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鞋批发网 > 知识库 >

14集团军军长

来源:运动鞋批发网时间:2024-07-24 19:19:22编辑:运动君

卫立煌的介绍

卫立煌(1897年2月16日~1960年1月17日),字俊如,又字辉珊,安徽省肥东县人,中华民国高级将领,国军陆军二级上将军衔,是蒋介石的“五虎上将”中的“虎将”。取得了中原大战中击败石友三解除南京之围、鄂豫皖“围剿”、镇压“闽变”分路暨主功、击败冈村宁次收复郑州、缅北滇西反攻战役(含强渡怒江战役)等一系列战役的胜利1。忻口会战亦破坏了日军的作战计划。建国后曾任国防委员会副主席,第二、三届全国政协常委,第二届人大代表,民革第三、四届中央委员会常委等职。日军华北最高司令香月清司称其为“支那虎将 ”。史迪威在回忆录中称其为国民党军队中最能干的将领,美国出版的《中国人名大辞典》称其为“常胜将军”。1960年1月17日,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64岁,安葬于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

卫立煌夫人简介

个人简介,只能帮你到这了


韩权华
编辑
韩权华(1903年---1985年1月30日),天津人。中国一代爱国将领卫立煌将军的妻子。1922年考入北大文科预科,是当时北大的“校花”。当时北大男生眼中的韩权华“长身玉立,洒然出尘”,非常漂亮,与在李大钊一案中被绞杀的张挹兰在一个班级,两人上下课形影不离,宛如姐妹。当时北大经济系教授杨栋林对韩权华一见钟情,曾开始了对韩权华的热烈追求。韩权华后转学到了女师大,由中文而改学音乐,毕业之后,河北教育厅保送她官费留美,回国后嫁了卫立煌。


对越自卫反击战授予一等功臣有多少人

对越自卫反击战授予一等功臣有100到200人左右,具体数目不详。例如:1、李海欣(烈士)119团8连3排代理排长李海欣,高中文化程度,一九六二年八月生,一九八一年一月入伍,共产党员。 收复老山的战争中,李海欣率领十四名战士,克服重重困难,坚守142号高地五十五昼夜。特别是在七月十二日的防御战斗中,指挥十四名战士,同多我军十倍之多的越军浴血奋战,身负重伤后,仍坚持战斗,直到生命最后一息。2、徐良(战斗英雄)1986年5月2日晚,在云南老山前线战斗中3枪击毙一敌,击伤一敌,负伤的敌兵被战友击毙,而他受伤失血过多,拖延时间过长,导致左下肢缺血坏死,不得不截肢。两个半月之内,他接受了9次手术,前后共用血26000毫升。3、史光柱史光柱,男,汉族,云南省曲靖市马龙县人,1963年出生,1981年入伍,1984年1月入党,1986年进入深圳大学中文系汉语言文学专业学习,完成本科学业后成为中国第一位获得文学学士学位的盲人,2005年10月从77283部队副政治委员职位退休。先后荣立一等功1次,二等功2次,三等功2次,1984年被中央军委授予“一级战斗英雄”荣誉称号。1990年被中央组织部、中央宣传部,国家人事部,解放军总政治部,中国残联联合授予“全国自强模范”称号,2006年被中国文联,中华基金会联合评选为“全国十佳卓越人物”。现任中国残联作家联谊会副会长、中国作家协会会员。4、展亚平展亚平,1962年8月生,1981年10月从沙洲县(后为张家港市)乐余镇应征入伍,服役于南京军区驻杭州部队“硬骨头六连”,在硬骨头精神的熏陶下,在连队党支部的培养和战友们的帮助下,很快当上了班长,并光荣入党。1984年7月,尊奉中央军委的作战命令,跟随部队参加了对越自卫反击作战。在1985年1月的一次战斗中,为掩护战友被流弹炸致重伤,先后动过七次截肢手术,失去了双腿和左手,被评为特等伤残,荣立一等功,先后被授予“硬骨头战士”、“自强模范”和“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曾4次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及军委领导的亲切接见。5、刘德富(对越自卫反击战一等功臣)刘德富(1958—),南溪县李庄人。先后荣立“对越自卫反击战一等功、三等功”,享受省级劳动模范待遇。1979年8月被选送解放军防化学院指挥系学习(地址在北京)。1981年防化学院中专毕业后,被安排去昆明军区11军31师防化分队任排长。1984年4月再次上前线,参加者阴山、老山的对越“两山”作战,荣立三等战功。

哪些开国将军参加了对越自卫反击战

既然说开国了那就只有那十大元帅十大将
 许世友上将
  许世友,1906年出生于河南省新县。1927年参加工农红军。土地革命战争期间,历任班长、排长、营长、团长、副军长兼师长、军长、红四方面军骑兵司令。长征胜利到达陕北后进入红军大学深造。
  抗日战争开始,任八路军第一二九师第三八六旅副旅长。1940调任山东纵队第三旅旅长,1942年任山东纵队参谋长,10月任胶东军区司令员。解放战争时期,历任华东野战军第九纵队司令员,东线兵团司令员,山东军区副司令员、司令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赴朝任中国人民志愿军第三兵团司令员。归国后历任华东军区第二副司令员,国防部副部长兼南京军区司令员、中共中央华东局书记处书记,中共江苏省委第一书记、省革命委员会主任,广州军区司令员、中共中央军委常务委员等职。一九五五年被授予上将军衔。1974任广州军区司令员期间指挥西沙自卫反击战。1979年又在广西方向指挥边防部队胜利地进行了对越自卫反击作战。

杨得志上将
  杨得志, 1911年生,湖南醴陵人。1928年2月参加工农革命军。1930年起任中国工农红军排长、连长、团长、副师长、师长。参加中央苏区历次反“围剿”和长征。长征途中曾组织“十七勇士”强渡大渡河。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任八路军第115师685团团长,在威震中外的平型关战斗中,歼敌1000余人。后任第344旅副旅长、代理旅长。1939年春任冀鲁豫支队支队长。1940年任八路军第2纵队司令员、冀鲁豫军区司令员。1944年4月率部返回延安,任陕甘宁晋绥联防军教导第1旅旅长,担负守卫黄河河防、保卫延安、保卫党中央的重任。解放战争时期,历任晋冀鲁豫军区第1纵队司令员,晋察冀军区第1、第2纵队司令员,晋察冀野战军司令员,华北军区第2兵团司令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曾任济南军区、武汉军区、昆明军区司令员,国防部副部长,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长,中共中央军委副秘书长,中央军委委员等职。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
  爆发于上世纪70年代末的对越自卫反击战中,杨得志再次受命负责西线云南边境的战事,军事界普遍认为西线战绩优于广西边境由许世友负责的东线,单从战果上比较,我东线集团军的战绩要强于西线部队,东线集团军谅山战役全歼敌王牌13师,更是对越自卫反击战的最大战果。但说到伤亡,东线集团军却远远大于西线,甚至还出现了整个一支连队被敌人俘虏的局面。也正是由于西线战功的卓越,杨得志事后得以晋升总参谋长。  
  在对越自卫反击战中,许世友与杨得志领导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歼灭敌人近6万人,其中击毙敌人42000多人,击伤10000多人,俘虏2000多人(另外约有50000越南平民伤亡,在当时越南全名皆兵的情况下,可算作战斗人员伤亡)。但是我们也为胜利付出了27000人伤亡的代价,其中阵亡将士为6000多人,负伤战士为21000多人。


  另外,先后参预指挥对越自卫反击战的还有33岁就被授予少将军衔而晚年又挎起卡宾枪出现在亚热带丛林指挥作战的“中国巴顿”吴忠将军。
  吴忠将军(1921—1990),原名吴光珠,字宝山。四川省苍溪县人。家住四川省苍溪县东溪镇小龙山。一九三三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三十军第九十师二六八团排长,团政治处干事。参加了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总部特务团排长、副连长,晋西独立支队第二团连长、副营长,教导第三旅八团营长,鲁西军区第八军分区地区支队支队长,第五团副团长,解放战争时期,任晋冀鲁豫军区第七纵队二十旅五十八团团长、副旅长、旅长,第二野战军五十二师师长。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国人民志愿军师长,中国人民解放军机械化师师长,副军长,军长,北京卫戍区第一副司令员、司令员,广州军区副司令员。一九五五年被授予少将军衔。
  1977年9月,34岁时就成为我军第一次授衔时最年轻的开国将军的吴忠少将,在担任了7年北京卫戍区司令后奉调到广州军区,给时任广州军区司令员的许世友上将当副手,任副司令员。  
  1979年1月,在对越自卫还击战中,有位年愈六旬的老将军指挥人民解放军第40军全部、42军、54军各一部和两个坦克团协同作战,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连克高平等6城,严惩了越军,为捍卫我国主权和领土完整,贡献了力量。他就是时任广州军区副司令员的吴忠将军。
  1979年3月5日,中国边防部队开始全部撤回中国境内。在1个月的作战中,吴忠指挥南集团部队转战越北山区,连克数城,歼灭越军近万人。回国后,吴忠继续接受了长达8年的审查。   
  1987年6月18日,经中央军委批准,北京军区党委对吴忠做出最后结论:“经审查,吴忠同志1971年3月至1977年9月,在任北京卫戍区司令员、北京市委书记期间,没有参与林彪、四人帮篡党夺权的阴谋活动……   1990年2月26日,吴忠在海南岛不幸逝世,终年71岁。  
  1955年他被授予少将军衔,荣获三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他还是中国共产党第九、十、十一届中央候补委员。1987年离休后,仍在为部队建设贡献余力。  


林向阳将军是少将还是中将?

林向阳,男,中共党员,中将军衔 。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军官,曾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47集团军军长。人物履历编辑历任:陆军第31集团军副军长,作为领队率领徒步方队夜袭阳明堡“战斗模范连”英模部队参加2015年“9·3”阅兵。 陆军第47集团军军长。 中部战区陆军第82集团军军长。 陆军第72集团军军长。 2019年10月1日,担任建国七十周年大阅兵陆军方队领队。 2020年7月,已担任东部战区陆军司令员。 2020年,晋升中将军衔。

抗战胜利七十周年检阅方阵名称

1.“狼牙山五壮士”英模部队方队、领队是第65集团军张海青和赵冀鲁少将。2. “平型关大战突击连”英模部队方队,领队是第16集团军吴亚男和黄铭少将。3)百团大战“白刃格斗英雄连”英模部队方队,领队是第14集团军邓志平和高伟少将。4)夜袭阳明堡“战斗模范连”英模部队方队,领队是第31集团军林向阳和洪江强少将。5)“雁门关伏击战英雄连”英模部队方队,领队是第1集团军王秀斌和周夕根少将。6)“攻坚英雄连”英模部队方队,领队是第21集团军田福平和周建国少将。7. “刘老庄连”英模部队方队,领队是第54集团军夏俊友少将和济南军区装备部刘卫星少将。8.“东北抗联”英模部队方队,领队是北京军区政治部王成蔚少将和第38集团军王印芳少将。9.“华南游击队”英模部队方队,领队是第42集团军祝运璇和陈相文少将。10. 武警部队抗战英模部队方队,领队是武警北京总队徐平和苟春燕少将。望采纳。


西部战区司令员是谁

原济南军区司令员赵宗岐上将任西部战区司令员。赵宗岐原名赵中奇,1955年生于黑龙江宾县,曾是解放军七大军区中最年轻的司令员。1970年入伍的赵宗岐同样是战火中走出的解放军高级将领。赵宗岐16岁入伍,年纪轻轻就表现出了机警果敢的才能,先后成为侦察班班长、代理排长。1979年,对越自卫反击战打响,赵宗岐奉命随部队突破越南西线,参加了攻打老街、柑塘、沙坝的战役。身为侦察股长的赵宗岐足智多谋、身手敏捷。1986年至1988年,赵宗岐被保送到解放军外国语学院阿拉伯语系学习。毕业后,他到中国驻坦桑尼亚大使馆担任武官。1989年,赵宗岐被调回国内,在某部队任师参谋长。1990年,总参谋部下令成立现代化独立“山地旅”,赵宗岐成为首任旅长。1998年,赵宗岐升任西藏军区副参谋长,随后成为参谋长。赵宗岐兴趣爱好广泛,繁忙的工作之余,他喜欢用镜头捕捉军营生活。2006年,赵宗岐还被《士兵突击》剧组聘为军事顾问,指导塑造了男主角“许三多”这一深入人心的形象。此后,赵宗岐先后在第14集团军和第13集团军担任军长,并于2007年升任济南军区参谋长。2009年,赵宗岐晋升中将军衔。2012年,赵宗岐当选中共第十八届中央委员,并升任济南军区司令员。赵宗岐于2015年晋升为上将军衔。

西南军区成立后,副司令都是谁?后是什么军衔?

当时的司令员是贺老总,被授予元帅,副司令有陈庚、周士第和李达,他们分别是大将和上将。在建国初期我国曾经有六大军区,六大军区在我国历史上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深刻影响着后来的军区和行政区划,这六大军区后来撤销改编为十三大军区,十三大军区变为十一大军区,后来十一大军区精简为七大军区,直到现在七大军区改编为五大战区。可以自建国以来知无论军区怎么改编,都有当初六大军区的影子,当初六大军区中有一个西南军区。西南军区成立于1950年2月9日,第二野战军领导机关与第十八兵团机关一部在重庆合并组成西南军区,下辖第三、第四、第五、第十八兵团以及川东、川南、川西、川北、西康、贵州军区和4月成立的云南军区。到了1955年2月,全国军区重新划分,西南军区被撤销,其原辖区成立成都军区、昆明军区和西藏军区。西南军区的成立的时候的司令员是贺龙贺老总,当时贺老总率领第十八兵团入川,成立西南军区的时候,贺老总担任司令员。贺老总是国军的军长,但是为了革命和真理,毅然参加了南昌起义,并且担任总指挥,红军时期是红二方面军总指挥,抗战时期是120师师长,解放战争时期,将自己的部队交给彭老总指挥,是一位杰出的军事和高风亮节的领导人。后来贺龙元帅被授予了元帅军衔,那么当时西南军区成立后,有几位副司令员,他们最后的军衔是什么呢?副司令员:陈赓西南军区的底子是二野,陈赓则是二野的名将。当时陈赓二野四兵团的司令员,西南军区成立后,陈赓担任副司令员。陈赓大家都比较熟悉,黄埔一期毕业生,黄埔三杰之一,早年入党,红军时期就是担任过师长和军部参谋长,又在上海搞过特科。全面抗战时期担任过386旅旅长,解放战争初期陈谢兵团司令员,后来担任二野四兵团司令员,进军大西南,担任西南军区副司令,后来有参加抗法援越和抗美援朝战争,更是哈军工第一任院长。1955年,陈赓被授予大将军衔!副司令员:周士第西南军区成立,时任第18兵团司令员兼政委的周士第被任命为西南军区副司令员。周士第的资历简直太丰富了,甚至比一些元帅的资历还要老。他也是黄埔一期的老资格,毕业后参与组建孙中山的“建国陆海军大元帅府铁甲车队”南昌起义的时候,他就是师长,此时一些元帅和大将还只是连长排长,还有不少人是周士第的部下。抗战时期周士第担任120师参谋长,解放战争时期周士第担任第18兵团司令员,后来随着贺龙入川,西南军区成立后,他担任副司令员,在1955年周士第被授予上将军衔。副司令员:李达西南军区成立后,时任二野参谋长兼特种兵纵队司令员和政委的李达被任命为副司令员,李达(不是我党创始人之一的那个李达)。李达毕业于西北军第二军官学校,毕业后加入到西北军。后来随着董振堂,等人参加了宁都起义,加入红军。全面抗战时期,李达担任129师参谋长,协助刘伯承师长指挥战斗,解放战争时期大,担任野战军参谋长,协助刘伯承司令员进军大西南,西南军区成立后被任命为副司令员,后来又兼任云南军区司令员。1955年李达被授予上将军区。我们可以看出来西南军区这一个大军区,其司令员贺龙是元帅,三个副司令员,陈赓是大将军衔,周士第是上将军衔,李达是上将军衔。也就是西南军区的一正三副司令员,一个元帅,一个大将,两个上将。

5o年代的三兵团司令是谁

第三兵团于1949年2月编成,司令员陈锡联,政委谢富治,副司令员王近山、杜义德,政治部主任阎红彦,副参谋长王蕴瑞,政治部副主任钟汉华,下辖第十、第十一、第十二军。
〖第十军〗由原中原野战军第二纵队改编。1948年5月,中原军区、中原野战军成立,原晋冀鲁豫野战军第二纵队改称中原野战军第二纵队,司令员陈再道,政委王维纲,副司令员范朝利,副政委钟汉华,参谋长王蕴瑞,政治部主任许梦侠。1949年2月,中原野战军第二纵队改称第10军,军长杜义德(兼),政委王维纲,副军长范朝利,政治部主任许梦侠,参谋长高厚良,辖第二十八、第二十九、第三十师。
〖第十一军〗由原中原野战军第三纵队改编而成。1948年5月,晋冀鲁豫野战军第三纵队改称中原野战军第三纵队,司令员陈锡联,政委彭涛,副司令员郑国仲、曾绍出、刘昌义,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阎红彦。1949年2月,第三纵队改称第11军,军长曾绍山,政委鲍先志,副军长郑国仲,参谋长杨国宇,政治部主任刘华清,下辖第三十一、第三十二、第三十三师。
〖第十二军〗由原中原野战军第六纵队改称。1948年5月,原晋冀鲁豫野战军第六纵队改称中原野战军第六纵队,司令员王近山,政委杜义德,参谋长姚继鸣。1949年2月,第六纵队改称第十二军,军长兼政委王近山,副政委李震,副军长兼参谋长肖永银,政治部主任李开湘,下辐第三十四、第三十五、第三十六师。
第三兵团编成后,任总前委领导下参加了着名的渡江战役。1949年10月,第三兵团在第二野战军编成内参加了解放大西南的作战。成都解放后,兵团兼川东、川南军区,负责改造起义部队与剿匪等任务。
1950年5月,兵团完成其历史使命,奉命撤销番号。


上一篇:干性皮肤用什么护肤品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推荐

热门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