泳池化学品泄漏
危险化学品泄漏应急处理流程是什么?
一、疏散与隔离 在化学品生产、储存和使用过程中一旦发生泄漏,首先要疏散无关人员,隔离泄漏污染区。如果是易燃易爆化学品大量泄漏,这时一定要打“119”报警,请求消防专业人员救援,同时要保护、控制好现场。 二、切断火源 切断火源对化学品的泄漏处理特别重要,如果泄漏物品是易燃品,必须立即消除泄漏污染区域的各种火源。三、个人防护 参加泄漏处理人员应对泄漏品的化学性质和反应特征有充分的了解,要于高处和上风处进行处理,严禁单独行动,要有监护人。必要时要用水枪(雾状水)掩护。要根据泄漏品的性质和毒物接触形式,选择适当的防护用品,防止事故处理过程中发生伤亡、中毒事故。1.呼吸系统防护 为了防止有毒有害物质通过呼吸系统侵入人体,应根据不同场合选择不同的防护器具。对于泄漏化学品毒性大、浓度较高,且缺氧的情况下,必须采用氧气呼吸器、空气呼吸器、送风式长管面具等。 对于泄漏中氧气浓度不低于18%,毒物浓度在一定范围内的场合,可以采用防毒面具(毒物浓度在2%以下的采用隔离式防毒面具,浓度在1%以下采用直接式防毒面具,浓度在0.1%以下采取防毒口罩)。在粉尘环境中可采用防尘口罩。2.眼睛防护 为防止眼睛受到伤害,可采用化学安全防护眼镜、安全防护面罩等。3.身体防护 为了避免皮肤受到损伤,可以采用带面罩式胶布防毒衣、连衣式胶布防毒衣、橡胶工作服、防毒物渗透工作服、透气型防毒服等。4.手防护 为了保护手不受损害,可以采用橡胶手套、乳胶手套、耐酸碱手套、防化学品手套等。
危险化学品泄漏应急处理流程
法律分析:危险化学品泄漏后应急处理流程包括:1、疏散与隔离.在生产、储运过程中一旦发生泄漏,首先要启用应急产品防止扩散,紧接着要疏散无关人员,隔离泄漏污染区。2、切断火源。切断火源对化学品泄漏处理特别重要,如果泄漏物是易燃物,则必须立即消除泄漏污染区域内的各种火源。3、自我防护。参加泄漏处理的人员应对泄漏的化学品性质和反映特性有充分的了解,要于高处和上风处进行处理,要严禁单独行动,身边一定要有监护人。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第六十三条 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依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对涉及安全生产的事项需要审查批准(包括批准、核准、许可、注册、认证、颁发证照等,下同)或者验收的,必须严格依照有关法律、法规和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规定的安全生产条件和程序进行审查;不符合有关法律、法规和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规定的安全生产条件的,不得批准或者验收通过。对未依法取得批准或者验收合格的单位擅自从事有关活动的,负责行政审批的部门发现或者接到举报后应当立即予以取缔,并依法予以处理。对已经依法取得批准的单位,负责行政审批的部门发现其不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应当撤销原批准。第六十四条 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对涉及安全生产的事项进行审查、验收,不得收取费用;不得要求接受审查、验收的单位购买其指定品牌或者指定生产、销售单位的安全设备、器材或者其他产品。
危险化学品泄漏该怎么处理?
部分常见化学品的应急处置办法(危司机):
1、液化石油气
液化石油气(又称液化气)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和居民日常生活的燃料,主要由丙烷、丙烯、丁烷、丁烯等烃类介质组成,还含有少量H2S、CO、CO2等杂质,属于非常常见的易燃气体或者液体。
外观与性状:无色气体或黄棕色油状液体, 有特殊臭味;闪点-74℃;沸点从-0.5℃到-42℃;引燃温度426~537℃;爆炸下限[%(V/V)]2.5;爆炸上限[%(V/V)]9.65;相对于空气的密度:1.5~2.0;不溶于水。
危险特性:
第2.1类 易燃气体,极度易燃;在受热、遇明火或火花状态下易引起燃烧;与空气接触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蒸气比空气重,会沿地面扩散,蒸气扩散后遇火源着火回燃;包装容器受热后可发生爆炸,破裂的钢瓶具有飞射危险。
人体危害:如在没有防护的背景下直接大量吸入液化石油气蒸气,可引起头晕、头痛、兴奋或嗜睡、恶心、呕吐、脉缓等;重症者会突然倒下,尿失禁,意识丧失,甚至呼吸停止;此外液化气的不完全燃烧也可导致一氧化碳中毒;人体直接接触其液体或其射流还可引起冻伤。
环境危害:对环境有危害,对大气可造成污染,残液还可对土壤、水体造成污染。
应急处理办法:
①轻微泄漏时,液化气体蒸气会沿地面扩散并易积存于低洼处(如污水沟、下水道等),所以,要尽量在上风处停留,切勿进入低洼处;无关人员应立即撤离泄漏区至少100米;疏散人群并建立警戒区,必要时应实施交通管制。
②大泄漏时:考虑至少建立以泄漏源为中心,半径800米的隔离区域,疏散人群并建立警戒区,必要时实施交通管制。
③已经引起火灾时:火场内如有储罐、槽车或罐车,以泄漏源为中心,隔离区域延申至至少半径1600米,疏散人群并建立警戒区,必要时实施交通管制。
④消除所有火种。立即在警戒区内停电、停火,灭绝一切可能引发火灾和爆炸的火种。进入危险区前用水枪将地面喷湿,以防止摩擦、撞击产生火花,作业时设备应确保接地。
⑤控制泄漏源。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堵漏或翻转容器,避免液体漏出。如管道破裂,可用木楔子、堵漏器堵漏或卡箍法堵漏,随后用高标号速冻水泥覆盖法暂时封堵。
⑥导流泄压。若各流程管线完好,可通过出液管线、排污管线,将液态烃导入紧急事故罐,或采用注水升浮法,将液化石油气界位抬高到泄漏部位以上。
⑦罐体掩护。从安全距离,利用带架水枪以开花的形式和固定式喷雾水枪对准罐壁和泄漏点喷射,以降低温度和可燃气体的浓度。
⑧控制蒸气云。如可能,可以用锅炉车或蒸汽带对准泄漏点送气,用来冲散可燃气体;用中倍数泡沫或干粉覆盖泄漏的液相,减少液化气蒸发;用喷雾水(或强制通风)转移蒸气云飘逸的方向,使其在安全地方扩散掉。
⑨现场监测。随时用可燃气体检测仪监视检测警戒区内的气体浓度,人员随时做好撤离准备。
⑩注意事项:禁止用水直接冲击泄漏物或泄漏源;防止泄漏物向下水道、通风系统和密闭性空间扩散;隔离警戒区直至液化石油气浓度达到爆炸下限25%以下方可撤除。
灭火器选择:小火用干粉、二氧化碳灭火器,大火用水幕、雾状水喷射;
2、天然气
参考液化石油气处置。
3、氰化物
氰化物是含有氰根(-CN)的化合物。其种类多,如氢氰酸、氰化钠、氰化钾、氰化锌、乙腈、丙烯腈等,可用于提炼金银、金属淬火处理、电镀,还可用于生产染料、塑料、熏蒸剂或杀虫剂等。氰化物大多数属于剧毒或高毒类,口服氰化钠50~100mg即可引起猝死。
应急处理
①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
②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面具(全面罩),穿防毒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
小量泄漏:用洁净的铲子收集于干燥、洁净、有盖的容器中。也可以用次氯酸盐溶液冲洗,洗液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
大量泄漏:用塑料布、帆布覆盖。然后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③病人救护
立即把中毒人员转移出污染区。检查中毒者呼吸是否停止,若无呼吸,可进行人工呼吸;若无脉搏,应立即进行心肺复苏。如有必要,应对中毒者提供纯氧和特效解毒剂。对中毒者进行复苏时要保证中毒者的呼吸道不被堵塞。如果中毒者呼吸窘迫,可进行气管插管。当中毒者的情况不能进行气管插管时,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可施行环甲软骨切开术。
④病人去污
所有接触氰化物的人员都应进行去污操作:
① 应尽快脱下受污染的衣物,并放入双层塑料袋内,同时用大量清水冲洗皮肤和头发至少5分钟,冲洗过程中应注意保护眼睛。
② 若皮肤或眼睛接触氰化物,应当立即用大量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5分钟以上。若其戴有隐形眼镜且易取下,应当立即取下,困难时可向专业人员请求帮助。
③ 如果是口服中毒,应插胃管并尽快给服活性碳,洗胃液和呕吐物必须单独隔离存放。
灭火方法:本品不燃。发生火灾时应尽量抢救商品,防止包装破损,引起环境污染。消防人员须佩戴防毒面具、穿全身消防服,在上风向灭火。灭火剂:干粉、砂土。禁止用二氧化碳和酸碱灭火剂灭火。
4、高锰酸钾(无机氧化物参考处置)
高锰酸钾,俗名:灰锰氧,溶于水、碱液,微溶于甲醇、丙酮、硫酸。用于有机合成、油脂工业、氧化、医药、消毒等。
危险特性:本品助燃,具腐蚀性、刺激性,可致人体灼伤。强氧化剂。遇硫酸、铵盐或过氧化氢能发生爆炸。遇甘油、乙醇能引起自燃。与有机物、还原剂、易燃物如硫、磷等接触或混合时有引起燃烧爆炸的危险。
急救措施
①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
②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
③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④食入:用水漱口,给饮牛奶或蛋清。
应急处理
①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
②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面具(全面罩),穿防毒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
小量泄漏:用砂土、干燥石灰或苏打灰混合。用洁净的铲子收集于干燥、洁净、有盖的容器中。
大量泄漏: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5、氯气
氯气属剧毒品,室温下为黄绿色不燃气体,有剌激性,加压液化或冷冻液化后,为黄绿色油状液体。氯气易溶于二硫化碳和四氯化碳等有机溶剂,微溶于水。氯气在高温下与一氧化碳作用,生成毒性更大的光气。氯气能与可燃气体形成爆炸性混合物,液氯与许多有机物如烃、醇、醚、氢气等发生爆炸性反应。氯作为强氧化剂,是一种基本有机化工原料,用途极为广泛,一般用于纺织、造纸、医药、农药、冶金、自来水杀菌剂和漂白剂等。
急救措施
(1) 皮肤接触时,按酸灼伤进行处理。应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氯痤疮可用地塞米松软膏涂患处。
(2) 眼晴接触时,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滴眼药水。
(3)若吸入,则应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如果呼吸心跳停止,应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压术。
泄漏应急处置
①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并立即进行隔离,根据现场的检测结果和可能产生的危害,确定隔离区的范围,严格限制出入。
②一般地,小量泄漏的初始隔离半径为150m,大量泄漏的初始隔离半径为450m。应急处理人员应佩戴正压自给式空气呼吸器,穿防毒服。
③尽可能切断泄漏源。泄漏现场应去除或消除所有可燃和易燃物质,所使用的工具严禁粘有油污,防止发生爆炸事故。防止泄漏的液氯进入下水道。
④合理通风,加速扩散。喷雾状碱液吸收已经挥发到空气中的氯气,防止其大面积扩散,导致隔离区外人员中毒。严禁在泄漏的液氯钢瓶上喷水。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所产生的大量废水。如有可能,用铜管将泄漏的氯气导至碱液池,彻底消除氯气造成的潜在危害。
⑤可以将泄漏的液氯钢瓶投入碱液池,碱液池应足够大,碱量一般为理论消耗量的1.5倍。实时检测空气中的氯气含量,当氯气含量超标时,可用喷雾状碱液吸收。
6、汽油
汽油主要用作汽油机的燃料, 用于橡胶、制鞋、印刷、制革、颜料等行业, 也可用作机械零件的去污剂。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3.5 ,液体相对密度(水=1):0.70~0.79,熔点<-60℃ ,沸点(℃):40~200 ,闪点:-50℃,引燃温度:415~530℃,爆炸上限%(V/V):6.0~1.3。
危险特性:极度易燃。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极易燃烧爆炸。与氧化剂能发生强烈反应。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火源会着火回燃,释放有害的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燃烧产物。
急救措施:
①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就医。
②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③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④食入:给饮牛奶或用植物油洗胃和灌肠、就医。
泄漏处理:
①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
②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静电工作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
小量泄漏:用砂土、蛭石或其它惰性材料吸收。或在保证安全情况下,就地焚烧。
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泡沫覆盖,降低蒸气灾害。用防爆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当有危害的化学试剂发生泄漏洒落或堵塞时应如何办
当有危害的化学试剂发生泄漏洒落或堵塞时应该采取的做法如下:1、发生泄漏,现场作业人员应立即停止操作,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泄漏物若是易燃易爆品,撤离时应在有可能的情况下,及时移走事故区爆炸物品、熄灭火种、在泄露污染区外断开电源。2、撤离时要往上风侧撤离,不可顺着毒气流动的方向走。3、撤离时,可用湿毛巾、湿口罩等捂住口鼻,保护呼吸道。4、疏散撤离时要听从指挥,不要慌乱,不要拥挤,不要大喊大叫,要镇静、沉着、有秩序地撤离。在生产、储存和使用过程中一旦发生泄漏,首先要防止扩散,紧接着要疏散无关人员,隔离泄漏污染区。如果是易燃易爆危险化学品的大量泄漏,一定要第一时间在安全区域拨打119报警电话,请求消防专业人员救援,同时要保护、控制好现场。常见有毒试剂之一:甲醛甲醇有毒,致命剂量大约是70毫升,甲醇的毒性对人体的神经系统和血液系统影响最大,它经消化道、呼吸道或皮肤摄入都会产生毒性反应,甲醇蒸汽能损害人的呼吸道粘膜和视力。佩戴好防毒面具和护目镜,避免接触其蒸汽,注意在通风橱内操作。
化学品泄漏事故发生时,下面()做法是错误的
化学品泄漏事故发生时,所有人参加救援的做法是错误的。正确做法:1.疏散与隔离发生化学品泄漏后,应立即疏散现场的无关人员,隔离毒物污染区;如果是易燃易爆物的大量泄漏,应立即报警,请求消防专业人员救援,并由应急救援指挥机构决定周围居民的疏散范围和疏散方向。2切断电源并消除火源化学品泄漏环境中的电源和火源常常会引发爆炸和火灾,事故发生后应立即切断电源并消除火源。3.对中毒的人员应从上风方向抢救或引导撤出。4.在进入现场之前,应针对泄漏物质的理化性质,采取有效的个人防护。穿(佩)戴防护装备前,应认真对防护装备进行安全性能检查,特别是要有专人对呼吸器的压力参数及阀门等进行检查。
游泳池里面加的消毒粉对身体有害吗?
游泳池消毒粉是对人体有害的。但是只要是按照有关标准进行操作,不要投放过量,并且使用的是规定的消毒物质,对人体不会有伤害。游泳池里都放什么消毒剂:1、漂白粉:它是次氯酸纳、氯化钙和氢氧化钙的混合物,为白色至灰白色的粉末或颗粒。2、漂水(次氯酸纳):为烧碱溶液通过氯气而制得。其有效含氯量大于(等于)10%(国家标准),其余90%为盐水。3、三氯异氰尿酸(TCCA),别名强氯酸,白色结晶粉末,亦有加工成粒状、片状,是有机氯类消毒剂。
游泳池里的漂白粉对人体有坏处吗?
漂白粉对胃肠粘膜、呼吸道、皮肤有刺激,并会引起咳嗽和影响视力。漂白粉是次氯酸纳、氯化钙和氢氧化钙的混合物,为白色至灰白色的粉末或颗粒。有显著的氯臭,性质很不稳定,吸湿性强,易受水分、光热的作用而分解,亦能与空气中的CO2反应。水溶液呈碱性,水溶液释放出有效氯成分,有氧化、杀菌、漂白作用,但有沉渣,水表面有一层白色漂浮物,。扩展资料:游泳池中使用的消毒剂通常是含氯消毒剂,含氯消毒剂是广谱杀菌剂,使用极其广泛。比如三氯异氰尿酸、漂白粉、溴氯海因就属于含氯消毒剂。三氯异氰尿酸简称 TCCA,是异氰尿酸的氯化衍生物,它的有效氯含量高达90%。三氯异氰尿酸是高效、低毒、性能稳定、广谱且快速的杀菌消毒剂,它能够快速有效地杀灭各种细菌、芽孢、真菌、霉菌和霍乱孤菌等等。所以TCCA也是目前我国使用最多、应用最广的游泳池消毒剂。溴氯海因俗称之为溴片,它比氯制剂更稳定,气味更温和,对PH的变化不如氯那么敏感。但溴制剂在高剂量下具有腐蚀性,对人体的皮肤、眼及细胞强烈刺激,而且同时在泳池条件下会产生一种致癌物质——溴酸根。这些消毒剂得达到一定剂量才能产生危害。余氯量是衡量游泳池水是否达标的一个重要指标,它代表施药量足以杀死细菌及病毒且尚有剩余,这就可以保证水体的消毒效果。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泳池有呛鼻的漂白粉味谨防伤皮肤
化学品泄漏处置五步法
化学品泄漏处置五步方法为:1、阻断泄漏源继续泄露、2、覆盖、3、收容、4、稀释、5、最后将剩余泄漏物移动到安全的位置存放,防止二次事故的发生。还有9种常见的泄漏物处理方法有:合成吸附剂、水泥固化、凝胶固化、石灰固化、天然有机吸附剂、天然无机吸附剂、泡沫覆盖、中和泄漏物、低温冷却。泄露处理两种方法:1、泄漏源控制方法 :1、通过关闭有关阀门、停止作业或通过采取改变工艺流程、物料走副线、局部停 车、打循环、减负荷运行等方法。2、容器发生泄漏后,应采取措施修补和堵塞裂口,制止化学品的进一步泄漏,对 整个应急处理是非常关键的。2、地面上泄漏物处置方法:如果化学品为液体,泄漏到地面上时会四处蔓延扩散,难以收集处理。为此需要筑堤堵截或者引流到安全地点。对于贮罐区发生液体泄漏时,要及时关闭雨水阀,防止物料沿明沟外流。对于液体泄漏,为降低物料向大气中的蒸发速度,可用泡沫或其他覆盖物品覆盖外泄的物料,在其表面形成覆盖层,抑制其蒸发。或者采用低温冷却来降低泄漏物的蒸发。
上一篇:中国十大女装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