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舟八号升空视频
神舟8号的航天员是谁
神州八号没有航天员。“神八”“神九”飞天不载人,神舟八号发射目标飞行器(专门用于对接),也就是空间实验室,神舟九号实现无人对接,但“神八”与“神九”飞船都将没有航天员跟随上天。而神舟十号则实现载人对接。今后的载人飞船发射时间间隔将大大缩短,目标飞行器发射当年就可以发射对接飞船。他说,“神七”到“神十”飞船的发射,都服务于太空空间站建设。如果“神八”能顺利升空,“神九”与“神十”就不用再等两年,“一个多月后就可能上天了”。以后的“神舟”飞船系列仍将由长征二号F火箭发射。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神六”副总设计师杨宏介绍说,我国已经进入载人工程第二阶段,这一阶段载人航天事业的主要任务是建立短期内有人照料的小型空间实验室。神舟八号飞船,是中国神舟系列飞船的第八个。于2009年发射。神八是一艘无人飞船,它发射升空后,与神舟九号对接,成为一座小型空间站。中国工程院院士、原“神舟”号飞船总设计师戚发轫透露,在中国的载人航天“三步走”计划中,中国最终要建设的是一个基本型空间站,它的规模不会超过现有的“和平号”或国际空间站。
神舟号飞船的资料
神舟飞船是中国自行研制,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达到或优于国际第三代载人飞船技术的飞船。 神舟号飞船是采用三舱一段,即由返回舱、轨道舱、推进舱和附加段构成,由13个分系统组成。神舟号飞船与国外第三代飞船相比,具有起点高、具备留轨利用能力等特点。神舟系列载人飞船由专门为其研制的长征二号F火箭发射升空,发射基地是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回收地点在内蒙古中部的四子王旗航天着陆场。一、轨道舱飞船结构分为:轨道舱、返回舱、推进舱、附加段,四部分,“神舟”飞船的轨道舱是一个圆柱体,总长度为2.8米,最大直径2.27米,一端与返回舱相通,另一端与空间对接机构连接。轨道舱被称为“多功能厅”,因为几名航天员除了升空和返回时要进入返回舱以外,其它时间都在轨道舱里。轨道舱集工作、吃饭、睡觉和清洁等诸多功能于一体。为了使轨道舱在独自飞行的阶段可以获得电力,轨道舱的两侧安装了太阳电池板翼,每块太阳翼除去三角部分面积为2.0×3.4米,轨道舱自由飞行时,可以由它提供0.5千瓦以上的电力。轨道舱尾部有4组小的推进发动机,每组4个,为飞船提供辅助推力和轨道舱分离后继续保持轨道运动的能力;轨道舱一侧靠近返回舱部分有一个圆形的舱门,为航天员进出轨道舱提供了通道,不过,该舱门的最大直径仅65厘米,只有身体灵巧、受过专门训练的人才能进出自由。舱门的上面有轨道舱的观察窗。轨道舱是飞船进入轨道后航天员工作、生活的场所。舱内除备有食物、饮水和大小便收集器等生活装置外,还有空间应用和科学试验用的仪器设备。返回舱返回后,轨道舱相当于一颗对地观察卫星或太空实验室,它将继续留在轨道上工作半年左右。轨道舱留轨利用是中国飞船的一大特色,俄罗斯和美国飞船的轨道舱和返回舱分离后,一般是废弃不用的。作为航天员的“太空卧室”,轨道舱的环境很舒适,舱内温度一般在17至25摄氏度之间。二、返回舱返回舱又称座舱,长2.00米,直径2.40米(不包括防热层)。它是航天员的“驾驶室”。是航天员往返太空时乘坐的舱段,为密闭结构,前端有舱门。神舟飞船的返回舱呈钟形,有舱门与轨道舱相通。返回舱式飞船的指挥控制中心,内设可供3名航天员斜躺的座椅,供航天员起飞、上升和返回阶段乘坐。座椅前下方是仪表板、手控操纵手柄和光学瞄准镜等,显示飞船上各系统机器设备的状况。航天员通过这些仪表进行监视,并在必要时控制飞船上系统机器设备的工作。轨道舱和返回舱均是密闭的舱段,内有环境控制和生命保障系统,确保舱内充满一个大气压力的氧氮混合气体,并将温度和湿度调节到人体合适的范围,确保航天员在整个飞行任务过程中的生命安全。另外,舱内还安装了供着陆用的主、备两具降落伞。神舟号飞船的返回舱侧壁上开设了两个圆形窗口,一个用于航天员观测窗外的情景,另一个供航天员操作光学瞄准镜观测地面驾驶飞船。返回舱的底座是金属架层密封结构,上面安装了返回舱的仪器设备,该底座重量轻便,且十分坚固,在返回舱返回地面进入大气层时,保护返回舱不被炙热的大气烧毁。三、推进舱推进舱又叫仪器舱或设备舱。推进舱长3.05米,直径2.50米,底部直径2.80米。安装推进系统、电源、轨道制动,并为航天员提供氧气和水。它呈圆柱形,内部装载推进系统的发动机和推进剂,为飞船提供调整姿态和轨道以及制动减速所需要的动力,还有电源、环境控制和通信等系统的部分设备。两侧各有一对太阳翼,除去三角部分,太阳翼的面积为2.0×7.5米。与前面轨道舱的电池翼加起来,产生的电力将三倍于联盟号,平均1.5千瓦以上,差不多相当于富康AX新浪潮汽车的电源所提供功率。这几块电池翼除了所提供的电力较大之外,它还可以绕连接点转动,这样不管飞船怎样运动,它始终可以保持最佳方向获得最大电力,免去了“翘向太阳”所要进行的大量机动,这样可以在保证太阳电池阵对日定向的同时进行飞船对地的不间断观测。设备舱的尾部是飞船的推进系统。主推进系统由4个大型主发动机组成,它们在推进舱的底部正中。在推进舱侧裙内四周又分别布置了4对纠正姿态用的小推进器,说它们小是和主推进器比,与其他辅助推进器比它们可大很多。另外推进舱侧裙外还有辅助用的小型推进器。四、神舟飞船附加段附加段也叫过渡段,是为将来与另一艘飞船或空间站交会对接做准备用的。在载人飞行及交会对接前,他也可以安装各种仪器用于空间探测。对于附加段现阶段的设备没有官方介绍,但是一些业内人士进行了大胆的推测,如:其中一个半环型装置,据推测是用来安装方形的仪器装置。而三个相互垂直并可伸出的0.4米的探针被推测为可能是导航系统的一部分或对接系统的一部分。因为美国的阿波罗飞船上曾有类似的装置用来进行对接。神舟飞船轨道舱前端可能装有俄罗斯式的对接系统。但这些装置可能只是一种试验型,在将来执行与太空站对接的任务时肯定会被新型对接系统所替换。扩展资料:神州飞船各型号概览1、神舟一号,发射时间:1999-11-20 06:30,返回时间:1999-11-21 03:41,乘组:无人飞船,飞行时间:21小时11分。2、神舟二号,发射时间:2001-01-10 01:00,返回时间:2001-01-16 19:22,乘组:无人飞船,飞行时间:6天18小时22分。3、神舟三号,发射时间:2002-03-25 22:15,返回时间:2002-04-01 16:54,乘组:搭载模拟人,飞行时间:6天18小时39分。4、神舟四号,发射时间:2002-12-30 00:40,返回时间:2003-01-05 19:16,乘组:搭载模拟人,飞行时间:6天18小时36分。5、神舟五号,发射时间:2003-10-15 09:00,返回时间:2003-10-16 06:28,乘组:杨利伟,飞行时间:21小时28分。6、神舟六号,发射时间:2005-10-12 09:00,返回时间:2005-10-17 04:32,乘组:费俊龙、聂海胜,飞行时间:4天19时32分。7、神舟七号,发射时间:2008-09-25 21:10,返回时间:2008-09-28 17:37,乘组:翟志刚、刘伯明、景海鹏,飞行时间:2天20小时30分。8、神舟八号,发射时间:2011-11-01 05:58,返回时间:2011-11-17 19:32,乘组:搭载模拟人,飞行时间:18天。9、神舟九号,发射时间:2012-06-16 18:37,返回时间:2012-06-29 10:03,乘组:景海鹏、刘旺、刘洋,飞行时间:12天。10、神舟十号,发射时间:2013-06-11 17:38,返回时间:2013-06-26 08:07,乘组:聂海胜、张晓光、王亚平,飞行时间:15天。11、神舟十一号,发射时间:2016-10-17 07:30,返回时间:2016-11-18 13:33,乘组:景海鹏、陈冬,飞行时间:32天。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神舟飞船
神舟5号、6号、7号、8号的资料
1、神舟五号载人飞船是“神舟”号系列飞船中的第五艘,是中国首次发射的载人航天飞行器。它于2003年10月15日9时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将航天员杨利伟及一面具有特殊意义的中国国旗送入太空,2003年10月16日6时23分返回。这个飞船标志着中国成为前苏联(俄罗斯)和美国之后的第三个将人类送上太空的国家。它标志着我国在航天技术上的又一座里程碑。发射时间:2003年10月15日09时00分返回时间:2003年10月16日6时23分2、神舟六号载人飞船,是中国神舟号飞船系列之一。“神舟六号”与“神舟五号”在外形上没有太大的差别,仍为推进舱、返回舱、轨道舱的三舱结构,重量基本保持在8吨左右,用长征二号F型运载火箭进行发射。神舟六号飞船是中国第二艘搭载航天员的飞船,也是中国第一艘执行“多人飞天”任务的载人飞船。这也是世界上人类的第243次太空飞行。发射时间:2005年10月12日上午9:00返回时间:2005年10月17日 04:333、神舟7号,发射基地是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着陆地点是四子王旗阿木古郎大草原。从神舟七号开始,我国进入载人航天二期工程。在这一阶段里,将陆续实现航天员出舱行走、空间交会对接等科学目标。为下一步建立太空空间站作准备。发射时间:2008年9月25日返回时间:2008年9月29日4、神舟八号飞船,是中国“神舟”系列飞船的第八架飞船,飞船为三舱结构,由轨道舱、返回舱、推进舱组成。神舟八号为改进型飞船,全长9米,最大直径2.8米,起飞质量8082公斤。神舟八号飞船进行了较大的技术改进,它发射升空后,与天宫一号对接,成为一个小型空间站。于2011年11月1日5时58分10秒由改进型“长征二号”F遥八火箭顺利发射升空。升空后2天,“神八”与此前发射的“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进行了空间交会对接。组合体运行12天后,神舟八号飞船脱离天宫一号并再次与之进行交会对接试验,这标志着我国已经成功突破了空间交会对接及组合体运行等一系列关键技术。2011年11月16日18时30分,神舟八号飞船与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成功分离,返回舱于2011年11月17日19时许返回地面。发射时间:2011年11月1日5时58分10秒返回时间:2011年11月17日19时32分30秒拓展资料:神舟飞船是中国自行研制,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达到或优于国际第三代载人飞船技术的飞船。 神舟号飞船是采用三舱一段,即由返回舱、轨道舱、推进舱和附加段构成,由13个分系统组成。神舟号飞船与国外第三代飞船相比,具有起点高、具备留轨利用能力等特点。神舟系列载人飞船由专门为其研制的长征二号F火箭发射升空,发射基地是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回收地点在内蒙古中部的四子王旗航天着陆场。
关于神舟六号的资料
1、神舟六号载人飞船,是中国神舟号飞船系列之一。“神舟六号”与“神舟五号”在外形上没有太大的差别,仍为推进舱、返回舱、轨道舱的三舱结构,重量基本保持在8吨左右,用长征二号F型运载火箭进行发射。
2、神舟六号飞船是中国第二艘搭载航天员的飞船,也是中国第一艘执行“多人飞天”任务的载人飞船。这也是世界上人类的第243次太空飞行。
神舟1号到神舟9号发射时间是什么时候,它们的宇航员各是谁?
神舟一号到四号是试验飞船,不载人
神舟五号载人飞船 航天员:杨利伟 (中国太空第一人)
神舟六号载人飞船 航天员:费俊龙 聂海胜
神舟七号载人飞船 航天员:翟志刚 刘伯明 景海鹏 (翟志刚进行了中国人首次太空行走)
神舟八号飞船 与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进行无人交会对接试验
神舟九号飞船 将搭载3名航天员 于2012年6月至8月择机发射
神舟一到八号发射及返回时间
神舟一号:发射 1999年11月20日6时30分7秒 返回 1999年11月21日3时41分
神舟二号:发射 2001年1月10日1时00分03秒 返回 2001年1月16日19时22分
神舟三号:发射 2002年3月25日22时15分 返回 2002年4月1日16时54分
神舟四号:发射 2002年12月30日0时40分 返回 2003年1月5日19时16分
神舟五号:发射 2003年10月15日9时整 返回 2003年10月16日6时28分
神舟六号:发射 2005年10月12日9时整 返回 2005年10月17日凌晨4时32分
神舟七号:发射 2008年9月25日21时10分04秒 返回 2008年9月28日17时40分
神舟八号:发射 2011年11月1日5时58分10秒 返回 2011年11月17日19时36分
===============================================================
纯手打,希望楼主采纳!劝楼主多关心一点国家大事,这些事情应该关注的。
百度百科里有比较全面的介绍,还有不知道的可以问我,或者百度一下!
神舟九号发射时间及航天员等
2012年6月16日18时37分,神舟九号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
神舟九号航天员名单:景海鹏,刘洋,刘旺。作为航天员景海鹏是第二次参加飞行任务;刘洋成为我国首位参加载人航天飞行的女航天员,她也是我国第二批航天员中首个参加飞行任务的。
神舟九号飞船是中国航天计划中的一艘载人宇宙飞船,是神舟号系列飞船之一。神九是中国第一个宇宙实验室项目921-2计划的组成部分,天宫与神九载人交会对接将为中国航天史上掀开极具突破性的一章。中国计划2020年中国将建成自己的太空家园,独立自主的中国空间站届时可能成为世界上唯一的空间站。2012年6月16日18时37分21秒,神舟九号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升空。2012年6月18日11时左右转入自主控制飞行,14时左右与天宫一号实施自动交会对接,这是中国实施的首次载人空间交会对接。并于2012年6月29日10点03分安全返回。神舟九号飞船已于2012年6月中旬择机发射,这也是载人航天飞船首次在夏季发射。
神舟八号飞船的资料
神舟八号是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发射的第八艘飞船,下面是神舟八号的详细介绍:神舟八号,简称“神八”,为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发射的第八艘飞船,是中国首次进行交会对接航天飞行任务,也是中国“三步走”空间发展战略中建造空间站的重要前提。2011年11月1日神舟八号飞船发射升空,进入预定轨道。于2011年11月3日与天宫一号完成刚性连接,形成了组合体。于2011年11月17日返回舱降落于内蒙古中部地区的主着陆场区,完成对接任务。神舟八号的人物特点:1、技术要求高:发射神舟飞船的运载火箭入轨精度指标比工程前期有大幅提高;载人飞行器在轨寿命比原来提高了3倍;飞船发射入轨后,要从距目标飞行器1万多千米之外,制导控制到两个飞行器相对位置偏差不能超过18厘米。2、新技术应用多:突破了运载火箭高精度迭代制导,空间飞行器自主相对测量、制导导航和控制等一系列关键技术;完成了高精度空间测量仪器,以及对接机构等关键设备攻关研制;首次采用了半刚性太阳能帆板。3、验证难度大:虽然完成了大量地面仿真和验证试验,但由于受地面环境和试验条件限制,交会对接总体方案和新研设备性能指标无法在地面得到全面真实的验证,尚需通过飞行试验考核。
神舟八号发生了什么
2021年6月17日晚间,中国火箭“长征二号F”成功将载人飞船“神舟十二号”发射升空并将其送上预定轨道。神舟十二号将前往中国空间站天和,完成三个月的太空任务。
然而,神舟八号却没有这么幸运。
2018年5月17日,中国火箭“长征二号F”首次搭载载人飞船模拟器进行发射试验。然而,在第三级火箭发动机点火后不久,该火箭突然失控,导致神舟八号飞船在轨道运行失败。
随即,中国宣布了神舟八号任务失败的消息。尽管这次失败没有造成人员伤亡,也没有引发危及地面居民的危险,但对中国航天事业发展的打击是无法忽视的。
值得一提的是,神舟八号是中国第一个自主研制的自动交会对接飞行系统进行实验的载人飞船,其最大特点是自主交会对接,这对于未来中国航天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航天事业如研究发展以至实施交会对接都是一项非常复杂和高度技术的工作。神舟八号任务的失败,也再次让我们明白了成功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中国航天事业在不断尝试中前进,更需在失败中吸取教训,不断实现自身的突破。
虽然神舟八号任务失败,但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正在紧锣密鼓的推进神舟十二号任务,这是中国人第二十次载人航天飞行,也是当前推进建设中国空间站的重大航天工程任务的关键之一。我们相信,在科技的不断进步下,中国航天事业会迎来更加辉煌的明天。
神舟五、六、七、九、十号分别是谁?(航天员)
神舟五号航天员:杨利伟神舟六号航天员:费俊龙、聂海胜神舟七号航天员:翟志刚、刘伯明、景海鹏神舟九号航天员:景海鹏、刘旺、刘洋(女)神州十号航天员:聂海胜、张晓光、王亚平(女)拓展资料:神舟飞船是中国自行研制,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达到或优于国际第三代载人飞船技术的飞船。神舟号飞船是采用三舱一段,即由返回舱、轨道舱、推进舱和附加段构成,由13个分系统组成。神舟号飞船与国外第三代飞船相比,具有起点高、具备留轨利用能力等特点。神舟系列载人飞船由专门为其研制的长征二号F火箭发射升空,发射基地是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回收地点在内蒙古中部的四子王旗航天着陆场。参考资料:百度百科 神舟飞船
神舟九号和神舟十号是什么时候发射的,宇航员分别是谁?
2012年6月16日18时37分21秒,神舟九号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升空。航天员为景海鹏、刘旺、刘洋。2013年6月11日17时38分02秒,神舟十号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921工位”点火发射升空。宇航员为聂海胜、张晓光、王亚平(女)。扩展资料: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周建平介绍说,在承担的使命上,神九主要是进行载人空间交会对接试验,实现载人交会对接技术的突破。而神十虽然还要继续进行与天宫一号的自动和手动空间交会对接,但是其重点转向对这些技术的验证和应用。相当于载人飞船天地往返运输系统要进一步定型阶段,为以后进一步开展空间实验室的研究和空间站的建设奠定一个天地往返的运输系统。在具体实验内容上,神十增加了绕飞,也就是神十飞船计划绕着目标飞行器天宫一号进行绕飞。这一实验的成功对建造空间站同样非常重要,因为空间站上可能有多个对接口,飞行器要从多个方向与它对接,这就需要对飞行器绕飞进行进一步考核。总结起来就是,在神九标志中国突破和掌握了载人交会对接技术的基础上,神十将进行载人天地往返运输系统的首次应用性飞行。神十发射并完成与天宫一号空间交会对接等任务后,中国载人航天第二步任务第一阶段将完美收工,全面进入空间实验室和空间站研制阶段。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神舟九号飞船、百度百科—神舟十号飞船
神舟八号宇航员牺牲的是谁,神舟八号的航天员是谁?
提起神舟八号宇航员牺牲的是谁,大家都知道,有人问神舟八号的员是谁?,另外,还有人想问哪些宇航员牺牲了?要完整的,你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其实神舟八号的宇航员是谁?,下面就一起来看看神舟八号的员是谁?,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神舟八号宇航员牺牲的是谁 神舟八号的宇航员是谁? 1、神舟八号宇航员牺牲的是谁:神舟八号的员是谁? 2、神舟八号宇航员牺牲的是谁:哪些宇航员牺牲了?要完整的 3、神舟八号宇航员牺牲的是谁:神舟八号的宇航员是谁? 4、神舟八号宇航员牺牲的是谁:神州八号的宇航员是谁? 神州8号是没有员的,在未来的几年内,中国会连续发射三颗卫星,建立自己的空间站。可能在神10或以后上会有员跟同发射。****个死在太空的人是谁。 5、神舟八号宇航员牺牲的是谁:神舟7号8号9号10号卫星分别是干什么的员分别是谁 6、神舟八号宇航员牺牲的是谁:神舟十一号员是谁 神州十一号宇航员是谁 7、神舟八号宇航员牺牲的是谁:神舟八号宇航员是谁 并无宇航员,不载人飞行 8、神舟八号宇航员牺牲的是谁:中国牺牲的员都有谁? 9、神舟八号宇航员牺牲的是谁:神舟一号二号三号四号六号七号八号的宇航员是谁? 长征3乙**死了多少人。 10、神舟八号宇航员牺牲的是谁:牺牲的宇航员有哪些? 以上就是与神舟八号的员是谁?相关内容,是关舟八号的员是谁?的分享。看完神舟八号宇航员牺牲的是谁后,希望这对大家有所帮助!
神舟七号的航天员是谁
刘伯明、翟志刚、景海鹏。神舟七号,简称“神七”,为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发射的第七艘飞船,是中国的第三次载人航天飞行任务,也是中国“三步走”空间发展战略的第二阶段。神舟七号于2008年9月25日发射升空,进入预定轨道;于2008年9月27日进行出舱活动,完成中国人首次太空行走;于2008年9月28日进入返回程序,返回舱安全着陆于内蒙古预定区域,完成载人航天飞行任务。
翟志刚,男,汉族,黑龙江龙江县龙江镇龙西村人,党员,大学文化、双学士。1966年10月出生,身高166cm,1985年6月入伍,1991年9月入党,现为中国人民解放军航天员大队二级航天员,副师职,上校军衔。
刘伯明,男,汉族,黑龙江齐齐哈尔市依安人,党员,大学文化、双学士。1966年9月出生,1985年6月入伍,1990年9月入党,现为中国人民解放军航天员大队二级航天员,副师职,上校军衔。
景海鹏,男,汉族,山西运城人,党员,大学文化、双学士。1966年10月出生,1985年6月入伍,1987年9月入党,现为中国人民解放军航天员大队二级航天员,副师职,上校军衔。
神舟飞船到几号了
神舟飞船到十五号了。神舟飞船是中国自行研制、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达到或优于国际第三代载人飞船技术的空间载人飞船。 神舟飞船是采用三舱一段结构,即由返回舱、轨道舱、推进舱和附加段构成,由13个分系统组成。神舟飞船与国际第三代飞船相比,具有起点高、具备留轨利用能力等特点。目前神舟系列最新发射的飞船到十五号了。北京时间2022年11月29日23时08分,搭载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五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与火箭成功分离,进入预定轨道,飞行乘组状态良好,发射取得圆满成功。北京时间11月30日7时33分,神舟十五号3名航天员顺利进驻中国空间站。神舟飞船系统组成神舟载人飞船工程分为载人飞船工程大系统和载人飞船系统两个层次。载人飞船工程大系统由载人飞船系统、运载火箭系统、航天员系统、应用系统、发射场系统、测控与通信系统和着陆场系统共7个系统组成。神舟载人飞船系统是前述7个系统之一,由结构与机构、环境控制与生命保障、热控制、制导导航与控制、推进、测控与通信、数据管理、电源、返回着陆、逃逸救生、仪表与照明、有效载荷、乘员共13个分系统组成。神舟飞船系统结构由轨道舱、返回舱、推进舱和附加段组成。轨道舱是航天员生活和工作的地方。返回舱是飞船的指挥控制中心,航天员乘坐其上天和返回地面。推进舱也称动力舱,为飞船在轨飞行和返回时提供能源和动力。
神舟几号开始载人飞船
神舟一号(发射1999-11-20) ,二号(2001-01-10 )都是无人飞船,三号(2002-03-25)、四号(2002-12-30 ),都是模拟人飞船。五号开始载人飞船。
神舟五号飞船,航天员:杨利伟。(2003-10-15)
神舟六号飞船,航天员:费俊龙、聂海胜。(2005-10-12 )
神舟七号飞船,航天员:翟志刚、刘伯明、景海鹏。(2008-09-25)
神舟八号飞船,无航天员,采用模拟人。(2011-11-01)
神舟九号飞船,航天员:景海鹏、刘旺、刘洋。(2012-06-16 )
神舟十号飞船,航天员:聂海胜、张晓光、王亚平。(2013-06-11)
神舟十一号飞船,航天员:景海鹏、陈冬。(2016-10-17)
神舟十二飞船,航天员:聂海胜、刘伯明、汤洪波。(2021-06-17)
神舟十三飞船,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2021-10-16 )
神舟十四号飞船,航天员:陈冬、刘洋、蔡旭哲。(2022-06-05)
神舟八号飞船的任务是什么?
“神八”的升空,是为了与“天宫一号”实施我国首次空间交会对接任务。此次任务目标是,准确进入轨道,精确交会对接、稳定组合运行,安全撤离返回。此次任务,共有航天员系统、空间应用系统、载人飞船系统、运载火箭系统、发射场系统、测控通信系统、着陆场系统、空间实验室系统等载人航天工程八大系统参加任务。中德两国科学家将在神八上开展17项空间生命科学实验。
按照计划,天宫一号发射升空后,将两次变轨,进入高度约350公里的近圆轨道进行在轨测试。神舟八号飞船发射前,天宫一号降轨至343公里的近圆轨道等待交会对接。目前,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设备工作正常,满足交会对接任务要求。神舟八号飞船发射入轨后两天内完成与“天宫一号”的第一次交会对接,形成组合体,组合体飞行12天左右,择机进行第二次交会对接。组合体运行结束后,飞船于一天内返回地面,天宫一号将升轨至自飞行轨道,转入长期运行管理模式,等待与神舟九号、十号飞船的交会对接。
天宫一号与神舟八号交会对接任务方案:
一、 首次交会对接任务技术状态
首次交会对接为无人自动交会对接试验,对接目标飞行器为天宫一号,追踪飞行器为神舟八号飞船。
神舟八号飞船为改进型载人飞船,沿用返回舱、推进舱和轨道舱三舱结构,全长9 米,舱段最大直径2.8 米,起飞质量8082 千克。增加了微波雷达、激光雷达、CCD敏感器等交会测量设备,以及主动式对接机构,具备自动和手动交会对接与分离功能。对接机构采用导向板内翻式的异体同构周边式构型,对接后可形成0.8 米的航天员转移通道。
发射神舟八号飞船的长征二号F 遥八火箭是在原长征二号F 火箭基础上,对助推器、控制系统、故障检测处理系统等进行了改进,提高了可靠性和入轨精度。火箭全长约58米,起飞质量约497000千克,运载能力不小于8130千克。
交会对接测控通信网由2颗天链一号中继卫星、16个国内外陆基测控站、3艘测量船,以及北京飞控中心和西安测控中心组成。
神舟八号飞船返回的主着陆场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苏尼特右旗以西阿木古朗草原。
二、首次交会对接任务飞行程序
交会对接飞行过程分为远距离导引段、自主控制段、对接段、组合体飞行段和分离撤离段。
远距离导引段自神舟八号飞船入轨后开始,在地面测控通信系统的导引下,神舟八号飞船经五次变轨,从初始轨道转移到330千米的近圆轨道,在距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后下方约52千米处,与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建立稳定的空空通信链路,开始自主导航。
自主控制段经历寻的、接近和平移靠拢三个阶段,神舟八号飞船通过交会对接测量设备,自主导航至与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接触,自主控制飞行过程约144分钟。
对接段从对接机构接触开始,在15分钟之内完成捕获、缓冲、拉近和锁紧四个过程,最终实现两飞行器刚性连接,形成组合体。
组合体飞行段由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负责组合体飞行控制,神舟八号飞船处于停靠状态。组合体飞行12天左右,择机进行第二次交会对接试验。对接机构解锁后,两飞行器分离,神舟八号飞船撤离至距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140米处停泊,按照对接程序进行第二次交会对接,再次构成组合体。
组合体继续飞行2天后,进入分离撤离段,两飞行器再次分离,神舟八号飞船撤离至距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5千米外的安全距离,交会对接试验结束。
尔后,神舟八号飞船按预定返回程序飞行,返回舱返回主着陆场;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变轨升至高度约370千米自主飞行轨道运行,等待下一次交会对接。
三、后续飞行任务安排
根据交会对接任务计划安排,将于2012年发射神舟九号和神舟十号飞船,再进行两次交会对接。其中神舟九号飞船是否载人,将根据神舟八号飞行任务评估情况决策,神舟十号飞船执行载人飞行。
通过上述飞行任务,突破和掌握空间交会对接技术,将使我国载人航天技术水平跃上一个新的台阶。
神舟八号飞船的主要任务
天宫一号/神舟八号交会对接任务,是中国首次空间交会对接试验,是突破和掌握空间飞行器交会对接技术的关键之战,是继突破载人飞船天地往返和航天员空间出舱活动技术后,我国组织实施的又一重大科技实践活动。此次任务目标是,准确进入轨道,精确交会对接、稳定组合运行,安全撤离返回。此次任务,共有航天员系统、空间应用系统、载人飞船系统、运载火箭系统、发射场系统、测控通信系统、着陆场系统、空间实验室系统等载人航天工程八大系统参加任务。
上一篇:电流表符号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