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诞派戏剧
荒诞派戏剧的代表人物及作品
1、贝克特《等待戈多》,全剧讲了两个男人在等待戈多过程中发生的荒诞之事。
2、海明威《老人与海》,小说描写了一位老渔夫在海上捕鱼,经过了84天,他还没有捕到一条鱼,大家都说他运气不好,不吉利,等到第85天,他决定去渔夫们从未去过的深海去打鱼,以证明自己的能力和勇气。在海上,老人发现了一条很大的马林鱼,它克服了重重困难,经过艰难的搏斗,终于在第三天早晨,把鱼叉刺进了马林鱼的心脏。在返回的途中,老人与到了鲨鱼的五次袭击,他用鱼叉、船桨和刀子勇敢反击。当他驾驶小船回到港口时,马林鱼只剩下一幅巨大的白骨架。
荒诞派戏剧的代表人物及作品
荒诞派戏剧的代表人物及作品主要有:贝克特的《等待戈多》、《美好的日子》;阿达莫夫的《一切人反对一切人》、《塔拉纳教授》;尤内斯库的《秃头歌女》、《椅子》;热内的《女仆》、《阳台》、《黑人》等。20世纪80年代后期,荒诞派戏剧流传到英、美等许多国家,逐渐发展为二战之后西方最有影响的戏剧流派。
荒诞派戏剧是现代戏剧流派之一。“荒诞派戏剧”这一名词,最早见于英国戏剧评论家马丁·艾思林1962年出版的《荒诞派戏剧》一书,它是作者对20世纪50年代在欧洲出现的S.贝克特、E.尤内斯库、A.阿达莫夫、J.热内、H.品特这类剧作家作品的概括。
荒诞派戏剧特点
1、反对戏剧传统,摒弃结构、语言、情节上的逻辑性、连贯性。
2、通常用象征、暗喻的方法表达主题。
3、用轻松的喜剧形式来表达严肃的悲剧主题。
《等待戈多》
《等待戈多》是荒诞戏剧的代表作。以两个流浪汉苦等“戈多”,而“戈多”不来的情节,喻示人生是一场无尽无望的等待,表达了世界荒诞、人生痛苦的存在主义思想,也反映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世界普遍的空虚绝望的精神状态。
上一篇:小八路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