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记者遭枪击
南奥塞梯冲突的战事情况
格鲁吉亚维和部队宣称南奥塞梯军违反停火条件袭击格鲁吉亚村落,因此攻击南奥塞梯自治州武装部队。而俄罗斯宣称,8月8日凌晨,格鲁吉亚部队使用多管火箭炮和重型火炮对城市炮击,进而出动两个营的兵力在坦克和装甲运兵车掩护下占领首府茨欣瓦利。导致千多名当地居民和12名俄罗斯维和士兵死亡,150名士兵受伤。茨欣瓦利市严重损毁,俄方随即调遣驻北高加索部队进入该区[4]。茨欣瓦利平民不得不躲藏在地下室里。有非政府组织质疑当日的死伤人数。人权观察声称,他们曾在12日与13日到茨欣瓦利视察,发现 44 人死亡,而且几乎没有死亡名单,该组织因此认为,死亡人数被严重夸大。该组织还声称,他们曾采访一些村落,记录当中一些事发在南奥塞梯有关抢掠及其他人道灾害的描述,与及记录相信是格鲁吉亚军在市中心使用榴弹火箭炮的证据[2][3],在该数日死亡人数暂时仍在争拗,未能下定论。俄方则在8月8日声称,俄方维和部队和南奥居民的伤者或尸体已被格鲁吉亚军方“处理”[5]。 有媒体报道在双方宣称执行停火令后,俄军坦克仍然可见于哥里与第比利斯之间[13]。直到8月14日, 哥里仍然是处于被俄国军队占领的状态,[14]有记者声称在城市周围听到了一连串的爆炸声。英国媒体称南奥塞梯的准军事武装继续抢劫和掠夺在哥里市和附近的格鲁吉亚村庄。在波季有人声称俄罗斯的坦克摧毁波季的基础设施,但俄罗斯方面否认其部队在波季。另外亦有格鲁吉亚媒体声称俄军11日至13日期间在哥利对格鲁吉亚人实行种族灭绝。俄军在当地杀人放火抢劫并且强暴当地妇女[15]但在8月12日,一名美国军员接受法新社访问时指并没有任何证据和情报显示有俄军出现在哥利市内,他也不清楚为何格鲁吉亚那边会这样说[16]。国际人权观察组织并且指控俄国向格鲁吉亚百姓投掷散弹 [17]。 经过美国对条约的解释, 格鲁吉亚方面已于8月15日签订停火协议 [18]。但是直到16日, 俄军仍旧是处于轰炸格鲁吉亚的状态 [19]。俄国军队没有退出格鲁吉亚的显示[20]。有美国电视台记者在与俄军一起移动时仍遭格鲁吉亚民兵枪击[21]。
南奥塞梯的历史
中世纪与近代奥塞梯人起源于波斯部落奄蔡,是萨尔马提亚人其中的一支部族。他们在中世纪时期受到格鲁吉亚与拜占庭的影响,成为基督徒。由于匈奴人的统治,他们被逐出在如今俄国顿河以南的家乡,部分越过高加索山脉,来到格鲁吉亚。来到格鲁吉亚的奥塞梯人分成了三部分:西部的Vigor,受到伊斯兰的影响、南方的Tualläg,形成今日的南奥塞梯、与北方的Iron,形成今日的北奥塞梯(现属于俄罗斯)。北奥塞梯于1767年开始,就接受俄罗斯的统治。大部分的奥塞梯人都信奉基督教,只有少数的穆斯林。 统治今日的南奥塞梯及邻国格鲁吉亚,于1801年被沙俄吞并。俄国二月革命之后,奥塞梯人成立国家委员会,主张奥塞梯人的自治。然而此时被孟什维克派控制的格鲁吉亚民主共和国决心吞并奥赛梯地区,为了换取德国与奥斯曼帝国的承认和支持,格鲁吉亚民主共和国将许多有穆斯林的区域割让给奥斯曼帝国政府。德奥两国的支持使格鲁吉亚得以打败布尔什维克党人,占领南奥塞梯。1918-1920年间,南奥塞梯成为格鲁吉亚政府与奥塞梯反抗军的战场。茨欣瓦利被格鲁吉亚叛军占领并掠夺,南奥塞梯人被屠杀。奥塞梯方面的资料则显示战争中有5000名奥塞梯人被杀害,13000人因疾病与饥饿而死亡。在几次对格鲁吉亚的反抗失败后,奥塞梯人弥漫着同情苏维埃政府与布尔什维克的情绪。1921年,苏联红军击败英美帝国主义支持的格鲁吉亚民主共和国,并成立格鲁吉亚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政府,许多奥塞梯人也参与了这次解放格鲁吉亚的战役。格鲁吉亚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政府于1922年4月20日成立南奥塞梯自治州,并以当时格鲁吉亚人仍占多数的茨欣瓦利为首府。虽然南奥塞梯有自己的语言(奥塞梯语),但俄语和格鲁吉亚语都是官方语言之一,在行政上通行。争端1989年~2008年1989年以前,南奥塞梯自治政府与格鲁吉亚之间基本上维持和平状态。不过1990年,苏东剧变,在格鲁吉亚高层决定窃取政权从苏联独立时,南奥塞梯议会却于该年9月宣布成立忠于苏维埃政府的南奥塞梯苏维埃民主共和国。格鲁吉亚国会的回应则是宣布取消南奥塞梯的自治地位。格鲁吉亚认为独立运动是苏联所煽动的,目的在于制造干预格鲁吉亚独立的借口,格鲁吉亚警察也与当地百姓爆发冲突,造成了死伤。1991年底冲突扩大,造成约1000人的死亡,逾十万名南奥塞梯人逃离家园,其中大部分的人进入了北奥塞梯。1992年1月,南奥塞梯举行全民公投,公投结果显示,绝大多数南奥塞梯居民支持独立。1992年,为了避免与俄罗斯间的冲突进一步扩大,格鲁吉亚与俄罗斯、南奥塞梯三方达成达戈梅斯停火协议,双方暂时停止军事行动。交战双方同意组成俄罗斯-格鲁吉亚-奥塞梯混合维和部队,并于1992年11月6日,由欧洲安全与合作组织派遣一个团队进入格鲁吉亚监督维和任务。自此至1994年中,南奥塞梯大体维持和平状态。2004年6月,局面因格鲁吉亚加强打击走私而再度紧张。一连串的军事行动造成了十数人的伤亡。格鲁吉亚政府也指责俄罗斯的维和部队偏袒南奥塞梯,并希望以联合国部队取代之。格鲁吉亚在苏联解体后,逐渐向西方靠拢,接受美国的军事与经济援助,美国也依赖当地的油管,得以不经由俄领土输出里海石油至西方国家。格鲁吉亚不但是美国在反恐战争的盟友,这些年来更积极要加入北大西洋公约组织;而俄罗斯这些年来凭其庞大能源蕴藏重新崛起,由于南奥塞梯地区是重要的能源运输路线,东西双方都势在必得,俄罗斯为防止北约东扩,即以南奥塞梯的独立问题牵制格鲁吉亚加入北约的进程。2008年4月,格鲁吉亚传出可能加入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消息。双方冲突也因此一触即发。2008年8月,格鲁吉亚向南奥塞梯开火。
人民日报:枪击案再揭美国公共安全漏洞事件的介绍
新华社芝加哥1月6日电记者手记:如此乱象,真要成为美国的“新常态”?新华社记者王强如果不是佛罗里达州劳德代尔堡-好莱坞机场造成十余人死伤的枪击案,芝加哥的一起罪案6日仍会占据美国许多媒体的头条。芝加哥所在的库克县一巡回法庭当天下令将殴打、折磨一智障白人的4名黑人青年拘押候审、不得保释。检方起诉他们的罪名是仇恨犯罪、绑架、非法限制人身自由、严重伤害等。芝加哥发生的这起乍看是一起年轻人凌辱他人的普通案件,但由于加害人将残忍殴打、折磨智障白人青年的过程利用社交平台直播,并伴以针对候任总统特朗普和白人的侮辱言辞,引发舆论一片哗然。此案中,一对黑人姐妹因参与犯案成为被告,她们的祖母6日也来到法庭。她满脸狐疑地表示,家里可不是这么教育她们长大的。有捍卫黑人权益人士也强调,这几个一时糊涂的年轻人并不代表非洲裔美国人的全部。而美国社交媒体上的保守派人士则声称,抗议白人警察歧视黑人的“黑人的命也是命”运动,诱导了非洲裔年轻人走向极端。按照美国联邦调查局掌握的最新数据,2015年全美发生的针对白人的仇恨犯罪案件有613起,而针对黑人的则有1745起。黑人是类似犯罪主要受害方的状况并未改变。此案在基本排除了政治动机的情况下,仍引发巨大反响,再次说明美国种族矛盾持续加深。芝加哥警察局原负责人加里·麦卡锡则从犯罪趋势角度对媒体解读说,这起案件表明,犯案人员现在在各种因素作用下已经变得“有恃无恐”,不仅命案不断的芝加哥如此,美国全国也是如此。麦卡锡说:“不幸的是,这将成为(美国的)新常态。”人民日报:机场枪击案再揭美国公共安全漏洞1月6日,美国佛罗里达州劳德代尔堡—好莱坞机场发生一起枪击案,造成至少5人死亡、8人受伤。枪手后被证实是前美国国民警卫队队员埃斯特万·圣地亚哥,他曾在伊拉克服役10个月。美国政府正在调查这一事件是否与恐怖袭击有关联,尽管目前尚未有定论,但枪击事件频繁上演再次凸显了美国公共安全漏洞。枪击事件发生在6日下午1时左右。圣地亚哥搭乘达美航空公司航班飞抵劳德代尔堡—好莱坞机场后,取出托运行李,在机场洗手间将手枪填满子弹,走出来向旅客开枪。据目击者称,整个过程中,圣地亚哥一言不发,发射几盒弹夹后,将枪丢弃在地,脸朝下俯卧在地上,四肢展开,等待警方逮捕。按照美国运输安全管理局规定,空膛枪械如果经过申报,可以放在有安全包装盒的行李中合法托运。美国联邦调查局正在进行相关调查,但目前还不清楚他的行凶动机,也不能排除这是一起恐怖袭击的可能性。事件发生后,机场人员被紧急疏散,多架航班取消或延误。根据目击者描述,直到6日深夜,机场大巴还在机场穿梭,疏散旅客。据美国媒体报道,现年26岁的圣地亚哥出生在新泽西州,两岁时随家人迁居美属波多黎各,2007年加入波多黎各国民警卫队。2010年4月至2011年2月被派驻伊拉克拜莱德,隶属第130工程旅,主要任务是清理被炸道路和维修桥梁,曾获嘉奖。圣地亚哥本人没有参战记录,但他的两名战友在执行任务时被伊拉克反政府武装打死。回国后,他于2014年加入美阿拉斯加国民警卫队,去年8月因表现不佳而退伍。圣地亚哥曾合法购买两把手枪,并在阿拉斯加有3项犯罪记录,包括没有保险、汽车尾灯不合规、破坏他人财产价值50美元以上等。圣地亚哥的亲属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称,圣地亚哥从伊拉克战场回来之后“有异常表现”,大概1个月前“精神恍惚”,他还声称,极端组织“伊斯兰国”“控制了自己的头脑”,并要求他代表“伊斯兰国”进行战斗。美国联邦调查局此前曾对他进行问询,但没有发现他同恐怖组织有关联,只建议他进行心理检查。这起事件再次凸显美国公共安全的漏洞。“9·11”恐怖袭击之后,美国加大机场安检力度,并由国土安全部运输安全局专门负责机场安检,这些严格的安检措施造成许多机场安检时旅客得排长队,有些甚至达3个小时,引发旅客不满。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评论称,这起枪击事件也拷问美国携带武器飞行的限制政策。在美国大多数州,只要将枪支和子弹单独存放,并进行申报,就可以合法存放在托运行李中。有民众在社交媒体表示,一方面政府耗费巨资,在机场加强安检,另一方面携带枪支却合法,这使得所谓安检形同虚设。路透社评论称,美国机场的安保措施只注重飞机安全,忽视了机场的安全。实际上,机场安全事故并不鲜见,2016年11月,美国西南航空公司一名员工就在机场遭枪击身亡。值得关注的是,佛罗里达州还在酝酿进一步减少对携带枪支的限制。2016年12月,佛罗里达州参议员格雷格·斯图本提交了一项法案,准备就在该州减少限制携带枪支的区域进行讨论,其中包括机场、学校等公共场所。下周佛罗里达州议会将就该法案进行辩论。美国媒体分析,6日的枪击事件可能会对佛罗里达州放松枪支管理法案的出台产生影响。
美国一周内4名联邦特工遭枪击, 1人死亡,体现了什么样的社会环境呢?
美国一周内4名联邦特工遭枪击, 1人死亡,体现了什么样的社会环境呢?近日在美国发生了一起骇人听闻的事件,连续一周内有四名联邦特工遭受到不同程度的混战,其中一名联邦特工遭受到枪击身亡,在听闻这种消息之后很多人都不寒而栗,尤其是在美国生活的那些人,更是对美国当下的环境产生了质疑,对比一下社会环境稳定的中国,很多人都庆幸自己是中国人,生活在中国的土地上,享受着中国秩序的保护。不得不说,美国的社会环境十分混乱,不单单是这次的联邦特工遭受到枪击的事件,在之前也有不同程度的社会事件在侵袭着当地民众的心,很多人都知道的911事件,最近的疫情也将美国闹得人心惶惶,很多人都没有将疫情放在心上,以至于大批的民众遭到了感染,据不完全统计称在美国已经有几十万的人受到了新冠疫情的感染,大批人面临着生命威胁。而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美国政府还是没有提高对于疫情的重视程度,甚至还有人公开抵制接种疫苗,一些公众人物也带头拒绝接种,而反观我们中国,全国上下一心,很快把疫情控制在了一定范围之内,使其没有扩散蔓延,人们的生活又快速的回到了正轨当中。美国的混乱其实我们都早有耳闻,因为政治体制的原因,很多人都渴望绝对的自由,因此他们国内开放了持枪许可证,但军火这种物品自古就是矛盾产生的必然物,民众有了武器就容易冲动,做事不考虑后果,因此很多时刻我们都能够看到一些不法分子在美国持枪犯罪,很多无辜的人因此而受到牵连,这样的社会环境存在非常大的漏洞,以至于很多人过的心惊胆战。
上一篇:狮子的世界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