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鞋批发网 > 知识库 >

信条豆瓣

来源:运动鞋批发网时间:2024-09-20 04:30:51编辑:运动君

为什么有人会提出“《信条》会将成为诺兰评分最低的电影”这种观点?

首先我要说一个前提:设定好坏并不影响作品质量,很多好的文艺作品设定就是天马行空,比如哈利波特,比如三体,但并不妨碍它们的出色和经典。故事好看,而故事好看又有一个重要的前提,就是故事中的人物行为符合逻辑,做出选择时有着让人信服的动机,能够让观众相信:这事是这个角色能干出来的。所以丰满的人物形象,才能推进故事合理发展。哈利波特虽然是魔法世界,但马尔福这种色厉内荏的富二代、罗恩这种家境幸福但因为总是活在其他人光环下,内心深处的小嫉妒,斯内普这种各个方面都很败坏,但唯独一生只爱一人,佩妮一家刻薄但又不失底线,都很容易在身边找到原型,这就让人物丰满起来,之后他们做的事也就让人信服。三体也是,罗辑、大史、章北海、程心等等,都各有各的性格,再做出不同选择时都是根据其性格出发,拿罗辑来说,他其实是一个比较冷血的人,压根没把三体危机当成自己的事,而只有在唯一在乎的庄颜离开后,他才开始承担责任,所以他的转变完全说得通,按术语来说,这好像叫人物弧光。扯远了,回到信条本身,我想请问:信条中各个角色的性格是什么?信条中所有人性格都扁平得如同被二向箔击中一般,成为了诺兰叙事手法的工具,这显然本末倒置了,而人物性格的缺失进一步导致了人物做事的动机难以让人信服。还是先举个反例,诺兰的致命魔术。杰克曼与贝尔最初来自于同行相轻和争胜心,而引爆点是贝尔装逼失败,害死了杰克曼的未婚妻,于是两个人开展了长达一生的报复和反报复,杀妻之恨,这就让杰克曼的动机非常充分。无极里谢霆锋因为张柏芝骗他一馒头就黑化了,然后指责张“你让我失去了做好人的权利”,这就非常牵强。回到信条,拿男主来说,作为一名特工,他在执行任务时莫名其妙成了侠客,怎么着都要保护女主。你说他是爱上女主了?在全片的互动中,并没有交代出他和女主有啥火花,连小手都没摸过,所以一个职业特工为什么突然圣母心发作呢?全片并没有说,说真的,你用个十几秒说男主色迷心窍,馋人家大长腿,也比现在好。而反派更搞笑一些,作为一个立志毁灭世界的军火大鳄,为了不和老婆离婚,他的方式居然是拿报警威胁老婆,你一个军火商拿报警威胁人?黑道的尊严呢?公路追车那段,军火商拿枪指着女主,那意思是:你不把东西给我,我就是杀了我媳妇。你媳妇和哈登是清白的啊?你拿她威胁有啥用啊?上次见到如此迷醉的逻辑还是小时代的某一部:以为自己得了癌症的顾里为了不拖累朋友们,故意说自己和席成睡了,然后引发姐妹大撕逼。信条里这种牵强的动机比比皆是。所以我们能看出:人物形象单薄,导致动机难以服众,动机不够,故事的进行就变得特别苍白。而当一个非纪录片,特别是院线商业片,连故事都不能自圆其说的时候,你炫技炫得再好,也难以掩盖本片的失败。就像我原答案打的比方,客人去饭店是吃饭去的,不是看你一边颠勺一边耍杨家枪的。信条宣发时几乎都在强调一点:烧脑,甚至不少营销说这片子你得看三遍才能懂。这说明这部片子除了炫技已经实在没有别的能够拿出手。很多人说,你应该看看影评,但看影评只能是为一部足够优秀的片子锦上添花,而无法帮一部烂片扭转乾坤。诺兰曾经优秀的片子,比如黑暗骑士和致命魔术等等,第一遍看的时候,我已经得到了充分的享受和最后揭开迷雾的快感,所以读影评看到其他人的解读时,我会赞叹“原来还可以这么理解”,让我在已经认可这部片子后有了另一层体验。让子弹飞也是,十年后这部电影已经快成了显学,各种解读层出不穷,很多桥段也成了经典梗,但这部电影之所以牛逼,就是因为你啥解读都不看,就当一普通观众,在电影院里看看张麻子和黄四郎你来我往的斗法,也觉得好看。显然,信条并不具备这些东西。因为诺兰名声在外,所以很多人看不懂之后不敢说他不好看,怕被人说智商低,这也正常,但从信条目前引发的争议来看,如果下一部诺兰的电影还是这个水平,必然会恶评如潮。另外我查了一下,他弟弟乔纳森-诺兰自从星际穿越之后就没给他再当过编剧,此后诺兰的片子就越来越乏力。所以以后想要装逼可以这样:虚假的诺粉粉的是克里斯托弗,而真实的诺粉粉的是乔纳森。

诺兰的《信条》,为何在豆瓣评分不足8分?

《信条》从上映最初的8.4分,到如今的7.8分,《信条》成为了诺兰导演的所有作品中,评分倒数第二的作品。思考了很久,出于对诺兰导演的喜爱,纵然离首映已经过了许多时间,还是打算说一说它。 7.8分不至于说是烂片级,然而对于观众的期待来说,这远远不够。 片子里明明有大量时空变化、视觉语言等经典诺(xuan)兰(ji)元素,观众却依然不买账,问题到底出在了哪里?我认为悬念的缺失和情感的寡淡是最重要的原因。关于这部影片事实上,电影中悬念的缺失和情感的寡淡是基于同一个理由,在于《信条》中祖父悖论真相过早的揭露。电影虽然没有解释它的原理,只用了“不要试图理解它,感受它就好”这样的话来搪塞,但当男主无名意识到“因果倒置”、“一切皆已注定”时,整部电影已经失去了悬念和戏剧的张力。无论逆时间的概念有多么复杂,电影的画面运用了如何精美的技术,当观众在经历了各种琢磨后开始渐渐理解影片所谓的「逆时间」,主角已经先一步理解了所有概念——What happened, happened。发生了的,已然发生。反过来当然是,没发生的永远不会发生。《信条》依然有比较特别的一点:尽管发生了的注定发生,没发生了的不会发生,但这一切需要在未来与过去的共同作用下呈现,也就是说未来的人必须与现在的人,通过可以逆行时间的旋转门互相配合,才能造就最终的结局。当这一切揭露后,电影便变得索然无味。影片最大的危机“反派毁灭世界”变成了一场儿戏。因为过去如果真的毁灭,主角便不会回来。影片在这种左右互搏式的设定下,早早失去悬念。只留下一堆既定动作,主角们照着剧本按部就班完成即可。略显乏味。当所有人的命运都注定时,人物的命运就变得轻飘而廉价主角无名在奥斯陆的机场自由港里遇到从前的自己并与之打斗时,他了解了事情的全部真相。从那时起他就已经知道,他接下来的所有动作,不过是剧本里的一部分。他们去取出世界末日的算法,只是去充当一次演员,去完成好时间拼图。末日根本不会发生。然而更廉价的是,男主无名在这里完全失去了他的精神内核。我们不知道他究竟在想什么,也不知道为何他甘当工具人 ,对完成未来已注定的时间闭环游戏毫不抗拒。当然,你也可以说这就是男主的高尚觉悟,哪怕一切都已注定,但在他自己看来,为时间闭环去拼上最后一块图,也是在拯救世界。那么问题就又回到了我说过的情感寡淡。从头至尾,我们对男主无名的前史,一无所知。这个人从哪来,至哪去,在乎什么,爱着什么,恨着什么,又怕着什么?影片都没有呈现。所有关于内心的情感动机,也全都一片空白。既然这样,观众又怎能去好好理解,他在时间闭环中所做的选择呢?结语之所以影片在情感与叙事上会崩成这样,究其根本,还在于这一次诺兰导演炫技太过严重。由于「时间逆行」的概念设置的相当复杂,影片无法留出更多余地去诠释人物行为的内心动机,也无法找到一个更合适的铺开悬念的方式。同时,观众也不得不把大部分的精力留在了研究影片的逻辑原理上,自然也没有余力去感受人物和故事。诺兰却沉迷于他创造出来的时间概念,无论是情绪还是叙事都铺陈的太过空白,也难怪《信条》此次的评价不尽如人意。

香港史上最高票房是那部电影

香港电影票房历史排行榜(Top10)
   
名次 片名 年份 累积票房 ( 港元 )
1 功夫 2004 $61,278,697
2 少林足球 2001 $60,739,847
3 警察故事4之简单任务 1996 $57,518,795
4 红番区 1995 $56,912,536
5 无间道 2002 $55,057,176
6 赌神2 1994 $52,541,028
7 长江7号 2008 $51,402,777
8 审死官 1992 $49,884,734
9 家有囍事 1992 $48,992,188
10 色戒 2007 $48,750,175


2020年香港电影票房冠军是谁?

《信条》。华纳兄弟发行电影《信条》票房,于9月20日冲破3000万港元大关,登上2020年度香港票房冠军的宝座。世界存亡危在旦夕,“信条”一词是唯一的线索与武器。主人公穿梭于全球各地,开展特工活动,力求揭示“信条”之谜,并完成一项超越了真实时间的神秘任务。这项任务并非时间之旅,而是时空逆转。《信条》是由克里斯托弗·诺兰执导,约翰·大卫·华盛顿、罗伯特·帕丁森、伊丽莎白·德比齐主演的电影,于2020年9月3日起在美国上映,于同年9月4日在中国内地上映。2021年3月15日,该片荣获第93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艺术指导和最佳视觉效果两项提名。电影《信条》剧情简介一群蒙面匪徒闯入乌克兰一个歌剧院劫持人质,真实目标是要抢夺一个装有神秘物质的手提箱。主角和同伴假扮成特警也要抢夺手提箱,但任务离奇失败,主角为保护秘密“被假死”。主角在假死被救后,被赋予新的更大的任务,通过女科学家的帮助,主角从射出的子弹倒着回到枪膛的实验中了解到“逆转时间”的概念,并被告知整个世界可能因为逆时间技术消失。主角从此不再有身份,加入“信条”组织,成为无名氏,他的任务是保护全世界不要被逆时间毁灭。为了阻止萨特企图毁灭人类的行为,以无名氏、尼尔和凯特为首的队伍们来到萨特的基地,利用逆时间完成了任务,毁掉了萨特手中的时间炸弹,最终阻止了人类世界在逆时间中灭亡。以上内容参考 百度百科_信条

上一篇:中国三大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推荐

热门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