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鞋批发网 > 知识库 >

新中国的外交

来源:运动鞋批发网时间:2024-09-15 12:14:36编辑:运动君

中国坚定奉行什么的和平外交政策

中国始终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包括一贯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以及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发展演变而来的其他政策措施处理办法。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是我国对外政策的宗旨;维护我国的独立和主权,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是我国对外政策的基本目标;建立国际经济政治新秩序,是我国外交为之奋斗的基本目标。 独立自主是我国对外政策的基本立场;加强同第三世界国家的团结与合作是我国对外政策的基本立足点。半个世纪以来,“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不仅成为中国奉行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基础,而且也被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接受,成为规范国际关系的重要准则。扩展资料中国国家的社会主义性质、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切身利益都决定了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是中国对外政策的宗旨和首要目标。首先,中国在近代历史上是个遭受帝国主义欺压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中国人民饱经战乱和穷困之苦。中国人民经过长期奋斗,付出了高昂的代价,才赢得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终于得以在和平的环境中建设自己的国家。中国人民从自己的悲惨遭遇中深刻体会到,和平是十分珍贵的。这样的经历和认识促使中国外交追求和平与发展的目标。其次,中国是个社会主义国家。绝不会发动战争去侵略和奴役别国人民,也绝不愿像过去那样受别国维护的奴役促进和压迫、社会主义的国家性质决定中国外交的宗旨和首要目标必须是和平与发展。第三,中国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正在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而奋斗,需要外部环境的不断优化作为保证,和平是中国发展繁荣最根本的前提。这是中国外交把和平与发展作为宗旨和首要目标的重要原因。最后,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两大突出问题。从优化国际环境,维护中国的安全、领土完整和巩固社会主义制度方面出发,也要把和平与发展作为中国外交的首要目标。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中国外交政策

新中国成立后奉行的外交政策是什么?

您好!
您好!为了帮助您,新中国成立后的外交政策主要包含以下六个方面:
1. 我国一直坚定地走和平发展之路,并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2. 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
3.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准则。
4. 独立自主是我国外交的基本立场。
5. 维护我国的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是我国外交的基本目标。
6. 加强同第三世界国家的团结与合作是我国对外政策的基本立足点。
7. 支持对外开放、加强国际交往是我国的基本国策。【摘要】
新中国成立后奉行的外交政策是什么?【提问】
您好!​新中国成立后奉行的外交政策主要内容包括以下6个方面:𔁯. 我国一向坚持走和平发展之路,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准则。𔁲. 独立自主是我国外交的基本立场。𔁳. 维护我国的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是我国外交的基本目标。𔁴. 加强同第三世界国家的团结与合作是我国对外政策的基本立足点。𔁵. 支持对外开放,加强国际交往,是我国的基本国策。【回答】


我国的外交方针是什么?

新中国总的外交方针是独立自主、和平共处。
具体的外交政策分为几个阶段:
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的外交方针是“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在请客”、“一边倒”。
20世纪60年代,由“一边倒”调整为“两个拳头打人”
20世纪70年代到80年代初,是“一条线”的外交战略,主要是为了对付苏联霸权主义。
20世纪80年代,中国奉行不结盟政策,保持独立自主,不与任何大国或国家集团结盟。
20世纪90年代,中国采取“韬光养晦,有所作为”的方针和立场。
今天我们依然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和平外交政策,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恪守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外交政策宗旨。今天我们坚持大国是关键,周边是首要,发展中国家是基础、多边是舞台的外交工作布局。

以上就是我的回答,希望可以对你有所帮助。。有不足之处,欢迎批评指正。。


新时期中国的外交政策的内容是什么

我国一向坚持走和平发展之路,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准则;独立自主是我国外交的基本立场;维护我国的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是我国外交的基本目标。加强同第三世界国家的团结与合作是我国对外政策的基本立足点;支持对外开放,加强国际交往,是我国的基本国策。中国外交政策发展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最先是周恩来总理于1953年12月底在会见来访的印度代表团时提出的。1955年,于万隆会议,中国同印度、缅甸共同倡导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五项原则内容是:相互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1955年万隆会议上,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方针。1957年,毛泽东主席在莫斯科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国坚决主张一切国家实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中国外交政策

中国在外交方面都有哪些成就?

一、1953年底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于1953年12月,中国政府同印度政府就两国在西藏地方的关系问题进行谈判,周恩来总理在会见印度代表团时第一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即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1954年6月28日、29日 周恩来在访问印度、缅甸期间,分别与印度总理尼赫鲁和缅甸总理吴努发表《联合声明》,共同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二、1954年新中国第一次以五大国身份参加日内瓦国际会议。日内瓦会议是1954年4月26日至7月21日在日内瓦举行的讨论和平解决朝鲜问题和恢复印度支那和平问题的国际会议。1954年2月18日,苏、美、英、法四国外长在柏林会议达成协议,建议在日内瓦召开由中、苏、美、英、法以及有关国家参加的会议。讨论和平解决朝鲜问题和恢复印度支那和平问题。会议分为两部分,交叉进行。4月26日至6月25日,讨论和平解决朝鲜问题。本着和平解决朝鲜问题的真诚愿望,周恩来与苏联外长莫洛托夫和朝鲜外相南日提出所有外国军队都撤出朝鲜,然后举行朝鲜国民议会的全朝鲜自由选举的合理主张。但美国代表带头拒绝一切建议。三、1955年在万隆会议上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倡导万隆精神。1955年,由亚非国家自发举行的一次重要国际会议在印度尼西亚万隆召开,揭开了发展中国家团结合作、争取国家独立和主权、谋求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维护世界和平、推动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历史新篇章。会议在中国、印度、缅甸共同倡导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提出了万隆会议十项原则,即万隆精神。扩展资料我国一向坚持走和平发展之路,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准则;独立自主是我国外交的基本立场;维护我国的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是我国外交的基本目标。加强同第三世界国家的团结与合作是我国对外政策的基本立足点;支持对外开放,加强国际交往,是我国的基本国策。

新中国成立以来外交成就有哪些?

1、建国第一年,与苏联等国建交。2、积极同邻国和新兴民族独立国家发展友好关系,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3、中国代表团在1954年日内瓦会议和1955年的万隆会议上起了重要作用。4、197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得以恢复。 5、20世纪90年代,在新的国际形势下,中国加强了与俄罗斯等周边国家的友好关系。6、1972年,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中日关系随之也正常化。新中国外交的特点:这一时期的外交战略可简单地概括为“一边倒”,即与苏联结成全面的政治、经济、军事同盟,同社会主义阵营的其他国家一道开展对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帝国主义阵营斗争,这也决定了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内政治、经济、文化建设的基本方针是学习苏联。“一边倒”战略奠定了新中国外交第一个十年的基本格局,确定了这个时期中国在东西方冷战中的地位与作用。“东方压倒西风”的论断,即世界主要矛盾是社会主义同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影响着当时中国外交的整体走向。

新中国外交发展经历了哪几个阶段?中国对外政策调整的背景、内容。

第一阶段(1949—1978年),是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这一阶段中国外交的主题词是“独立自主”。 新中国诞生后外交上首要的任务是维护国家安全和主权独立,捍卫革命胜利果实。 中国坚决反对帝国主义和霸权主义,积极支持亚非拉人民争取民族解放和国家独立的斗争,确立了以和平为宗旨、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在风云激荡的国际环境中展示了东方大国的鲜明形象,站稳了脚跟,改善了国际处境。 第二阶段(1978—2012年),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中国外交的主题词是“和平与发展”。 在国际上,我们倡导多极化和国际关系民主化,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奉行合作共赢的开放战略,积极为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作出贡献,我国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持续提高。 第三阶段(2012年党的十八大至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外交的主题词是“民族复兴,人类进步”。


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外交政策主要是什么?

新中国成立之初的三大外交政策是“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和“一边倒”。
这三大政策都是对国民党统治时期屈辱的外交政策的否定。
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外交成就
(1)人民政府废除了帝国主义利用不平等条约获取的在中国的一切特权,收回了长期被帝国主义者控制的海关,实行对外贸易的管制和对外汇的管理,维护了国家的独立、主权和经济利益,从根本上改变了旧中国“跪倒在地上办外交”的局面。
(2)1949年10月2日,苏联第一个照会中国政府,决定同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外交关系。(3)1949年12月,毛泽东访问苏联,l950年2月,双方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同苏联建立了平等互助的新型同盟关系,在国际社会树立起独立自主办外交的良好形象。(4)1952年10月,亚洲太平洋地区和平会议在北京召开,37个国家的370多名代表出席会议,会议号召亚太地区和全世界人民行动起来,反对美国的战争政策,保卫世界和平。这是新中国成立后主持召开的第一次大型国际会议。


上一篇:新加坡务工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推荐

热门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