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职业能力测验题
政法干警行测(数字推理)专题讲解(32)
政法干警行测(数字推理)专题讲解(32)
【531】5,12,24,36,52,( )
A.58;B.62;C.68;D.72;
分析:选C。5=2+3,12=5+7 ,24=11+13 ,36=17+19 ,52=23+29 ,全是从小到大的质数和,所以下一个是31+37=68
【532】129,107,73,17,-72,( )
分析:答案-217。129-107=22,107-73=34,73-17=56,17-(-72)=89;其中22,34,56,89第一项+第二项=第三项,则56+89=145,-72-145=-217
【533】2,-1,-1/2,-1/4,1/8,( )
A.-1/10;B.-1/12;C.1/16;D.-1/14;
分析:选C。(2,-1);(-1,-1/2);(-1/2,-1/4);(1/8,())===>每组的前项比上后项的绝对值是 2
【534】2,10,30,68,( )
分析:答案130。13+1=2,23+2=10,33+3=30,43+4=68,53+5=130
【535】-7,3,4,( ),11
A、-6;B、7;C、10;D、13
分析:选b。11-((-7)的绝对值)=4,7-(3的绝对值)=4,而4 是中位数
【536】0,17,26,26,6,( )
A.8;B.6;C.4; D.2
分析:选C。
思路一:每项个位数 -- 十位=>0,6,4,4,6,4=>分三组=>(0,6),(4,4),(6,4)=>每组和=>6,8,10等差
思路二:0=>0,17=>7-1=6,26=>6-2=4,26=>6-2=4,6=>6,?=>?。得出新数列:0,6,4,4,6,?。0+6-2=4,6+4-6=4,4+4-2=6,4+6-6=?,?=>4
【537】6,13,32,69,( )
A.121;B.133;C.125;D.130
分析:选d。
思路一:13-6=7;32-13=19;69-32=37;7,19,37均为质数,130-69=61 也为质数。其他选项均不是质数。
思路二:数列规律是 偶 奇 偶 奇 偶
思路三:13+5=6,23+5=13,33+5=32,43+5=69,53+5=130
【538】15,27,59,( ),103
A.80;B.81;C.82;D.83
分析:选b。15-5-1=9;27-2-7=18;59-5-9=45;XY-X-Y=?;103-1-3=99;成为新数列9,18,45,?,99 后4个都除9,得新数列2,5,(),11为等差,()为8 时是等差数列,得出?=8×9=72 所以答案为B,是81
【539】3,2,5/3,3/2,( )
A.7/5;B.5/6;C.3/5;D.3/4
分析:选a。
思路一:3/1,4/2,5/3,6/4,下一个就是7/5
思路二:相邻差是1/1,1/3,1/6,1/10.分子是1,分母差是个数列
【540】1,2,3,35,( )
A.70;B.108;C.11000;D.11024
分析:选d。(1×2)得平方-1=3,(2×3)得平方-1=35,所以(3×35)得平方-1=?
【541】2,5,9,19,37,( )
A.59;B.74;C.73;D.75
分析:选d。2×2+1=5,2×5-1=9,2×9+1=19,2×19-1=37,2×37+1=75
【542】1,3,15,( )
分析:答案255。
思路一:可以这样理解,3=(1+1)的平方-1,15=(3+1)的平方-1,255=(15+1)的平方-1
思路二:21-1=1,22-1=3,24-1=16。1,2,4是以2为公比的等比数列,那么下一个数就是8,所以,28-1=255。
【543】1/3,1/15,1/35,( )
分析:答案1/63。分母分别是 1x3,3x5,5x7,7x9,其中1,3,5,7,9连续奇数列
【544】1,5,10,15,( )
分析:答案30。最小公倍数。
【545】165,140,124,( ),111
A.135;B.150;C.115;D.200
分析:选c。165-140=25=52,140-124=16=42,124-?=9=32,?-111=4=22。
【546】1,2,4,6,9,( ),18
A.11;B.12;C.13;D.14
分析:选c。1+2+1=4,2+4+0=6,4+6-1=9,6+9-2=13,9+13-4=18,其中,1,0,-1,-2,-4首尾相加=>-3,-2,-1等差。
【547】8,10,14,18,( )
A. 24;B. 32;C. 26;D. 20
分析:选c。
思路一:两两相加得8+10=18,10+14 =24,14+18=32,18+26=44,18 24 32 44 相差的6 8 10 等差。
思路二:两两相减=>2,4,4,8=>分两组=>(2,4),(4,8)每组后项/前项=2。
【548】4,5,9,18,34,( )。
A. 59;B. 37;C. 46;D. 48
分析:选a。该数列的后项减去前项得到一个平方数列,故空缺处应为34+25=59。
【549】1,3,2,6,11,19,( )。
A. 24;B. 36;C. 29;D. 38
分析:选b。该数列为和数列,即前三项之和为第四项。故空缺处应为6+11+19=36。
【550】4,8,14,22,32,( )。
A. 37;B. 43;C. 44;D. 56
分析:选c。该数列为二级等差数列,即后项减去前项得到一等差数列,故空缺处应为32+12=44。
行政职业能力测验:打破数字推理中的常规思路
数字推理和数学运算是行测数量关系常考的两种题型,不过近几年在事业单位考试当中,更多的是对于数学运算的考查,而数字推理基本就变成了事业单位考查中的“特色”,那么想要攻克数字推理,除了掌握常规的做题思路以外,还需要多多地进行练习,一方面可以增加我们对常规解题思路的熟练程度,从而培养出“数字敏感”和“数列敏感”的两种思维;另一方面也可以多多见到一些非常规考点,从而达到拓展思维、“见多识广”的目的。今天,大家就一起来见一见那些非常规的题目究竟长什么样子。
【例1】 108,122,143,165,( )
A.176? ? ?B.188? ? ? C.192? ? ? D.206
【答案】B。答案解析: 数列单调递增,且从大数字看变化幅度2倍左右,可优先考虑作差。但此题作差并非常规思路,而是需要从第二项起,每一项都减去第一项,得到新数列:14、35、57,再进行作差:
题干应填入108+80=(188)。答案选B。
【例2】 168,183,195,210,( )
A.213? ? ? ?B.215? ? ? ?C.223? ? ? D.225
【答案】A。答案解析: 数列单调递增,且从大数字看变化幅度2倍左右,可优先考虑作差:
如果按照15、12 循环数列规律来计算应为(222),但没有答案,因此需要换种思路把差数列和原数列结合构造网络,即:15=1+6+8,12=1+8+3,15=1+9+5,(3)=2+1+0,题干应填入210+3=(213)。答案选A。
【例题】 1,3,8,15,( )
A.22? ? ? B.26? ? ? C.28? ? ? D.24
【答案】D。答案解析: 数列单调递增,整体变化幅度2倍左右,且小数字居多,故考虑作和。但此题加和属于非常规思路,是第一项和后面每一项相加后构成了平方数列。即:
,故选D。
【例题1】2,12,6,30,25,100,( ),( )
A.64,192? ? ? ? B.48,144? ? ? ? C.96,192? ? ? ? D.32,96
【答案】A。答案解析: 数列较长,总项数≥7项,优先考虑组合数列。将数列两两分组,每组作商后得到6、5、4、(3),即所选的两个数字之间是3倍关系,排除C项;此时规律不易发现,需要换种思路把商数列和原数列结合构造网络去探索就会发现:前一组的商与后一组的第一项构成多次方关系,即:
。故选A。
【例题2】 6,24,8,4,20,10,3,6,( )
A.6? ? ? ? B.9? ? ? ? C.12? ? ? ?D.18
【答案】A。答案解析: 数列较长,总项数≥7项,优先考虑组合数列。将数列中每三个数作为一组,中间的数为两边数的最小公倍数,只有A 项符合。
【例题】 12,1112,3112,211213,( )
A.312213? ? ? ? B.132231? ? ? ? C.112233? ? ? ? D.332211
【答案】A。答案解析: 数列具有单调性,从大数字看变化幅度陡增,常规思路易联想到乘积数列或多次方数列,但都无法求解,所以此题规律比较特殊,它是一种规律描述的体现,而非常规的数字计算。即:后一个数是对前一个数的描述,例如:“1112”的意思是:“12”有“1 个1 和1 个2”,依次类推,211213 有3 个1、2 个2、1 个3,即312213。故选A。
以上就是行测数字推理中的一些较特殊规律的题目,你掌握了吗?
行政能力测试数字推理的规律及其解题过程
数字推理的主要是通过加、减、乘、除、平方、开方等方法来寻找数列中各个数字之间的规律,从而得出最后的答案。
在实际解题过程中,根据相邻数之间的关系分为两大类:
一、相邻数之间通过加、减、乘、除、平方、开方等方式发生联系,产生规律,主要有以下几种规律:
1、 相邻两个数加、减、乘、除等于第三数
2、 相邻两个数加、减、乘、除后再加或者减一个常数等于第三数
3、 等差数列:数列中各个数字成等差数列
4、 二级等差:数列中相邻两个数相减后的差值成等差数列
5、 等比数列 :数列中相邻两个数的比值相等
6、 二级等比:数列中相邻两个数相减后的差值成等比数列
7、 前一个数的平方等于第二个数
8、 前一个数的平方再加或者减一个常数等于第二个数;
9、 前一个数乘一个倍数加减一个常数等于第二个数;
10、 隔项数列:数列相隔两项呈现一定规律,
11、 全奇 、全偶数列
12、 排序数列
二、数列中每一个数字本身构成特点形成各个数字之间的规律。
1、 数列中每一个数字都是n 的平方构成或者是n 的平方加减一个常数构成,或者是n的平方加减n构成
2、 每一个数字都是n的立方构成或者是n的立方加减一个常数构成,或者是n的立方加减n
3、 数列中每一个数字都是n的倍数加减一个常数
以上是数字推理的一些基本规律,必须掌握。但掌握这些规律后,怎样运用这些规律以最快的方式来解决问题呢?
这就需要在对各种题型认真练习的基础上,应逐步形成自己的一套解题思路和技巧。
第一步,观察数列特点,看是否存是隔项数列,如果是,那么相隔各项按照数列的各种规律来解答
第二步,如果不是隔项数列,那么从数字的相邻关系入手,看数列中相邻数字在加减乘除后符合上述的哪种规律,然后得出答案。
第三步,如果上述办法行不通,那么寻找数列中每一个数字在构成上的特点,寻找规律。
当然,也可以先寻找数字构成的规律,在从数字相邻关系上规律。这里所介绍的是数字推理的一般规律,在对各种基本题型和规律掌握后,很多题是可以直接通过观察和心算得出答案。
行政职业能力测试答题技巧之图形数字推理
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英文名Administrative Aptitude Test,简称AAT)和智力测验一样,属于心理测验的范畴。它用来测试应试者与拟任职位相关的知识、技能和能力,是考查应试者从事公务员工作所必须具备的一般潜能的一种职业能力测试,主要考查的是应试者在行政管理方面的潜力和倾向。是国家公务员考试公共笔试的一门,也是同学们比较头疼的一个科目,所以公务员频道( www.liuxue86.com/gongwuyuan )为大家整理了一些相关的答题技巧,解题方法以及例题,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分析四周数字之和与中心数字的大小关系 如果四周数字之和小于中心数字,则四周数字的运算过程很有可能涉及乘法运算,否则,就应该优先考虑减法或除法运算。这种分析虽然过程简单,但有利于确定大致的方向。 例题: liuxue86.com解析:此题答案为B。从前两个图形来看,四周数字之和远大于中心数字,这时需要将四周数字分组,优先考虑它们之间的减法或除法运算。第一个图形中有24、12、6,第二个图形中有8、8、16,这些数都为除法创造了条件。若在第一个图形中,24÷12;则在第二个图形中,8÷16,得到的是小数,由此否定这条路。即应该是24÷6,得到4,和中心数字6相差2,2可由12和10得到,此题便得到了解决。 第一个图形中,24÷6+12-10=6;第二个图形中,8÷8+16-9=8;第三个图形中,32÷8+20-12=(12)。 二、分析图形中最大的数 在数字推理中,几个数字运算得到另一个数字,通常都是几个较小的数运算得到一个较大的数。如果几个较小的数字运算得到一个远大于它们的数,则一定要通过乘法等使数字增大的运算。因此我们可以以图形中最大的数字作为突破口,寻找运算关系。 例题1: A.11 B.16 C.18 D.19 liuxue86.com解析:此题答案为D。图形中最大的数字是第三个图形中68,它由6、2、4三个数字运算得到,68远大于这三个数字的和,考虑乘法运算,三个数字的积是6×2×4=48,仍然小于68,由此确定应该考虑使数字变化更快的乘方运算。68附近的多次方是64,考虑到这些,这个题目就不难解决了 我推荐阅读:公务员行政能 力测试习题与答案汇总 2012福建公务员行政职业能力测试之数量关系 2013国家公务员行政职业能力测试之数量关系 2012吉林省公务员考试行政能力测试:例题加解析 表格由(www.LiuXue86.com)独家制作
行政职业能力测验都是选择题吗
是的。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全部为单项选择题,均为客观题。题量一般在120~140题之间,不同的试卷之间略有差异。相对120分钟的考试时间,题量较大,在规定时间做完有一定难度。扩展资料:“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包括五大部分内容:言语理解与表达、数量关系、判断推理、常识判断和资料分析。根据每年考试大纲的要求,这五部分内部会有一些题型和题量的变化,但这五部分内容不会变。五部分考试内容出题均为选择题,不同于一般的智力测验,也不同于公共基础知识或具体专业知识技能的测验,它主要是通过测试一系列心理潜能,预测考生在行政职业领域内多种职位上取得成功的可能性。参考资料:国家公务员考试-百度百科
行政职业能力测试的每题分值是多少?
公务员行测考试主要包含9类题型,分别为言语理解与表达、数学运算、数字推理、图形推理、定义判断、逻辑判断、类比推理、常识判断、资料分析。行测各部分分值(以2012年国家公务员考试为例)具体如下:言语理解与表达:共35题,每题0.8分,总计28分;数学运算:共10题,每题1分,总计10分;数字推理:共10题,每题1分,总计10分;图形推理:共5题,每题0.5分,总计2.5分;定义判断:共10题,每题0.6分,总计6分;逻辑判断:共10题,每题0.6分,总计6分;类比推理:共10题,每题0.5分,总计5分;常识判断:共25题,每题0.5分,总计12.5分;资料分析:共20题,每题1分,总计20分;总体量为135道,总分为100分。行政职业能力测试:本书综合甄选了最新国家公务员《行政职业能力测试》考试相关的辅导材料,以历年考试的真题作分析对象,对《行测》考试各类型的考题的解题技巧给以详细的讲解;在此基础上,本书还按照最新的考试大纲,编排了全真模拟试题,供考生在考前进行综合训练,迅速提高应试水平。全书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实用性,使广大公务员考生在一本书内掌握相关考试的所有内容,是应试者的最佳教材和参考图书。
2015-07-21事业单位招考每日一练:行政职业能力测验
《行政职业能力测验》每日一练 1.在某国,10年前放松了对销售拆锁设备的法律限制后,盗窃案发生率急剧上升。因为合法购置的拆锁设备被用于大多数盗窃案,所以重新引入对销售该设备的严格限制将有助于减少该国的盗窃发生率。最有力地支持以上论述的一项是( ) A.该国的总体犯罪率在过去10年中急剧增加了 B.5年前引进的对被控盗窃的人更严厉的惩罚对该国盗窃率没什么影响 C.重新引入对拆锁设备的严格限制不会阻碍执法部门对这种设备的使用 D.在该国使用的大多数拆锁设备是易坏的,通常会在购买几年后损坏且无法修好 2.长天汽车制造公司的研究人员发现,轿车的减震系统越“硬”,驾驶人员越是在驾驶中感到刺激。因此他们建议长天汽车制造公司把所有的新产品的减震系统都设计得更“硬”一些,以提高产品的销量。下面哪一项如果为真,最能削弱该研究人员的建议?( ) A.长天公司原来生产的轿车的减震系统都比较“软” B.驾驶汽车的刺激性越大,车就容易开得越快,越容易出交通事故 C.大多数人买车是为了便利和舒适,而“硬”的减震系统让人颠得实在难受 D.目前“硬”减震系统逐步流行起来,尤其是在青年开车族中 3.针对某种溃疡,传统疗法可在6个月内将44%的患者的溃疡完全治愈。针对这种溃疡的一种新疗法在6个月的试验中使治疗的80%的溃疡取得了明显改善,61%的溃疡得到了痊愈。由于该试验只治疗了那些病情比较严重的溃疡,因此这种新疗法显然在疗效方面比传统疗法更显著。为更好地对比两种疗法的效果,还需要补充的证据是( ) A.这两种疗法使用的方法有何不同 B.这两种疗法的使用成本是否存在很大差别 C.在6个月中以传统疗法治疗的该种溃疡的患者中,有多大比例取得了明显改善 D.在参加6个月的新疗法试验的患者中,有多大比例的人对康复的比例不满意 4.传统的问题解决方法强调以往的知识经验,而现代问题解决方法则强调从达到目标的所有可能途径中选择出最佳的一种,由于二者均不能成功地解决所有问题,因此( ) A.应该根据不同的问题选择一种方法 B.一个人必须为每一个问题选择一种方法 C.不能只采用一种方法 D.没有完全满意的解决方法 5.一般病菌多在室温环境生长繁殖,低温环境停止生长,仅能维持生命。而耶尔森氏菌却恰恰相反,不但不怕低温寒冷,而且只有在0℃左右才大量繁殖。冰箱里存储的食物,使耶尔森氏菌处于最佳生长状态。由此可以推出( ) A.耶尔森氏菌在室温环境无法生存 B.一般病菌生长的环境也适合耶尔森氏菌生长 C.耶尔森氏菌的最佳生长温度不适合一般病菌 D.0℃环境下,冰箱里仅存在耶尔森氏菌 参考答案及解析 1.【答案】B 【解析】要降低盗窃发生率,需要两个途径:一个是加大对盗窃犯的惩罚力度,二是重新引入对销售该设备的限制。题干要求强化第二种办法的作用,那么就要弱化第一种方法的作用,也就是B项的内容。 2.【答案】C 【解析】题干逻辑为:“减震系统越硬,驾驶员越兴奋,购买量越大”。B项刺激性越大,车就容易开得越快,越容易出交通事故,可以有效的削弱这一逻辑。但与C相比,B看似因容易出事故而程度深,其实不然,C项中因“硬”而让人难受,这是对每一个开这种车的人而言的。这在打击范围上远比B大。因为事故再怎么样也不可能是百分之百,故相对而言应选C。 3.【答案】C 【解析】根据题干可知,所需要的证据是为了说明新疗法在“疗效”方面胜过传统疗法,所以证据必须是和“疗效”有关的,这样A、B可以排除,而D项所表达的“人们对新疗法的效果不满意”的意思显然与论点相悖,也被排除;题干中提到了新疗法在改善和使患者痊愈两方面的作用,而未提到传统疗法的治愈率而忽略其改善病情的能力,所以在文中可以增加,也就是C的内容。 4.【答案】D 【解析】此题可用排除法。题中有两个陈述。陈述中说两者都不能成功解决所有问题,所以解决问题可以选择一种方法,也可以两种都用,排除A;这两个陈述都没有提到“必须为每一个问题选择一种方法”,所以B可以排除;由陈述可知,虽然二者均不能成功解决所有问题,但是并不能否认解决问题不可以用一种方法,所以C可以排除;陈述中只说二者均不能解决所有问题,所以没有完全满意的解决方法,故正确答案为D。 5.【答案】C 【解析】A、D项容易排除。“只有在0℃左右才大量繁殖,冰箱里存储的食物,使耶尔森氏菌处于最佳生长状态。”可推出B项不符合,所以选C。
2015-09-06事业单位招考每日一练:行政职业能力测验
《行政职业能力测验》每日一练
单选题
1.现在,国际间的技术贸易要比一般商品贸易增长快得多。因为只有引进了先进技术,本国产品的质量才能迅速提高,那种单靠引进外国商品的情况才能改变。因此,现在人们都重视从各国引进那些适应本国生产环境和条件的先进技术。这段文字谈论的重点是( )。
A.技术贸易的重要意义和作用
B.技术贸易和一般商品贸易的不同
C.要和世界各国进行技术贸易
D.要根据本国情况改造外国先进技术
2.一水池装有甲、乙、丙三个水管,甲、乙是进水管,丙是排水管,甲独开需10小时注满一池水,乙独开需6小时注满一池水,丙独开15小时放出一池水,现在三管齐开,( )小时才注满水池。
A.5 B.6 C.5.5 D.4.5
3.将一个直径为6厘米的铁球熔化后铸成一个立方体,则立方体的棱长是( )。
A.92 B.33π C.39π D.336π
参考答案及解析
1.【答案】A
【解析】A本段首句说国际间技术贸易比一般商品贸易增长快,中间一句则是分析原因,末句再次强调各国重视引进先进技术,因此本段话的重点是A;B和D都没有被论及;而末句是说各国要引进那些适应本国的技术,而不是与世界各国都要进行技术贸易,C错误。
2.【答案】A
【解析】A设水池的容量为1,则甲每小时可注110,乙每小时注16,丙每小时排115。可知,三管齐开每小时的净进水量为110+16-115=15,1÷15=5。
3.【答案】D
【解析】铁球的体积V=43π(62)3=36π,设立方体的棱长为x,x3=36π,则x=336π。
第一章行政职业能力测验概述
第一节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的概念 国家在考录公务员时,设置了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这一笔试公共科目,以考查应试者是否具有适应职位要求的一般素质和能力。 行政职业能力测验 (英文名administrative aptitude test ,简称aat)和智力测验一样,属于心理测验的范畴。它用来测试应试者与拟任职位相关的知识、技能和能力,考查应试者从事公务员工作所必须具备的一般潜能的一种职业能力测试。 在这里,我们有必要明确以下几个概念: 一、知识、技能和能力 知识是指一个人对事实、理论、系统、惯例、规则和其他一些与工作有关的信息的了解、理解和掌握,包括感性知识和理性知识。 技能是指掌握和运用专门技术、技巧的能力。常常体现为一个人完成一定任务或工作的熟练程度。它是一种需要通过一定的练习才能形成的操作能力,是体能和智能的综合体现。 能力是指个人当时已经具备而不需要再进一步训练的能完成某项任务或胜任某项工作的素质。素质决定能力,能力反映素质,这种反映素质的能力可以由先天因素决定,也可以通过后天学习和实践得到。 二、行政职业能力测验 公务员录用考试把行政职业能力的测验和评价作为一个主要方面,有利于测试那些没有从事过行政工作的考生从事行政工作的潜能及其差异。避免“高分低能”现象在选人过程中出现,从而提高选人用人的准确性。 那么,什么是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呢?所谓行政职业能力测验是指专门用于测查与行政职业有关的一系列心理潜能的一种标准化考试。它不同于一般的智力测验,也不同于行政职业公共基础知识或具体专业知识技能的测验,它主要是通过测试一系列心理潜能,预测考生在行政职业领域内的多种职位上取得成功的可能性。 第二节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的作用和地位 一、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的作用 1. 通过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说明应考人员已经具备了进入国家机关工作的必要条件,但并非充分条件。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只是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对公务员的最低限度要求。所以,行政职业能力测验通常还要和其他考试和测评手段一起配合使用,相互补充。对行政职业能力的考试得分,一般规定有一个最低限度,高于此限度的,可将得分与其他方面的评价结果综合考虑;低于此限度的则不能被录用,也就是说,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具有否决权。 2. 对用人部门来说,行政职业能力考试可以作为早期筛选的一种测验手段来使用。行政职业能力考试实行团体性测验,全部采用客观性试题,可以使用机器阅卷,能够较快地在一定标准下筛选淘汰不具备条件的人员。经过行政职业能力考试筛选以后,那些不具备基本能力素质的人就可以不进入后面更加复杂的评价程序,从而节省各方面的人力、物力和财力。 3. 通过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这一关,人事部门能够了解考生从事行政工作的潜能与差异,能够有效地避免选人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高分低能现象,提高选人用人的准确率,从而达到“人适其职,职得其人”的目的。 4. 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考试客观性强,因而在评估过程中不会产生因人而异的不公平现象,在我国录用考试发展的现阶段,有利于克服选人用人中的人情阻力,抵制不正之风。 5. 行政职业能力考试有利于提高录用考试的科学性、严肃性和权威性。这类考试试题是由人事部组织有关专家精心研制的,原理科学,材料全面,施测严密,结果客观,因而有利于提高录用考试的科学性、严肃性、权威性。 6. 随着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的不断科学化和规范化地发展,将来很可能用测量学和统计学等方法,建立起行政职业能力测验成绩和一定的学历水平之间的对应关系,将行政职业能力测验成绩作为同等学力的认定标准来使用。 二、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在录用考试总体设计中的位置 通过上图的图示,我们知道,行政职业能力测试是公务员录用考试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他各环节虽能在录用考试中起着一定的作用,但毕竟不能给用人单位提供全部的信息,因此,只有通过行政职业能力测验,才能知道考生在行政职业方 第三节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的内容结构 下图为北京市招录国家公务员的《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的试卷构成,包括了各部分的题量与时间分配,以及对各部分内容的测量目标的概括。 《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的内容结构 部分 内容 题量(道) 时限(分钟) 测试目标 一 数量关系 20 15 基本数量关系的快速理解和计算能力 二 判断推理 50 35 图形推理、演绎推理、定义判断、事件排序的基本能力 三 常识判断 20 20 涵盖法律、政治、经济、人文科技等方面,考查应试者在这方面应知应会的最基本知识以及运用基本知识分析判断的基本能力 四 言语理解与表达 15 30 中文词句含义理解能力、文章段落的准确理解掌握运用程度 五 资料分析 20 20 较简单的图、表、文字资料的阅读理解和分析能力 合计 125 120 把数量关系、判断推理、常识判断、言语理解与表达、资料分析这五个方面作为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的内容,是因为它们是行政职业能力中最基本、最主要的也是便于实际测查的内容。只有当这些基本能力达到一定的程度并得到一定知识和实践经验的支持后,才能形成综合判断、组织与人际协调能力以及资料分析能力等较高层次的职业能力。这五种能力仅体现了对国家公务员最低限度的要求,并不代表行政职业能力的所有方面。能通过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只是说明应试者具备了做好行政工作的必要条件,而不是充分条件。 在这里,我们对这五个方面的考试内容作概括说明: 一、数量关系 数量关系测验含有速度与难度测验的双重性质。在速度方面要求应试者反应灵活,思维敏捷;在难度方面该测验涉及的知识和所用材料一般不会超过高中范围,甚至多数是一般的数学知识,以此为媒介,考查应试者对规律的发现、把握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二、判断推理 判断推理是测查应试者逻辑判断推理能力的一种测验形式。判断推理是人类智力的核心部分,它的强弱反映一个人对事物实质及事物之间联系的认识能力的高低。国家公务员担负着行政管理工作,面临的事物之间的关系和矛盾十分复杂,要处理好这些复杂的关系,必须具备较强的判断推理能力。判断推理能力涉及对图形、词语概念、事件关系和文字材料的认知、理解、比较、组合、演绎、综合判断等能力。 三、常识判断 常识判断部分涵盖法律、政治、经济、人文、科技等方面的知识,用来考查应试者在这方面应知应会的最基本知识以及运用基本知识分析判断的基本能力。 这类试题取材广泛,从古到今,从无机物到人类,从自然界到社会……包罗万象,对应试者不存在专业歧视。考生要在短时间内提高常识判断能力是很难的,重要的是在于平时的学习、观察、思考和积累。 四、言语理解与表达 这种题型着重考查考生对语言文字的综合分析能力。所给的文字资料较长,主要是对词和句子一般意思和特定意义的理解,对比较复杂的概念和观点的正确理解;对语句隐含信息的合理推断,在干扰因素较多的情况下,能比较正确地辨明句义,筛选信息。 五、资料分析能力 资料分析部分的试题考查应试者对图形、表格和文字等形式的统计资料进行正确理解和综合分析的能力。现代信息社会,大量信息往往是以统计资料来反映的,要正确、及时地做出决策,必须能对信息进行快速地综合分析与加工,从统计信息中找出“关键点”,有的放矢地制订方案。 第四节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的施测程序和应试准备 一、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的施测程序 行政职业能力测验题目全部为选择题,测验材料分为两部分——试题本和试题卡。考生阅读试题本上的试题,然后在相应题号下用铅笔将所选答案的标号涂黑,不得在试卷本上作任何记号。测验完毕后,答题卡通过光电阅读机和计算机统一阅卷计分。参加考试时,考生应当准备好两支 2b铅笔和一块橡皮。 测验开始后,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1) 监考人员宣布考场要求。 (2) 监考人员发给考生两份答卷纸,考生应按规定要求在答卷纸上填涂自己的姓名、考号及其规定的内容。 (3) 监考人员发试题本。监考人员会给考生三分钟时间阅读试题本前三页上有关“考试注意事项”的说明和例题。读完这些内容后,考生应等候监考人员的指示,不要擅自向后翻页,否则,会影响考生的成绩。 (4) 试题共分五个部分,每一部分都分别标出了参考时限。以帮助考生分配好答题时间。可能有一些试题很容易,但任何人很难在规定时间内答对所有的题目,因此考生不要在一道题上思考太久,遇到不会做的题目,可以跳过去先做其他容易的题目,试题答错不会倒扣分,因此,考生可以根据猜测来回答那些没有把握的问题。注意,试题的题号与答案纸上的题号完全对应,考生在答题时一定要对准题号作答。 (5) 监考人员宣布考试结束,考生应立即放下铅笔,将试题本、答卷纸和草稿纸都留在桌上,然后离开考场。 二、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的应试准备 为了提高应试能力,考生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好准备。 (一)有针对性地进行复习 1. 了解测验的性质和原理 由于测验考查的是个人多年生活、学习和实践积累所形成的稳定的心理特征,属于较基本的能力范畴,试题中虽涉及多学科的知识点,但测验要考查的并不是这些知识本身,确切地说,这些知识只是一种“载体”。例如,测验中涉及一段论述外国文学的文字,学过外国文学的人回答这个问题未必能得到高分。而对没学过外国文学的人,只要阅读理解能力强,同样可以得高分。实际上,它要考查的目的不是考生会不会做这些题,而是考生临场的反应能力这一心理素质。 2. 了解测验的实施程序,掌握题型特点 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的题目一般比较简单,只要给你充足的时间,得到正确答案是不成问题的。然而,试题虽易,但做对并不容易,取得满分则几乎不可能,因为这种标准化考试的一大特点就是题量大、覆盖面广、时间紧。所以,在应试时,考生应把握以下几个原则来提高效率,取得好成绩。 (1) 了解测验的实施方法和程序,如答卷纸的使用方法,分段计时的要求,时间的分配方法等,做到心中有数。 (2) 搞清题型的特点及答题思路。测验考题是逐年翻新的,不可能今年出与去年完全相同的题目。但是,把以前出过的题目稍加变化,作为新考题重新出,确是屡见不鲜的。因此,仔细研究前几年出现过的题型及其特点,无疑会对以后的考试很有帮助。另外,适当选择一些模拟题来做也是十分有用的,做模拟题不仅有助于熟悉题型,还可以帮助我们计划正式考试时如何在每个部分、每道题上分配时间。 (3) 考试时严格按照主考人员的要求进行,在规定的时间内作答规定的题目,不要越栏作答,要做到有条不紊。 (二) 掌握正确的应试技巧 (1) 调节情绪。尽量以平常心态去对待考试,在复习时,按照自己的复习习惯,给自己准备足够的复习时间,避免匆忙上阵时产生懊悔和紧张的情绪。 (2) 合理分配时间。开始考试后,先把试卷浏览一遍,了解总题量和各题的难易程度,粗略分配一下每道题所用的时间,作到心中有数,以便在答题过程中灵活掌握。 (3) 先做会做的题,把难题留在后面,待有时间再考虑。 (4) 重视直觉思维。在考试过程中往往还会遇到这种情况,针对一个问题,想到了好几种可能情况或者觉得几种答案都对,但又只能选择其中一种时,应试者往往会陷入沉思,犹豫不决,最后瞎猜一个答案。在这种情况下,建议你采纳最先想到的答案,也就是要重视直觉思维的结果。直觉思维是以过去的体验和知识水平为基础产生的,故有一定的正确性,它比随意瞎猜更有效一些。 (三) 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 考试,不仅是对应试者知识、能力进行检验,同时也是心理素质经受检验的过程。良好的心理状态,恰当的动机水平,充分的思想准备,往往比考前其他方面的准备更为重要。当人们面临考试时,一般都有很强烈的取胜动机,希望自己获得成功,这种心情是可以理解的。但是过高的求胜动机,过高的期望值,又会造成心理上的紧张和焦虑,从而影响到正常水平的发挥。因此,在考试过程中,不要过多地思考胜败得失问题,只是把它作为一种对自己真实水平的检验,就可以减轻心理压力,轻松上阵,坦然应对,正常甚至是超常发挥出自己的水平。第二章数量关系
行政职业能力测试考什么
行政职业能力测验主要包括常识判断、言语理解与表达、数量关系、判断推理和资料分析等部分。1、常识判断主要测查报考者应知应会的基本知识以及运用这些知识分析判断的基本能力,重点测查对国情社情的了解程度、综合管理基本素质等,涉及政治、经济、法律、历史、文化、地理、环境、自然、科技等方面。2、言语理解与表达主要测查报考者运用语言文字进行思考和交流、迅速准确地理解和把握文字材料内涵的能力,包括根据材料查找主要信息及重要细节;正确理解阅读材料中指定词语、语句的含义。概括归纳阅读材料的中心、主旨;判断新组成的语句与阅读材料原意是否一致;根据上下文内容合理推断阅读材料中的隐含信息;判断作者的态度、意图、倾向、目的;准确、得体地遣词用字等。常见的题型有:阅读理解、逻辑填空、语句表达等。3、数量关系主要测查报考者理解、把握事物间量化关系和解决数量关系问题的能力,主要涉及数据关系的分析、推理、判断、运算等。常见的题型有:数字推理、数学运算等。4、判断推理主要测查报考者对各种事物关系的分析推理能力,涉及对图形、语词概念、事物关系和文字材料的理解、比较、组合、演绎和归纳等。常见的题型有:图形推理、定义判断、类比推理、逻辑判断等。5、资料分析主要测查报考者对各种形式的文字、图表等资料的综合理解与分析加工能力,这部分内容通常由统计性的图表、数字及文字材料构成。
行政能力职业测验都考试什么
行政能力职业测验考试范围如下:常识判断考查政治、经济、法律、历史、地理、自然、科技等常识,总共20道题。每题分值在0.5分左右。言语理解一般包括选同填空20道题,片段阅读20道题,总共40道题。每题分值在0.6-0.8分左右。判断推理包括定义判断10道题,图形推理5道题,类比推理10道题,逻辑判断10道题,总共35道题,每题分值在0.6-0.8分。数量关系包括数字推理和数量运算,总共15道题,每题分值在1分左右。资料分析分为3份资料,每份资料有5道题,总共15道题。每题分值在1分左右。从字面上理解,“行政职业能力测试”是一种能力测试,不是一种知识测试,并不代表学历高的就占优势。恰恰相反,可能研究生反而考不过本科生,研究生学历高不代表能力一定高、实力一定强。当然,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研究生注重科研性和学术性,做题容易钻牛角尖。研究生在考公务员这条路上会有动力,本科生往往更加坚定。本科生可以报考绝大部分公务员考试职位,报考比例更大。但是,其中最关键的原因在于行测考查方式和内容的特殊性。行测的这种能力测试有时候很像是智力测试。其中一些题型,如图形推理就是智商测试的题型。了解了这一点,我们大概明白了,要提升行测的分数,关键是让我们的大脑变得更加灵活,而非掌握更多的知识。高考成绩优秀的人可能在行测中一败涂地,因为死记硬背已经变成无效了。
2015-05-25事业单位招考每日一练:行政职业能力测验
《行政职业能力测验》每日一练 1.每年冬天,当向南迁徙的鸟儿飞过英国的大地时,许多爱鸟人都会在庭院里抛撒种子和燕麦,希望可以帮助鸟群获得足够的能量。但这种做法使10%的黑顶林莺改变了传统的迁徙路线,它们由从德国南部和奥地利飞往西南方向的西班牙转而飞向西北方的英国,在那里依赖爱鸟人的供养生存。这段文字的主旨是: A.人的行为会影响动物的习性 B.爱护野生动物要注意方法 C.黑顶林莺的天性使它们改变了迁徙路线 D.人类可以通过自身的行为帮助鸟类 2.①“默契”的形成与发展是谅解、定势、求美、求新等心理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②同时,因为有心理定势在起作用,所以“默契”具有稳定性 ③任何艺术的创作与欣赏之间都存在着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关系 ④谅解和求美是“默契”的基础 ⑤这种关系在艺术形式上的深刻表现之一,就是创作者与欣赏者之间存在着心照不宣的“默契” ⑥又由于创作和欣赏双方都要求出新,所以“默契”又不是凝固不变,而是变动发展的 将以上6个句子重新排列,语序正确的是: A.⑤②①④⑥③ B.③④①⑤②⑥ C.③⑤①④②⑥ D.③⑤②①④⑥ 3.-344,17,-2,5,( ),65 A. 86 B. 124 C. 162 D. 227 4.同源器官是指不同生物的某些器官在基本结构、各部分和生物体的相互关系以及胚胎发育的过程彼此相同,但在外形上有时并不相似,功能上也有差别。同功器官,是指不同生物的某些器官在功能上相同,有时形状也相似,但其来源与基本结构均不同。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属于同功器官的是: A.骨骼、关节和肌肉共同构成了人体的运动系统,是人体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B.鱼鳃与陆栖脊椎动物的肺,均为呼吸器官,鱼鳃鳃丝来自外胚层,而肺来自内胚层 C.马铃薯的块茎和葡萄的卷须都是茎的变态结构,前者适于贮存养料,后者能用于攀岩 D.鸟的翅膀、蝙蝠的翼手有相同的基本结构,是从共同的祖先进化来的,因为生活环境的不同而向不同的方向进化,产生了表面形态上的分歧 5.某工程班被派去抢修灾区路面,工程完成1/3时,一半人被调去救援群众,剩下的一半人继续工作4小时后,两个新兵班被调来支援抢修,每个新兵班的效率是工程班的35%,最终比原计划提前3小时完工,请问原定几小时完工? A.48 B.42 C.54 D.60 参考答案及解析 1.【答案】A 【解析】文段介绍的是英国爱鸟人抛撒食物希望帮助鸟群迁徙的做法改变了部分黑顶林莺传统的迁徙路线,说明人类的行为会对动物的习性产生影响,A项符合题意。本题B项迷惑性比较大,文段仅仅是一种客观的事实描述,看不出作者的态度倾向,由此可排除略带否定倾向的B项,同样也可排除带有肯定倾向的D项。 2.【答案】C 【解析】⑤句句首出现指示代词“这”,不能放段首,排除A。⑤句开头的“这种关系”对应③句句尾的“关系”,故⑤句应紧接③,排除A、B。①句与⑤句形成顶真结构,④、②、⑥分别是对①句“谅解、定势、求美、求新”心理因素的分析,故顺序为⑤①④②⑥,本题选C。 3.【答案】B 【解析】 考点幂次数列 原数列-344,17,-2,5,( ),65 基础数列(-7)3,(-4)2 ,(-1)3 ,22, 53, 82, 修正项 -1, +1, -1, +1, -1, +1, 因此原数列的空缺项应该是53-1=124,故选B 4.【答案】B 【解析】同功器官的定义要点是:①不同生物;②功能上相同;③来源与基本结构均不同。A项是同一生物,不符合①;C项两者功能不同,来源相同,不符合②和③;D项从共同的祖先进化而来不符合③;只有B项符合定义。 5.【答案】A 【解析】设工程班每小时工作量为1,新兵班支援后每小时的工作量为1×1/2+0.35×2=1.2。一半工程班的人做4小时相当于整个工程班做2小时,减慢2小时,则支援后所作工作量比原计划提前了(3+2)小时。设支援后做了x小时,则1.2x=x+5,得到x=25。若效率不变,剩下的2/3工程量需要25+4+3=32小时。故原定32÷2/3=48小时完工。
2015-04-29事业单位招考每日一练:行政职业能力测验
《行政职业能力测验》每日一练 1.内需不振是我国经济发展的突出问题,而高房价会对扩大内需产生严重的“挤出效应”。人们为了买房往往透支了几十年的消费,使消费产生严重的结构性不足,过度消费中低收入阶层的购买力,抑制社会中间阶层的扩大。这段文字主要讲述了( ) A.为拉动内需、刺激消费,政府采取一系列政策措施 B.高房价使内需增长面临长期抑制 C.人们为了买房往往透支了几十年的消费 D.高房价过度消费中低收入阶层的购买力,抑制社会中间阶层的扩大 2.根据下面图形变化,哪一个填入问号处最合适?( ) 3.反现作用,是指一种自我防御机制,其作用在于以相反的态度来掩盖某种不能接受的无意识欲望和本能冲动。根据上述定义,下列不属于反现作用的是( ) A.一个人对他人怀恨在心而坐立难安,然而他却对那人表现出一种超乎寻常的爱 B.一名男士暗恋女同事,等到真正有机会与其接触时却表现得非常冷淡 C.一个学生渴望得到保送攻读研究生的机会,但在众人面前却表现出淡泊的姿态 D.一个孩子渴望得到一辆汽车模型,当父母买回来给他时,孩子激动得手舞足蹈 4.抽屉里有黑白袜子各10只,如果你在黑暗中伸手到抽屉里,最少要取出几只,才一定会有一双颜色相同?( ) A.2 B.3 C.4 D.5 5.一台座钟敲3下要12秒,敲12下要多少秒?( ) A.36 B.48 C.66 D.72 参考答案及解析 1.【答案】B 【解析】A项的内容与文段无关,应排除。C项是文段中的内容,是使消费产生严重的结构性不足的原因,不能概括整段文字的内容,应排除。D项概括不够全面,没有将文段前半部分的内容概括出来,也应排除。通过分析可知,我国原本就存在内需不振的问题,再加上高房价会对扩大内需产生严重的结构性不足,内需增长将会面临长期抑制。所以本题选B。 2.【答案】A 【解析】题干中的图形都是由一大一小两个图形组合而成的,并且小图形包含在大图形之中,所以排除BC。又题干中的图形都是对称轴为垂直于水平面的轴对称图形,所以排除D。所以本题选A。 3.【答案】D 【解析】D项中孩子的外在表现与他的内在愿望是一致的,故不是反现作用。所以本题选D。 4.【答案】B 【解析】抽屉中只有两种颜色的袜子,所以最少要取出3只,才能保证有一双颜色相同的袜子。所以本题选B。 5.【答案】C 【解析】敲3下,中间会有2个间隔,所以每个间隔是12÷2=6(秒)。而敲12下,中间有11个间隔,故敲12下需要6×11=66(秒)。所以本题选C。
上一篇:元旦周记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