出具了“虚假凭证”给了老人家,别说老人家看不出来了,就我,我也不一定能看出来……第三个,操作流程中,避开了银行内部的监管……用的是自己的pos机,不走银行账面,做的是假凭证,银行无从查起,如果不是那天恰好老人跟这个业务员错开,查不到钱款,事情还不会暴露……这里我们不禁要问,银行眼皮底下发生这样的事情,银行难道就没有责任吗?当然有责任,进了银行的门,还过了银行人员的手,这钱当然得追回来。而且,银行内部的问题,责任当然是银行内部得去处理负责。最后,上面那个“机智”的银行工作被抓,不仅要被追究法律责任,还要把私自转掉的钱款退回并罚款10万元……银行存钱也有风险,以后家里老人如果要存钱,记得先跟他们提个醒啦,平时自己也要多留意呢。

请教银行从业大能,近段时间的千万存款不翼而飞的问题

一,完全在我意料之内,这些储户当中,第一时间就有人在哭诉:这些钱不是我的,好多都是我亲戚朋友的。这类人,我们通常称它为金融掮客。恕我直言,这类人在做这些事的时候也许,可能,大概,或许,没准是义务劳动,但是绝大部分人是有抽成的。二,关于短信通知,正如我刚才所提的问题,存十万块钱的时候,绝大部分人都选择了开短信通知或者微信绑定通知等等。但是存款人,一个存款近千万的人,竟然没有开短信通知?好吧,也许是存款人心大。但是让我奇怪的是,这批存款人当中,竟然没有一个人开短信通知?是都心大呢?还是有其他情况呢?三,关于u盾和密码,通过u盾转账的时候,我们通常需要四个密码,:第一,卡的交易密码,第二,u盾密码,第三动态密码,第四网银登录密码。这四个密码当中,动态密码是发送到办卡时预留的手机号码上的,其余密码有的是数字,有的是字母加数字。我再次重申柜员是看不到客户密码的!那么,怀疑对象就是大堂经理,但是,在什么样情况下,大堂经理能够同时获得客户的四个密码?直接和你要?你给吗?四 ,关于动态密码,在报道中没有提及客户是否办理了动态密码。如果没有办理,客户交易时需输入三个密码。如果办理了,那么问题又来了。动态密码只能发送到客户本人的手机上,也就是客户办卡时预留的那个手机号,转移存款的人是怎么拿到那个密码的?或者说,还有一种可能,就是客户在办卡时预留的那个手机号,就不是她本人的手机号。对于一个多年的生意人,并与银行打了多年的交道的人,她不可能不知道这样的风险。


80后女子1000万银行存款不翼而飞 ,法院最终如何判决?

家住辽宁沈阳市的80后女子李某应朋友韦某要求,将1000万元存入位于广州市的建设银行建行利雅湾支行,约好存款期限为半年。但仅仅4个月后,该笔账款却“不翼而飞”。于是李某将建行利雅湾支行告上法庭,法院终审判令该支行向李某赔偿450万元及相应期限内的活期存款利息。经法院查明,2015年4月至2016年7月,被告人曾祖士以其实际控制的好得伟业公司、意铁公司、博顺达公司,先后与第三方支付公司天翼公司、银盛公司、畅捷通公司、中投科信公司签订代划扣协议。上述第三方支付公司运用电子支付平台-企业账户支付功能,为好得伟业公司、意铁公司、博顺达公司提供“充值、提现、转账、支付”等服务。其后,曾祖士、王微沂合谋,由王微沂负责发展客户到银行存款,曾祖士负责利用第三方支付平台对客户存款资金进行划扣,所得资金共同分赃。此后,王微沂、曾祖士以存款高息等为诱饵,诱骗被害人将资金存入相关银行,再由曾祖士伪《委托划款授权书》等手段,通过上述划扣平台将被害人存款划走,骗取包括李某在内的被害人财产。扩展资料:法院认为:李某针对此案损失也存有一定过失,因而建行利雅湾支行与李某应按分别过失承担此案损失。首先,李某在涉案交易过程中存在泄漏个人及账户信息的过错,给犯罪分子进行扣款操作提供了机会。其次,李某确认其未就涉案账户开通短信提醒等功能,李某对于未能发现其账户在五天内密集对外转款200笔共计1000万元确有一定过错。关于李某的实际损失。李某在将款项存入指定的银行后,双方均确认已经收到中间人韦凯伊转付款项62万元。另,一审刑事判决判令公安机关扣押吴某的40万元发还被害人李某,即待该案判决生效后,李某可以收到退赃款40万元。因此,李某现实际存在的损失为898万元。

80后女子1000万银行存款不翼而飞?

是的,据裁判文书网近日公布的一份判决书显示,80后女子李某在中国建设银行广州利雅湾支行的1000万元存款“不翼而飞”,法院终审判决,令该支行向李某赔偿450万元及相应期限内的活期存款利息。此前,法院一审认定李某在涉案交易过程中存在泄漏个人及账户信息的过程,给犯罪嫌疑人进行扣款操作提供了机会,同时认定建行利雅湾支行在涉案借记卡的扣款交易过程中已经正确履行自己的义务,并不存在过错,也没有违约行为。2020年9月16日,广州市中级人民法院终审认为,建行利雅湾支行有违其在储蓄合同中应负的资金安全保障义务,但李某对于本案损失也存在一定过错,因此建行利雅湾支行与李某应按各自过错承担本案损失。扩展资料犯罪分子以公司名义与第三方支付签代划扣协议:经法院查明,2015年4月至2016年7月,被告人曾祖士以其实际控制的好得伟业公司、意铁公司、博顺达公司,先后与第三方支付公司天翼公司、银盛公司、畅捷通公司、中投科信公司签订代划扣协议。上述第三方支付公司运用电子支付平台-企业账户支付功能,为好得伟业公司、意铁公司、博顺达公司提供“充值、提现、转账、支付”等服务。其后,曾祖士、王微沂合谋,由王微沂负责发展客户到银行存款,曾祖士负责利用第三方支付平台对客户存款资金进行划扣,所得资金共同分赃。此后,王微沂、曾祖士以存款高息等为诱饵,诱骗被害人将资金存入相关银行,再由曾祖士伪造《委托划款授权书》等手段,通过上述划扣平台将被害人存款划走,骗取包括李某在内的被害人财产。银盛支付公司向法院提交《情况说明》则显示,“李某与好得伟业公司签署的《委托扣款授权书》,是我司从李某账户扣款的依据之一。因我司系统无法对李某与好得伟业公司前述的《委托扣款授权书》有效时间进行识别和判断,人工也无法对李某与好得伟业公司签署的《委托扣款授权书》有效时间进行限制。在2016年4月20日至2016年5月3日我司与好得伟业公司持续合作期间,我司持续按照好得伟业公司发起的扣款指令从李某账户进行资金划扣。”参考资料来源:环球时报-80后女子1000万元存款“不翼而飞”,法院判银行赔450万元及利息

现在网上流传的事:8000万“存款”的不翼而飞 ,是什么银行发生的事???

农行扬州分行江都区浦头支行
 日前,有知情人士透露,今年9月,同属地的一家上市公司旗下子公司,在上述国有大行东部某支行连续两次存入共8000万元存款,然而一个多月后,该公司利用网银查看账户时,却发现该账户资金仅余1万元,巨额存款神秘失踪。遂报警。
储户无辜还是共谋?
  事非偶发,记者此前也接触到两起类似案件。
  一起发生在浙江金华,目前当地一家医药公司仍在为5年前的一桩旧案奔走。事情要从2007年说起,当年初,该医药公司负责人陈天民多次收到当地一家上市银行分理处主任寿某的请求,将公司存款全部存入其分理处,完成其吸储任务。
  但由于该医药公司地处开发区,办理公司财务结算交通不便,故未予同意。
  此后,该医药公司旗下开始组建一家宾馆,由于宾馆建设和装修马上开始,包括医药公司和其他股东的股本金陆续到位,加上向当地一家地方银行的贷款,一共沉淀资金接近1000万元。
  彼时,寿某的丈夫刘某就在该医药公司上班,通过丈夫迅速得知此事的寿某,再次找到了医药公司负责人陈天民,经过再三恳请,陈天民同意将800多万元存入该分理处。陈某代理律师向记者出示了800多万元转到陈天民在该分理处新开设账户的相关证据。
  时隔半年之久,据上述医药公司人士称,2007年6月,在医药公司工作的刘某利用工作之便,以银行卡升级更换磁卡为由,掌握了陈天民的银行卡,而寿某之前已获取陈天民的银行卡密码。
  此后,根据上述律师提供的证据,寿某分别将850万元打入“郑捷”等多人账户。根据郑捷证词,寿某借款给他,利息较高。
  但寿某对此的说法是,应陈天民请求帮其介绍客户,赚取高额利息。双方各执一词,5年过去了,相关部门仍迟迟未下结论。
  另一起案例是今年早些时候,本报记者曾报道的涉及工行某支行负责人挪用900万存款的案件。案情与上述浙江金华案件相似,储户张菊花900万元存入上述工行支行后,发现资金被转走。上述工行支行负责人承认将900万用于发放高利贷,投向了房地产等领域无法收回,但坚称是张菊花主动将银行卡和密码给了他,让其代为理财。
  据记者获悉,相似的报案四年后,截至目前,相关机构也未对该案给出确切结论。相关代理律师仍在奔走寻找证据,但资金是否可以追回仍不得而知。
  纷繁的利益面前,储户究竟是无辜还是一定程度上与银行形成共谋,或许只有当事人才清楚。


现在频繁有存入千万不翼而飞的事件,你怎么看银行的安全性?

是的,现在的理财平台很多,稍微懂点儿电脑知识的人都会用钱生钱。所以银行的存款大多都是老人们的毕生积蓄。对他们来说,银行是唯一信得过的地方了,可最近频频的不翼而飞事件,确实让人很寒心。。。其实银行的工作人员看准的不是老人的心理,而是他们抓住了老人不懂得所谓的安全意识。如:手机短信,手机银行,验证码等等。这些安全防范老人们都没有,也就给那些不法分子有利可乘的机会。但是,莫伸手,伸手必抓!银行的监控系统是做什么的?公安机关是用来干什么的?即使你的手段再高明,也总有漏洞的时候,所以呀,千万别做坏事,人在做,天在看。银行方面也应该在提高员工的素质上多做文章,对类似案件始作俑者的处罚应该重上加重,这样道德败坏的员工不适合在银行上班,结果多向员工通报,以示警戒。

现在频繁有存入千万不翼而飞的事件,你怎么看银行的安全性

是的,现在的理财平台很多,稍微懂点儿电脑知识的人都会用钱生钱。所以银行的存款大多都是老人们的毕生积蓄。对他们来说,银行是唯一信得过的地方了,可最近频频的不翼而飞事件,确实让人很寒心。。。其实银行的工作人员看准的不是老人的心理,而是他们抓住了老人不懂得所谓的安全意识。如:手机短信,手机银行,验证码等等。这些安全防范老人们都没有,也就给那些不法分子有利可乘的机会。但是,莫伸手,伸手必抓!银行的监控系统是做什么的?公安机关是用来干什么的?即使你的手段再高明,也总有漏洞的时候,所以呀,千万别做坏事,人在做,天在看。银行方面也应该在提高员工的素质上多做文章,对类似案件始作俑者的处罚应该重上加重,这样道德败坏的员工不适合在银行上班,结果多向员工通报,以示警戒。

上一篇:穿透安邦魔术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推荐

热门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