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unzi
什么是“君子”的行为准则?
君子的行为操守,以宁静来修养身心。以节俭来培养品德,不恬静寡欲,无法明确志向。不能平静的学习就无法达到远大目标,学习必须静心专一。而才干来自学习,不学习就无法增加才干。没有志向,就无法使学习有所成就,放纵懈怠,就不能振奋精神。轻薄浮躁,就不能修养性情,年纪随同时光而疾速逝去。意志随同岁月而丧失,最终凋落衰残。对社会没有任何贡献,只能悲哀的生守着那穷困的居舍那时再悔恨又怎么来得及。
君子的标准
“君子”的标准:1、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译文:孔子说:“君子,不追求饮食的饱足,不追求居住的舒适,做事情勤劳敏捷,说话小心谨慎,亲近有德之人来匡正自己,这样就算得上好学了。”解析:作为君子,不应当追求饮食的饱足、居住环境的安逸,把精力放在追求物质享受上;工作方面要勤劳敏捷,言语要谨慎小心;要接近道德学问高的人,向他学习,改正自己的错误,这才可以称得上是好学了。2、子曰:先行其言而后从之。译文:孔子说:作为君子,不能只说不做,而应该先做后说。只有先做后说,才可以取信于人。解析:因为子贡口才好,容易去逞口舌之辩,很容易犯下言过其实的错误,所以孔子因材施教,才这样答复子贡。3、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译文:孔子说:君子懂得的是道义,小人懂得的是利益。解析:君子和小人都会追求个人利益,但区别是:君子做事情,先问道德大义上能不能做,以道德为原则;小人做事情,先想有没有利益可图,以利益为原则。
君子是什么意思
君子的意思是君王之子,着重强调地位的崇高。而后“君子”一词被赋予了道德的含义,自此,“君子”一词有了德性,历代儒客文人将以君子之道自勉作为行为规范。详细解释:1、指人格高尚、道德品行兼好之人。莲,花之君子者也。——《爱莲说》花之君子。——清·周容《芋老人传》2、古代指地位高的人。君子有不战。——《孟子·公孙丑下》君子博学。——《荀子劝学》3、对别人的尊称,犹言先生。君子书叙。——唐·李朝威《柳毅传》君子登山。——明·顾炎武《复庵记》同社诸君子。——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君子之后。——清·梁启超《谭嗣同传》
君子是什么意思
君子,特指有学问有修养、品德高尚的人,原指古代国家最高统治者,俗称君主。君子,原本是国君之子的意思。君子,德才兼备,文质彬彬,有内涵,有所为有所不为。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是两千多年来中国人追求的理想人格。君子处世,应像天一样,刚毅坚卓,发愤图强,永不停息;君子为人应如大地一般,厚实和顺,仁义道德,容载万物。根据古代宗法制度要求,国君之子从小就要进行理想和人格的规范教育,所以君子自然成为国人个人修养上的楷模。后来,君子一词便被引申为所有道德学问修养极高之人的统称。
上一篇:公路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