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号火星探测器
凤凰号火星探测器的主要任务是揭示火星冰冻水的来源。
凤凰号火星探测器的主要任务是揭示火星冰冻水的来源如下: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名为天问一号。2020年7月23日,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探测器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正式启航。这是一次全球目光聚焦的航天探索,通过一次发射,实现火星环绕、着陆、巡视探测三大任务,在世界航天史上尚属首次。浩渺无垠的深空中,超1亿公里测控技术等一系列关键核心技术的突破,让天问一号的每一个动作都完美利落。以火星探索为起点,我国在深空探索领域已确定了下一个方向,木星、土星等更遥远的行星,都等待着我们去一一探究。扩展资料:天问一号计划于2021年2月到达火星,实施火星捕获。2021年5月择机实施降轨,着陆巡视器与环绕器分离,软着陆火星表面,火星车驶离着陆平台,开展巡视探测等工作,对火星的表面形貌、土壤特性、物质成分、水冰、大气、电离层、磁场等科学探测,实现中国在深空探测领域的技术跨越。深空探测将推动空间科学、空间技术、空间应用全面发展,为服务国家发展大局和增进人类福祉作出更大贡献。
凤凰号火星探测器的主要任务是揭示火星冰冻水的来源
凤凰号火星探测器的主要任务是揭示火星冰冻水的来源如下:第五个“中国航天日”,备受关注的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名称、任务标识在2020年“中国航天日”启动仪式上公布。中国行星探测任务被命名为“天问(Tianwen)系列”,首次火星探测任务被命名为“天问一号”,后续行星任务依次编号。 据介绍,该名称源于屈原长诗《天问》,表达了中华民族对真理追求的坚韧与执着,体现了对自然和宇宙空间探索的文化传承,寓意探求科学真理征途漫漫,追求科技创新永无止境。象征“揽星九天”的任务标识,展示了独特字母“C”的形象,汇聚了中国行星探测(China)、国际合作精神(Cooperation)、深空探测进入太空的能力(C3)等多重含义,展现出中国航天开放合作的理念与态度。天问一号实施火星捕获天问一号于2020年7月23日在文昌航天发射场由长征五号遥四运载火箭发射升空,成功进入预定轨道。天问一号于2021年2月到达火星附近,实施火星捕获。2021年5月择机实施降轨,着陆巡视器与环绕器分离,软着陆火星表面,火星车驶离着陆平台,开展巡视探测等工作,对火星的表面形貌、土壤特性、物质成分、水冰、大气、电离层、磁场等科学探测,实现中国在深空探测领域的技术跨越。深空探测将推动空间科学、空间技术、空间应用全面发展,为服务国家发展大局和增进人类福祉作出更大贡献。
火星探测器有几个国家成功着陆
火星探测器有2个国家成功着陆,分别是中国和美国。
1、美国1975年8月20日21时22分00秒发射海盗1号,1976年7月20日着陆。美国1996年11月发射的火星探路者,1997年在火星着陆。美国2007年8月4日09时26分35秒发射凤凰号火星极地探测器,2008年5月25日着陆。美国2018年5月5日发射“洞察”号火星无人着陆探测器,2018年11月26日着陆。
2、北京时间2021年5月15日8时20分左右,中国首枚火星探测器“天问”一号成功着陆火星北半球的乌托邦平原,带领“祝融”号火星车展开火星探测之旅。
成功着陆火星的探测器有几个
在火星上已经成功登陆了八辆探测器,分别为海盗1号、海盗2号、索杰纳号火星车、凤凰号探测器、机遇号探测器、勇气号探测器、好奇号探测器、洞察号探测器、天问一号。
1、海盗1号和海盗2号
NASA在1975年8月和9月分别发射了两枚火星探测器,在飞行了10个月以后,都成功在火星着陆。
2、索杰纳号火星车
这辆火星车设计有六个轮子,是首个能移动的探测器,在1997年7月登陆火星后只运行了三个月就失去了联系,虽然运行的时间非常短暂,但依然传回了数千张火星照片。
3、凤凰号探测器
NASA于2008年发射了凤凰号探测器,这辆探测器成功降落在火星的北极区域,随身安装了小型挖掘工具可以探测火星土壤下是否存在水,也确实发现了火星两极有冰存在的证据。
4、机遇号探测器
“机遇号”探测器是2004年1月登陆火星一直运行到2018年才因故障失联,前后一共在火星上运行了14年,前后传回了二十多万张火星照片,总共行驶了超过45公里远远超出了科学家的预期。
5、勇气号探测器
与“机遇号”同时发射的“勇气号”在成功着陆后也一直运行到2011年因车轮被卡住无法动弹而失联,可以这两辆火星车在火星探索上都取得大获成功,但是因携带的设备不够完善而无法完成更复杂的工作。
6、好奇号探测器
NASA耗资26亿美元打造的“好奇号”在2012年8月登陆火星以来,直到现在依然保持了正常运行,也是目前火星表面唯一可以四处探索的火星车,如今“好奇号”已经持续工作了2000天。
7、洞察号探测器
于2018年成功着陆的“洞察号”是一辆无法移动的探测器,它的工作就是专门检测火星内部地质活动和分析岩石成分,虽然已经登陆一年多时间,但在钻孔过程中遇到了许多困难导致钻头被卡一度陷入停顿,不过前段时间经过不懈努力终于成功钻入地下。
8、天问一号
2021年5月15日7时18分,天问一号探测器成功着陆于火星乌托邦平原南部预选着陆区,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着陆火星取得成功。
美国凤凰号火星探测器的设计特点
“凤凰”号的着陆地点设在纬度同地球格陵兰或阿拉斯加州北部相当的广阔浅谷。与利用安全气囊反弹到降落地点的姊妹火星漫游者“勇气”号和“机遇”号不同,这颗着陆器是利用反冲火箭下降,能更加准确地降落在预定地点。这种推进降落方法也更适用于更加沉重的飞船降落,美国宇航局需要利用这种方法支持可能的人类火星探索。据称,“凤凰”号在火星表面着陆的成功率并不高。从历史上来看,55%尝试着在火星表面降落的努力都以失败而告终,而“凤凰”号利用的着陆方法已经有32年没有尝试过。 成功着陆后,重约772磅(约合350公斤)的“凤凰”号将在原地等候15分钟,待着陆掀起的尘埃物质落定,它将展开太阳能电池板,升起气象天线杆,将周围环境的第一批照片传回地面。在接下来的几个火星日,“凤凰”号将检查机载仪器,伸展机械臂铲起第一堆火星土壤样本。一个火星日约比地球上的一天长40分钟。在度过第10个火星日之前,“凤凰”号将进入“挖掘”阶段,每天有两小时用来挖土壤,这个阶段预计将占据此次任务的绝大部分时间。“凤凰”号的设计寿命为90天,尽管科学家表示,“凤凰”号的使用寿命可能会延长一个月左右,在晚夏或初秋继续看到它的身影,不过它在火星上探测的时间绝对不会有“勇气”号和“机遇”号那么长。这是因为“凤凰”号上的太阳能电池板不能产生足够多的能量,令其安然度过火星冬天。阿韦德森说:“它的三只脚会深深嵌入地下,上面沾满干冰,太阳又会在地平线以下。”言下之意,“凤凰”号不能通过太阳能电池板获取大量能量。按计划,“凤凰”号在飞行10个月之后到达火星,在火星北部平原开始其三个月的探测活动。如果任务取得圆满成功,这将是在“海盗”号探测任务之后时隔30年机器人首次在火星表面以下钻孔。着陆后,“凤凰”号将在其微型火炉中加热火星土壤样本,研究其化学构成。“凤凰”号火星任务首席科学家、亚利桑那大学的彼得·史密斯博士表示,“凤凰”号能够检测有机物的存在,不过它不能分辨出里面是否存在DNA或蛋白质。“凤凰”号着陆地点之所以选择在北极点,是因为以前的探测器曾发现冰冻水潜伏于火星地表之下的证据。有科学家认为火星上一个宽30英里左右的浅滩可能是古代海洋遗留下来的。但是,“凤凰”号将会寻找已经存在10万年的液态水的证据,现如今,干涸的火星表面没有液态水,“凤凰”号的任务就是探测地下冰是否已经融化,创造了更为潮湿的环境。科学家一般认为,融化的冰水以及有机物质和稳定热源是生命存在的三要素。为了避免“凤凰”号无意之中将地球有机物带到火星,技术人员在准备探测器发射时必须多加小心。“凤凰”号已经过干热处理和精确清洗,使其表面微生物数量降至最低。另外,作为防污染的举措之一,它的机械臂还被封存于特殊材料之中。 在开展探测任务之前,“凤凰”号火星车必须先要在弥漫着尘埃物质的火星表面成功着陆,火星向来以吞噬人造探测器著称。各国共向火星发射了15个探测器,但迄今只有5个着陆成功。“凤凰”号的设计很独特,有三条腿支撑,机械臂长20英尺,由铝和钛两种材料制成,工作起来像一台反铲挖土机,一铲下去能在火星上挖出20英寸深的沟,接着旋转就能将土壤样本取出。尽管“凤凰”号缺乏探测火星过去或当前生命形式的工具,不过科学家仍然希望它能揭开火星北极圈是否含有适合微生物生存的迹象之谜。造价只是孪生探测器的一半“凤凰”号探测器是美宇航局“侦察”计划的第一个任务,即利用小型太空探测器研究火星的计划。“凤凰”号由美宇航局下属喷气推进实验室负责管理,造价4.2亿美元,几乎是造价8.2亿美元的“机遇”号和“勇气”号的一半,这两个孪生探测器于2003年发射,仍在火星上漫游。“凤凰”号探测器的名称有着特殊含义,美宇航局希望它能在以前任务失败的基础上,完成凤凰涅槃般重生。“凤凰”号原计划作为“火星奥德赛”探测器于2001年一同飞向红色星球,不过因为担心发射日程安排过于紧密会适得其反,于是在1999年取消了发射计划,“火星奥德赛”探测器最后只身前往火星。主要使命完成后变身气象站人类对火星的探测并非一帆风顺。1998年发射的“火星气候探测器”因洛克希德-马丁公司和美宇航局在度量单位上出现错误,结果在靠近火星时被烧成灰烬。而美宇航局次年发射的“火星极地着陆器”在火星南极点着陆时,因火箭发动机提前关闭,从此下落不明。这两个探测器的残骸迄今尚未被发现。“凤凰”号探测器由洛克希德·马丁公司制造,携带了类似于“火星极地着陆器”探测任务所搭载的一些科学仪器。据喷气推进实验室项目主管巴里·戈尔茨坦介绍,工程师们在过去四年对“凤凰”号进行了严格测试,“以将这套系统可能遭遇到的一切故障提前排除。”如果“凤凰”号能顺利完成其主要探测任务并幸存下来的话,随后它将变成一个气象站,用于收集有关火星大气层的数据。“凤凰”号探测器是一个由3条腿支持的平台,平台直径1.5米,高约2.2米;其中心是一个多面体仪器舱,舱左右两侧各展开一面正八边形太阳能电池阵,跨度5.52米。与“火星极地着陆器”相比,“凤凰”号探测器的最大变化是提高了太阳能电池的性能。“凤凰”号探测器携带了7种科学探测仪器,美国宇航局工作人员把它们戏称为7种探索火星生命来源的“秘密武器”,它们分别是:(1)机械臂(RA)它是“凤凰”号探测器上最重要的设备,用来挖取火星表面及表面下层的土壤样品。它将挖得的样品送入着陆器搭载的“显微镜电化学与传导性分析仪”和“热与气体分析仪”中进行化验分析。机械臂长2.35米,有4个自由度,末端装有锯齿形刀片和波纹状尖锥,能在坚硬的极区冻土表面,挖掘1米的深坑。机械臂还可为装在臂上的相机调整指向,引导测量热与电传导性的探测器插入土壤。(2)显微镜电化学与传导性分析仪(MECA)它是在“火星勘探者”计划中所使用的仪器基础上略加改进而成的,包括湿化学实验室、光学显微镜、原子力显微镜和热与电传导性探测器4台仪器,用以检测土壤的元素成分以及给土壤样品拍摄成像。(3)热量和释出气体分析仪(TEGA)它包括微分扫描热量计和质谱仪两部分,用以对土壤样品的吸热和散热过程进行观测记录,并对加热后释放出的挥发物进行分析。(4)表面立体成像仪(SSI)用以测绘高分辨率的地质图和机械臂作业区地图,进行多光谱分析和大气观测。它可拍摄着陆位置地形的高清晰度、彩色、立体图像。(5)机械臂相机(RAC)它安装在机械臂末端的挖掘铲上,用以拍摄机械臂采集的土壤样品的高分辨率图像,分析土壤颗粒的类型和大小。(6)火星下降成像仪(MARDI)用于在“凤凰”号下降过程中动态拍摄火星表面,勘察着陆点附近的地质情况。(7)气象站(MS)这是加拿大宇航局为“凤凰”号着陆器专门研制的新仪器。它由激光雷达和温度压力测量装置两部分组成,可以监测火星大气层的尘埃、温度等变化,记录火星北极每天的天气状况。
火星上的探测器有哪些
火星上的探测器有萤火一号火星探测器、火星探路者号、精神号火星探测器、美国凤凰号火星探测器、勇气号火星探测器等。
1、萤火一号火星探测器
萤火一号(代号:YH-1),是中国火星探测计划中的第一颗火星探测器。萤火1号火星科学探测工程的推进与实施,标志着中国正式启动了飞出地月系统的深空探测历程,同时也标志着行星无线电科学正式纳入了中国行星探测的体系。
2、火星探路者号
火星探路者号(MarsPathfinder,MPF)是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的1996年火星探测计划的着陆探测器。火星探路者号是这一系列无人探测计划的一个组成部分。火星探路者号于1997年07月04日在火星表面着陆。它携带的索杰纳号火星车,是人类送往火星的第一部火星车。
3、精神号火星探测器
美国发射的一个火星探测器,于格林尼治标准时间星期天(1月4日)4点35分在火星表面着陆。这个被称作“精神号”的火星登陆器是个有六个轮子的地质考察机器人,用于探索火星是否有过支持生命的环境。“精神号”火星探测器在官方媒体中的标准译名为“勇气号”。
4、美国凤凰号火星探测器
凤凰号火星探测器于美国东部时间2008年5月25日19时53分(北京时间5月26日7时53分),在火星北极成功着陆。相当于地球位置的加拿大北部。“凤凰”号于2007年8月从美国佛罗里达州卡纳维拉尔角发射,经过4.22亿英里的长途跋涉才来到火星。
5、勇气号火星探测器
勇气号火星探测器是美国宇航局研制的系列火星探测器中的一个,于2004年1月4日在火星南半球的古谢夫陨石坑着陆,预定的科学考察使命为90天,实际上考察时间大大延长。
火星探测器叫什么名字?
火星探测器叫天问一号。天问一号于2020年7月23日在文昌航天发射场由长征五号遥四运载火箭发射升空,成功进入预定轨道。天问一号于2021年2月到达火星附近,实施火星捕获。5月择机实施降轨,着陆巡视器与环绕器分离,软着陆火星表面,火星车驶离着陆平台,开展巡视探测等工作,对火星的表面形貌、土壤特性、物质成分、水冰、大气、电离层、磁场等科学探测,实现中国在深空探测领域的技术跨越。天问一号的传回图像2021年6月7日,国家航天局发布中国首次火星探测天问一号任务着陆区域高分影像图。图像中天问一号着陆平台、“祝融号”火星车及周边区域情况清晰可见。影像图由天问一号环绕器高分辨率相机,于6月2日18时拍摄。图像右上角有两处明显亮斑,靠上的亮斑由两个亮点组成,较大亮点为天问一号着陆平台,较小亮点为“祝融号”火星车。
上一篇:旋风小子片尾曲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