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鞋批发网 > 知识库 >

精忠报国岳飞传

来源:运动鞋批发网时间:2024-07-30 00:28:08编辑:运动君

岳飞精忠报国还是尽忠报国

尽忠报国。岳飞背上刺字的记载始见于元人所修的《宋史》本传:“初命何铸鞠之,飞裂裳,以背示铸,有‘尽忠报国’四大字,深入肤理。 ”有一种说法是,因为“刺字为兵”的制度仍在执行,所以岳飞从军时在背部刺上“尽忠报国”四字明志。明代表现岳飞故事的小说、戏剧如《精忠记》、《武穆精忠传》、《精忠旗传奇》等都有岳飞背上刺字的描写,刺字版本不一,流传最广的则是“精忠报国”。有学者认为,此时的“精忠报国”四字是混淆了宋高宗御赐“精忠岳飞”四字而产生。始修于明代的《唐门岳氏宗谱》说“尽忠报国”四字是姚氏于靖康初年为岳飞所刺,但《宗谱》晚出,此事的真实性仍有待考证。“岳母刺字”的演义故事则最早见于清抄本《如是观传奇》与杭州钱彩评《精忠说岳》,《说岳》中的岳母刺字故事影响广泛,传诵不绝,成为一段脍炙人口的佳话。

岳飞精忠报国的故事

岳飞精忠报国的故事4篇 岳飞精忠报国的故事1   今日分享岳飞精忠报国的故事,岳飞是我国南宋时期著名的抗金名将,岳飞从二十岁起四次参军,誓死抗金。   岳飞自幼就敬仰关羽、张飞等英雄人物,憧憬着像他们一样,做出一番轰轰烈烈的事业。   岳飞生活的时代,是一个兵荒马乱的时代。岳母也深深地感到,在这种动荡不安的岁月里,年轻人应该练习武艺,投奔沙场,保疆卫国。因而岳母带岳飞拜当时武艺高强的周侗为师。   岳飞练功十分刻苦,因为他胸怀大志。一天清晨,北风呼号,大雪纷飞。岳飞躺在床上想:“功夫就要夏练三伏,冬练三九,若少年不努力,将来用什么报效国家?”于是他咬了咬牙,从床上一跃而起,穿衣提剑,迎着寒风走出屋子。   狂风夹着碎雪直往岳飞衣领里灌,冰凉冰凉的,可岳飞不怕这些,依然迎风斗雪,挥剑起舞。   早在一边仔细观察的师父周侗中暗暗高兴。他觉得岳飞小小年纪就知道刻苦练武,将来肯定会成为国家栋梁之才。   想着想着,他踏着厚厚的积雪走到岳飞身后,可岳飞正专心致志地练剑,过了好一会儿,他练完一套剑法转身才发现身后站着的师父。   “师父您早!”岳飞彬彬有礼地向师父鞠[jū]了一躬。“来,孩子,我再教你几套剑法!”周侗一边说一边从岳飞手中接过剑,说:“这是我祖传的剑法绝招,叫‘巧女纫[rèn]针’!”周侗说完,持剑起舞。只见他手中那剑,犹如一根银丝,在飞雪中穿梭来往,让人眼花缭乱。   岳飞凝神看着师父的演示,心中暗暗记下师父的套路。岳飞从小就很聪明,悟性极好,又加上他刻苦操练,基本功十分扎实,所以这会儿他已能大致模仿出师父的这套“巧女纫针”的招数来。   周侗见了,心里有说不出的高兴,当下又接连教了岳飞几套不外传的绝招,像“暗搪会”、“蛟龙过海”之类变化多样的剑法。   然而没过多久岳飞敬慕的老师却因病与世长辞了。师父的去世,让岳飞陷入悲痛之中。为了悼念恩师,每年清明岳飞都要买上酒肉、烧纸,上坟祭奠[diàn]。没钱时他甚至典当自己的衣服。   正当民族危难深重的时刻,岳飞看到祖国的大好河山被金兵蹂躏[róu lìn],他一腔热血沸腾起来,毅然决定请缨[yīng]沙场,参加了抗击金军的“敢死队”,渴望凭着自己的一身精湛[zhàn]武艺,建功立业,保家卫国。   白发苍苍的岳母深明大义,为了勉励儿子安心奔赴疆场、报效祖国,在岳飞临行前,她让岳飞跪在神祖牌位前,郑重地说:“做娘的知你有报效国家的大志,不贪荣华,甘守清贫,这很难得。为了坚定你报效国家的志向,我要在你背上刺上‘精忠报国’四个大字。”   说罢,母亲命他脱去衣衫,亲手在他背上刺了“精忠报国”,告诫他说:“你要时刻省悟,赤诚报国,临难不惧,至死不屈!”岳飞听了母亲的训诫,眼里噙[qín]满激动的泪水。   他决心牢记母亲的教诲,不辜[gū]负母亲的厚望,迅速奔赴疆场为国效命。   岳飞精忠报国的故事读后感   岳飞自小有远大的抱负,时刻不忘报国之志,勤学苦练,最后在国家危难之时挺身而出,奔赴沙场。他是中华民族的民族英雄,我们要向他学习,热爱祖国,努力学习,将来为祖国的.发展做出贡献。 岳飞精忠报国的故事2   岳飞——中国历史上一位杰出的民族英雄   岳飞是我国历史上一位杰出的英雄,其一生中有“还我河山”和“精忠报国”的爱国精神一直激励着后人。   岳飞位列南宋中兴四将(岳飞、韩世忠、张俊、刘光世)之首。在我国北宋末年和南宋初年,女真贵族曾接连多次发动大规模的掠夺战争。在社会生产力遭到严重破坏的情况下,岳飞坚决主张抗击女真贵族的野蛮掠夺战争,在历史上是起着进步作用的。尤其是岳飞不计个人身家性命的得失,反对赵构、秦桧一伙的投降逆流,招致投降派的仇视,以“莫须有”的罪名惨遭杀害,这是值得表彰的民族气节。   一代忠良遇害岳飞虽然最后被奸臣秦桧所害,但他的精忠报国的业绩是不可磨灭的。正是他表达了被压迫民族的要求,坚持崇高的民族气节,在处境危难的条件下,坚持了抗金的正义斗争,并知道爱护人民的抗金力量,联合抗金军民一道,保住了南宋半壁河山,使南中国人民免遭金统治者的蹂躏,从而保住了高度发展的中国封建经济和文化,并使之得以继续向前发展。    岳飞的故事,精忠报国岳飞传   岳飞(1103-1142)字鹏举,汉族。北宋相州汤阴县永和乡孝悌里(今河南省安阳市汤阴县菜园镇程岗村)人。中国历史上著名战略家、军事家、民族英雄、抗金名将。岳飞在军事方面的才能则被誉为宋、辽、金、西夏时期最为杰出的军事统帅、连结河朔之谋的缔造者。同时又是两宋以来最年轻的建节封侯者。南宋中兴四将(岳飞、韩世忠、张俊、刘光世)之首。   岳飞少年时代的—几度浮沉   第一次北伐(冲冠一怒,六郡归宋。)   吴玠仙人关大捷的喜讯传来,鼓舞着岳飞,使他更加蔑视敌人,满怀胜利的信心。大军自鄂州陆续渡江,旌旗直指郢州。岳飞在江心对幕僚们慷慨发誓说:   “飞不擒贼帅,复旧境,不涉此江!”   五月五日,岳家军直抵郢州城下。岳飞跃马环城一周,亲自侦察敌情。他举起马鞭,遥指东北角的敌楼说:   “可贺我也!”   六日黎明时,在紧擂的战鼓声中,岳家军发起总攻。战斗异常酷烈,岳飞坐在大纛下指挥,忽然有一大块炮石飞坠在他面前,左右都为之惊避,岳飞的脚却纹丝不动。   岳飞乘胜分兵两路,张宪和徐庆率军朝东北方向进攻随州,岳飞本人率主力往西北方向猛扑襄阳府。   十七日,岳飞兵不血刃,凯歌入襄阳。张宪和徐庆兵临随州后,伪齐知州王嵩龟缩在城垣里,不敢出战。张宪和徐庆军连攻数日,不能成功。牛皋和董先两员新统制已在克复郢州的战斗中大显身手,牛皋更自告奋勇,请求领兵支援张宪和徐庆。五月十八日,牛皋便与张宪、徐庆合力攻下随州城,歼灭了五千伪齐军。王嵩被俘后,押赴襄阳府处斩。   李成得到增援后,气势汹汹,又自新野市回军反扑,号称有三十万大军。岳飞命统制王万和荆南府镇抚使司统制辛太屯清水河,作为饵兵,诱敌深入。辛太不听命令,竟私自逃往峡州宜都县。六月五日,王万军与敌军交战后,岳飞亲自指挥大军夹攻,击败了李成军。六日,李成再次反扑求战。但伪齐军经受不住两员虎将挥兵猛攻,一败涂地。李成的骑兵更是乱作一团,前列骑兵溃散之后,将后列骑兵拥挤入水中。岳家军追奔逐北,敌军横尸二十余里。   七月十五日,王贵和张宪两军在州城外三十几宋里,同数万金、齐联军激战;王万和董先两部出奇突击,一举粉碎了敌军的顽抗。刘合孛堇只身逃窜。岳家军俘降“番官”杨德胜等二百余人,夺取战马二百多匹,兵仗数以万计。十七日,岳家军猛烈攻城。将士们不顾骤雨般的矢石,攀附城垣,实行强攻。岳云又是第一个登城的勇士。岳家军攻拔邓州,活捉了高仲。二十三日收复州城。王贵和张宪同时在唐州以北三十宋里,再次击败金与伪齐联军,以掩护李道收复州城。同一天,荆湖北路安抚使司统制崔邦弼等军也攻下信阳军。在襄汉之战中,是南宋头一次收复了大片失地.其中包括原先在李横辖区之外,而由伪齐控制的唐州和信阳军,这又是南宋立国八年以来,进行局部反攻的一次大胜利(史称岳飞收复襄阳六郡之战)。   岳飞第二次北伐(长驱伊洛,克复商虢。)   绍兴六年七、八月间,岳家军进行第二次北伐。   左军统制牛皋为先锋,进攻伪齐新设的镇汝军。伪齐守将薛亨,素称悍勇善战,牛皋向岳飞保证,一定要“生擒以献”。左军以雷霆万钧般的威力,很快就击破这个坚垒。当薛亨作为战俘押解到宣抚司时,连岳飞也颇感惊讶。牛皋继续挥兵东向,扫荡颍昌府,直至蔡州,焚烧伪齐军积聚的粮草、器械而凯旋。   岳飞采取声东 岳飞精忠报国的故事3   八百多年以前,河南省汤阴县岳家庄的一户农民家里,生了一个小男孩。他的父母想:   给孩子起个什么名字好呢?就在这时,一群大雁从天空而过,父母高兴地说:"好,就叫岳飞。愿吾儿像这群大雁,飞得又高又远。"这名字就定下来了。   岳飞出生不久,黄河决口,滚滚的黄河水把岳家冲得一贫如洗,生活十分艰难。岳飞虽然从小家境贫寒,食不果腹,但他受母亲的严教,性格倔强,为人刚直。   一次,岳飞有几个结拜兄弟,因为没有饭吃,要去拦路抢劫,他们来约岳飞。岳飞想到母亲平时的教导,没有答应,并且劝他们说:"拦路抢劫,谋财害命的事儿,万万不能干!"众兄弟再三劝说,岳飞也没动心。岳母从外面回来,岳飞一五一十地把情况告诉了母亲,母亲高兴地说:"孩子,你做得对,人穷志不穷,咱不能做那些伤天害理的事!"   岳飞十五六岁时,北方的金人南侵,宋朝当权者腐败无能,节节败退,国家处在生死存亡的关头。一天,岳母把岳飞叫到跟前,说:"现在国难当头,你有什么打算?"   "到前线杀敌,精忠报国!"   岳母听了儿子的回答,十分满意,"精忠报国"正是母亲对儿子的希望。她决定把这四个字刺在儿子的背上,让他永远记着这一誓言。岳飞解开上衣,请母亲下针。岳母问:"你怕痛吗?"岳飞说:"小小钢针算不了什么,如果连针都怕,怎么去前线打仗!"岳母先在岳飞背上写了字,然后用绣花针刺了起来。刺完之后,岳母又涂上醋墨岳飞精忠报国的故事岳飞精忠报国的故事。从此,"精忠报国"四个字就永不褪色地留在了岳飞的后背上。   后来,岳飞以"精忠报国"为座右铭,奔赴前线,英勇杀敌,立下赫赫战功,成为一名抗金名将。   正如他的诗中所讲: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架长车,踏破贺兰山阙!状士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岳飞少年时代的-几度浮沉   1.第一次北伐(冲冠一怒,六郡归宋。)   吴d仙人关大捷的喜讯传来,鼓舞着岳飞,使他更加蔑视敌人大军自鄂州陆续渡江,旌旗直指郢州。岳飞在江心对幕僚们慷慨发誓说:   “飞不擒贼帅,复旧境,不涉此江!”   五月五日,岳家军直抵郢州城下。岳飞跃马环城一周,亲自侦察敌情。他举起马鞭,遥指东北角的敌楼说:   “可贺我也!”   六日黎明时,在紧擂的战鼓声中,岳家军发起总攻。战斗异常酷烈,岳飞坐在大纛下指挥,忽然有一大块炮石飞坠在他面前,左右都为之惊避,岳飞的脚却纹丝不动。   岳飞乘胜分兵两路,张宪和徐庆率军朝东北方向进攻随州,岳飞本人率主力往西北方向猛扑襄阳府。   十七日,岳飞兵不血刃,凯歌入襄阳。张宪和徐庆兵临随州后,伪齐知州王嵩龟缩在城垣里,不敢出战。张宪和徐庆军连攻数日,不能成功。牛皋和董先两员新统制已在克复郢州的战斗中大显身手,牛皋更自告奋勇,请求领兵支援张宪和徐庆。五月十八日,牛皋便与张宪、徐庆合力攻下随州城,歼灭了五千伪齐军。王嵩被俘后,押赴襄阳府处斩。   李成得到增援后,气势汹汹,又自新野市回军反扑,号称有三十万大军岳飞精忠报国的故事素材库。岳飞命统制王万和荆南府镇抚使司统制辛太屯清水河,作为饵兵,诱敌深入。辛太不听命令,竟私自逃往峡州宜都县   六月五日,王万军与敌军交战后,岳飞亲自指挥大军夹攻,击败了李成军。六日,李成再次反扑求战。 但伪齐军经受不住两员虎将挥兵猛攻,一败涂地。李成的骑兵更是乱作一团,前列骑兵溃散之后,将后列骑兵拥挤入水中。岳家军追奔逐北,敌军横尸二十余里。 岳飞精忠报国的故事4   岳飞生于河南省安阳市汤阴县。岳飞作为中国历史上的一员名将,其精忠报国的精神深受中国各族人民的敬佩。   岳飞小时候家里非常穷,母亲用树枝在沙地上教他写字,还鼓励他好好儿锻炼身体。岳飞勤奋好学,不但知识渊博,还练就了一身好武艺,成为文武双全的人才。   当时,北方的金兵常常攻打中原。母亲鼓励儿子报效国家,并在他背上刺了“精忠报国”四个大字。孝顺的岳飞不敢忘记母亲的教诲,那四个字成为岳飞终生遵奉的信条。每次作战时,岳飞都会想起“精忠报国”四个大字,由于他勇猛善战,取得了很多战役的胜利,立了不少功劳,名声也传遍了大江南北。   岳飞还建立起一支纪律严明、作战英勇的抗金军队——“岳家军”。“岳家军”的士兵都严格遵守纪律,宁可自己忍受饥饿,也不敢打扰人民;晚上,如果借住在民家或商店,他们天一亮就起来,为主人打扫卫生,清洗餐具后才离去。“岳家军”的士气让金军闻风丧胆。金兵统帅长叹道:“撼山易,撼岳家军难!”在一次岳家军与金军的战役中,当岳家军追到距金兵大本营只有四十五里,眼看就要大功告成,收复江山时,皇帝赵构怕岳飞打败金兵后,接回原先的皇帝,而自己的王位就保不了,因此和奸臣秦桧连发十二道金牌,命令岳飞退兵。秦桧还诬告岳飞谋反,将他关入监狱,以“莫须有”的罪名将岳飞毒死。   岳飞死时只有三十九岁。他一生谨记母亲的教诲,即使在死的那一刻,也没有忘记母亲“精忠报国”四个字。

精忠报国的岳飞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岳飞是“精忠报国”的一代名将,含冤而死,令壮士扼腕。岳飞是我们的民族英雄,也是我心中的英雄。岳飞是个典型的完美主义者。他是历史公认的文武全才,他的武艺准确的说是勇冠三军,“挽弓三百斤,弩八石,能左右射”。在整个北伐中,它犹如一把尖刀,斩金断铁攻无不克,长途奔袭立威异域。难道这不是最完美的军人形象吗?精忠报国的岳飞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他身上有哪些非凡的本领呢?千古以来人们都说岳飞是大忠之人这一点也是非常正确的,但若说岳飞是愚忠只不过是一些浅薄的议论罢了,岳飞开始就是一个有抱负的人,他出生于底层,深谙百姓遭历乱世的疾苦,也亲历金人的残暴和压迫,他是一个聪明的人。他智商高善于思考。在颜宗弼(金兀术)南下侵宋所率领的“铁浮屠”、“拐子马”,立下了赫赫战功。铁浮屠是金国的重装骑兵,战士和马匹都全身披着重甲,像一座铁塔一样,三人为伍,以皮索相连,负责正面进攻。其战力相当于古代的坦克。“拐子马”则是宋军对金军两翼骑兵的称呼。通常被布置在两翼,可以充分利用其高度的机动性以及集团冲锋时所产生的巨大冲击力,用以对敌军迂回包抄而后突击。岳飞军纪严明,残忍,凶悍。打造出撼山易,撼岳家军难的一支军队,与以野蛮、残忍和凶悍著称的金兵,可谓狭路相逢,以毒改毒,岳飞以勇取胜。岳飞以严酷军法禁止军队扰民。损害百姓的利益,岳飞做到爱民之处难能可贵,一个对上忠君,对下爱民,对外又狠狠打侵略者的岳飞,理当受到历史和我们的尊重。岳飞被害后,狱卒隗顺冒了生命危险,将岳飞遗体背出杭州城,埋在钱塘门外九曲丛祠旁。岳飞沉冤21年后,绍兴三十二年(1162年),宋孝宗准备北伐,便下诏平反岳飞,为岳飞追赠谥号“武穆”,宋宁宗时追封为鄂王,改葬在西湖栖霞岭,即杭州西湖畔“宋岳鄂王墓”,并立庙祀于湖北武昌,额名忠烈,修宋史列志传记。

精忠报国的名将岳飞的一生是怎样的?

岳飞是我国宋代著名的抗金将领,也是我国历史上一位杰出的民族英雄。


岳飞是河南汤阴人,1103年出生在北宋一个普通农民家庭。


在那动荡的年代,农民的生活是很苦的。他出生那年,家乡就在闹春荒,而且黄河决堤,发起了洪水。亏岳母机智,抱着还是婴儿的小岳飞钻入一口大缸,随波逐流,后被人救起,才逃过一劫。


洪水夺去了岳家的田园,使他们生活更加贫困。岳飞很小就干起了农活,经受劳动的磨炼。岳飞从小聪慧,喜欢读书,白天劳动,晚上就点燃枯柴,发奋攻读至深夜。在如此艰苦的环境,他竟读完了《孙子兵法》、《左传》等一些深奥的兵书和典籍。


艰苦生活的磨炼,使岳飞形成了刚毅、朴素的性格,为他以后的政治抱负、军事指挥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小岳飞在读好书的同时,也常常习武练箭。他力气很大,十多岁时就能拉开300厅的大弓。他还拜了当时一名叫周侗的当师傅,专门向周侗学习射弓箭。周侗武艺非常高强,他看见小岳飞聪明勤奋还尊敬人,周围的人都喜欢,就很高兴地免费收了小岳飞做徒弟。由于岳飞训练时不怕吃苦,蹲马步,头上顶一个小碗,一站就是半天,从来不偷懒,所以武艺长进得非常快。和他一起学习的小朋友奇怪他为什么不贪玩,他认真地说:“周侗爷爷经常说练武术就像盖房子,得一块砖一块砖地盖上去,如果盖得不牢,这个房子就随时可能塌,所以苦练基本功,也是为了将来能够有一身过硬的本领啊。爷爷还常说,我们长大了要爱自己的国家,有远大的理想,为自己为家人为国家做事情。我们只有从小事做起。”


1126年,金兵大举南侵,一度逼近宋都开封。金兵一路烧杀抢掠,给宋朝百姓带来沉重灾难。国难当头之际,岳飞决心参军,抗击敌人。临行前,深明大义的岳母颤抖着手紧握钢针,在岳飞宽阔的后背上刺了“精忠报国”四个字,以此支持儿子的爱国行动。背着“精忠报国”,带着母亲的叮咛,岳飞出发了,开始了长达15年的抗金生涯。


岳飞投入宋军后,奉命去收编一支流寇,有380多人。岳飞选定一个深夜,出其不意只带领四名骑兵,直闯流寇营房,轻而易举收编了这支军队,它成了岳飞部队的基本骨干。岳飞率领数百骑兵,神出鬼没打击金人,常常以少胜多。一天,岳飞率领100多骑兵在滑县黄河岸边练习,大队金兵突然从冰冻的黄河对岸飞驰而来。岳飞临危不惧,面对部下说:“敌人虽然人数很多,但却不知我军虚实,乘他们喘息未定,打他个措手不及。”说罢,他一马当先冲向敌阵,迎头刺死金人一名军官,敌人大惊。宋军一百健儿乘势冲杀,把全军打得大败而逃,取得了以少胜多的辉煌战绩,获战马数百匹。岳飞英勇善战,英名渐渐远扬。


1130年,金将兀术大举渡江攻宋,势如破竹,宋军望风而逃。岳飞进兵常州,与兀术四战皆捷,金兵败走。岳飞紧追不舍,再度击败敌军于镇江东,又大捷于清水亭,敌人死伤无数。兀术逃奔建康,岳飞在牛头山设下埋伏大败兀术,兀术只好转逃淮西,岳飞收复建康,保全了南宋半壁江山。这时岳飞已拥有四万人的“岳家军”;成为威震四方的抗金名将,年仅27岁。


“岳家军”之所以成为一支铁军,关键在于:岳飞善于治军,严于治军,强调纪律,“冻死不折屋,饿死不掳掠”,英勇善战,所向无敌,致使全军一听到“岳家军”就闻风丧胆。1140年宋军大举北伐,岳飞取得拱州、颍昌大捷,进驻郾城,军威大振。在朱仙镇,岳家军与全军展开一场大战。虽然兀术用上了新式武器“拐子马”和“铁浮坨”,但终究没有抵挡住岳家军的藤牌刀和大斧,大败而逃。金军主将兀术大哭道:“自我起兵北方以来,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失败过!”兀术退守开封不敢出城,全军斗志全无,哀叹:“撼山易,撼岳家军难!”岳飞满怀豪情对将士说:“直捣黄龙府,与诸君痛饮!”然而,宋高宗和秦桧却把岳飞的胜利作为向金人乞和的资本,一日连发十二道金牌召回岳飞。岳飞迫不得已带回军队,仰天长叹:“十年的努力,毁于一旦!”这次班师不仅使岳飞“精忠报国”、“收拾旧山河”的理想化为泡影,而且遭到厄运。金人恨透岳飞,勾结秦桧,要挟宋朝以杀害岳飞为议和条件。宋高宗明升暗降,调岳飞为枢密副使,解除兵权,接着以“莫须有”罪名杀害岳飞及其子岳云、部将张宪等。1142年12月25日,岳飞被押上临安大理寺的风波亭。临终前,执法官要他在供状上画押,岳飞从容提起笔,写下了八个大字:“天日昭昭,天日昭昭!”随后接过递来的毒酒,大笑数声,一饮而尽,从容就义,年仅39岁。一代爱国名将,人间英杰,就这样陨落了。


上一篇:什么是两弹一星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推荐

热门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