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鞋批发网 > 知识库 >

徐悲鸿奔马图

来源:运动鞋批发网时间:2024-09-22 17:59:01编辑:运动君

“奔马图”是谁画的?

奔马图 徐悲鸿擅长以马喻人、托物抒怀,以此来表达自己的爱国热情。徐悲鸿笔下的马是"一洗万古凡马空",独有一种精神抖擞、豪气勃发的意态。 从这幅画的题跋上看,此《奔马图》作于1941年秋季第二次长沙会战期间。此时,抗日战争正处于敌我力量相持阶段,日军想在发动太平洋战争之前彻底打败中国,使国民党政府俯首称臣,故而他们倾尽全力屡次发动长沙会战,企图打通南北交通之咽喉重庆。二次会战中我方一度失利,长沙为日寇所占,正在马来西亚槟榔屿办艺展募捐的徐悲鸿听闻国难当头,心急如焚。他连夜画出《奔马图》以抒发自己的忧急之情。 在此幅画中,徐悲鸿运用饱酣奔放的墨色勾勒头、颈、胸、腿等大转折部位,并以干笔扫出鬃尾,使浓淡干湿的变化浑然天成。马腿的直线细劲有力,有如钢刀,力透纸背,而腹部、臀部及鬃尾的弧线很有弹性,富于动感。整体上看,画面前大后小,透视感较强,前伸的双腿和马头有很强的冲击力,似乎要冲破画面。 徐悲鸿早期的马颇有一种文人的淡然诗意,显出"踯躅回顾,萧然寡俦"之态。至抗战爆发后,徐悲鸿认识到艺术家不应局限于艺术的自我陶醉中,而应该与国家同呼吸共命运,将艺术创作投入到火热的生活中去,所以他的马成为正在觉醒的民族精神的象征。而建国后,他的马又变"山河百战归民主,铲尽崎岖大道平"的象征,仍然是奔腾驰骋的样子,只是少了焦虑悲怆,多了欢快振奋


奔马图的作者介绍

徐悲鸿1895年7月19日-1953年9月26日,汉族,生于中国江苏宜兴屺亭桥。中国现代美术事业的奠基者,杰出的画家和美术教育家。自幼随父亲徐达章学习诗文书画。1912年17岁时便在宜兴女子初级师范等学校任图画教员。1916年入上海复旦大学法文系半工半读,并自修素描。先后留日、法,游历西欧诸国,观摹研究西方美术。1927年回国,先后任上海南国艺术学院美术系主任、中央大学艺术系教授、北京大学艺术学院院长。1933年起,先后在法国、比利时、意大利、英国、德国、苏联等地区举办中国美术展览和个人画展。

徐悲鸿奔马图特点

一、《奔马图》的特点:大师采用了豪放的泼墨和劲秀的线描写意方法,着重刻画出马的神韵和气质。画中的马雄骏、矫健、轻疾,颇有“瘦骨铜声”之美感,奔马强壮有力,生气勃勃,这幅《奔马图》不仅表现了马的精神和特征,更赋予了画家自己的个性和理想,为振兴民族艺术而奋斗。

二、简介:徐悲鸿与吴作人、艾中信、董希文等筹备建立一二七艺术学会,以迎接北平和平解放这一历史时刻。《奔马图》即为画赠当时北平新华总社记者、后来中国著名的史学家、中国的美国史研究第一人邓蜀生先生的。据介绍,《奔马图》的落款处,还题写有“蜀生先生惠存”的字样。徐悲鸿擅长以马喻人、托物抒怀,以此来表达自己的爱国热情。徐悲鸿笔下的马是"一洗万古凡马空",独有一种精神抖擞、豪气勃发的意态。


徐悲鸿的奔马图象征着什么? 跪求了

您好,徐悲鸿的奔马图象征着中华民族像马一样昂扬前进,不屈不饶。这幅《奔马图》不仅表现了马的精神和特征,更赋予了画家自己的个性和理想,为振兴民族艺术而奋斗。

《奔马图》绘一骏马急驰飞奔的情景。笔墨淋漓酣畅,意蕴深刻,神型兼备,栩栩如生。马的各部位以浓淡墨晕染,在笔墨深浅变化和层次中,表现西画所强调的明暗关系,特别是在马的头部施一笔白粉,表现出头部的高光,增强了立体感和质感。

马腿的刻画细劲有力,犹如钢刀,力透纸背,而腹部、臀部及鬃尾的弧线很有弹性,富于动感。马的颈部和腹部弧线粗重,表现出肌肉的力度,而鬓毛和马尾在运笔施墨上杂而不乱,表现出马奔跑时鬓毛飞扬的潇洒。是徐悲鸿画马的一件精品杰作。【摘要】
徐悲鸿的奔马图象征着什么? 跪求了【提问】
您好,您的问题我已经看到了,正在整理答案,请稍等一会儿哦~
【回答】
OK【提问】
您好,徐悲鸿的奔马图象征着中华民族像马一样昂扬前进,不屈不饶。这幅《奔马图》不仅表现了马的精神和特征,更赋予了画家自己的个性和理想,为振兴民族艺术而奋斗。

《奔马图》绘一骏马急驰飞奔的情景。笔墨淋漓酣畅,意蕴深刻,神型兼备,栩栩如生。马的各部位以浓淡墨晕染,在笔墨深浅变化和层次中,表现西画所强调的明暗关系,特别是在马的头部施一笔白粉,表现出头部的高光,增强了立体感和质感。

马腿的刻画细劲有力,犹如钢刀,力透纸背,而腹部、臀部及鬃尾的弧线很有弹性,富于动感。马的颈部和腹部弧线粗重,表现出肌肉的力度,而鬓毛和马尾在运笔施墨上杂而不乱,表现出马奔跑时鬓毛飞扬的潇洒。是徐悲鸿画马的一件精品杰作。【回答】


上一篇:润为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推荐

热门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