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春山居图简介
什么是富春山居图?
引言:富春山居图是元代画家黄公望于1350年创作的纸本水墨画,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 以浙江富春江为背景,画面用墨淡雅,山和水的布置疏密得当,墨色浓淡干湿并用,极富于变化。 富春山居图被誉为“画中之兰亭” 《富春山居图》画的是一个漫长的江水,在一千年的历史里,流过浅滩、激流、高峰。前面一段是夏天的感觉,到后面一段,出现了秋天的景,树叶部分淡掉,全部用垂直的皴法,好像繁华落尽的感觉。 一、富春山居图的历史富春山居图全图明末原为董其昌收藏,之后董其昌转卖给吴之矩,骑缝印是吴之矩盖的,清初顺治年间画传给儿子吴洪裕。吴洪裕过世前,决定把智永的“千字文”和黄公望的“富春山居图”藏品当作陪葬,这些画丢到火炉时,侄子吴贞度从火堆抢救“富春山居图”,但画卷已经被火烧成一大一小两段。二、《富春山居图》的内容《富春山居图》描写富春江两岸初秋景色,展卷观览,人随景移,引人入胜。树丛林间,或渔人垂钓,或一人独坐茅草亭中,倚靠栏杆,看水中鸭群浮沉游戏。近景坡岸水色,峰峦冈阜, 陂陀沙渚,远山隐约,徐徐展开,但觉江水茫茫,天水一色,令人心旷神怡。有时江面辽远开阔,渺沧海之一粟;有时逼近岸边,可以细看松林间垂钓渔人闲逸安静。三、《富春山居图》对后世的影响《富春山居图》对后世特别是浙派画家传统的影响深远。浙江画家在执守浙派传统的基础上,积极调整和更新自己的艺术观、审美观和人生观,在吸收《富春山居图》为代表的绘画艺术营养之中创新传统,发展传统,画出浙派笔墨的时代新貌。他们把《富春山居图》等中国画特有的笔墨与宣纸的效果发挥到了极致。
什么是富春山居图?
引言:历史当中有很多文化瑰宝,都流传了下来,这些受了时代影响的文化再次出现在人们的面前的时候,人们都会为它的美丽而惊叹。一、《富春山居图》《富春山居图》是元朝焕江黄公望在1350年的时候创作完成的纸本水墨画,这幅画被誉为“画中之兰亭”,而且这幅画作是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这幅作品是黄公望为师弟郑樗所画的,这幅画作主要以浙江富春江为背景,全图采用了墨淡雅的方式,用山和水的布置,和墨色一起进行渲染,让这幅画充满了变化的感觉,因此这幅画也受到了很高的地位。二、《富春山居图》的历史在乾隆年间的时候,一副富春山居图被征收了宫中,因此受到了乾隆皇帝的喜爱,但是在隔了一年以后又一副富春山居图进入了清宫,前面的称作是子明卷,是后人伪造的,后者是无用师卷,这个才是黄公望的真迹,但是乾隆皇帝却认定子明卷是真的,而且还在假话上面加盖了玉玺,还和大臣们在留白处赋诗题词,然后到了近代学者才翻案,从而保住了一个完整的无用师卷“剩山图”,如今收藏在浙江省博物馆,而富春山居图无用师卷则收藏在台北故宫博物院。三、《富春山居图》描绘的意境这幅画作以长卷的形式,主要描绘了富春江两岸初秋的美丽景色,同时也画出了丰满耸翠和松石挺秀的样子,而且远处的云山烟树和村社都没作者描绘的有声有色,而且变化无穷,作者以清润的笔墨和简单的意境,把浩瀚连绵的江南山水表现的淋漓尽致,整幅画作达到了山川浑厚的意境,这个画卷为六接的纸本,在画史上也有有很大的影响。
《富春山居图》的作者是谁?
《富春山居图》的作者是黄公望。富春山居图是元代画家黄公望1350年创作的纸本水墨画,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黄公望(1269-1354年),字子久,号一峰,江浙行省常熟县(今江苏常熟市)人。元朝著名画家,“元四家”之首。陶宗仪《辍耕录》称其"本姓陆",出继温州平阳黄氏为义子,因改姓黄,名公望。总体风格《富春山居图》山石的勾、皴,用笔顿挫转折,随意宛然天成。长披麻皴枯湿浑成,功力深厚,洒脱而颇有灵气。全图用墨淡雅,仅在山石上罩染一层几近透明的墨色,并用稍深墨色染出远山及江边沙渍、波影,以浓墨点苔、点叶,醒目自然。整个画面林峦浑秀,草木华滋,充满了隐者悠游林泉,萧散淡泊的诗意,散发出浓郁的江南文人气息。元画静谧萧散的特殊面貌和中国山水画的又一次变法赖此得以完成,元画的抒情性也全见于此卷。
《富春山居图》究竟有多长?这幅画是如何创作出来的?
《富春山居图》宽33厘米,长636.9厘米如何创作出来的:《富春山居图》是元代画家黄公望创作的纸本水墨画,是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几经易手,前半卷:余山图,现藏浙江省博物馆;后半部:无用师卷,现藏台北故宫。富春山居图被誉为“画中兰亭”,是国宝级文物。黄公望,字长,号一峰,书法,音准,好诗,难得志气,有为青年,中年涉狱,受尽磨难,50多岁隐居富春江边,师从董源和巨然,潜心研究山水画。成名时,他已经是80多岁的老人了。黄公望把“毕生积蓄”融入绘画创作,花了好几年。终于在我80多岁的时候完成了这幅长卷——《富春山居图》,堪称山水画的最高境界。由于他直接受教于赵孟頫,曾师从五代的郝静、管同、李承启,热爱自然,具有全面的文化素养。前期以北宋大画家董源为基础,吸收其他名家之长,融合师法自然所获得的营养,发展深厚的功力,使他一开始就表现出很高的艺术风格,逐渐形成了自己的艺术面貌。黄公望85岁去世,到他生命的最后,纸上水墨的技法已经炉火纯青。《富春山居图》可以说是代表他晚年风格的经典作品。《富春山居图》从构思、写作到画图大概用了七年时间。为了画好这幅画,他整日不辞辛劳,奔波于富春江畔,观察烟云的奇异变化,欣赏江山钓滩的胜景,随身带着纸笔,遇到好景随时写生。富春江边的很多山村都留下了他的足迹。深入的观察,真实的经历,丰富的素材,让《富春山居图》的创作有了坚实的生活基础,加上晚年精湛的笔墨技法,从容落笔。
上一篇:阅兵进行曲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