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宝大熊猫
大熊猫是中国的国宝吗?
大熊猫是我们国家的国宝,目前在我们国家的数量较少,是世界上最可爱的动物之一,只有在中国才有大熊猫。下面给大家分享大熊猫对简单资料,供大家参考。认识大熊猫大熊猫是世界上最可爱的动物之一,它有着圆圆的脸颊,大大的黑眼圈,胖嘟嘟的身体,标志性的内八字的行走方式,也有解剖刀般锋利的爪子。大熊猫已在地球上生存了至少800万年,被誉为“活化石”和“中国国宝”,属国际一级保护动物,是世界自然基金会的形象大使,世界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旗舰物种。大熊猫属于:动物界(animalia),脊索动物门(chordata),哺乳动物纲(mammalia),食肉目(carnivora),熊科(ursidae),大熊猫属(ailuropoda),大熊猫(ailuropoda melanoleuca)。大熊猫在很久很久以前是吃肉的。虽然经过进化,现在的大熊猫99%的食物都是竹子了,但它们的牙齿和消化道还保持原样,所以我们仍然把它们划分为食肉目。大熊猫为独居动物。野外大熊猫的寿命一般为18--20岁,圈养状态下因为有很好的饲养管理和医疗,有的可以超过30岁。香港海洋公园的佳佳,出生于1978年,是目前全世界最长寿的大熊猫。大熊猫生长发育刚出生:初生熊猫幼仔体重仅是它母亲体重的千分之一,平均体重仅120克左右,最轻的为51克,最重的为225克。粉色的皮肤上长着白毛,眼睛和耳朵还没有发育完全,免疫系统的也还未发育完善。一到两周:肩带、四肢和耳朵渐渐变黑。一个月:长出黑白相间的毛,变得更像妈妈了。体重1~2公斤,还不能行走。六到八周:可以睁眼。三个月:可以慢慢的爬动了。半岁:可以自由行走,开始学吃竹子。一岁:开始长出恒牙。一岁半:离开母亲,独立生活。亚成年:一岁半到性成熟前为亚成年阶段,相当于人类的青少年时期。这一阶段大熊猫的食物从营养丰富的奶为主逐渐过渡到以高纤维、低营养的竹类为主。生理和心理上也逐渐成熟,即将开始繁育后代。大熊猫在1~3岁期间是最为活跃的时期,每天除了采食外,大部分时间都在玩耍、探索和爬树。成年:体长约160~180厘米,体重约80~150公斤。大熊猫历史说起大熊猫的历史可谓源远流长。迄今所发现的最古老大熊猫成员——始熊猫的化石出土于我国云南禄丰和元谋两地,地质年代约为800万年前中新世晚期。在长期严酷的生存竞争和自然选择中,和它们同时代的很多动物都已灭绝,但大熊猫却是强者,处于优势,成为“活化石”保存到了今天。中国人对熊猫的认识由来已久,早在文字产生初期就记载了熊猫的各种称谓。《书经》称貔,《毛诗》称白罴(pí),《峨眉山志》称貔貅,《兽经》称貉,李时珍的《本草纲目》称貘,等等。1869年3月,法国博物学家阿尔芒•戴维神父(1826.9.7—1900.11.10),在四川雅安宝兴县的邓池沟(穆坪)教堂附近科学考察时,发现了当地人称为白熊、花熊的踪迹。通过当地猎人的帮助,4月1日,他采集到白熊标本,毛色有黑有白,脚掌底部多毛,样子像熊,这是他从未见过的奇异动物。他把标本和骨骼运到法国,经巴黎自然历史博物馆科学家阿尔封斯•米勒•爱德华兹鉴定,“黑白熊”是一个新物种,定名为“猫熊”,鉴定报告发表在1869年《巴黎自然历史博物馆之新文档》第五卷,从此,匿居荒野的猫熊进入人类文明的视野。外形特征大熊猫体型肥硕似熊、丰腴富态,头圆尾短,头躯长1200~1800mm,尾长100~120mm。体重80~120kg,最重可达180kg,人工饲养的熊猫略重,一般雄性个体稍大于雌性。头部和身体毛色黑白相间分明,但黑非纯黑,白也不是纯白,而是黑中透褐,白中带黄。秦岭地区的个体偏大,体毛粗糙,腹毛略呈棕色色泽。岷山(尤以青川平武)则个体较小,体毛也较前者为细,腹毛棕色不明显,但凉山的个体并不偏小。黑白相间的外表,有利于隐蔽在密林的树上和积雪的地面而不易被天敌发现。相对锋利的爪和发达有力的前后肢,有利于大熊猫能快速爬上高大的乔木。大熊猫皮肤厚,最厚处可达10毫米。身体不同部分的皮肤厚度也不一样,体背部厚于腹侧,体外侧厚于体内侧,皮肤的平均厚度约为5mm,并且色白而富有弹性和韧性。它们厚而粗糙的皮毛能帮助它们度过严冬。它们不需要冬眠,即使是寒冷的冬天,它们仍然在雪地里觅食。伴生动物大熊猫的伴生动物有金丝猴,小熊猫,麝香鹿,牛羚,血红雉鸡,红腹锦鸡等。这些珍贵动物基本上都与熊猫生活在同一环境中。从自然历史源源上来看,她们都是一百万到几百万年以前的古老动物。她们有着共同的辛酸经历,曾经受过冰川的袭击和严峻考验,然而她们都有效地借助于我国西南高山深谷的有利地形而幸存至今。她们通过长期共存,协调地共同生活于同一区域,但各自占有自己的空间,在营养上有分工,昼夜活动和季节上也参差协调,通过食物作为联系的纽带,组成一个较为稳定的动物群。尽管大熊猫与世无争,但在它的栖息领域里,还是有一些与它们为敌的动物,如金猫、豹、豺、狼、黄喉貂等,但这些动物通常只袭击大熊猫中的幼仔和病弱年老者,因为年轻体壮的大熊猫仍不失食肉祖先的凶猛,遇强不弱,令敌害生畏,对成年的健康大熊猫并不构成威胁。动物园里貌似温顺憨态的大熊猫一旦被激怒,也有伤人事件发生。
大熊猫为什么是国宝?
大熊猫是国宝主要为以下五个方面原因:1、珍稀,全球的分布范围极小,数量少熊猫只分布于中国,第一阶梯青藏高原到第二阶梯俯冲地带的山区中段(长江黄河之间)。毋庸置疑,一个物种如果稀少就珍贵。此外,繁殖率低也给珍稀性推波助澜。看看反例,大鲵、扬子鳄这种动物,一旦人工保护到位,每窝产子量大,数量立即指数飙升,如果人工提高成活率,很快扩到烂大街的程度都不难。2、独特,独占亚科,熊科最古老的分支熊科是三大顶级霸主科之一,北极熊和棕熊都独霸一方,而熊猫是这个霸主团体中最为特殊的一员,熊科现存两大分支,一支是熊猫,一支是其它熊。活化石不是盖的,相较起来,华南虎地位就平常得多,华南虎只是虎的一个亚种,而整个虎,也只是豹属五兄弟之一,再往外,还要加上个云豹属才构成了豹亚科。3、重要,体型大、速度与力量都属顶级体型大就说明它在生态体系中有不可替代的位置,熊猫代表了该区域的原始生态,被称为伞物种。体型大太重要了,每次发现一种新的体重超过人类的物种,都是轰动世界的。与此相反,现在不断在某雨林发现新种蛙、蝶、龟,没太大的响动。再说熊猫的奔跑速度、咬合力、爬树能力等等都表明熊猫不是池中物,让人肃然起敬。4、可爱,天生憨态,鲜明,最可爱动物熊猫的憨态、滚滚态、大眼圈、黑白分明的颜色,远超其他熊,请看最常见的毛绒玩具小熊,做得很萌,其实和野生熊的本色差距非常大,而熊猫根本是天然萌。和其它萌物比较,人工选育的驯化物种除外,也许只有考拉能勉强与熊猫一较高低,考拉色彩比熊猫差、太安静不顽皮,平心而论,还是有明显差距的。5、独占,现今全部熊猫个体都属于中国只有两个例外,过去赠送给墨西哥的熊猫,还有两只雌性后代活着,但也太老不能生育了。这一点也很重要,垄断造成绝对控制,而且叠加前几个优点,垄断的价值翻倍效应能够达到恐怖的程度。
国宝大熊猫资料
大熊猫属于食肉目、熊科、大熊猫亚科和大熊猫属唯一的哺乳动物。仅有二个亚种。雄性个体稍大于雌性。体型肥硕似熊、丰腴富态,头圆尾短,头躯长1.2-1.8米,尾长10-12厘米。体重80-120千克,最重可达180千克,体色为黑白两色,脸颊圆,有很大的黑眼圈,标志性的内八字的行走方式,也有解剖刀般锋利的爪子。大熊猫皮肤厚,最厚处可达10毫米。黑白相间的外表,有利于隐蔽在密林的树上和积雪的地面而不易被天敌发现。生活在海拔2600-3500米的茂密竹林里,那里常年空气稀薄,云雾缭绕,气温低于20℃。有充足的竹子,地形和水源的分布利于该物种建巢藏身和哺育幼仔。大熊猫善于爬树,也爱嬉戏。爬树的行为一般是临近求婚期,或逃避危险,或彼此相遇时弱者借以回避强者的一种方式。大熊猫每天除去一半进食的时间,剩下的一半时间多数便是在睡梦中度过。在野外,大熊猫在每两次进食的中间睡2-4个小时。大熊猫99%的食物都是竹子,可供大熊猫食用的竹类植物共有12属、60多种。野外大熊猫的寿命为18-20岁,圈养状态下可以超过30岁。命名大熊猫的近代名称(即中国国内通行的名称),最初定名本叫猫熊或大猫熊,意思是它的脸型似猫那样圆胖,但整个体型又像熊,有的甚至把它隶属于熊科。由于在20世纪50年代前,汉语的书写方式是直书,认读是自右到左,而改为横书后则从左到右,当1939年四川北碚博物馆展出时说明标题用横书,名猫熊,而当时参观者习惯了直书自右到左的认读,误认为熊猫。 自此,首先在主产它的故乡(四川),长此以往向传讹误,久之也就习以为常的把猫熊更名为熊猫了。以后,它通用的中文名叫大熊猫,也就被人们所公认。它的地方名,在它的故乡里多叫白熊、或白老熊,也有叫花熊的。所有这些地方名,虽称呼不同,而其含义与古籍中叫的貔貅或貘,无非都是说明它的体色白,或黑白,或体型似熊。大熊猫的别名还有华熊、竹熊、银狗和大浣熊等。银狗,这是因为小熊猫的地方名和商品名叫金狗,相对应的熊猫体色白而叫它银狗。竹熊则以它主要食性为竹子而似熊命其名。华熊说明它是中华民族所特产的珍奇异兽。 西方世界认识它后,最初将它翻译成“大猫熊”或“猫熊”,但又一传说,在20世纪报上初次发表新闻时,偶然被颠倒成“熊猫”,未料到竟成为通用的名称了。若沿着这些名称为线索,可以追溯出许多充满神奇的记载。
国宝大熊猫的介绍
关于国宝大熊猫的介绍 关于国宝大熊猫的介绍,大家都知道我们国家的国宝是大熊猫,可爱又聪明,大熊猫是中国特有种,主要栖息地是中国四川、陕西和甘肃的山区。很多国外的朋友都对大熊猫很好奇,那下面我就来分享一下关于国宝大熊猫的介绍,快来看看吧! 国宝大熊猫的介绍1 一、外形: 大熊猫体型肥硕似熊、丰腴富态,头圆尾短,头躯长1.2-1.8米,尾长10-12厘米。体重80-120千克,最重可达180千克,饲养的熊猫略重,一般雄性个体稍大于雌性。 头部和身体毛色黑白相间分明,但黑非纯黑,白也不是纯白,而是黑中透褐,白中带黄。秦岭地区的个体偏大,体毛粗糙,腹毛略呈棕色色泽。岷山(尤以青川平武)则个体较小,体毛也较前者为细,腹毛棕色不明显,但凉山的个体并不偏小。 二、生活习性: 大熊猫每天除去一半进食的时间,剩下的一半时间多数便是在睡梦中度过。在野外,大熊猫在每两次进食的中间睡2-4个小时,平躺、侧躺、俯卧,伸展或蜷成一团都是它们喜好的睡觉方式。 大熊猫最可爱的特点是它那胖嘟嘟的身体和他那内八字慢吞吞的行走方式。这是因为它们生活的环境里面,有充足的食物,没有天敌,没必要行动很快。 大熊猫善于爬树,也爱嬉戏。爬树的行为一般是临近求婚期,或逃避危险,或彼此相遇时弱者借以回避强者的一种方式。熊猫有时还下到山谷,串入到山村小寨或住宅,把锅盆桶具,尤其是圆形的器皿当成玩具,玩耍后弃置山野。 三、身份 两千多年前,汉朝初年的《尔雅》一书中,便有“貘体色黑驳,食竹”的记载。汉代著名文学家司马相如在《上林赋》中列举了当时咸阳上林苑饲养的近40种异兽,大熊猫名列首位,可见大熊猫在当时就已经被人们视为珍贵的名兽了。 随着我国同世界各国人民日益广泛的友好往来,大熊猫作为友好使者,频频出访,轰动了全世界。许多国家以能够获得中国政府所赠送的大熊猫为殊荣。大熊猫就像一颗璀璨的明珠,给这些国家的动物园增添了华夏异彩。 1972年10月,中国政府赠送的大熊猫“兰兰”到达日本上野动物园,在头九个月里,每天前往参观的人竟达30万之多,形成了“熊猫热”。 国宝大熊猫的介绍2 大熊猫(学名:Ailuropoda melanoleuca):属于食肉目、熊科、大熊猫亚科和大熊猫属唯一的'哺乳动物。仅有二个亚种。雄性个体稍大于雌性。体型肥硕似熊、丰腴富态,头圆尾短,头躯长1.2-1.8米,尾长10-12厘米。体重80-120千克,最重可达180千克,体色为黑白两色,脸颊圆,有大的黑眼圈,标志性的内八字的行走方式,也有解剖刀般锋利的爪子。大熊猫皮肤厚,最厚处可达10毫米。黑白相间的外表,有利于隐蔽在密林的树上和积雪的地面而不易被天敌发现。 大熊猫已在地球上生存了至少800万年,被誉为“活化石”和“中国国宝”,世界自然基金会的形象大使,是世界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旗舰物种。截至2021年1月,中国大熊猫野生种群增至1864只。
上一篇:芳草地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