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鞋批发网 > 知识库 >

16年春节

来源:运动鞋批发网时间:2024-07-24 15:47:57编辑:运动君

2015年春节是几月几号星期几?

虽然2014年的夏天刚刚过去,然而不少未雨绸缪的网友已经在关心2015年春节是几月几号星期几了,提前知道也方便自己早做安排,下面就随小编一起来看看2015年春节是几月几号星期几?放假是怎么安排的吧!
根据2014年国家发布的2014年春节放假安排通知,预计2015年的春节放假安排时间为:
2015年2月19日(星期四) 农历 正月初一 春节2015年春节相当的迟,到2月19日才来,很少有在过完情人节之后,才过年的!2015年春节放假安排预计为:2015年2月19日—2015年2月25日。
你可能还喜欢:结婚25年什么婚?第二十五年银婚盘点国内各地结婚的习俗有哪些结婚24年是什么婚?第二十四年婚萨丁婚盘点侗族的风俗习惯有哪些?
了解更多星座百科、八字姻缘、八字事业、婚姻运势、财神灵签、情感合盘、看另一半、八字测算、姓名速配、一生运势、复合机会,您可以在底部点个赞或者在线咨询(仅供娱乐):http://www.adxqd.com/xz/


2016年过年时间,过年是几月几号?

这个地球上有着不同的种族、不同的国家、不同的人类。在这些不一样的地方上,中国占有着一个很大的比重。从古至今已经经历了那么多的朝代更替,但是传统却是依旧不曾改变的。
那么,本期传统节日一起了解2016年过年时间。
2016年春节日期,过年时间:2016年2月8日,星期一,农历正月初一
2月7日(星期日,农历除夕)、2月8日(星期一,农历正月初一)、2月9日(星期二,农历正月初二)、2月10日(星期三,农历正月初三)、2月11日(星期四,农历正月初四)、2月12日(星期五,农历正月初五)、2月13日(星期六,农历正月初六)为法定节假日,故2016年2月7日至2016年2月13日放假,共7日。
春节是中国最富有特色的传统节日,一般指除夕和正月初一。在民间,传统意义上的春节是指从腊月初八的腊祭(腊月二十三、二十四的祭灶),一直到正月十五,其中以除夕和正月初一为高潮。在春节期间,中国的汉族和很多少数民族都要举行各种活动以示庆祝。这些活动均以祭祀神佛、祭奠祖先、除旧布新、迎禧接福、祈求丰年为主要内容。
活动丰富多彩,带有浓郁的民族特色。是中国人民最隆重的传统节日,也象征团结、兴旺,对未来寄托新的希望的佳节。受到中华文化的影响,汉字文化圈的一些国家和民族也有庆祝春节的习俗。2015年6月23日,美国纽约立冬比尔·德布拉西奥宣布,纽约市公立学校从2016年开始春节放假一天。
春节,是农历正月初一,又叫阴历年,俗称“过年”。这是我国民间最隆重、最热闹的一个传统节日。春节的历史很悠久,它起源于殷商时期年头岁尾的祭神祭祖活动。按照我国农历,正月初一古称元日、元辰、元正、元朔、元旦等,俗称年初一,到了民国时期,改用公历,公历的一月一日称为元旦,把农历的一月一日叫春节。
正月初一原名“元旦”,“元”的本意为“头”,后引申为“开始”。这一天是一年的头一天,春季的头一天,正月的头一天,所以称为“三元”;因为这一天还是岁之朝,月之朝,日之朝,所以又称“三朝”;又因为它是第一个朔日,所以又称“元朔”,正月初一还有上日、正朝、三朔、三始等别称,意即年、月、日三者的开始。
大陆规定的“春节法定假日”为农历正月初一至初三(1日至3日)三天。尽管如此,很多地方(特别是非国有单位)还是要到正月初八才正式上班。
受中国文化影响的中国周边国家,如韩国,韩语为“Seollal”(韩语“新的一年”的意思),法定假日;越南,称“元旦”,这一假日的法定时间和中国相同,也是初一至初三。虽然各国称谓不尽一样,但是习俗差不多。
【结束语】过年不仅仅是小孩子们的权利,更是许多工作的人们可以放松的仅有几天。一年只有一次的过年,无论是旅游还是家人的相聚你都决定好了吗?
了解更多星座百科、八字姻缘、八字事业、婚姻运势、财神灵签、情感合盘、看另一半、八字测算、姓名速配、一生运势、复合机会,您可以在底部点个赞或者在线咨询(仅供娱乐):http://www.adxqd.com/xz/


过年是什么时候开始的

过年是什么时候开始的   春节,是农历正月初一,又叫阴历年,俗称“过年”。这是我国民间最隆重、最热闹的一个传统节日。那么你知道是什么时候开始的呢?下面和我一起来看看吧!   过年是什么时候开始的   中国人民过春节已有4千多年的历史,它是由虞舜兴起的。公元前两千多年的一天,舜即天子位,带领着部下人员,祭拜天地。从此,人们就把这一天当作岁首,算是正月初一。据说这就是农历新年的由来,后来叫春节。   春节的习俗   春节是我国一个古老的节日,也是全年最重要的一个节日,如何过庆贺这个节日,在千百年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一些较为固定的风俗习惯,有许多还相传至今。   扫尘   “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 ,据《吕氏春秋》记载,我国在尧舜时代就有春节扫尘的风俗。按民间的说法:因“尘”与“陈”谐音,新春扫尘有“除陈布新”的涵义,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穷运、晦气统统扫出门。这一习俗寄托着人们破旧立新的愿望和辞旧迎新的祈求。 每逢春节来临,家家户户都要打扫环境,清洗各种器具,拆洗被褥窗帘,洒扫六闾庭院,掸拂尘垢蛛网,疏浚明渠暗沟。到处洋溢着欢欢喜喜搞卫生、干干净净迎新春的欢乐气氛。   贴春联   春联也叫门对、春贴、对联、对子、桃符等,它以工整、对偶、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时代背景,抒发美好愿望,是我国特有的文学形式。每逢春节,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家家户户都要精选一幅大红春联贴于门上,为节日增加喜庆气氛。这一习俗起于宋代,在明代开始盛行,到了清代,春联的思想性和艺术性都有了很大的提高,梁章矩编写的春联专著《槛联丛话》对楹联的起源及各类作品的特色都作了论述。   春联的种类比较多,依其使用场所,可分为门心、框对、横披、春条、斗方等。“门心”贴于门板上端中心部位;“框对”贴于左右两个门框上;“横披”贴于门媚的横木上;“春条”根据不同的内容,贴于相应的地方;“斗斤”也叫“门叶”,为正方菱形,多贴在家俱、影壁中。   贴窗花和倒贴“福”字   在民间人们还喜欢在窗户上贴上各种剪纸——窗花。窗花不仅烘托了喜庆的节日气氛,也集装饰性、欣赏性和实用性于一体。剪纸在我国是一种很普及的民间艺术,千百年来深受人们的喜爱,因它大多是贴在窗户上的,所以也被称其为“窗花”。窗花以其特有的概括和夸张手法将吉事祥物、美好愿望表现得淋漓尽致,将节日装点得红火富丽。   在贴春联的同时,一些人家要在屋门上、墙壁上、门楣上贴上大大小小的“福”字。春节贴“福”字,是我国民间由来已久的风俗。“福”字指福气、福运,寄托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对美好未来的祝愿。为了更充分地体现这种向往和祝愿,有的人干脆将“福”字倒过来贴,表示“幸福已到”“福气已到”。民间还有将“福”字精描细做成各种图案的,图案有寿星、寿桃、鲤鱼跳龙门、五谷丰登、龙凤呈祥等。   年画   春节挂贴年画在城乡也很普遍,浓黑重彩的年画给千家万户平添了许多兴旺欢乐的喜庆气氛。年画是我国的一种古老的民间艺术,反映了人民朴素的风俗和信仰,寄托着他们对未来的希望。年画,也和春联一样,起源于“门神”。 随着木板印刷术的兴起,年画的内容已不仅限于门神之类单调的主题,变得丰富多彩,在一些年画作坊中产生了《福禄寿三星图》、《天官赐福》、《五谷丰登》、《六畜兴旺》、《迎春接福》等精典的彩色年画、以满足人们喜庆祈年的美好愿望。 我国出现了年画三个重要产地:苏州桃花坞,天津杨柳青和山东潍坊;形成了中国年画的三大流派,各具特色。   我国现今我国收藏最早的年画是南宋《随朝窈窕呈倾国之芳容》的木刻年画,画的是王昭君、赵飞燕、班姬和绿珠四位古代美人。民间流传最广的是一幅《老鼠娶亲》的年画。描绘了老鼠依照人间的风俗迎娶新娘的有趣场面。民国初年,上海郑曼陀将月历和年画二者结合起来。这是年画的一种新形式。这种合二而一的年画,以后发展成挂历,至今风靡全国。   守岁   除夕守岁是最重要的年俗活动之一,守岁之俗由来已久。最早记载见于西晋周处的《风土志》:除夕之夜,各相与赠送,称为“馈岁”;酒食相邀,称为“别岁”;长幼聚饮,祝颂完备,称为“分岁”;大家终夜不眠,以待天明,称曰“守岁”。   “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天”,除夕之夜,全家团聚在一起,吃过年夜饭,点起蜡烛或油灯,围坐炉旁闲聊,等着辞旧迎新的时刻,通宵守夜,象征着把一切邪瘟病疫照跑驱走,期待着新的一年吉祥如意。这种习俗后来逐渐盛行,到唐朝初期,唐太宗李世民写有“守岁”诗:“寒辞去冬雪,暖带入春风”。直到今天,人们还习惯在除夕之夜守岁迎新。   古时守岁有两种含义:年长者守岁为“辞旧岁”,有珍爱光阴的意思;年轻人守岁,是为延长父母寿命。自汉代以来,新旧年交替的时刻一般为夜半时分。   爆竹   中国民间有“开门爆竹”一说。即在新的一年到来之际,家家户户开门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以哔哔叭叭的爆竹声除旧迎新。爆竹是中国特产,亦称“爆仗”、“炮仗”、“鞭炮”。其起源很早,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放爆竹可以创造出喜庆热闹的气氛,是节日的一种娱乐活动,可以给人们带来欢愉和吉利。随着时间的推移,爆竹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品种花色也日见繁多,每逢重大节日及喜事庆典,及婚嫁、建房、开业等,都要燃放爆竹以示庆贺,图个吉利。现在,湖南浏阳,广东佛山和东尧,江西的宜春和萍乡、浙江温州等地区是我国著名的花炮之乡,生产的爆竹花色多,品质高,不仅畅销全国,而且还远销世界。   拜年   新年的初一,人们都早早起来,穿上最漂亮的衣服,打扮得整整齐齐,出门去走亲访友,相互拜年,恭祝来年大吉大利。拜年的方式多种多样,有的是同族长带领若干人挨家挨户地拜年;有的是同事相邀几个人去拜年;也有大家聚在一起相互祝贺,称为“团拜”。由于登门拜年费时费力,后来一些上层人物和士大夫便使用各贴相互投贺,由此发展出来后来的“贺年片”。   春节拜年时,晚辈要先给长辈拜年,祝长辈人长寿安康,长辈可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分给晚辈,据说压岁钱可以压住邪祟,因为“岁”与“祟”谐音,晚辈得到压岁钱就可以平平安安度过一岁。压岁钱有两种,一种是以彩绳穿线编作龙形,置于床脚,此记载见于《燕京岁时记》;另一种是最常见的.,即由家长用红纸包裹分给孩子的钱。压岁钱可在晚辈拜年后当众赏给,亦可在除夕夜孩子睡着时,由家长偷偷地放在孩子的枕头底下。现在长辈为晚辈分送压岁钱的习俗仍然盛行。   春节食俗   在古代的农业社会里,大约自腊月初八以后,家庭主妇们就要忙着张罗过年的食品了。因为腌制腊味所需的时间较长,所以必须尽早准备,我国许多省份都有腌腊味的习俗,其中又以广东省的腊味最为著名。   蒸年糕,年糕因为谐音“年高”,再加上有着变化多端的口味,几乎成了家家必备的应景食品。年糕的式样有方块状的黄、白年糕,象征着黄金、白银,寄寓新年发财的意思。   年糕的口味因地而异。北京人喜食江米或黄米制成的红枣年糕、百果年糕和白年糕。河北人则喜欢在年糕中加入大枣、小红豆及绿豆等一起蒸食。山西北部在内蒙古等地,过年时习惯吃黄米粉油炸年糕,有的还包上豆沙、枣泥等馅,山东人则用黄米、红枣蒸年糕。北方的年糕以甜为主,或蒸或炸,也有人干脆沾糖吃。南方的年糕则甜咸兼具,例如苏州及宁波的年糕,以粳米制作,味道清淡。除了蒸、炸以外,还可以切片炒食或是煮汤。甜味的年糕以糯米粉加白糖、猪油、玫瑰、桂花、薄荷、素蓉等配料,做工精细,可以直接蒸食或是沾上蛋清油炸。   真正过年的前一夜叫团圆夜,离家在外的游子都要不远千里万里赶回家来,全家人要围坐在一起包饺子过年,饺子的作法是先和面做成饺子皮,再用皮包上馅,馅的内容是五花八门,各种肉、蛋、海鲜、时令蔬菜等都可入馅,正统的饺子吃法,是清水煮熟,捞起后以调有醋、蒜末、香油的酱油为佐料沾着吃。也有炸饺子、烙饺子(锅贴)等吃法。因为和面的“和”字就是“合”的意思;饺子的“饺”和“交”谐音,“合”和“交”又有相聚之意,所以用饺子象征团聚合欢;又取更岁交子之意,非常吉利;此外,饺子因为形似元宝,过年时吃饺子,也带有“招财进宝”的吉祥含义。一家大小聚在一起包饺子,话新春,其乐融融。 ;


历年春节日期

历年春节日期如下:1970年 2月06日(庚戌 戊寅 丁巳)农历庚戌(狗)年正月(大)初一1971年 1月27日(庚戌 己丑 壬子)农历辛亥(猪)年正月(小)初一1972年 2月15日(壬子 壬寅 丙子)农历壬子(鼠)年正月(小)初一1973年 2月03日(壬子 癸丑 庚午)农历癸丑(牛)年正月(大)初一1974年 1月23日(癸丑 乙丑 甲子)农历甲寅(虎)年正月(大)初一1975年 2月11日(乙卯 戊寅 戊子)农历乙卯(兔)年正月(大)初一1976年 1月31日(乙卯 己丑 壬午)农历丙辰(龙)年正月(大)初一1977年 2月18日(丁巳 壬寅 丙午)农历丁巳(蛇)年正月(大)初一1978年 2月07日(戊午 甲寅 庚子)农历戊午(马)年正月(大)初一1979年 1月28日(戊午 乙丑 乙未)农历己未(羊)年正月(大)初一1980年 2月16日(庚申 戊寅 己未)农历庚申(猴)年正月(大)初一1981年 2月05日(辛酉 庚寅 甲寅)农历辛酉(鸡)年正月(小)初一1982年 1月25日(辛酉 辛丑 戊申)农历壬戌(狗)年正月(大)初一1983年 2月13日(癸亥 甲寅 壬申)农历癸亥(猪)年正月(大)初一1984年 2月02日(癸亥 乙丑 丙寅)农历甲子(鼠)年正月(大)初一1985年 2月20日(乙丑 戊寅 庚寅)农历乙丑(牛)年正月(小)初一1986年 2月09日(丙寅 庚寅 甲申)农历丙寅(虎)年正月(小)初一1987年 1月29日(丙寅 辛丑 戊寅)农历丁卯(兔)年正月(大)初一1988年 2月17日(戊辰 甲寅 壬寅)农历戊辰(龙)年正月(大)初一1989年 2月06日(己巳 丙寅 丁酉)农历己巳(蛇)年正月(大)初一1990年 1月27日(己巳 丁丑 壬辰)农历庚午(马)年正月(小)初一1991年 2月15日(辛未 庚寅 丙辰)农历辛未(羊)年正月(小)初一1992年 2月04日(壬申 壬寅 庚戌)农历壬申(猴)年正月(小)初一1993年 1月23日(壬申 癸丑 甲辰)农历癸酉(鸡)年正月(小)初一1994年 2月10日(甲戌 丙寅 丁卯)农历甲戌(狗)年正月(大)初一1995年 1月31日(甲戌 丁丑 壬戌)农历乙亥(猪)年正月(小)初一1996年 2月19日(丙子 庚寅 丙戌)农历丙子(鼠)年正月(小)初一1997年 2月07日(丁丑 壬寅 庚辰)农历丁丑(牛)年正月(大)初一1998年 1月28日(丁丑 癸丑 乙亥)农历戊寅(虎)年正月(大)初一1999年 2月16日(己卯 丙寅 己亥)农历己卯(兔)年正月(大)初一2000年 2月05日(庚辰 戊寅 癸巳)农历庚辰(龙)年正月(大)初一2001年 1月24日(庚辰 己丑 丁亥)农历辛巳(蛇)年正月(大)初一2002年 2月12日(壬午 壬寅 辛亥)农历壬午(马)年正月(大)初一2003年 2月01日(壬午 癸丑 乙巳)农历癸未(羊)年正月(大)初一2004年 1月22日(癸未 乙丑 庚子)农历甲申(猴)年正月(小)初一2005年 2月09日(乙酉 戊寅 甲子)农历乙酉(鸡)年正月(小)初一2006年 1月29日(乙酉 己丑 戊午)农历丙戌(狗)年正月(大)初一2007年 2月18日(丁亥 壬寅 癸未)农历丁亥(猪)年正月(小)初一2008年 2月07日(戊子 甲寅 丁丑)农历戊子(鼠)年正月(大)初一2009年 1月26日(戊子 乙丑 辛未)农历己丑(牛)年正月(大)初一2010年 2月14日(庚寅 戊寅 乙未)农历庚寅(虎)年正月(大)初一2011年 2月03日(庚寅 己丑 己丑)农历辛卯(兔)年正月(大)初一2012年 1月23日(辛卯 辛丑 癸未)农历壬辰(龙)年正月(大)初一2013年 2月10日(癸巳 甲寅 丁未)农历癸巳(蛇)年正月(大)初一2014年 1月31日(癸巳 乙丑 壬寅)农历甲午(马)年正月(小)初一2015年 2月19日(乙未 戊寅 丙寅)农历乙未(羊)年正月(小)初一2016年 2月08日(丙申 庚寅 庚申)农历丙申(猴)年正月(大)初一2017年 1月28日(丙申 辛丑 乙卯)农历丁酉(鸡)年正月(小)初一2018年 2月16日(戊戌 甲寅 己卯)农历戊戌(狗)年正月(小)初一2019年 2月05日(己亥 丙寅 癸酉)农历己亥(猪)年正月(大)初一2020年 1月25日(己亥 丁丑 丁卯)农历庚子(鼠)年正月(小)初一2021年 2月12日(辛丑 庚寅 辛卯)农历辛丑(牛)年正月(小)初一2022年 2月01日(辛丑 辛丑 乙酉)农历壬寅(虎)年正月(大)初一春节习俗常见的春节习俗有拜年、贴春联、挂年画、贴窗花、放爆竹、发红包、穿新衣、吃饺子、守岁、舞狮舞龙、挂灯笼等,在春节期间,每一天都有不同的习俗。

历年春节日期对照表

历年春节日期如下:1970年 2月06日(庚戌 戊寅 丁巳)农历庚戌(狗)年正月(大)初一1971年 1月27日(庚戌 己丑 壬子)农历辛亥(猪)年正月(小)初一1972年 2月15日(壬子 壬寅 丙子)农历壬子(鼠)年正月(小)初一1973年 2月03日(壬子 癸丑 庚午)农历癸丑(牛)年正月(大)初一1974年 1月23日(癸丑 乙丑 甲子)农历甲寅(虎)年正月(大)初一1975年 2月11日(乙卯 戊寅 戊子)农历乙卯(兔)年正月(大)初一1976年 1月31日(乙卯 己丑 壬午)农历丙辰(龙)年正月(大)初一1977年 2月18日(丁巳 壬寅 丙午)农历丁巳(蛇)年正月(大)初一1978年 2月07日(戊午 甲寅 庚子)农历戊午(马)年正月(大)初一1979年 1月28日(戊午 乙丑 乙未)农历己未(羊)年正月(大)初一1980年 2月16日(庚申 戊寅 己未)农历庚申(猴)年正月(大)初一1981年 2月05日(辛酉 庚寅 甲寅)农历辛酉(鸡)年正月(小)初一1982年 1月25日(辛酉 辛丑 戊申)农历壬戌(狗)年正月(大)初一1983年 2月13日(癸亥 甲寅 壬申)农历癸亥(猪)年正月(大)初一1984年 2月02日(癸亥 乙丑 丙寅)农历甲子(鼠)年正月(大)初一1985年 2月20日(乙丑 戊寅 庚寅)农历乙丑(牛)年正月(小)初一1986年 2月09日(丙寅 庚寅 甲申)农历丙寅(虎)年正月(小)初一1987年 1月29日(丙寅 辛丑 戊寅)农历丁卯(兔)年正月(大)初一1988年 2月17日(戊辰 甲寅 壬寅)农历戊辰(龙)年正月(大)初一1989年 2月06日(己巳 丙寅 丁酉)农历己巳(蛇)年正月(大)初一1990年 1月27日(己巳 丁丑 壬辰)农历庚午(马)年正月(小)初一1991年 2月15日(辛未 庚寅 丙辰)农历辛未(羊)年正月(小)初一1992年 2月04日(壬申 壬寅 庚戌)农历壬申(猴)年正月(小)初一1993年 1月23日(壬申 癸丑 甲辰)农历癸酉(鸡)年正月(小)初一1994年 2月10日(甲戌 丙寅 丁卯)农历甲戌(狗)年正月(大)初一1995年 1月31日(甲戌 丁丑 壬戌)农历乙亥(猪)年正月(小)初一1996年 2月19日(丙子 庚寅 丙戌)农历丙子(鼠)年正月(小)初一1997年 2月07日(丁丑 壬寅 庚辰)农历丁丑(牛)年正月(大)初一1998年 1月28日(丁丑 癸丑 乙亥)农历戊寅(虎)年正月(大)初一1999年 2月16日(己卯 丙寅 己亥)农历己卯(兔)年正月(大)初一2000年 2月05日(庚辰 戊寅 癸巳)农历庚辰(龙)年正月(大)初一2001年 1月24日(庚辰 己丑 丁亥)农历辛巳(蛇)年正月(大)初一2002年 2月12日(壬午 壬寅 辛亥)农历壬午(马)年正月(大)初一2003年 2月01日(壬午 癸丑 乙巳)农历癸未(羊)年正月(大)初一2004年 1月22日(癸未 乙丑 庚子)农历甲申(猴)年正月(小)初一2005年 2月09日(乙酉 戊寅 甲子)农历乙酉(鸡)年正月(小)初一2006年 1月29日(乙酉 己丑 戊午)农历丙戌(狗)年正月(大)初一2007年 2月18日(丁亥 壬寅 癸未)农历丁亥(猪)年正月(小)初一2008年 2月07日(戊子 甲寅 丁丑)农历戊子(鼠)年正月(大)初一2009年 1月26日(戊子 乙丑 辛未)农历己丑(牛)年正月(大)初一2010年 2月14日(庚寅 戊寅 乙未)农历庚寅(虎)年正月(大)初一2011年 2月03日(庚寅 己丑 己丑)农历辛卯(兔)年正月(大)初一2012年 1月23日(辛卯 辛丑 癸未)农历壬辰(龙)年正月(大)初一2013年 2月10日(癸巳 甲寅 丁未)农历癸巳(蛇)年正月(大)初一2014年 1月31日(癸巳 乙丑 壬寅)农历甲午(马)年正月(小)初一2015年 2月19日(乙未 戊寅 丙寅)农历乙未(羊)年正月(小)初一2016年 2月08日(丙申 庚寅 庚申)农历丙申(猴)年正月(大)初一2017年 1月28日(丙申 辛丑 乙卯)农历丁酉(鸡)年正月(小)初一2018年 2月16日(戊戌 甲寅 己卯)农历戊戌(狗)年正月(小)初一2019年 2月05日(己亥 丙寅 癸酉)农历己亥(猪)年正月(大)初一2020年 1月25日(己亥 丁丑 丁卯)农历庚子(鼠)年正月(小)初一2021年 2月12日(辛丑 庚寅 辛卯)农历辛丑(牛)年正月(小)初一2022年 2月01日(辛丑 辛丑 乙酉)农历壬寅(虎)年正月(大)初一春节习俗常见的春节习俗有拜年、贴春联、挂年画、贴窗花、放爆竹、发红包、穿新衣、吃饺子、守岁、舞狮舞龙、挂灯笼等,在春节期间,每一天都有不同的习俗。

2014春节法定节假日有几天

  2013已经进入最后100天的倒计时了,马上要迎来新的一年,相信大家一定迫不及待的在等2014春节法定假日了吧!下面我们一起了解一下2014春节法定节假日有几天?2014春节法定假日是如何安排的?   2014春节法定节假日   2014春节法定节假日的放假安排方案是依据国务院《关于修改的决定》,参照往年国务院办公厅下达的关于部分节假日安排的通知2014春节法定假日一共有3天。分别是大年初一、二、三,加上调休共放假7天,安排在2014年1月31日至2014年2月6日1月26日(星期日)、2月8日(星期六)上班。    我特别推荐    我特别推荐

2016年春节法定节假日多少号

  2016春节放假安排:  2016年2月7日至2016年2月13日调休,放假7日。  2月7日(星期日,农历除夕)、2月8日(星期一,农历正月初一)、2月9日(星期二,农历正月初二)为法定节假日  2月6日、2月14日(星期日)公休调至2月11日(星期四),2月12日(星期五)  2月6日(星期六)、2月14(星期日)日照常上班。  温馨提示:目前假日办还未公布2016年春节的放假安排,以上放假安排属根据往年春节放假安排预测,具体春节放假时间以官方公布为准。

今年春节是几月几号

2022春节是2022年02月01日,星期二,壬寅年(虎年)正月初一。春节是指汉字文化圈传统上的农历新年,俗称“年节”,传统名称为新年、大年、新岁,但口头上又称度岁、庆新岁、过年。中国人过春节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在现代,人们把春节定于农历正月初一,但一般至少要到正月十五(上元节)新年才算结束,在民间,传统意义上的春节是指从腊月的腊祭或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的祭灶,一直到正月十九。春节日期的计算历史古时春节曾专指节气中的立春,也被视为是一年的开始,后来改为农历正月初一开始为新年。一般至少要到正月十五(上元节)新年才结束,春节俗称“年节”,是中华民族最隆重的传统佳节。汉武帝时期之前,各朝各代春节的日期并不一致,自汉武帝太初元年始,以夏历(农历)正月为岁首,年节的日期由此固定下来,延续至今,1911年辛亥革命以后,开始采用公历计年,遂称公历1月1日为“元旦”,称农历正月初一为“春节”,也就是春节开始的第一天。

春节是几月几号?

春节是几月几号?   中国有许多传统节日,其中我最喜欢的是春节。每到春节,人们喜贴春联,敲锣打鼓,张灯结彩,辞旧迎新的活动热闹非凡。这时是小孩子们最高兴的时候,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节日的喜悦。那么,春节是什么时候?几月几号呢?快随我一起来看一下吧。      2023年春节是哪天   2023年的春节是公历2023年的1月22日,也就是农历正月初一。在2023年这一年里只有一个春节,因为这一年闰二月,并非闰一月,故而不存在两个春节的情况。2023年是什么年公元2023年是公历平年,共365天,53周。同时它也是农历癸。   春节简介   春节一般指除夕和正月初一。但在民间,传统意义上的春节是指从腊月初八的腊祭或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的祭灶,一直到正月十五,其中以除夕和正月初一为高潮。在春节期间,我国的汉族和很多少数民族都要举行各种活动以示庆祝。这些活动均以祭祀神佛、祭奠祖先、除旧布新、迎禧接福、祈求丰年为主要内容。活动丰富多彩,带有浓郁的民族特色。   中国农历年的岁首称为春节。是中国人民最隆重的传统节日,也象征团结、兴旺,对未来寄托新的希望的佳节。据记载,中国人民过春节已有4千多年的历史,它是由虞舜兴起的。公元前两千多年的一天,舜即天子位,带领着部下人员,祭拜天地。从此,人们就把这一天当作岁首,算是正月初一。据说这就是农历新年的由来,后来叫春节。春节过去也叫元旦。春节所在的这一月叫元月。   但是,中国历代元旦的日期并不一致:夏朝用孟春的元月为正月,商朝用腊月(十二月)为正月,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以十月为正月,汉朝初期沿用秦历。汉武帝刘彻感到历纪太乱,就命令大臣公孙卿和司马迁造“太阳历”,规定以农历正月为一岁之首,以正月初一为一年的第一天,就是元旦。此后中国一直沿用夏历(阴历,又称农历)纪年,直到清朝未年,长达2080年。   春节不同时代有不同名称。在先秦时叫“上日”、“元日”、“改岁”、“献岁”等;到了两汉时期,又被叫为“三朝”、“岁旦”、“正旦”、“正日”;魏晋南北朝时称为“元辰”、“元日”、“元首”、“岁朝”等;到了唐宋元明,则称为“元旦”、“元”、“岁日”、“新正”、“新元”等;而清代,一直叫“元旦”或“元日”。   1912年孙中山在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时,宣布废除旧历改用阳历(即公历),用民国纪年。并决定以公元1912年1月1日为民国元年1月1日。一月一日叫新年,但不称元旦。但民间仍按传统沿用旧历即夏历,仍在当年2月18日(壬子年正月初一)过传统新年,其他传统节日也照旧。有鉴于此,1913年(民国二年)7月,当时的袁世凯批准以正月初一为春节,并同意春节例行放假,次年起开始实行。自此夏历岁首称“春节”。现行“春节”称谓只有95年历史   1949年9月27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决定在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同时,采用世界通用的公元纪年。为了区分阳历和阴历两个“年”,又因一年24节气的“立春”恰在农历年的前后,故把阳历一月一日称为“元旦”,农历正月初一正式改称“春节”。   地球绕太阳一周,历法上叫一年,循环往复,永无止境。但是,人们根据春、夏、秋、冬四季节气的不同,就以夏历正月初一为一年的岁首。每年农历十二月三十日(小月二十九)半夜子时(十二点)过后,春节就算正式来到了。   临近春节,人们采办年货,除夕时,全家团聚在一起吃年夜饭。贴年画、春联;迎接新的一年来临。   随着新中国的建立,春节庆祝活动更为丰富多彩。不仅保留了过去民间习俗,剔除了一些带有封建迷信的活动,而且增加了不少新的内容。使春节具有新的时代气息。1949年12月23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政府规定每年春节放假三天。   中国是个多民族的国家,各民族过新年的形式各有不同。汉族、满族和朝鲜族过春节的风俗习惯差不多,全家团圆,人们吃年糕、水饺以及各种丰盛的饭菜、张灯结彩,燃放鞭炮,并互相祝福。春节期间的庆祝活动极为丰富多样,有舞狮、耍龙的,也有踩高跷、跑旱船的。在有些地区人们沿袭过去祭祖敬神活动,祈求新的一年风调雨顺,平安、丰收。古代的蒙古族,把春节叫做“白节”,正月叫白月,是吉祥如意的意思。藏族是过藏历年。回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等,是过“古尔邦节”。春节也是苗族、僮族、瑶族等的盛大节日。   中国人怎么过春节   现在过节很多人要返乡,春节时的客运压力空前,“春运”也堪称春节的一大现象,下面易安居算命网为大家介绍中国人过春节的习俗。   守岁   除夕守岁是最重要的年俗活动之一,守岁之俗由来已久。最早记载见于西晋周处的《风土志》:除夕之夜,各相与赠送,称为“馈岁”;酒食相邀,称为“别岁”;长幼聚饮,祝颂完备,称为“分岁”;大家终夜不眠,以待天明,称曰“守岁”。   “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天”,除夕之夜,全家团聚在一起,吃过年夜饭,点起蜡烛或油灯,围坐炉旁闲聊,等着辞旧迎新的时刻,通宵守夜,象征着把一切邪瘟病疫照跑驱走,期待着新的一年吉祥如意。这种习俗后来逐渐盛行,到唐朝初期,唐太宗李世民写有“守岁”诗:“寒辞去冬雪,暖带入春风”。直到今天,人们还习惯在除夕之夜守岁迎新。古时守岁有两种含义:年长者守岁为“辞旧岁”,有珍爱光阴的意思;年轻人守岁,是为延长父母寿命。自汉代以来,新旧年交替的时刻一般为夜半时分。   扫尘   “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据《吕氏春秋》记载,我国在尧舜时代就有春节扫尘的风俗。按民间的说法:因“尘”与“陈”谐音,新春扫尘有“除陈布新”的涵义,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穷运、晦气统统扫出门。这一习俗寄托着人们破旧立新的愿望和辞旧迎新的祈求。每逢春节来临,家家户户都要打扫环境,清洗各种器具,拆洗被褥窗帘,洒扫六闾庭院,掸拂尘垢蛛网,疏浚明渠暗沟。到处洋溢着欢欢喜喜搞卫生、干干净净迎新春的欢乐气氛。   贴春联   春联也叫门对、春贴、对联、对子、桃符等,它以工整、对偶、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时代背景,抒发美好愿望,是我国特有的文学形式。每逢春节,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家家户户都要精选一幅大红春联贴于门上,为节日增加喜庆气氛。这一习俗起于宋代,在明代开始盛行,到了清代,春联的思想性和艺术性都有了很大的提高,梁章矩编写的春联专著《槛联丛话》对楹联的起源及各类作品的特色都作了论述。   春联的种类比较多,依其使用场所,可分为门心、框对、横披、春条、斗方等。“门心”贴于门板上端中心部位;“框对”贴于左右两个门框上;“横披”贴于门媚的横木上;“春条”根据不同的内容,贴于相应的地方;“斗斤”也叫“门叶”,为正方菱形,多贴在家俱、影壁中。   贴年画   春节挂贴年画在城乡也很普遍,浓黑重彩的年画给千家万户平添了许多兴旺欢乐的喜庆气氛。年画是我国的一种古老的民间艺术,反映了人民朴素的风俗和信仰,寄托着他们对未来的希望。年画,也和春联一样,起源于“门神”。随着木板印刷术的兴起,年画的内容已不仅限于门神之类单调的.主题,变得丰富多彩,在一些年画作坊中产生了《福禄寿三星图》、《天官赐福》、《五谷丰登》、《六畜兴旺》、《迎春接福》等精典的彩色年画、以满足人们喜庆祈年的美好愿望。我国出现了年画三个重要产地:苏州桃花坞,天津杨柳青和山东潍坊;形成了中国年画的三大流派,各具特色。   我国现今我国收藏最早的年画是南宋《随朝窈窕呈倾国之芳容》的木刻年画,画的是王昭君、赵飞燕、班姬和绿珠四位古代美人。民间流传最广的是一幅《老鼠娶亲》的年画。描绘了老鼠依照人间的风俗迎娶新娘的有趣场面。民国初年,上海郑曼陀将月历和年画二者结合起来。这是年画的一种新形式。这种合二而一的年画,以后发展成挂历,至今风靡全国。   贴窗花和倒贴“福”字   在民间人们还喜欢在窗户上贴上各种剪纸——窗花。窗花不仅烘托了喜庆的节日气氛,也集装饰性、欣赏性和实用性于一体。剪纸在我国是一种很普及的民间艺术,千百年来深受人们的喜爱,因它大多是贴在窗户上的,所以也被称其为“窗花”。窗花以其特有的概括和夸张手法将吉事祥物、美好愿望表现得淋漓尽致,将节日装点得红火富丽。   在贴春联的同时,一些人家要在屋门上、墙壁上、门楣上贴上大大小小的“福”字。春节贴“福”字,是我国民间由来已久的风俗。“福”字指福气、福运,寄托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对美好未来的祝愿。为了更充分地体现这种向往和祝愿,有的人干脆将“福”字倒过来贴,表示“幸福已到”“福气已到”。民间还有将“福”字精描细做成各种图案的,图案有寿星、寿桃、鲤鱼跳龙门、五谷丰登、龙凤呈祥等。   拜年   新年的初一,人们都早早起来,穿上最漂亮的衣服,打扮得整整齐齐,出门去走亲访友,相互拜年,恭祝来年大吉大利。拜年的方式多种多样,有的是同族长带领若干人挨家挨户地拜年;有的是同事相邀几个人去拜年;也有大家聚在一起相互祝贺,称为“团拜”。由于登门拜年费时费力,后来一些上层人物和士大夫便使用各贴相互投贺,由此发展出来后来的“贺年片”。春节拜年时,晚辈要先给长辈拜年,祝长辈人长寿安康,长辈可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分给晚辈,据说压岁钱可以压住邪祟,因为“岁”与“祟”谐音,晚辈得到压岁钱就可以平平安安度过一岁。压岁钱有两种,一种是以彩绳穿线编作龙形,置于床脚,此记载见于《燕京岁时记》;另一种是最常见的,即由家长用红纸包裹分给孩子的钱。压岁钱可在晚辈拜年后当众赏给,亦可在除夕夜孩子睡着时,由家长偷偷地放在孩子的枕头底下。现在长辈为晚辈分送压岁钱的习俗仍然盛行。   燃放爆竹   中国民间有“开门爆竹”一说。即在新的一年到来之际,家家户户开门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以哔哔叭叭的爆竹声除旧迎新。爆竹是中国特产,亦称“爆仗”、“炮仗”、“鞭炮”。其起源很早,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放爆竹可以创造出喜庆热闹的气氛,是节日的一种娱乐活动,可以给人们带来欢愉和吉利。随着时间的推移,爆竹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品种花色也日见繁多,每逢重大节日及喜事庆典,及婚嫁、建房、开业等,都要燃放爆竹以示庆贺,图个吉利。现在,湖南浏阳,广东佛山和东尧,江西的宜春和萍乡、浙江温州等地区是我国著名的花炮之乡,生产的爆竹花色多,品质高,不仅畅销全国,而且还远销世界。   春节习俗   (1)开门炮仗。   大年初一早晨, 待第一声鸡啼响起,每户人家都要起来。家家户户开门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红爆竹,即做爆竹的纸必须是红色的,保证爆炸以后红的纸屑能够遍地铺满,爆竹声后,碎红满地,灿若云锦,称为“满堂红”,象征新年的日子红红火火。哔哔叭叭的爆竹声除旧迎新,这时满院瑞气,喜气洋洋。 这就是“开门爆竹”一说。而且,满院的爆竹碎红是不能扫的。 俗传正月初一为扫帚生日,这一天不能动用扫帚,否则会扫走运气、破财,而把“扫帚星”引来,招致霉运。如果非要扫地不可,必须从屋子周围扫到中央,这称为“聚财扫”,据说这样可以聚集财气。同时,这一天也不能往外泼水倒垃圾,怕因此破财。现在许多地方还保存着一习俗,大年夜扫除干净,年初一不出扫帚,不倒垃圾,备一大桶,以盛废水,当日不外泼。   (2)满水缸。   燃放完爆竹以后,每家的男子都要做一件事情,即挑水。男人们用扁担挑着水桶去水井旁打水,而且一定要把家里的水缸挑满水。据说这种习俗起源于唐朝时期。有一年,过春节的时候,由于燃放爆竹,引发了一场大火灾,由于没有足够的水来灭火,导致大火烧掉了很多的物资,以至于给百姓带来了很大的心理恐惧。因此在以后的春节,每家每户都在大年初一这一天去挑水,以防备再有那样的火灾出现。后来演变成了春节的一种习俗。也有的解释是说这样做是因为聚财,因为水满缸,可以看作是家里的钱财满盈的表现,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种习俗一直在广大的农村还保留至今。不过,随着城市化的不断加快,农村里的水井也已经不怎么多了,这种习俗已经快要消亡了。   (3)拜年。   拜年是中国民间的传统习俗,是人们辞旧迎新、相互表达美好祝愿的一种方式。 古时“拜年”一词原有的含义是为长者拜贺新年,包括向长者叩头施礼、祝贺新年如意、问候生活安好等内容。遇有同辈亲友,也要施礼道贺。汉族拜年之风,汉代已有。唐宋之后十分盛行,有些不必亲身前往的,可用名帖投贺。东汉时称为“刺”,故名片又称“名刺”。明代之后,许多人家在门口贴一个红纸袋,专收名帖,叫“门簿”。 现在则是到新朋好友家和邻那里祝贺新春,而没有原有的“门簿”之类的做法。 在初一这一天,人们都早早起来,吃完饭后,穿上最漂亮的衣服,打扮得整整齐齐,出门去走亲访友,相互拜年,恭祝来年大吉大利。拜年的方式多种多样,有的是同族长带领若干人挨家挨户地拜年;有的是同事相邀几个人去拜年;也有大家聚在一起相互祝贺,称为“团拜”。由于登门拜年费时费力,后来一些人便使用各中贴片相互投贺,由此发展出来后来的“贺年片”。 随着时代的发展,拜年的习俗亦不断增添新的内容和形式。现在人们除了沿袭以往的拜年方式外,又兴起了礼仪电报拜年、电话拜年和网络视频百年等方式。   拜年时有很多的规矩要遵守的。晚辈要先给长辈拜年,祝长辈人长寿安康,长辈可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分给晚辈,据说压岁钱可以压住邪祟,因为“岁”与“祟”谐音,晚辈得到压岁钱就可以平平安安度过一岁。压岁钱有两种,一种是以彩绳穿线编作龙形,置于床脚,表明长辈对晚辈的爱护;另一种是最常见的,即由家长用红纸包裹分给孩子的钱。压岁钱可在晚辈拜年后当众赏给,亦可在除夕夜孩子睡着时,由家长偷偷地放在孩子的枕头底下。现在长辈为晚辈分送压岁钱的习俗仍然盛行。   节日的热烈气氛不仅洋溢在各家各户,也充满各地的大街小巷,一些地方的街市上还有舞狮子,耍龙灯,演社火,游花市,逛庙会等习俗。这期间花灯满城,游人满街,热闹非凡,盛况空前,直要闹到正月十五元宵节过后,春节才算真正结束了。 ;


今年什么时候过年

今年春节是1月25号。过年,是指过“年节”,即现在所称的“春节”。新春贺岁以除旧布新、拜神祭祖、驱邪攘灾、纳福祈年为主要内容,形式丰富多彩,热闹喜庆,年味浓郁,凝聚着中华文明的传统文化精华。按照旧习俗,从年尾十二月廿三/廿四的祭灶日(扫尘日)开始,直至正月十五元宵节夜或正月十九止,将近一个月的时间称为“过年”,即现在所说的“春节期间”;如果从预备“年货”开始计算,大约从年尾十二月十五六便进入年关大忙。扩展资料:由来关于春节的来由,旧时由于缺失上古时期文献(秦始皇焚书,或其它原因)没法直接考证其源流,在传承发展中于是便产生了诸多传说。其中有几种较为流行的说法,春节源于上古“腊祭说”、源于“巫术仪式说”、源于“鬼节说”、源于“古代丰收祭祀说”、源于“舜继部落联盟首领位说”(有说舜继天子位,但“天子”之称谓最早始于春秋战国,于汉代才流行)、源于“万年青年创万年历说”、源于避“年”兽的传说等等。 在历史发展演变中大多数传统节日被附会了一些传说替代其本真起源。春节也不例外,也被附会了“避年恶兽”等故事传说作为其起源。其实,春节并非因“避恶”等故事传说而形成,这些荒谬传说是后世建构出来的。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春节文化作为中华悠久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的形成涵盖了人文哲学、天文星象等方面的内容,蕴含着深邃丰厚的文化内涵。古老传统节日重视信仰与祭祀活动,敬天法祖是古老传统节日的核心,春节并非是因故事传说而形成。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过年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春节

求2011年春节联欢晚会所有歌曲名称。

1开场歌舞《回家过年》:董洁、韩庚、殷桃、周冬雨、窦骁
2 歌曲《天蓝蓝》:演唱:宋祖英
3 五大民族歌舞《幸福大家庭》
4 儿童歌舞剧《爱我就抱抱我》 演唱:林妙可等 舞蹈:小宝
5 歌曲《想家》:任月丽(西单女孩)
6 歌曲《春天里》:旭日阳刚组合
7 歌曲《兰亭序》:周杰伦、林志玲
8 歌曲《旗帜更鲜艳》:谭晶
零点后
9 歌舞《幸福赞歌》:张也、阎维文
10 歌曲《众里寻你》:韩红 (推荐!公益歌曲)
11 歌曲《今夜北方飘着雪》:蔡国庆、江涛、吕继宏、佟铁鑫 (推荐! 送给军人的)
12 歌舞《因为有你》:祖海、汤灿、王丽达、常思思
13 新民乐组合
《康定情歌》 容祖儿/古巨基
《青春舞曲》 玖月奇迹组合 (推荐!很有激情)
《阿诗玛》《赶圩归来阿哩哩》演唱:郑钧、吴彤
14 歌舞新势力《爱爱爱》《向往》《收藏》《我是火焰》:方大同、萧敬腾、李健
15 《家在心里》雷佳、徐子崴、吴娜、 师鹏 (推荐!很好听 徐子崴兄弟词曲)
16 歌曲《难忘今宵》:李谷一等


2016年春节晚会都有那些歌曲。

2016央视春节联欢晚会节目单:春到福来 开场歌舞 美丽中国走起来 快乐老爸 小品 走在小康路上 歌曲 幸福成长 儿童歌曲 放心吧 小品 山水中国美 歌曲 快乐想念 歌舞 相亲相爱 歌舞 茉莉花 舞蹈 将军与士兵 小品 铁血忠诚 歌曲 多想对你说 歌曲 盛世鼓舞 鼓乐表演 丝绸之路 歌曲 戏游花果山 戏曲 华阴老腔一声喊 歌曲   快递小乔 小品 父子 歌曲 父亲的旅程 公益广告 天地人和 武术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歌曲   过雪山草地 歌曲 山丹丹花开红艳艳 歌曲 我的祖国 歌曲 发光时代 歌曲   冲向巅峰 歌曲 直挂云帆 杂技   门 公益广告 是谁呢 小品 在你伟大的怀抱里 歌舞 酒歌 歌曲 雪恋 歌曲   六尺巷 歌曲 网购奇遇 小品 光荣 歌曲 【零点】开门纳福 相逢春天 歌曲 梦想照亮故乡 公益广告 家的想念 魔术 小梦想 大梦想 歌曲 我知道 相声 吉祥吉祥 歌曲 难忘今宵 歌曲


小学生励志新年寄语

小学生励志新年寄语: 1、人生只有走出来的美丽,没有等出来的辉煌。2、天再高又怎样,踮起脚尖就更接近阳光。3、别小看任何人,越不起眼的人。往往会做些让人想不到的事。4、我们什么都没有,唯一的本钱就是青春。梦想让我与众不同,奋斗让我改变命运!5、自信的生命最美丽!6、相信梦想是价值的源泉,相信眼光决定未来的一切,相信成功的信念比成功本身更重要,相信人生有挫折没有失败,相信生命的质量来自决不妥协的信念。7、如果心胸不似海,又怎能有海一样的事业。8、命运如同手中的掌纹,无论多曲折,终掌握在自己手中。9、只有经历过地狱般的折磨,才有征服天堂的力量。只有流过血的手指才能弹出世间的绝唱。10、穷则思变,差则思勤!没有比人更高的山没有比脚更长的路。11、带着感恩的心启程,学会爱,爱父母,爱自己,爱朋友,爱他人12、用爱生活,你会使自己幸福!用爱工作,你会使很多人幸福!13、流过泪的眼睛更明亮,滴过血的心灵更坚强!14、当世界给草籽重压时,它总会用自己的方法破土而出。15、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新年寄语 小学生

“相”信自己,一定能取得更多更大的胜“利”新的一年,“永远”相信自己,努力超过别人!“自己”永远相信“自己”,定会取得更大的成功!做到“忠”与“诚”,人生一定能成功走过“均坷”之路的人,才会最终获得成功。更何况你天天柯柯”呢,一定会更加出色!有“锲而不舍金石可镂”的精神,定能攻克坚“”堡垒!有你这么“聪淑”的小女孩,可真是老师的“光荣”!为你自豪吧!在新春温馨得日子里,聚珠穆朗玛之阳光,拢比尔盖茨之财气一并作为礼物送给你,请把这最诚挚的祝福带在身边,让幸福永远伴随你。

春节联欢晚会作文300字

在平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写过作文,肯定对各类作文都很熟悉吧,作文是从内部言语向外部言语的过渡,即从经过压缩的简要的、自己能明白的语言,向开展的、具有规范语法结构的、能为他人所理解的外部语言形式的转化。作文的注意事项有许多,你确定会写吗?下面是我帮大家整理的春节联欢晚会作文300字4篇,欢迎大家分享。 春节联欢晚会作文300字4篇1 快过年了,大家期盼已久的春节联欢晚会就要拉开序幕了,我突发奇想,我们何不提前来个家庭春节联欢晚会!于是我通知了家里的每个成员,每人至少准备一个节目来参加。 “今天,我们的春节联欢晚会就要亮相了。我是节目主持人吴丞刚,在新春到来之际,祝全家新春快乐、马到成功、马上有钱……”联欢晚会在我的主持下正式开场。首先第一个上场表演的是爸爸,爸爸来了个诗歌朗诵《沁园春·雪》。爸爸朗诵得有声有色,表情丰富,很有感情。接下来该妹妹上场了,妹妹表演的是儿歌大串烧。开始的时候她还有点害羞,但是后来连唱带跳,表演得越来越好。全家给予热烈的掌声。第三个节目是我和妈妈表演《感恩的心》,妈妈演唱,我表演手语,配合得十分默契。随后还有奶奶和我一起表演歌曲,外公外婆共唱《新年好》。 节目真是丰富多彩。最搞笑的应该属爷爷表演的单口相声《买木纱团》,这是用上海话讲的。“来来来,上言道,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我到这里来推广上海木纱团……”话刚一出口就把大家逗笑了,“这个产品质量好,价廉物美,两头接起来可以放鹞子,飞到日本去,飞到美国去……”爷爷说得越来越起劲,我们大家笑得前俯后仰,合不拢嘴。最后在全家人演唱的一曲《难忘今宵》中结束了这次难忘的家庭春节联欢晚会。 明年我还要组织一场这样的晚会,让我们家的年味越来越足! 春节联欢晚会作文300字4篇2 2月6日,我在榆次文化中心看了20xx年晋中市春节联欢晚会的实况,晚会的内容丰富多彩,我非常喜欢。 我和我的表弟、奶奶早早的来到了晚会的现场,期待着晚会的开幕。下午4点,晚会正式开始了,先是晋中市的市委书记张璞致了开幕词,张书记号召全市人民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而努力奋斗。 接下来,表演正式开始,歌舞《喜气洋洋过大年》一下就将观众的眼球吸引了,现场一片喜气洋洋的气氛,我尽情的享受这气氛,怀揣着喜气观看节目,我想这也许就是晚会导演组将这个节目放在第一位的原因吧?我还非常喜欢晚会上的一个小品《一张火车票》,我还听了由许多优秀歌手演唱的《阳光路上》、《母亲》、《桃花朵朵》等歌曲,晚会有一个节目非常特别,有我们晋中浓郁的地方特色,它就是由晋中人民广播电台和电视台的主持人用11个县的方言朗诵的《再别康桥》,把大家逗得开怀大笑。这些节目都凝聚着导演、演员的心血,在一个个精彩节目的背后都凝聚着演员的辛劳与汗水,他们要通过节目将我市一年来的建设成果向全市人民汇报。 通过这次联欢晚会,我了解了我市发展的昨天、今天和明天,我一定要努力学习,为家乡建设努力奋斗。 春节联欢晚会作文300字4篇3 还没到大年三十,街上传开了,大家议论纷纷:今年的春晚是什么样子的。都对春晚又一种特殊的向往。我也不例外。 终于到了那一天,全家人都围坐在电视旁,等待着新的一年的春晚的开始。终于开始了,新的主持人;新的舞台;新的'节目;一切都是新新的样子。每年的春晚都是由魔术‘小品‘歌舞’相声组成的,小品总是押后的,今年不一样了,刚刚开头就来了一个小品,让我们觉得今年的春晚有了新意,让我们禁不住的往下看。 我最看好的就是今年的小品《扶不扶》,开头的一幕让我们大跌眼镜,郝建的热心与过路人的态度及语言形成了对比。体现了现在社会上的不良风气,包含了对碰瓷团伙的批评,使真正需要帮助的老人得不到帮助。 我最佩服的人是一位彩裙姑娘,在春晚的舞台上转了4个多小时,真可谓是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真让人不可思议。 我觉得春晚不光是过春节时的一种必备形式,里面的歌曲可以让我们的疲惫的身心得到放松,能带给我们快乐,也能让我们从中明白一些大道理。 祝你们新春快乐! 春节联欢晚会作文300字4篇4 你看到这个题目的时候,不要误会哦。这可不是电视上的春节联欢晚会,而是我们家举行的春节联欢晚会。 除夕之夜,我们全家吃过年夜饭,就在大厅里准备举行家庭联欢晚会。主持人当然是我啦。不过倩倩妹妹和宏姐姐是我的搭档。全家人都坐好了,一切准备就绪,爸爸还架起了摄像机。面对观众,我郑重地宣布:“女士们,先生们,晚上好!家庭联欢晚会现在开始!今天是20xx年的除夕,祝愿大家春节快乐,万事如意!”家庭春节联欢晚会在一片掌声中开始了。首先出场表演的是我的弟弟。他为大家演唱英文歌曲,那流利、动听的歌声真让人舒服。大家报以热烈的掌声。接着,是我自己表演。我为大家带来的是一首好听的歌《欢乐年年庆友谊》。虽然这首歌十分难唱,但是,在全家人的鼓励下,我流利地、包含深情地唱好了,赢得了热烈的掌声。我心里美滋滋的。最带劲的节目要数平姐姐和宏姐姐联手表演的劲歌舞《快乐指南》。她们一会儿说一会儿唱,一会儿舞一会儿跳,配合得特别好。爷爷也激动得上来表扬了每一位小朋友。姑夫也被感动了,上来讲述了自己的成长故事。最后叔叔和倩倩妹妹表演了双簧,把大家都逗笑了。 联欢晚会在观众们的掌声中、笑声中结束了。我作为主持人,拿来了我自己剪的小红花、小白云、小草、树木和太阳贴在了每一位演员的胸前。 有趣的除夕,有趣的家庭春节联欢晚会。

看春节联欢晚会作文200字

看春节联欢晚会作文200字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许多人都写过作文吧,作文是从内部言语向外部言语的过渡,即从经过压缩的简要的、自己能明白的语言,向开展的、具有规范语法结构的、能为他人所理解的`外部语言形式的转化。那么你有了解过作文吗?下面是我为大家收集的看春节联欢晚会作文200字,欢迎大家分享。 看春节联欢晚会作文200字1   除夕夜晚上,我们刚吃好饭。就听见鞭炮声,我跑出去一看,“哇”真好看啊!一家又一家的都放起了烟花,好看及了。五颜六色,好像空中撒满了流星,我大叫起来,爸爸我们也开始放烟花吧!爸爸赶紧把大鞭炮,小鞭炮都抱出来。放的我赶快把耳朵堵住,等鞭炮放完了,我才把手放下。我们全家人一起去观看了今年的春节联欢晚会,里面有很多的节目我都特别喜欢。   比如说:新歌,老歌还有很多老演员,唱着歌,演着小品,十分出色,还有那千手观音,好多人排的整整齐齐,跟着前面顺序过来,一闪一闪的,看的眼花缭乱,还有龙凤呈祥,舞的更精彩,还有一群小朋友和就群老奶奶跳的皮影舞。那些老奶奶那么大年纪了,还一蹦一跳的,真是好玩,还有相声,歌舞各种各样的节目,真是丰富多彩的春节联欢晚会啊! 看春节联欢晚会作文200字2   每年的大年三十晚上,我都会和爸爸妈妈一起看春晚,今年也不例外。   年三十晚上,我们吃过晚饭后,就早早的打开了电视,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坐在沙发上,等待着春节联欢晚会的开始。等啊等啊,晚上八点,节目终于开始了!唱歌、跳舞、杂技、小品??????,哈哈,节目真不少。你看那个小沈阳,那么大的个子,演一个小学生,还总念错字,把我们逗得,太搞笑了。爸爸问我:“你是不是也会念错字啊?”,我赶紧说:“我可不想像他那样,我要当个好学生,绝不念错字,让人笑话。”这个小品告诉我们,学习就要踏踏实实,掌握真本领,不能自己欺骗自己。这样长大以后才能成为一个有用的人。   看春晚不仅让我们快乐,还使我们增长了不少的知识呢。明年我还要看春晚。 看春节联欢晚会作文200字3   在我们的期盼中,春节终于到来了!而每年春节前除夕夜都少不了做同一件事:那就是看春节联欢晚会。   春晚的节目真不错:歌曲优美动听;小品幽默风趣;相声滑稽逗人;朗诵抑扬顿挫……丰富多彩的节目让我眼花缭乱,一些节目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   譬如,一个家庭唱他们自己谱曲作词的歌曲《我爱我家》,他们一家是多么地温馨、幸福啊!听着这首歌曲,我不禁想到我们这一代是多么得幸福,生活在新中国,爸爸妈妈把我们当作掌上明珠,对我们关怀备至,我们有时还会与父母顶嘴,现在想想,真不应该呀!真应该珍惜这美好的时光,好好学习呀!   随着过年的倒计时,迎来了新的一年。我喜欢今年的春节联欢晚会,它让我们在欢笑声中看到了新年的到来。   同学们你们有看春节联欢晚会这个习惯吗?

上一篇:何炅与王菁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推荐

热门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