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鞋批发网 > 知识库 >

普通话测试朗读作品

来源:运动鞋批发网时间:2024-09-14 15:19:40编辑:运动君

普通话水平测试朗读作品

2017年普通话水平测试朗读作品汇总   语调指语句里声音高低升降的变化,其中以结尾的升降变化最为重要,一般是和句子的语气紧密结合的。下面是我为大家分享2017年普通话水平测试朗读作品汇总,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作品1号——《白杨礼赞》作品2号——《差别》作品3号——《丑石》   作品4号——《达瑞的故事》   作品5号——《第一场雪》   作品6号——《读书人是幸福人》   作品7号——《二十美金的价值》   作品8号——《繁星》   作品9号——《风筝畅想曲》   作品10号——《父亲的爱》   作品11号——《国家荣誉感》   作品12号——《海滨仲夏夜》   作品13号——《海洋与生命》   作品14号——《和时间赛跑》   作品15号——《胡适的白话电报》   作品16号——《火光》   作品17号——《济南的冬天》   作品18号——《家乡的桥》   作品19号——《坚守你的高贵》   作品20号——《金子》   作品21号——《捐诚》   作品22号——《可爱的小鸟》   作品23号——《课不能停》   作品24号——《莲花和樱花》   作品25号——《绿》   作品26号——《落花生》   作品27号——《麻雀》   作品28号——《迷途笛音》   作品29号——《莫高窟》   作品30号——《牡丹的拒绝》   作品31号——《“能吞能吐”的森林》   作品32号——《朋友和其他》   作品33号——《散步》   作品34号——《神秘的“无底洞”》   作品35号——《世间最美的坟墓》   作品36号——《苏州园林》   作品37号——《态度创造快乐》   作品38号——《泰山极顶》作品39号——《陶行知的“四块糖果”》   作品40号——《提醒幸福》   作品41号——《天才的造就》   作品42号——《我的母亲独一无二》   作品43号——《我的信念》   作品44号——《我为什么当教师》   作品45号——《西部文化和西部开发》   作品46号——《喜悦》   作品47号——《香港:最贵的一棵树》   作品48号——《鸟的天堂》   作品49号——《野草》   作品50号——《一分钟》   作品51号——《一个美丽的故事》   作品52号——《永远的记忆》   作品53号——《语言的魅力》   作品54号——《赠你四味长寿药》   作品55号——《站在历史的枝头微笑》   作品56号——《中国的宝岛——台湾》   作品57号——《中国的牛》   作品58号——《住的梦》   作品59号——《紫藤萝瀑布》   作品60号——《最糟糕的发明》   朗读的基本技巧:   (一) 停顿   朗读时,有些句子较短,按书面标点停顿就可以。有些句子较长,结构也较复杂,句中虽没有标点符号,但为了表达清楚意思,中途也可以作些短暂的停顿。但如果停顿不当就会破坏句子的结构,这就叫读破句。朗读测试中忌读破句,应试者要格外注意。正确的停顿有以下几种类型:   1.标点符号停顿。标点符号是书面语言的停顿符号,也是朗读作品时语言停顿的重要依据。标点符号的停顿规律一般是:句号、问号、感叹号、省略号停顿略长于分号、破折号、连接号;分号、破折号、连接号的停顿时间又长于逗号、冒号;逗号、冒号的停顿时间又长于顿号、间隔号。另外,在作品上的段落之间,停顿的时间要比一般的句号时间长些。以上停顿,也不是绝对的。有时为表达感情的需要,在没有标点的地方也可以停顿,在有标点的地方也可以不停顿。   2.语法停顿。语法停顿是句子中间的自然停顿。它往往是为了强调、突出句子中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或补语而做的短暂停顿。学习语法有助于我们在朗读中正确地停顿断句,不读破句,正确地表达作品的思想内容。   3.感情停顿。感情停顿不受书面标点和句子语法关系的制约,完全是根据感情或心理的需要而作的停顿处理,它受感情支配,根据感情的需要决定停与不停。它的.特点是声断而情不断,也就是声断情连。   (二) 重音   重音是指那些在表情达意上起重要作用的字、词或短语在朗读时要加以强调的技巧。重音是通过声音的强调来突出意义的,能给色彩鲜明、形象生动的词增加分量。重音有以下几种情况:   1.语法重音。语法重音是按语言习惯自然重读的音节。这些重读的音节大都是按照平时的语言规律确定的。一般说,语法重音不带特别强调的色彩。   2.强调重音。强调重音不受语法制约,它是根据语句所要表达的重点决定的,它受应试者的意愿制约,在句子中的位置上不固定的。强调重音的作用在于揭示语言的内在涵意。由于表达目的不同,强调重音就会落在不同的词语上,所揭示的涵意也就不相同,表达的效果也不一样。   3.感情重音。感情重音可以使朗读的作品色彩丰富,充满生气,有较强的感染力。感情重音大部分出现在表现内心节奏强烈,情绪激动的情况。   (三) 语速   应试者在朗读时,适当掌握朗读的快慢,可以造成作品的情绪和气氛,增强语言的表达效果。朗读的速度决定于作品的内容和体裁,其中内容是主要的。   1.根据内容掌握语速。朗读时的语速须与作品的情境相适应,根据作品的思想内容、故事情节、人物个性、环境背景、感情语气、语言特色来处理。当然,语速的快慢在一篇作品中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它要根据具体的内容有所变化。   2.根据体裁掌握语速。国家《普通话水平测试大纲》在选编朗读测试材料时,为了保证作品难易程度和评分标准的一致性,所选的50篇作品,几乎都是记叙文。记叙文有记事、记言。一般说,记事要读得快些,记言要读得慢些。   (四) 语调   语调指语句里声音高低升降的变化,其中以结尾的升降变化最为重要,一般是和句子的语气紧密结合的。应试者在朗读时,如能注意语调的升降变化,语音就有了动听的腔调,听起来便具有音乐美,也就能够更细致地表达不同的思想感情。语调变化多端,主要有以下几种:   1.高升调。高升调多在疑问句、反诘句、短促的命令句,或者是表示愤怒、紧张、警告、号召的句子里使用。朗读时,注意前低后高、语气上扬。   2.降抑调。降抑调一般用在感叹句、祈使句或表示坚决、自信、赞扬、祝愿等感情的句子里。表达沉痛、悲愤的感情,一般也用这种语调。朗读时,注意调子逐渐由高降低,末字低而短。   3.平直调。平直调一般多用在叙述、说明或表示迟疑、思索、冷淡、追忆、悼念等的句子里。朗读时始终平直舒缓,没有显著的高低变化。   4.曲折调。曲折调用于表示特殊的感情,如讽刺、讥笑、夸张、强调、双关、特别惊异等句子里。朗读时由高而低后又高,把句子中某些特殊的音节特别加重加高或拖长,形成一种升降曲折的变化。 ;


普通话水平测试朗读作品

  作品1号——《白杨礼赞》作品2号——《差别》作品3号——《丑石》   作品4号——《达瑞的故事》   作品5号——《第一场雪》   作品6号——《读书人是幸福人》   作品7号——《二十美金的价值》   作品8号——《繁星》   作品9号——《风筝畅想曲》   作品10号——《父亲的爱》   作品11号——《国家荣誉感》   作品12号——《海滨仲夏夜》   作品13号——《海洋与生命》   作品14号——《和时间赛跑》   作品15号——《胡适的白话电报》   作品16号——《火光》   作品17号——《济南的冬天》   作品18号——《家乡的桥》   作品19号——《坚守你的高贵》   作品20号——《金子》   作品21号——《捐诚》   作品22号——《可爱的小鸟》   作品23号——《课不能停》   作品24号——《莲花和樱花》   作品25号——《绿》   作品26号——《落花生》   作品27号——《麻雀》   作品28号——《迷途笛音》   作品29号——《莫高窟》   作品30号——《牡丹的拒绝》   作品31号——《“能吞能吐”的森林》   作品32号——《朋友和其他》   作品33号——《散步》   作品34号——《神秘的“无底洞”》   作品35号——《世间最美的坟墓》   作品36号——《苏州园林》   作品37号——《态度创造快乐》   作品38号——《泰山极顶》作品39号——《陶行知的“四块糖果”》   作品40号——《提醒幸福》   作品41号——《天才的造就》   作品42号——《我的母亲独一无二》   作品43号——《我的信念》   作品44号——《我为什么当教师》   作品45号——《西部文化和西部开发》   作品46号——《喜悦》   作品47号——《香港:最贵的一棵树》   作品48号——《鸟的天堂》   作品49号——《野草》   作品50号——《一分钟》   作品51号——《一个美丽的故事》   作品52号——《永远的记忆》   作品53号——《语言的魅力》   作品54号——《赠你四味长寿药》   作品55号——《站在历史的枝头微笑》   作品56号——《中国的宝岛——台湾》   作品57号——《中国的牛》   作品58号——《住的梦》   作品59号——《紫藤萝瀑布》   作品60号——《最糟糕的发明》   朗读的基本技巧:   (一) 停顿   朗读时,有些句子较短,按书面标点停顿就可以。有些句子较长,结构也较复杂,句中虽没有标点符号,但为了表达清楚意思,中途也可以作些短暂的停顿。但如果停顿不当就会破坏句子的结构,这就叫读破句。朗读测试中忌读破句,应试者要格外注意。正确的停顿有以下几种类型:   1.标点符号停顿。标点符号是书面语言的停顿符号,也是朗读作品时语言停顿的重要依据。标点符号的停顿规律一般是:句号、问号、感叹号、省略号停顿略长于分号、破折号、连接号;分号、破折号、连接号的停顿时间又长于逗号、冒号;逗号、冒号的停顿时间又长于顿号、间隔号。另外,在作品上的段落之间,停顿的时间要比一般的句号时间长些。以上停顿,也不是绝对的。有时为表达感情的需要,在没有标点的地方也可以停顿,在有标点的地方也可以不停顿。   2.语法停顿。语法停顿是句子中间的自然停顿。它往往是为了强调、突出句子中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或补语而做的短暂停顿。学习语法有助于我们在朗读中正确地停顿断句,不读破句,正确地表达作品的思想内容。   3.感情停顿。感情停顿不受书面标点和句子语法关系的制约,完全是根据感情或心理的需要而作的停顿处理,它受感情支配,根据感情的需要决定停与不停。它的特点是声断而情不断,也就是声断情连。   (二) 重音   重音是指那些在表情达意上起重要作用的字、词或短语在朗读时要加以强调的技巧。重音是通过声音的强调来突出意义的,能给色彩鲜明、形象生动的词增加分量。重音有以下几种情况:   1.语法重音。语法重音是按语言习惯自然重读的音节。这些重读的音节大都是按照平时的语言规律确定的。一般说,语法重音不带特别强调的色彩。   2.强调重音。强调重音不受语法制约,它是根据语句所要表达的重点决定的,它受应试者的意愿制约,在句子中的位置上不固定的。强调重音的作用在于揭示语言的内在涵意。由于表达目的不同,强调重音就会落在不同的词语上,所揭示的涵意也就不相同,表达的效果也不一样。   3.感情重音。感情重音可以使朗读的作品色彩丰富,充满生气,有较强的感染力。感情重音大部分出现在表现内心节奏强烈,情绪激动的情况。   (三) 语速   应试者在朗读时,适当掌握朗读的快慢,可以造成作品的情绪和气氛,增强语言的'表达效果。朗读的速度决定于作品的内容和体裁,其中内容是主要的。   1.根据内容掌握语速。朗读时的语速须与作品的情境相适应,根据作品的思想内容、故事情节、人物个性、环境背景、感情语气、语言特色来处理。当然,语速的快慢在一篇作品中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它要根据具体的内容有所变化。   2.根据体裁掌握语速。国家《普通话水平测试大纲》在选编朗读测试材料时,为了保证作品难易程度和评分标准的一致性,所选的50篇作品,几乎都是记叙文。记叙文有记事、记言。一般说,记事要读得快些,记言要读得慢些。   (四) 语调   语调指语句里声音高低升降的变化,其中以结尾的升降变化最为重要,一般是和句子的语气紧密结合的。应试者在朗读时,如能注意语调的升降变化,语音就有了动听的腔调,听起来便具有音乐美,也就能够更细致地表达不同的思想感情。语调变化多端,主要有以下几种:   1.高升调。高升调多在疑问句、反诘句、短促的命令句,或者是表示愤怒、紧张、警告、号召的句子里使用。朗读时,注意前低后高、语气上扬。   2.降抑调。降抑调一般用在感叹句、祈使句或表示坚决、自信、赞扬、祝愿等感情的句子里。表达沉痛、悲愤的感情,一般也用这种语调。朗读时,注意调子逐渐由高降低,末字低而短。   3.平直调。平直调一般多用在叙述、说明或表示迟疑、思索、冷淡、追忆、悼念等的句子里。朗读时始终平直舒缓,没有显著的高低变化。   4.曲折调。曲折调用于表示特殊的感情,如讽刺、讥笑、夸张、强调、双关、特别惊异等句子里。朗读时由高而低后又高,把句子中某些特殊的音节特别加重加高或拖长,形成一种升降曲折的变化。 更多普通话考试相关文章:

《繁星》普通话考试朗读短文

  我爱月夜,但我也爱星天。从前在家乡,七、八月的夜晚,在庭院里纳凉的时候,我最爱看天上密密麻麻的繁星。望着星天,我就会忘记一切,仿佛回到了母亲的怀里似的。   三年前在南京,我住的地方有一道后门,每晚我打开后门,便看见一个静寂的夜。下面是一片菜园,上面是星群密布的蓝天。星光在我们的肉眼里虽然微小,然而它使我们觉得光明无处不在。那时候我正在读一些天文学的书,也认得一些星星,好像它们就是我的朋友,它们常常在和我谈话一样。   如今在海上,每晚和繁星相对,我把它们认得很熟了。我躺在舱面上,仰望天空。深蓝色的天空里悬着无数半明半昧的星。船在动,星也在动,它们是这样低,真是摇摇欲坠呢!渐渐地我的眼睛模糊了,我好像看见无数萤火虫在我的周围飞舞。海上的夜是柔和的,是静寂的,是梦幻的。我望着那许多认识的星,我仿佛看见它们在对我霎眼,我仿佛听见它们在小声说话。这时我忘记了一切。在星的怀抱中我微笑着,我沉睡着。我觉得自己是一个小孩子,现在睡在母亲的怀里了。   ——选自巴金的《繁星》   【相关阅读】《繁星》阅读赏析   巴金的《繁星》是一篇优美的写景抒情散文。作者对繁星作了精细的观察,抓住了繁星的特点,再融入了作者的独特感受,在精美的文字中书法了作者热爱自然、向往美好生活的情感。   片断采撷   三年前在南京我住的地方有一道后门,每晚我打开后门,便看见一个静寂的夜。下面是一片菜园,上面是星群密布的蓝天。星光在我们的肉眼里虽然微小,然而它使我们觉得光明无处不在。那时候我正在读一些天文学的书,也认得一些星星,好像它们就是我的朋友,它们常常在和我谈话一样。   欣赏品茗   本段回忆“我”三年前在南京读书时看繁星的情景和感受。前两句描写观看星天的宁静环境:一个静寂的夜,一片菜园,一片星群密布的蓝天。后来两句描写观看星天的感受。此时的感受和和上文小时侯的感受是有些不同的。此时的“我”很年轻,充满幻想,充满朝气,所以能在“微小”的星光中产生“光明无处不在”的.感受。同时,这些星星“我”也认识不少,见到它们,就好象老朋友在和“我”促膝谈心。这是多么独特的感受啊 !   他山之石   一、虚实结合的艺术   “我”描写的对象,一方面是眼前的景色,属于实写;一方面是由眼前的景色产生的联想和想像,属于虚写。本段前三句主要写海上每晚观看繁星的夜景,属于实写,为后面写作者的感受张本。从第四句开始,主要写“我”在舱面上仰望星空产生的种种奇妙的感受,属于虚写,从中能感悟出“我”的童心、童趣,对大自然的热爱,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学习这种描写,先写观察情景,后写感受,虚实结合;观察仔细,抒情真切,个性十足。   二、真切感受的艺术   我们从本段选文中可以获得启示:作文要避免说假话、大话、空话,要从自己亲眼所见、亲耳所闻、亲身经历过的不一定是大事件、大事物中,采撷让自己感动过、思考过的人和事,从中彰显出真感情、大智慧,让别人有所感、有所思,才能写出至情、至爱之文。   三、借助联想的艺术   为了逼真地表现大自然中美丽风物,也为了丰富文章的内容,我们可以展开丰富的联想,用比喻、拟人、通感等手法去写景。如朱自清的《绿》中,把“平铺着的、厚积着的绿”比作“少妇拖着的裙幅”,比作“鸡蛋清”,比作“温润的碧玉”,从各种不同的角度丰富“绿”这一形象,这些生动的比喻,使人产生丰富的联想,增添了散文的诗意。是联想使得散文更具有魅力,没有联想就不可能有好的散文。   课后知识小测   1、繁星是夜空中的精灵,仰望这些繁星,你有哪些新感受?请用100字左右写出你的新发现。   2、本文作者善于由眼前的景物产生合理的联想和想像。请你结合生活实际,在横线上填写恰当内容。   生活中,我常常由 联想到 。   学习中,我常常由 联想到 。   3、在一般人眼中,繁星是静止的,无生命的,而作者笔下的繁星是有情趣的。这和作者热爱星空,热爱大自然是分不开的。看来,热爱星空是写好繁星的前提啊。   请你根据上边的提示,写一段百字左右的文字,描写夜空中的圆月。   以上1161字   参考示例   1、星星,你是那样谦虚,仿佛只是溪边、草间的流莺,可以张扇捕捉;你是那样温柔,仿佛有聪明、美丽的眼睛,可以无言以对;你是那样崇高,作几何的排列,把人类的思想提出,越出地球而不顾地球:你是那样永恒,以古今的光辉照耀着今天和明天,给生命的意义做出引绪和结论。仰望星星,人生也变得厚实。   2、生活中,我常常由天上的北斗星联想到默默奉献的人。   3、风轻轻的吹拂着,这一个晚上,仿佛特别的清凉。月在暗黑的夜空中,发着柔和的白光,令空气宛如更凄冷。我凝视着夜空中的圆月,在深蓝色夜空中蛊惑了我的眼睛。我似乎听见了那遥远的来自天籁的回音,如一丝清风划过,掀拂起一丝淡淡的波浪,荡漾……

普通话水平考试朗读短文:繁星

【 #普通话考试# 导语】越来越多的朋友都想参加普通话等级证书的考试, 考 网为大家准备了普通话水平考试朗读短文:繁星,希望对大家的考试有帮助!

  我爱月夜,但我也爱星天。从前在家乡七八月的夜晚在庭院里纳凉的时候,我最爱看天上密密麻麻的繁星。望着星天,我就会忘记一切,仿佛回到了母亲的怀里似的。

  三年前在南京我住的地方有一道后 门,每晚我打开后 门,便看见一个静寂的夜。下面是一片菜园,上面是星群密布的蓝天。星光在我们的肉眼里虽然微小,然而它使我们觉得光明无处不在。那时候我正在谈一些天文学的书,也认得一些星星,好像它们就是我的朋友,它们常常在和我谈话一样。

  如今在海上,每晚和繁星相对,我把它们认得很熟了。我躺在舱面上,仰望天空。深蓝色的天空里悬着无数半明半昧的星。船在动,星也在动,它们是这样低,真是摇摇欲坠呢!渐渐地我的眼睛模糊了,我好像看见无数萤火虫在我的周围飞舞。海上的夜是柔和的,是静寂的,是梦幻的。我望着许多认识的星,我仿佛看见它们在对我眨眼,我仿佛听见它们在小声说话。这时我忘记了一切。在星的怀抱中我微笑着,我沉睡着。我觉得自己是一个小孩子,现在睡在母亲的怀里了。

  有一夜,那个在哥伦波上船的英国人指给我看天上的巨人。他用手指着:那四颗明亮的星是头,下面的几颗是身子,这几颗是手,那几颗是腿和脚,还有三颗星算是腰带。经他这一番指点,我果然看清楚了那个天上的巨人。看,那个巨人还在跑呢!


上一篇:出发 纵贯线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推荐

热门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