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鞋批发网 > 知识库 >

高效液相色谱

来源:运动鞋批发网时间:2024-09-18 14:23:52编辑:运动君

高效液相色谱仪操作流程

高效液相色谱仪操作流程为开机、超声、排气、走基线。1、开机前先将流动相过滤和超声:水流动相用混合滤膜(0.2μm)过滤,有机流动相用有机滤膜过滤,之后超声脱气15-20分钟。(过滤的目的是除去流动相里的杂质,以免杂质进入色谱柱堵塞色谱柱;超声的目的是排除流动相里面的气体,以防气体进入色谱柱损害色谱柱,影响柱效能)注意:试验过程中由于只有0.45μm的混合滤膜,第一次使用时感觉效果不好,于是过滤水时同时使用两张混合滤膜过滤水流动相。2、超声结束后,将流动相放置到规定位置(1号泵接水流动相,2号泵接有机流动相),开机逐个排气(先启动泵,排气结束后再打开检测器)。3、排气结束后,关闭所有排气阀。先用纯有机流动相冲洗色谱柱20-30分钟,基线走稳之后,再打开水流动相(注意:水流动相和有机流动相流速之和为1ml/min),继续走基线,直到基线平稳。注意:实验结束后,再用纯有机流动相冲洗色谱柱20-30分钟,冲出色谱柱内残留的样品物质,预防长时间不使用仪器样品的残留物质沉积在色谱柱内,导致下次使用难以冲出,色谱柱柱压偏高,基线不稳,出现大量鬼峰。4、走基线时,应将进样阀处于Load状态,用注射器进样时应快速进样,进样后将进样阀立即扳回到Inject状态,此时液相系统开始进入采样状态。采样结束后,可在数据分析里面查看分析结果并可进行编辑,也可以在脱机状态下查看样品的分析结果并编辑。数据分析:色谱得到的原始数据为色谱图,我们需要对途中的色谱峰进行积分,获得峰面积,并根据实验需要,使用不同的方法进行定量计算,比如外标法,内标法,面积百分比法等。仪器还可以得到光谱或者质谱信息,我们可以通过色谱柱数据软件的对应功能得到光谱图及质谱图,获得定性信息。获得所需信息后,可以利用色谱软件将结果输出成不同格式的报告,或将处理好的结果导入其他软件(如统计分析)进行二次处理。

高效液相色谱仪器使用方法

一、脱气流动相脱气对于避免HPLC系统出问题,顺利得到一个理想的数据是一个很有效的措施。HPLC系统内是不希望有气泡存在的。HPLC泵在输送液体时要产生很大的力量,由于气体的压缩比与液体相比大的多,因而当气泡存在时,你将观察到瞬间的流速降低和系统压力下降。如果这个气泡足够大,液相泵将不能输送任何溶剂,而且如果压力低于预先设定的压力低限,泵将停止工作。有些泵设计可以很好地排除气泡,而也有一些泵设计当气泡存在时将停止运转。当一个气泡通过输液泵时,由于系统压力大,气泡通常会溶解在流动相溶液中,随流动相通过柱子。但是到达检测器流通池时系统压力又恢复到了大气压,因而气泡可能在检测器流通池中又显现,在色谱图上会出现不规律的毛刺。为解决这个问题,有些仪器公司设计一个反压控制器,这样可以在检测器出口提供足够的压力保持气泡始终溶解在流动相中直到它们流出检测器。当然,这个压力不能超过流通池所能承受的压力极限,否则可能损坏检测器。紫外/可见光(UV/VIS)检测器的液相色谱图中的噪音毛刺通常是气泡进入并通过流通池的征兆。有些检测器对空气的存在也非常敏感,但表现出的征兆与UV/VIS不同,例如有报导说,当使用荧光(FL)检测器时,流动相中溶解氧的存在可能会使一些化合物失去荧光性。此外,对于利用待测物质在电极表面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引起电流变化而进行检测的电化学(EC)检测器,对流动相中的溶解氧的存在也非常灵敏。此外,气泡的存在有时还会导致保留时间不重现。所以,必须注意消除流动相中的空气,并且还应避免空气由管路(如PTFE管)渗透进流动相中。如果适当地关注在使用之前脱去流动相中溶解进的空气,上述这些问题均能避免,或把影响降至最低。常用的脱气方法有如下几种:1、吹氦脱气法:利用氦气在液体中溶解度比空气低的特性,在0.1MPa压力下,以约60 mL/min流速通入流动相储液容器中10~15min,可以很有效地从流动相中排除溶解的空气,能排除接近80%的氧气。采用一个高效分布式喷射流装置,一体积的氦气可从流动相中将等体积的几乎全部气体排除。这意味着1L氦气通过1L流动相就可完成排气这个工作。这种脱气方法虽然好,但我们国内氦气价格较高,很少有实验室采用此方法。2、 加热回流法:此法的脱气效果较好。在操作时要注意冷凝塔的冷却效率,否则溶剂会丢失,混合流动相的比例会有变化。3、 抽真空脱气法:此法可使用真空泵,降压至0.05~0.07MPa即可除去溶解的气体。但是由于真空脱气会使混合溶剂组成发生变化,从而影响到实验的重现性,因此多用于单溶剂体系的简单分析。4、超声波脱气法:将欲脱气的流动相置于超声波清洗器中,用超声波震荡10~20min。此法的脱气效果zui差。5、 在线脱气法:现在商品的HPLC仪器,均可配在线脱气机。在线脱气使用简单,低故障,有效。建议购买仪器时一定要购买,有的公司是作为选购件,所以与仪器公司谈配置时应与公司确认。二、过滤任何颗粒物进入HPLC系统后都会在柱子入口端被筛板挡住,zui后的结果是将柱子堵塞,表现出的特征是系统压力增加并使色谱峰变形。因此,要采取各种预防措施,包括操作步骤和商品仪器自身的各种过滤设计,努力防止或减少颗粒物进入HPLC系统中,从而延长仪器和色谱柱的使用寿命,并提高数据的可靠性。在HPLC系统中,颗粒物的主要来源有三个途径:流动相、被测样品和仪器系统部件的磨损物。1、流动相如果流动相均由高效液相色谱级溶剂组成,流动相没有必要过滤。这是因为高效液相色谱级的有机溶剂,例如乙腈、甲醇等,在制造的工艺过程中都已经过了0.2 µm微孔滤膜过滤。同样的,无论你是买的HPLC级的水还是在实验室使用超纯水净化系统制备的水,最后一步也是通过0.2 µm微孔滤膜。然而,如果有任何一种缓冲液中加入了固体物,例如磷酸盐,流动相过滤将是必要的一个步骤。虽然缓冲盐可能是可溶解的、高纯的,但它还是可能含有颗粒物质,例如在盖试剂瓶的塑料内盖时,塑料瓶盖子与瓶口边缘挤压就会产生塑料颗粒。在这种情况下,添加的一种固体物可能完全溶解了,但是少量杂质颗粒存在于流动相中成为残渣。流动相通过0.45 µm微孔滤膜过滤对于从流动相中除去所有颗粒物是一个有效方法。0.2 µm微孔滤膜也可以用,但是它们就这个应用而言并不比0.45µm微孔滤膜更有效,而且它的过滤速度会更慢,特别是当实验室使用的试剂和水的质量不太好时。建议实验室在编写制定他们流动相制备标准操作程序(SOPs)时规定,可以借鉴国际上同类实验室的规定,即:流动相制备仅采用HPLC级液体时不需要过滤,反之所有流动相组成在使用前必须过滤。在连接储液瓶和泵的输液管的末端入口采用下沉式过滤器(常见材质有熔融玻璃砂芯滤板和微孔金属的两种)也是很重要的。这个过滤器的规格为≥10 µm的微孔物质,所以它不能取代流动相过滤步骤,但是它能除去系统中的尘土并保证储液瓶、输液管使用的可靠性。2、被测样品液相系统中的第二个颗粒物来源是被测样品。一些实验室在将他们的样品放置在自动进样器盘(或手动进样)以前,所有样品都先通过一个0.45 µm针筒式过滤器过滤。这是一个有效除去被测样品中颗粒物的方法。但是这个过程也有一点需要关注:你使用了针筒式过滤器就不可能100%得到通过过滤器的被测样品,总会有或多或少的丢失。丢失来自这样几方面:过滤器滤膜的吸附、过滤器滤出的颗粒物上的吸附、针筒式滤膜过滤器与针筒连接处的渗漏等。如果有丢失,过滤后液体中被测物的含量或浓度与原基本样液的含量或浓度还相同吗?这个问题一般需要通过实验确认。确认这步是要增加工作量和费用的。过滤器的使用是一种消耗,每个过滤器的价格从几元到十几元。但在做食品中残留物分析时,由于基质大多比较复杂,所以过滤这步已成为不可或缺的一步。在实际分析工作中,一般检测每一组样品会带一个外标、一个添加回收或是质控样品,所以,只要zui终检测时得到的信噪比能满足检出限要求,可将这步视为系统误差而忽略。3、仪器系统部件的磨损物最后,在HPLC系统中颗粒物的另一个主要来源是输液泵密封垫和进样阀旋转轴的磨损。关于输液泵密封垫的磨损更换有两种不同建议。一种建议认为,在一般实验室中输液泵密封垫通常使用寿命为六个月到一年,因此建议半年或一年更换这些密封垫,实验室应基于上述观点制定定期预防性维护计划。该观点认为:与输液泵密封垫颗粒堵塞柱子而更换新柱子的费用相比,更换密封垫的费用低些。一些输液泵有玻璃砂芯或筛网,可在流路中滤掉从泵密封垫磨损下来的颗粒物,防止这些颗粒物随流动相流至柱头。若有这种装置应查阅输液泵操作手册,查看推荐的这种过滤器清洗或更换的间隔。另一种建议则认为,原装密封垫的密封效果最好,更换以后容易引起流动相渗漏。所以,只要不漏液就不要轻易更换密封垫。两种说法都有其道理,具体如何操作,建议与仪器公司工程师沟通,各公司的仪器还是有些不同的。自动进样器旋转轴的密封随着使用时间也会磨损,但是在我的经验中,即便是高负荷的运转旋转轴密封垫也可以使用几年。如果你的自动进样器系统有计数进样阀转动次数的功能,你可以设定一个警铃当预设阀转动次数已达到时提醒你。曾有一种说法,进样器最多转动20,000次,这仅仅是进样10000个;但这似乎不是实验室涉及的常规样品分析使用寿命,它们的实际使用寿命会更长。旋转轴密封磨损后会渗液,比较明显的特征是同一样品多次进样后,峰面积值差别比较大(RSD>5%)。当然,输液泵的密封垫和旋转轴的密封垫磨损将增加更多研磨物在流动相中,加速对这些部件的损伤。此外,如果你日常运行的流动相有缓冲盐,如磷酸缓冲盐,密封垫的磨损会更快。无论颗粒物源于何物,实验时都要将其除去。推荐在HPLC系统中采用一个0.45或0.5 µm的在线多孔过滤器,接在自动进样器和柱子之间,即使已使用了保护柱。这个在线过滤器将成为挡板代替柱头的滤板,而且如采用一个玻璃砂芯滤板,既便宜,更换又方便(几分钟就可更换)。若采用在线过滤,HPLC系统检测每批样品开始前记录下压力值,当压力上升一定值,例如25%或增加500psi,应该更换玻璃砂芯滤板了,更换以后冲洗几分钟系统将恢复到原来的压力值。三、冲洗使HPLC系统良好运行的第三个要点是保持系统的清洁。你需要关注流动相流经该系统的所有地方,对于这些地方经常性的冲洗,将使你的系统保持在“Ready”状态。1、流动相储液瓶首先要经常清洗流动相储液瓶,或者每做一批新样品更换一次流动相。一个脏的储液瓶将会污染注入的流动相。建议储液瓶中缓冲液使用时间不要超过一周,而有机溶剂使用时间不要超过一个月。也有人建议储液瓶中保持用溶剂充满,直到更换分析方法储液瓶需更换新溶剂(流动相组成发生变化)时,将旧溶剂倒掉更换新溶剂,这样胜于将溶剂用完。但这对于分析样品量少的实验室而言似乎有些浪费。仪器公司的工程师建议储水瓶的水要天天换,每周瓶子还应该用异丙醇清洗一次。有的实验室则在水里加入0.1~1 mM的甲酸抑制微生物的生长。这些做法看起来有些繁琐,但却能起到“磨刀不误砍柴工”作用。2、泵接下来要冲洗的是泵。千万不要一分析完冲几分钟后就停泵,特别是当流动相中含有难挥发的缓冲液(如磷酸盐)时。如果仪器不是连续使用,当流动相蒸发时,难挥发物就会粘在活塞密封垫的表面,难挥发物将形成固形物沉淀。这是泵密封垫磨损和单向阀渗漏的主要原因之一。所以,无论使用长短,在停泵以前一定要用非缓冲液流动相冲洗泵在半个小时以上,要是流动相中有难挥发缓冲盐则建议冲洗的时间应该更长些。3、自动进样器自动进样器也要按规定清洗。现在的仪器多配有自动进样器的冲洗液瓶,通常只要注意及时更换、补充冲洗液即可。自动进样器用的洗涤液也要采用与流动相相同的方式处理,并根据溶剂的有效期和规定,清洗储液瓶或更换洗涤液。现在的自动进样器设置、操作都很简单,如果时间允许(特别是利用夜间运行),每次分析完后设置进1、2针纯溶剂(如甲醇、乙腈),也是一个好做法。4、色谱柱 对柱子的污染是随使用时间而增加。通常表现是:运行走基线时在记录的色谱图中基线噪音增加,泵压也增加。解决这个问题的zui有效方法就是在每一批样品分析结束后或准备卸下柱子时用大量的流动相冲洗柱子(例如,甲醇、乙腈和水)。用梯度冲洗效果更好,具体的比例要根据柱子的说明书和性质而定。5、检测器如果是正常使用,检测器将依据其性质并按照说明书规定进行洗。例如UV/VIS检测器或FL检测器,在对柱子和系统进行冲洗时也就一同对检测器流通池中污染物进行了清洗。但是蒸发光检测器或质谱仪则需要按照说明书进行定期清洗。这些检测器在使用时会有难挥发污染物沉积,如质谱仪离子源的喷针、毛细管、锥孔板、预四极等部件,因而需要定期清洗。而且对联有这些检测器的系统冲洗时,最好与这些检测器断开,以减少对检测器的污染。总之,实验室日常使用的液相色谱仪要是能认真做好这三项工作——脱气、过滤和冲洗,你的仪器可以得到良好的预防性维护,使用时就会感到比较顺手。当然,在实际操作时遇到的问题并没有这么简单,但这三个良好习惯将是正确操作、使用HPLC系统的基础。答案来自

高效液相色谱仪标准曲线怎么做

做标准曲线首先有标准物质,然后有一个曲线的浓度范围。比如说,标准物质X,浓度是0.1mg/ml-2mg/ml。配制样品的时候,取X适量,配制成浓度为10mg/ml的母液,然后逐级稀释,配制成浓度为0.1mg/ml,0.2mg/m,0.5mg/ml,1.0mg/ml,2.0mg/ml的样品,然后按照浓度由低到高的顺序进样分析。(由低到高是避免系统误差)注意:这里是配制一份样品,稀释成若干线性用的样品。一般至少5个浓度。然后可以在excel上形成散点图。然后添加趋势线,并且显示R2和公式。这个y=97.04x+0.0498就是这个线性公式,R2是相关系数,如下图所示:扩展资料:高效液相色谱法特点:1、高压:流动相为液体,流经色谱柱时,受到的阻力较大,为了能迅速通过色谱柱,必须对载液加高压。2、高速:分析速度快、载液流速快,较经典液体色谱法速度快得多,通常分析一个样品在15~30分钟,有些样品甚至在5分钟内即可完成,一般小于1小时。3、高效:分离效能高。可选择固定相和流动相以达到最佳分离效果,比工业精馏塔和气相色谱的分离效能高出许多倍。4、高灵敏度:紫外检测器可达0.01ng,进样量在μL数量级。5、应用范围广:百分之七十以上的有机化合物可用高效液相色谱分析,特别是高沸点、大分子、强极性、热稳定性差化合物的分离分析,显示出优势。6、柱子可反复使用:用一根柱子可分离不同化合物7、样品量少、容易回收:样品经过色谱柱后不被破坏,可以收集单一组分或做制备。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高效液相色谱参考资料来源:高效液相色谱怡

液相色谱标准曲线法的优缺点

优点:精确性高:标准曲线法通过测量一系列已知浓度标准溶液的响应值,建立分析物浓度和响应值之间的线性关系。这样可以通过回归分析准确地确定未知样品中目标分析物的浓度。灵敏度高:标准曲线法允许在较低的浓度范围内进行定量分析,可以检测到微量目标物质的存在。【摘要】
液相色谱标准曲线法的优缺点【提问】
优点:精确性高:标准曲线法通过测量一系列已知浓度标准溶液的响应值,建立分析物浓度和响应值之间的线性关系。这样可以通过回归分析准确地确定未知样品中目标分析物的浓度。灵敏度高:标准曲线法允许在较低的浓度范围内进行定量分析,可以检测到微量目标物质的存在。【回答】
可靠性强:标准曲线法具有较好的重复性和稳定性,使得结果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和可重复性。可适应性强:标准曲线法适用于多种分析物质的测定,只需针对目标分析物建立相应的标准曲线即可。数据处理简便:标准曲线法的数据处理相对简单,只需进行回归分析或插值计算即可得到目标物质的浓度。【回答】
缺点:标准品制备需求高:建立标准曲线需要一系列已知浓度的标准品,制备这些标准品需要较高的准确度和精确度,对实验操作和仪器条件有较高的要求。耗时耗费资源:标准曲线法需要进行一系列标准样品的测定,以建立标准曲线。这涉及到大量的实验操作和时间成本,对分析人员和仪器设备资源的需求较高。【回答】
不适用于复杂样品:标准曲线法在样品中存在复杂基质或干扰物质时可能受到影响。这些干扰物质可能干扰目标分析物的分离和检测,导致结果的准确性下降。只能测定已知物质:标准曲线法只能用于已知分析物的测定,对于未知物质或新发现的化合物,需要先建立相应的标准曲线才能进行定量分析。仪器设备要求高:标准曲线法使用液相色谱仪进行分析,需要有一定的仪器设备和操作技能。仪器的性能和稳定性对于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有重要影响。【回答】
气相色谱仪适用什么样品的测定【提问】
1、适用于热稳定性好、沸点在500℃以下的化合物,或能制成其它适于色谱分析的衍生物的物质。【回答】
2、气体、挥发性有机物、无机物。【回答】
3、经常用于分析有机氯农药、多氯联苯、有机磷农药、经常使用的除虫剂、除莠剂、特效药、尼古丁、农药残留量及对环境空气的监测。【回答】
阳极溶出伏安法在盐酸介质中测定水样中的痕量铜的含量时,请写出铜离子在工作电极上的两个反应过程。【提问】
氧化反应(阳极反应):Cu²⁺ → Cu²⁺ + 2e⁻在阳极上,Cu²⁺(来自水样中的痕量铜)被氧化为Cu²⁺离子,同时释放出两个电子。【回答】
溶出反应(溶液中的其他离子的还原反应):2H⁺ + 2e⁻ → H₂在阳极上,溶液中的H⁺离子(来自盐酸介质)接受两个电子,发生还原反应,生成氢气(H₂)。【回答】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胭脂红含量时,为什么选择其最大吸收波长测定其含量?【提问】
1、最大吸收波长处,吸光度A的值较稳定,波动性小,测量误差小。【回答】
2、最大吸收波长处,杂质的吸收峰与被测物质的吸收峰重叠较少,可以减少杂质对被测物质的影响。【回答】
3、最大吸收波长处的光通量较高,可以更好地激发被测物质的化学反应,提高测定的灵敏度和准确性。【回答】
1.皮蛋是中国独特的蛋加工品,蛋黄本身含有许多矿物质,如铁、铜、锌、锰等,此外还含有重金属铅。据测定,当人体内血铅尝浓度过30微克/100毫升时,就会出现头晕、肌肉关节炎、失眠、贫血和腹痛等症状。欲检测皮蛋中的铅含量,请:(1)写出你认为最佳的仪器分析方法;(5分)(2)扼要说明所选方法的原理及样品预处理的大致过程。(15分)【提问】
如果还有问题,请购买升级服务【回答】


上一篇:今天我要嫁给你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推荐

热门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