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鞋批发网 > 知识库 >

乌干达正式向中国道歉

来源:运动鞋批发网时间:2024-06-16 12:44:34编辑:运动君

乌干达向中国道歉是怎么回事?

中国外交官被指倒卖象牙结果查无此人 乌干达外交部道歉过去两天,多家非洲媒体都刊登了来自乌干达外交部的一份声明:乌干达外交部就此事件可能对中国大使馆造成的负面影响感到抱歉。乌干达政府重申对进一步加强两国友谊的承诺。到底发生了什么事,让乌干达政府公开发表声明,正式向中国道歉?原来,乌干达总统穆塞韦尼曾在此前写给本国总监察长的一封信中误认为,两名中国“外交官”参与非法贩卖象牙。而经过该国外交部的“彻底调查”,认定这一信息有误。为缓和因此紧张的两国外交关系和维持中非经济友好合作,乌干达政府于12日发布声明文件,向中国道歉。中非经济友好合作的情谊继续事实上,非洲的诚恳态度将得到中国方面的谅解,同时中非的经济贸易往来也将稳定进行。由中非工业合作发展论坛组委会主办的2017京交会非洲主题日论坛在北京举办。该论坛以“共创非洲未来”为主题,紧密围绕非洲包括工业、农业、旅游、通讯、金融及金融、物流、医疗、新能源等方面服务贸易领域进行政策发布和信息交流。签订了三项重要合作协议。中非工业合作发展论坛秘书长程志刚代表中非工业合作论坛分别与冈比亚大使、贝宁大使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中非工业合作发展论坛副秘书长蔡燕伟与突尼斯国家旅游局签订旅游方面合作协议。本届京交会上有10个非洲国家组团参展,30多个非洲驻华使节参会,100多个项目现场展示。外交部非洲司前司长程涛大使在致辞中提到,非洲国家在“一带一路”发展战略中具有重要意义。中非之间多年积累下的友好合作成果证明,双方之间不存在分歧或纠纷,只拥有深厚的友谊。当前,很多非洲国家正处于经济转型阶段,投资市场广阔,发展潜力巨大。中非经济合作互补性强,衔接度高。程志刚也认为,中非经济互补性很强,在未来的10年里双方合作会进一步深化,中非工业合作发展论坛将继续积极推进中非产业对接和产能合作,帮助中国企业赴非洲投资兴业。贝宁大使阿多韦兰德推荐了贝宁政府鼓励的几种投资方式,包括农业化发展,房地产业,棉花制造业。冈比亚大使登博·巴杰呼吁中非国家合作建立物流中心,以连接非洲国家贸易网,充分节省时间和资金成本。坦桑尼亚大使贝尔瓦·凯鲁基则代表坦政府欢迎中国企业进入坦桑尼亚国内市场,投资矿业,化工产业,食品加工业等。此外,塞内加尔商务参赞、苏丹商务处代表、乌干达商务参赞分别对本国旅游业,矿业,物流业等投资项目和优惠政策进行了介绍。此外,中非达成多项重要合作协议,为非洲国家吸引中国企业投资创造了便利条件,成为促进中非服务贸易交流的重要平台。

乌干达正式向中国道歉 乌干达为什么要向中国屈服

乌干达·总·统穆塞韦尼曾一个多月前写给本国·总·监·察·长的一封信说,两名中·国“外·交·官”参与·非·法·贩·卖·象·牙。其中指名道姓地指出:“乌干达野生动物管理局的官·员和两名叫LiWeijin和YinZhi的中·国·使·馆·外·交·官·勾·结,帮助从刚果,中非以及苏丹南部走·私·象·牙。”6月12日 声明 向中·国道歉。“(总·统的信中)出现了一个错误。我们核对了记录,发现这两名男子从未在中·国驻坎帕拉大·使·馆工作过。” 乌·干·达·外·交·部·长·库泰萨的话说,乌·干·达·政·府在调查后发现,两人都不是外·交·官。至此,这起所谓的“中·国·外·交·官·涉·嫌·倒·卖·象·牙·”事件,被证明是彻头彻尾的一出“乌龙”。

乌坦战争爆发原因是什么

乌坦战争爆发原因是什么1978年11月,乌干达参谋长遭遇到阿明手下的暗杀,参谋长侥幸逃到坦桑尼亚。一个忠于他的装甲团也投奔了坦桑尼亚。来自中国的军事顾问将这支部队进行了重组,并且进行了有效的训练,并且还为其装备当时我国的新式59式坦克。这支部队后来被组织成为“乌干达民族解放联合阵线”,并参与到了解放乌干达的战争当中。为此阿明及其恼火。为了报复坦桑尼亚接收叛变的乌干达装甲团,他下令入侵坦桑尼亚。由于一开始坦桑尼亚没有做足充分的准备,战斗爆发出去吃了亏。坦桑尼亚边境地区将近8000名居民遭到了乌干达军队的大屠杀。而且事后阿明还侮辱了坦桑尼亚总统尼雷尔,说:他是一个优秀的拳击手,所以请尼雷尔和他在拳击上一较高下。因为尼雷尔老了。他可以把一只手绑在背后,脚上绑铅块,只用一只手接应。并且由他崇拜的拳王阿里来担任裁判,这是绝对公平的。为此坦桑尼亚的总统也是震怒,下令三大武装力量总动员迅速反击。1978年12月,坦桑尼亚军队收复全部领土,入侵乌干达。次年1月,坦桑尼亚军队击败乌干达军队,向乌干达首都坎帕拉进军。在战斗中,坦桑尼亚军队根据中国军事顾问的建议稳步开展工作。在进攻中,他们都遭到了炮火的轰击,然后步兵跟随坦克和装甲车前进。为了防止装甲车被敌人摧毁,坦桑尼亚军队没有乘坐装甲车,而是躲在装甲车后面。尽管坦桑尼亚军队进展缓慢,但伤亡很少。乌干达军队躲在汽车里或挤在汽车旁,这些汽车经常成为坦桑尼亚反坦克导弹和反坦克炮的目标。阿明看到前线被打稀里哗啦。他还造谣说中国士兵参与了坦桑尼亚军队的袭击。说一个中国军事顾问的尸体落入乌干达军队手中是非常严重的,很快就会在电视上播出。中国驻乌干达大使馆驳斥了阿明的谣言。阿明还向利比亚独裁者卡扎菲寻求帮助,由于俩人臭味相投,卡扎菲二话不说立即派出了大约3000名士兵,装备了苏联BM-21喀秋莎火箭炮、T-55坦克和BMP-1步兵战车支援乌干达。在乌干达南部的沼泽地带,坦桑尼亚装甲部队装备中国62型轻型坦克和63型两栖坦克,与利比亚军队装备的苏制T-55坦克和BMP-1装甲车展开坦克会战。坦桑尼亚军队装备的当时中国两栖坦克则更加适合在沼泽一集水网密集的地形作战。然而,苏军的装甲车和利比亚的坦克在沼泽地里无法得到很好的利用。结果利比亚很快就战败了,放弃了所有重武器,逃往恩德培机场和乌干达第二大城市金贾。坦桑尼亚军队利用这次胜利,乘胜追击,很快在4月份迅速占领了乌干达首都坎帕拉。随着乌干达各地机场的沦陷。利比亚军队被切断了国内空中通道。最后,所有被困在乌干达的利比亚军队在恩德培机场和金贾向坦桑尼亚军队投降。

卡扎菲与阿明联合作战,是如何败给坦桑尼亚军队手下的?

在非洲,乌干达和坦桑尼亚两国的关系,本来是非常好的。乌干达奥博特总统和坦桑尼亚尼雷尔总统,有着深厚的革命情谊,两国在上个世纪60年代,一直都是亲密的战略伙伴。但随着伊迪·阿明的出现,形势便很快发生了变化。(伊迪·阿明)阿明从1966年开始掌管乌干达的军事大权,势力一天天强大。到1971年,奥博特忌惮阿明的势力,采用了明升暗降的办法,来削减阿明的权力。结果阿明提前得知消息,趁着奥博特访问新加坡的机会,先下手为强,发起了政变。奥博特黯然下台,只能流亡到坦桑尼亚,寻求庇护。不过,阿明是个实实在在的暴君。他上台后,大力打击奥博特余党。但凡支持奥博特的高层军官,均会被阿明以莫名其妙的罪名处以极刑。比如乌干达军队总参谋长胡塞尼,在被阿明投入监狱后,很快被人用枪托打死。甚至阿明还专门让人将胡塞尼的头,运送回自己宫殿的冷藏室。1972年,阿明又以“上帝托梦”的荒诞理由,下令将7万多亚洲人驱逐出乌干达。这一举措,使得乌干达经济体系接近崩溃,整个国家动乱不已。趁着这个机会,奥博特在坦桑尼亚总统尼雷尔的帮助下,带领着1500名支持者,开始进攻乌干达。此事最终以失败告终。但阿明却因此迁怒于尼雷尔,他杀掉了20多名坦桑尼亚青年,以示报复,乌坦两国的关系开始恶化。(乌坦战争)阿明为人穷奢极欲、残暴不仁。乌干达在1978年,陷入了经济危机之中。阿明为了缓解危机,转嫁矛盾,越境到坦桑尼亚打击叛乱者。1978年10月,阿明正式对坦桑尼亚宣战,出兵占领了属于坦桑尼亚的卡盖拉地区。由于准备不足,坦桑尼亚在几天之内便失去了卡盖拉。阿明得瑟地发言称,乌干达的伟大军队,已取得了历史性胜利。并且他还邀请尼雷尔参加一对一拳击,表示如果尼雷尔赢了,乌干达军队会立即撤军。这样的话,无疑是对老迈的尼雷尔的一种侮辱。乌干达军队进入卡盖拉地区后,烧杀抢掠无恶不作,共有8000多名当地人遭到杀害。坦桑尼亚举国震怒。经过尼雷尔的动员,坦桑尼亚军队人数,由战前的4万人,扩充到了包括警察部队、民兵在内的10万人。随后,坦桑尼亚军队对乌干达军队发起了反击。在短短两个月之内,乌干达军队就被彻底赶出了坦桑尼亚。1979年1月,坦桑尼亚军队乘胜追击,开始向乌干达境内发起进攻。乌干达军队犹如一盘散沙,节节败退,毫无斗志可言。坦桑尼亚军气势如虹,开始着手推翻阿明政权。(卡扎菲旧照)1979年3月,坦桑尼亚军逼近乌干达首都坎帕拉。危急时刻,利比亚领导人卡扎菲,派出一支约3000人的队伍,并提供了大量火炮、坦克、战机协助阿明进行作战。一开始,坦桑尼亚军在卢卡雅遭遇了沼泽拦路。坦军决定派201旅直接穿过沼泽,让装备更好的208旅从边缘绕行。结果201旅很快遭到了一支携带有大量重武器的利比亚军队攻击,双方激战一场,201旅遭到溃败。但一场小失利,并没有减少坦桑尼亚人的信心。在201旅和208旅会和后,坦军状态回勇。利比亚军队在正面战场上遭到惨痛打击,只能暂时选择撤退。卡扎菲不愿失败,他派遣轰炸机对坦军进行轰炸,但却未能命中目标。反而是坦桑尼亚连续派出的战机,彻底摧毁了乌干达和利比亚军队的有生力量。最终,坎帕拉被攻破,阿明政权垮台。坦桑尼亚军队的战斗力之所以这么强大,能够打败乌干达和利比亚联军,最重要的原因,是因为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坦桑尼亚和我国建立了外交关系后,坦桑尼亚曾派遣了大量军人前来我国学习。同时在武器装备上,也受到了我国的大力援助,俨然是一支翻版的非洲解放军。因此,就算是骁勇的卡扎菲,也不是这支坦桑尼亚军队的对手。

中国的军事实力有没有坦桑尼亚那么强?

1970年,乌干达强人阿明推翻了与中国和坦桑尼亚友好的奥博特政府。因为政变夺权,他为了巩固自己的独裁,在乌干达迅速开始了他的暴政。

奥博特属冷吉族人,阿明大肆屠杀冷吉族人。阿明先在军队杀起,因为他担心军队中的冷吉族人会支持奥博特,不知那天他们以其人之道还其人之身,也会政变到他的头上。一名冷吉族的参谋被阿明的军队杀死后,阿明竟割下他的头放在冰箱里冷藏了三天。军队中的冷吉族人杀光了,阿明再杀到民间。民间的冷吉族人杀的太多,来不及埋,就扔到维多利亚湖里喂鳄鱼,鳄鱼吃不那么多,许多尸体飘在湖上发臭。


阿明军队中的军官都被杀光了。小兵就获得提升。阿明提升士兵只讲对自己忠诚,许多士兵忠于阿明,却都是些残忍贪腐之徒。他们杀人的方法五花八门,有用棒子活活打死的,有用大刀肢解后再砍头,还有将人放在坦克履带上活活碾死。

阿明不顾国家的贫穷,花巨资在首都建立宏伟的清真寺和非洲团结组织会馆。余下的国库内的钱全被他放入了自己的腰包。据统计,在阿明执政期间30万乌干达人被杀害,还有近百万人沦为难民逃到坦桑尼亚。

阿明自上台第一天起,就与坦桑尼亚交恶。

原因是,坦桑尼亚总统尼雷尔与乌干达前总统奥博特是世交。阿明政变后,奥博特无处可去,尼雷尔容留了奥博特等阿明的反对派。奥博特的武装经常越过坦桑尼亚边境,袭击阿明的军队。




乌干达军队在撤出首都前屠杀平民
阿明也与我国关系恶化。

中国和坦桑尼亚是传统的友好国家。中国向坦桑尼亚军队派有军事顾问,帮助援建坦赞铁路。乌干达和坦桑尼亚关系紧张,也牵连到了中国。1971年7月和8月,阿明制造反华谣言。向中国政府进行攻击。我国外交部对此两次发出抗议。


一天,阿明突然向士兵在演讲中说,他得到”阿拉在梦中启示“,要在99天内驱逐在乌干达的所有亚洲人。乌干达的亚洲人主要是印度人,还有少数华侨也在被逐之列。现在的乌干达华侨都是在90年代后才迁过去的。阿明在乌干达的排亚行动遭到印度等英联邦国家和中国政府的强烈谴责。

因为阿明一直挑衅坦桑尼亚,中国的盟友坦桑尼亚和乌干达之间的战争只是一个时间问题。

在坦桑尼亚,军队实行预备役,平时正规军人民国防军1.5万。乌干达军队则达到2万。乍一看,乌干达军队实力占上峰。实则不然,坦桑尼亚总动员后,兵民、警察和后备役总兵力就达到10万人。而且坦桑尼亚得到英国的资助,用英国的钱从中国和苏联购买武器。苏联武器有米格-21,T-55坦克。中国援助和出售的武器有62式轻型坦克和59式坦克,63式水陆两栖坦克,歼七式战斗机。

乌干达的军队,装备的坦克较杂,有苏联的T-34,还有美国老式的M-4谢尔曼坦克。都是二战的老坦克。乌干达的飞机主要是苏联进口的米格-21。1974年,乌干达和巴解组织劫持一架载有以色列人的法航客机到恩德培机场。结果以特种部队营救人质成功,撤走前摧毁了11架乌干达米格-21和米格-17战斗机,让乌干达空军损失一半。



坦桑尼亚军队占领一个乌干达军队的机场,在大部分机场,乌干达空军的米格-17和米格-21都被炸毁。但坦桑尼亚军队和中国顾问在恩德培机场发现了7架完好的乌干达空军的米格-21MF.
1978年11月,乌干达参谋总长遭阿明手下行刺,参谋总长侥幸逃生到坦桑尼亚。忠于他的一个装甲团也叛逃到坦桑尼亚。中国在坦桑尼亚的军事顾问对这支部队进行了整编和训练。为他们配属了新的59式坦克。这支部队后来编为”乌干达民族解放联合阵线“,参加了解放乌干达的战争。 阿明大为恼火。为了坦桑尼亚收留叛逃的乌干达装甲团,他下令入侵坦桑尼亚。乌干达军队在坦桑尼亚屠杀了8000边民。

阿明还污辱坦桑尼亚总统尼雷尔说:自己是一个拳击高手,请尼雷尔与他在拳坛上较量一番。因为尼雷尔年事已高。他可反绑一手,脚绑铅块,只用单手迎击。由他崇拜的拳王穆罕默德阿里来做裁判,绝对公正。


坦桑尼亚总统火冒三仗,下令三军总动员迅速展开反击。

1978年12月,坦桑尼亚军收复全部国土并打入乌干达境内。1月,坦桑尼亚军队两路大军击溃乌干达军队进逼乌干达首都坎帕拉。 战斗中,坦桑尼亚军队根据中国军事顾问的建议,稳扎稳打。进攻时,都是炮火进行地毯式炮击,然后步兵跟在坦克和装甲车后推进。为防装甲车被敌军击毁造成车毁人亡,坦桑尼亚军不坐装甲车。而是躲在车后。尽管坦桑尼亚军进展缓慢 但伤亡极少。

乌干达军队则是躲在车中或猬集在车边,往往成为坦桑尼亚军反坦克导弹和反坦克炮的知靶。


阿明见前线失利。他又造谣说,中国军人参加了坦桑尼亚军队的攻击。还煞有其事地说,已经有一名中国军事顾问的尸体落在了乌干达军队的手中。马上就会在电视上展示。中国驻乌干达大使馆驳斥了阿明的谣言。

阿明同时向利比亚总统卡扎菲求助。

利比亚军队共派出了2000多人的军队,他们装备有苏联的”BM-21喀秋莎火箭炮“,T-55坦克和BMP-1步兵战车。

在乌干达南部的沼泽地带。装备有中国62式轻型坦克和63式水陆坦克的坦桑尼亚装甲部队,和装备有苏联T-55坦克和BMP-1装甲车的利比亚军队展开坦克大战。


坦桑尼亚军队的中国水陆坦克更适合于沼泽地和水网密集地区作战。而利军的苏制装甲车和坦克在沼泽地施展不开。结果,利军大败,丢弃全部重武器,逃入恩德培机场和乌干达第二大城市金贾。

坦桑尼亚军趁胜推进,很快在4月占领乌干达首都坎帕拉。随着乌干达各地的机场沦陷。利比亚军队与国内的空中通道被断绝。最后被困在乌干达的利军全部在恩德培机场和金贾向坦桑尼亚军投降。

阿明逃到利比亚后,不久与卡扎菲闹翻,他经伊拉克躲入沙特避难。晚年,阿明将从国内卷走的公款全部挥霍一空。穷困撩倒,只好自己买汰烧。2003年病死于沙特吉达。
一个团的乌干达坦克叛逃到坦桑尼亚后,得到中国军队顾问的训练。成立了后来的”乌干达民族解放联合阵线“,跟随坦桑尼亚军队打回老家,推翻了阿明。


乌干达是个怎么样的国家?

乌干达是很贫穷的。据说在乌干达北部地区呀,有个非常特殊的现象,就是黄瓜价格非常贵,都是论根卖,且穷人很少有买的;此外乌干达的贫民窟很多,很多贫民甚至无家可归,直接睡大街。事实上,乌干达中产阶级数量很少。仅有少数人非常富有,娶好几个老婆,住豪华的别墅,然后剩下的大部分人都是穷人,可以说除了富人就是穷人,并且穷人的数量要远多于富人。乌干达这个国家呢,在接收难民方面很有经验,目前收容了约140万难民。此外我们还要知道,乌干达边界常年为难民打开,来此的难民们不仅能获得工作,甚至还能拥有永久居住权,对待难民确实挺友好的,所以接受阿富汗难民也挺正常的,但如此行为呢,依然会引来不少吐槽,“乌干达是难民生意做得热火朝天,来者不拒”!乌干达人口贫穷的其他原因:当然了,以我浅薄的智慧,确实很难理解,乌干达为何愿意接收那么多难民,但我确实能看到,乌干达是最贫穷国家之一,有乌干达民众呢,甚至使出浑身解数来逃离这个国家。比如日本奥运会的时候,就有一名乌干达运动员当了逃兵,说他不会回到乌干达,想留在日本工作,虽然他最终被遣返回乌干达,但这足以告诉世人,乌干达的生活有多苦。

乌干达的风俗

  在贞节观念淡薄的今天,新婚新娘是否是处女已经成为很多“铁汉”娶妻的铁门槛。可是,对比乌干达部落首领的择妃观之后,那些设铁门槛的铁汉们恐怕要自愧“老土”了。


  在许多乌干达部落内,有一条风俗被流传下来:如果哪个部落首领纳一个处女为妃或为王后,那他会遭到所有族人的羞辱,处女嫫是否完整在这些部落族人的眼中毫无关系。


  更为有趣的是:部落中还专门设有“采妃使者”一个差事,这名不幸的人将业余从事一项苦差:于新妃交合。在这些部落内,人们都认为,被采过的新娘才更纯洁。


  确实是这样的 啊,那里的人们觉得娶处女是羞耻,在乌干达,一些当地人感觉自然、合理的习惯,在外人看来就是奇风异俗。而人们对其采用何种态度则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比如乌干达的卡拉莫贾人就认为穿衣服会招致祸害;在一些部落里,如果哪个部落首领纳处女为妃或王后,那他会遭到所有族人的羞辱;甚至女性穿裤子都会遭受道德谴责。

  不过,换种角度想以上诸多奇怪的习俗时,或许会有不同的感受,可能正是由于这些奇风异俗,才组成了乌干达的千姿百态。

  爱美,讲究服饰,是人之常情,然而在非洲有例外。乌干达东北山区的卡拉莫贾人就认为穿衣服是不吉祥的,会招致祸害。

  在往昔殖民统治时期,卡拉莫贾地方被视为禁区,卡拉莫贾人亦被看作野人,不准与内地人接触。由于长期与世隔绝,卡拉莫贾人便日益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俗。他们不管男女老少,皆不穿衣服。男人和小孩通常全身一丝不挂,妇女有时只在下身兜一块兽皮。

  乌干达政府曾在那里推行过强制穿衣运动,但遭到当地人的强烈反对。个别穿上衣服者,其衣服也被愤怒的人们撕得粉碎,其人还在众人胁迫下,不得不将衣服碎片当场吞下。

  答案来自百度,感谢作者。


乌干达的风俗

 比如乌干达的卡拉莫贾人就认为穿衣服会招致祸害;在一些部落里,如果哪个部落首领纳处女为妃或王后,那他会遭到所有族人的羞辱;甚至女性穿裤子都会遭受道德谴责。   不过,换种角度想以上诸多奇怪的习俗时,或许会有不同的感受:可能正是由于这些奇风异俗,才组成了乌干达的千姿百态。     穿衣服是不吉祥的  爱美,讲究服饰,是人之常情,然而在非洲有例外。乌干达东北山区的卡拉莫贾人就认为穿衣服是不吉祥的,会招致祸害。  在往昔殖民统治时期,卡拉莫贾地方被视为禁区,卡拉莫贾人亦被看作野人,不准与内地人接触。由于长期与世隔绝,卡拉莫贾人便日益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俗。他们不管男女老少,皆不穿衣服。  男人和小孩通常全身一丝不挂,妇女有时只在下身兜一块兽皮。  乌干达政府曾在那里推行过强制穿衣运动,但遭到当地人的强烈反对。个别穿上衣服者,其衣服也被愤怒的人们撕得粉碎,其人还在众人胁迫下,不得不将衣服碎片当场吞下。  嚼树根壮阳  乌干达“性树(Omuboro)”,学名为西非樱桃橘的植物,由于其具有壮阳特性而深受乌干达人的喜爱。  乌干达麦克雷雷大学植物学教授汉宁顿·奥也门·奥里达曾说,这种树就像一种天然的伟哥。由于其巨大的药用性能,现在这种树木被砍伐的速度比它繁殖的速度还快,已经严重威胁到它的长期生存。  据说当地人会直接咀嚼新鲜的根部,或将根部晒干后将其捣碎成粉末,然后与水混合形成一种壮阳药汁。  虽然迄今为止该国的国家化疗实验室还没有对其进行任何化学实验以确定其壮阳的有效性,但当地人多年来一直都认为服用它可以提高他们的性能力。  “性树”自然地生长在热带雨林中,而当地人会将这种植物连根拔起,因为其根部是最有价值的部分。也因如此,最后将导致这种植物连一点生存的机会都没有。而且,它的生长速度比较缓慢,大量的拔取这种植物将导致随后难以及时补充“货源”来满足旺盛的需求。 娶处女是耻辱  在贞节观念淡薄的今天,新婚新娘是否是处女已经成为很多“铁汉”娶妻的铁门槛。可是,对比乌干达部落首领的择妃观之后,那些设铁门槛的铁汉们恐怕要自愧“老土”了。  在许多乌干达部落内,有一条风俗被流传下来:如果哪个部落首领纳一个处女为妃或为王后,那他会遭到所有族人的羞辱,处女嫫是否完整在这些部落族人的眼中毫无关系。  更为有趣的是:部落中还专门设有“采妃使者”一个差事,这名不幸的人将业余从事一项苦差:于新妃交合。在这些部落内,人们都认为,被采过的新娘才更纯洁。  国宴主菜:香蕉饭  乌干达人招待客人自始至终不离香蕉。  客人入屋,先敬上一杯鲜美可口的香蕉汁,然后端上烤得焦黄的香蕉点心。正餐吃一种叫做“马托基”的香蕉饭。  “马托基”是以一种不甜的香蕉品种为原料,剥皮捣成泥状,蒸熟后拌上红豆汁、花生酱、红烧鸡块、咖喱牛肉。  吃过“马托基”的人,普遍称赞这是“世界上最好吃的饭”,因而它成了乌干达国宴的主菜。  乌干达的“国饮”是以香蕉和高粱面混合发酵酿成,香甜醇厚。开宴时,将酒坛摆在桌上,坛顶插着1米长的草管,宾主吮管对吸。 禁止女生穿裤子  在很多国家,裤子是极为普通的服饰,与“美貌女子”无关。然而,在非洲的一些传统部落中,女性穿裤子却属不道德行为。她们必须着长度过膝的裙装方可出门。  为了加强对女生的“道德情操”管理,位于乌干达东北部卡拉莫加地区的摩洛托中学2006年曾为整治校风而宣布“禁止女生穿裤子”,以正视听。  摩洛托中学校长对这个规定作出了如下解释:  “现在学校绝大多数女孩都穿上了裤子,像男孩一样自由出入于男生宿舍;尽管学校修建了新的围墙,但每到夜晚总有不少女孩翻越围墙和篱笆跑出去与男朋友约会,现在已有10多名妇女跑到学校大发雷霆,指责该校女生勾引她们的丈夫。”


英国的殖民史?

近代英国通过对外殖民掠夺成为资本主义强国的。近代早期,英国通过殖民扩张,掠夺殖民地财富,并且向殖民地倾销商品,喂饱了国内的资产阶级和工商业阶级。进入帝国主义阶段,更向全球扩展殖民势力。英国侵略史如下:1337年-1453年:英法"百年战争"1588年:击败西班牙无敌舰队,成为头号海上强国;1600年英国侵入印度;1688年之后又疯狂扩大地盘,在非洲冈比亚等地建立了“捕奴站”;十九世纪中叶,英国完全征服了缅甸和马来亚,夺取了南非的荷兰殖民地。在大洋洲,英国占领了许多岛屿,并侵占了新西兰,把它们统统并入了大不列颠帝国的版图;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占领中国香港岛,获得五个通商口岸;1854年克里米亚战争(与法国、土耳其联盟打俄国),为了向土耳其深入势力;1856~186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更大规模攫取在中国的殖民权利;1900参与八国联军侵华

英国在中国的殖民地 英国殖民国中国吗

没有。英国在亚洲的重心并不是中心并不是中国,而是印度,对中国,只是想惩罚一下,逼迫中国给予其特权以获取经济利益而已。再说,一个印度他还没有消化掉,更何况当时中国无论国土还是在经济军事上都远非印度所能比的,而且中国当时在政治上还是统一的,所以当时的英国认为他没有能力独吞中国的能力,让中国开放一些通商口岸最符合其利益。扩展资料:远古时代的殖民地多为拓殖型殖民地,即宗主国在海外的延续,例如腓尼基人建立的迦太基。在古希腊时期,希腊诸城邦在地中海和黑海沿岸建立了许多殖民地,一度远至北非和西班牙海岸。希腊人的殖民运动始于与海外地区的贸易需要,同时也有一些希腊公民不满本城邦政治现状,或由于地少人多而移居海外。希腊人的海外殖民区建立起来之后,大多保持政治上的独立性,但同母邦保留一定的联系,派遣代表参加全希腊的古奥林匹克运动会,并且以身为希腊文明的前哨而自豪。一些希腊殖民地保存至今,如叙拉古(在意大利西西里岛,今名锡拉库扎)、塔兰托和拜占廷(今伊斯坦布尔)。希腊人的海外殖民区建立起来之后,大多保持政治上的独立性,但同母邦保留一定的联系,派遣代表参加全希腊的古奥林匹克运动会,并且以身为希腊文明的前哨而自豪。一些希腊殖民地保存至今,如叙拉古(在意大利西西里岛,今名锡拉库扎)、塔兰托和拜占廷(今伊斯坦布尔)。现代通用的“殖民地Colony”一词来自古罗马的“Colonia”,原指由罗马公民及其家属组成的守卫亚平宁半岛海岸的村社。随着罗马统治地域的扩大,这一制度逐渐推及到新征服地区,演变成殖民制度。殖民者仍然享受罗马公民的一切权利,被征服地区的人口则无法享受罗马公民权(至罗马共和国后期和罗马帝国时期,随着被征服地区的罗马化,公民权方赋予殖民地人民)。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英国殖民地

上一篇:氨基酸洁面膏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推荐

热门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