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鞋批发网 > 知识库 >

李焉

来源:运动鞋批发网时间:2024-10-19 15:59:33编辑:运动君

《汉书》研读535:王莽传(十九)

邯郸以北降下大雾,地下水涌出深达几丈,淹死了几千人。

立国将军孙建去世,王莽任命司命赵闳为立国将军。宁始将军戴参担任原官职,南城将军廉丹接任宁始将军。

公元16年二月乙酉日发生地震,天降大雪,关东地区尤其严重,最深达一丈,竹柏等耐寒植物全都枯萎。大司空王邑上书说:“我处理政务八年,没有成就什么功业,司空的职责尤其荒废,以至引起地震灾变。我请求告老还乡。”

王莽说:“地有小动有大震,大震才有害,仅仅小动没有害。《春秋》中记载的地震,《周易·系》也说到了‘坤’动,动的时候大地张开,静的时候合拢,然后万物才能生长。灾异的变动,都有不同意义和作用。天地震动示威,是来告诫我自己的,和先生有什么关系呢!你请求告老还乡,这不是用来协助我的行为。特派诸吏散骑司禄大卫修宁男遵前去晓谕我的意思。”

五月,王莽公布官吏俸禄制度,其中说道:“我遭遇阳九的厄运,碰到周期灾难,国家财力不足,百姓骚动,从公卿以下,一个月的俸禄不过十緵(音zōng,宗)的布两匹或者绢帛一匹。我每当看到这些,没有一次不感觉悲伤。现在厄运和灾难周期已经度过,府库中的储备虽然不算太充足,但已经能略微保障供给了。特从六月朔庚寅日开始,向下直到众多幕僚,一共分为十五等。幕僚的俸禄一年六十六斛,往上逐级都有级差,向上直到四辅每年为一万斛。”

王莽又说:“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宾,莫非王臣。大概天下的财物就是来供养你们的。《周礼》中记载的皇帝食用的菜品有一百二十种,现在诸侯各自取食于其同、国、则;辟、任、附城则取食于其封邑;公、卿、大夫、元士取食于其采邑。之间多少的差别,都按照一定的比例。每年如果丰收,就要按照礼制准备充足;如果发生灾害就有所减损,这是和百姓同忧共喜。以上要用全国最终统计数据作为标准,如果天下幸运没有发生灾害,太官进献的食物要备足种类;如果发生灾害,就要按照损失比例来减少进献的膳食。东岳太师、立国将军要和东方三州一部二十五郡的挂钩,南岳太傅、前将军要和南方二州一部二十五郡挂钩,西岳国师、宁始将军要和西方一州二部二十五郡挂钩,北岳国将、卫将军要和北方二州一部二十五郡挂钩,大司马要和纳卿、言卿、仕卿、作卿、京尉、扶尉,经及兆队、右队、中部左部到前部共七部挂钩,大司徒要和乐卿、典卿、宗卿、秩卿、翼尉、光尉、左队、前队、中部、右部,还有五郡挂钩,大司空要和予卿、虞卿、共卿、工卿、师尉、列尉、祈队、后队、中部到后部共十郡挂钩,其他的六司,六卿,都要跟随所隶属的公和灾害挂钩,也都要根据损失比例多少减损其俸禄。郎、从官、京城的管粮官吏,要根据太官奉献的食物完备和减损程度作为尺度。诸侯、辟、任、附城、群吏的俸禄也要和灾害挂钩。这样就能上下同心,劝勉农业,安定百姓了。”

王莽的制度是这样的烦碎不堪,核算全国情况的报表拿不出结果,官吏最终不能拿到俸禄,于是就借助手中的职权谋取利益,公开接受贿赂以保障日常供给。

这月戊辰日,长平馆的西岸崩塌,把泾水堵塞不能流淌,冲毁堤坝后向北流去。王莽派遣大司空王邑进行巡视,返回后奏报情况,群臣们都进行祝贺,认为这就是所谓《河图》中的“以土填水”,是表明匈奴要灭亡的祥瑞征兆。王莽于是派并州牧宋弘、游击都尉任萌等人率军进攻匈奴,到达边境上停住屯扎。

七月辛酉日,霸城城门发生火灾,这就是民间所说的青门。

戊子晦日发生日食,王莽宣布大赦天下,又命令公卿、大夫、诸侯、两千石要举荐德行、政事、言语、文学四科杰出的所谓“四行”人员各一人。大司马陈茂因为发生日食被免职,武建伯严尤接任大司马。

十月戊辰日,皇宫的朱鸟门发生鸣叫,昼夜不停。崔发等人说:“虞帝时期开辟四门,让自己通晓四方。朱鸟门鸣叫,这是说要修正先圣礼仪,招纳四方之士。”于是王莽命令群臣都来祝贺,所举荐的“四行”人员从朱鸟门进入后接受王莽问策。

平蛮将军冯茂进攻勾町,士卒发生瘟疫,死掉的人员占到十分之六七,官府向百姓的赋敛达到其财物的十分之五,益州因此虚耗不能承受,王莽征召冯茂返回后逮捕入狱处死。

王莽再派遣宁始将军廉丹和庸部牧史熊联合进攻勾町,斩杀很多,获得一定胜利。王莽征召丹廉、史熊返回,廉丹和史熊则希望增加部队和物资,一定要大获全胜后才返回。

于是又开始大规模赋敛,就都(原广汉郡)大尹冯英不肯提供,他向王莽上书说:“自从越巂郡的遂久县仇牛、同亭的邪豆人反叛以来,到现在已经将近十年了,郡县抵御进攻不停。接着使用冯茂,施行不顾后果的措施。僰道以南山险高深,冯茂驱赶那里的部众迁徙到远处居住,花费超过上亿,官吏军士受到毒气伤害死掉的占到十分之七。现在廉丹、史熊因为对自己保证的期限不能完成任务感觉害怕,所以才建议征调各郡的军兵和谷米,取走百姓家中财物的十分之四,弄得梁州残破不堪,却始终不能取胜。应当罢兵屯田,明令设置悬赏鼓励那些建立军功的将士。”

王莽大怒,马上免掉了冯英的官职,后来醒悟过来,说道:“冯英所说也无可厚非。”又任命冯英担任长沙连率。

翟义的同党王孙庆被捕捉到,王莽派太医、尚方和手巧的屠夫一起对其进行解剖,丈量五脏六腑,用竹管贯通经脉,了解人体器官的终始,说这样可以治病。

这年,王莽派遣大使五威将王骏、西域都护李崇率领戊己校尉出使西域,各国都到郊区迎接奉献。因为各国以前杀掉了都护但钦,王骏想要趁机袭击,命令佐帅何封、戊己校尉郭钦另外率领一路进军。焉耆这时口称诈降,埋伏下军兵袭击杀死了王骏等人。郭钦和何封后来赶到,袭击了焉耆国的老弱病死,从车师国返回塞内。王莽封郭钦为填外将军,授予剿胡子爵,何封封为集胡男爵。西域从此和内地断绝。







黄其军

      作于2022年5月12日(古历壬寅年四月十二)

王莽传(十八)


王莽传(十七)


王莽传(十六)


王莽传(十五)


王莽传(十四)


《汉书》卷四·文帝纪第四(3)

四年冬十二月,丞相灌婴薨。夏五月,复诸刘有属籍,家无所与。赐诸侯王子邑各二千户。秋九月,封齐悼惠王子七人为列侯。绛侯周勃有罪,逮诣廷尉诏狱。

作顾成庙。五月春二月,地震。夏四月,除盗铸钱令。更造四铢钱。六年冬十月,桃、李华。

十一月,淮南王长谋反,废迁蜀严重,死雍。

七年冬十月,令列侯太夫人、夫人、诸侯王子及吏二千石无得擅征捕。夏四月,赦天下。六月癸酉,未央宫东阙罘罳灾。八年夏,封淮南厉王长子四人为列侯。

有长星出於东方。九年春,大旱。十年冬,行幸甘泉。将军薄昭死。

十一年冬十一月,行幸代。春正月,上自代还。夏六月,梁王揖薨。匈奴寇狄道。十二年冬十二月,河决东郡。

春正月,赐诸侯王女邑各二千户。二月,出孝惠皇帝后宫美人,令得嫁。三月,除关,无用传。

诏曰“道民之路,在於务本。朕亲率天下农,十年於今,而野不加辟。岁一不登,民有饥色,是从事焉尚寡,而吏未加务也。吾诏书数下,岁劝民种树,而功未兴,是吏奉吾诏不勤,而劝民不明也。且吾农民甚苦,而吏莫之省,将何以劝焉。其赐农民今年租税之半”

又曰“孝悌,天下之大顺也。力田,为生之本也。三老,众民之师也。廉吏,民之表也。朕甚嘉此二三大夫之行。今万家之县,云无应令,岂实人情。是吏举贤之道未备也。其遣谒者劳赐三老、孝者帛,人五匹。悌者、力田二匹。廉吏二百石以上率百石者三匹。及问民所不便安,而以户口率置三老、孝、悌、力田常员,令各率其意以道民焉”

十三年春二月甲寅,诏曰“朕亲率天下农耕以供粢盛,皇后亲桑以奉祭服,其具礼仪”夏,除秘祝,语在《郊祀志》。五月,除肉刑法,语在《刑法志》。

六月,诏曰“农,天下之本,务莫大焉。今廑身从事,而有租税之赋,是谓本末者无以异也,其於劝农之道未备。其除田之租税。赐天下孤寡布、帛、絮各有数”

十四年冬,匈奴寇边,杀北地都尉卯。遣三将军军陇西、北地、上郡,中尉周舍为卫将军,郎中令张武为车骑将军,军渭北,车千乘,骑卒十万人。上亲劳军,勒兵,申教令,赐吏卒。自欲征匈奴,群臣谏,不听。皇太后固要,上乃止。於是以东阳侯张相如为大将军,建成侯董赫、内史栾布皆为将军,击匈奴,匈奴走。

春,诏曰“朕获执牺牲、珪币以事上帝宗庙,十四年於今。历日弥长,以不敏不明而久抚临天下,朕甚自愧。其广增诸祀坛场、珪币。昔先王远施不求其报,望祀不祈其福,右贤左戚,先民后己,至明之极也。今吾闻祠官祝釐,皆归福於朕躬,不为百姓,朕甚愧之。夫以朕之不德,而专乡独美其福,百姓不与焉,是重吾不德也。其令祠官致敬,无有所祈”

十五年春,黄龙见於成纪。上乃下诏议郊祀。公孙臣明服色,新垣平设五庙,语在《郊祀志》。

夏四月,上幸雍,始郊见五帝,赦天下。修名山大川尝祀而绝者,有司以岁时致礼。

九月,诏诸侯王、公卿、郡守举贤良能直言极谏者,上亲策之,傅纳以言,语在《晁错传》。十六年夏四月,上郊祀五帝於渭阳。五月,立齐悼惠王子六人、淮南厉王子三人皆为王。

秋九月,得玉杯,刻曰“人主延寿”。令天下大酺,明年改元。后元年冬十月,新垣平诈觉,谋反,夷三族。春三月,孝惠皇后张氏薨。

诏曰“间者数年比不登,又有水旱疾疫之灾,朕甚忧之。愚而不明,未达其咎。意者朕之政有所失而行有过与。乃天道有不顺,地利或不得,人事多失和,鬼神废不享与。何以致此。将百官之奉养或费,无用之事或多与。何其民食之寡乏也。夫度田非益寡,而计民未加益,以口量地,其於古犹有馀,而食之甚不足,者其咎安在。无乃百姓之从事於末以害农者蕃,为酒醪以靡谷者多,六畜之食焉者众与。细大之义,吾未能得其中。其与丞相、列侯、吏二千石、博士议之,有可以佐百姓者,率意远思,无有所隐也”

二年夏,行幸雍棫阳宫。

六月,代王参薨。匈奴和亲。诏曰“朕既不明,不能远德,使方外之国或不宁息。夫四荒之外不安其生,封圻之内勤劳不处,二者之咎,皆自於朕之德薄而不能达远也。间者累年,匈奴并暴边境,多杀吏民,边臣兵吏又不能谕其内志,以重吾不德。夫久结难连兵,中外之国将何以自宁。今朕夙兴夜寐,勤劳天下,忧苦万民,为之恻怛不安,未尝一日忘於心,故遣使者冠盖相望,结彻於道,以谕朕志於单于。今单于反古之道,计社稷之安,便万民之利,新与朕俱弃细过,偕之大道,结兄弟之义,以全天下元元之民。和亲以定,始於今年”


刘姓和李姓以前是一家吗

一、李姓来源有三  1、出自嬴姓,为颛顼帝高阳氏之后裔。尧时,皋陶曾担任大理(掌管刑狱的官)的职务,其子伯益被赐为嬴姓,后子孙历三代世袭大理的职务,其子孙按照当时的习惯,以官为氏,称理氏。理氏改为李氏的说法有两种。一种说法是:商纣时,皋陶后裔理徵,在朝为官,因直谏得罪了商纣王,而被处死,其妻契和氏带着儿子利贞逃难时,因食李子充饥,才得以活命,故不敢称理,便改姓李氏。另一种说法是:据《姓氏考略》记载,周之前未见有李氏,自从有老子姓李,名耳,为利贞的后裔,因祖上世代为理官,理、李两字古音相通,便也以李为氏。显然,李氏是始于李耳称姓的。  2、出自他族改姓。三国时,诸葛亮平哀牢夷后,赐当地少数民族赵、张、杨、李等姓。鲜卑氏有复姓叱李氏,汉化后,改为汉字单姓李氏。是为洛阳李氏。  3、出自他姓改李氏。据有关资料所载,唐开国元勋有诸将徐(徐氏、安氏、杜氏、郭氏、麻氏、鲜于氏等16氏,因立功从唐国姓,赐予李氏。  二.刘姓的来源  一 姓氏来源  刘氏的来源主要有三:  1 出自祁姓,为炎帝尧陶唐氏之后。相传祁姓是黄帝的后裔所分  得的姓氏之一,后来祁氏被封于刘国,亦即今定州唐县。其子孙以国  为姓,相传姓刘。史称刘氏正宗,这就是陕西刘氏。  2 出自姬姓,为周太后的后裔。相传周武王去世后,周成王继位  ,封王季的儿子于刘邑,其后裔以邑为氏,世代相传姓刘,这就是河  南刘氏。  3 出自他姓,为他族、他姓改嫁或赐姓刘。据史书记载:一、汉  高祖刘邦实行和亲政策,以皇室宗女嫁于单于为妻。依照匈奴的习俗  ,贵者皆从母姓,单于的子孙于是皆从刘姓。于是便生成这支刘姓。  二、据史籍记载,齐人娄敬在洛阳向刘邦献入关中建都之策,得到刘  邦的重用,刘邦称帝后,赐姓刘氏,其后保持此姓;刘邦为了感谢项  伯在鸿门宴上对他的救命之恩,赐他刘姓。三、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  后将鲜卑族的复姓独孤氏改为汉字刘姓,成为当时大姓之一。其他入  迁中原的少数民族也有改作刘姓的。


刘姓出的君王最多,为何人口却排在李姓之后?

因为当时的李唐王朝的经济达到了鼎峰,整个国家都国泰民安,一片祥和,各方面都发展都很棒,这样一来人口数量多起来了,当时的皇帝又喜欢辞姓,这样一来,姓李的人就一直增加,所以李姓人数非常的多。在中国古代,当时的中国人非常讲究落叶归根,这姓氏就是其中的“根”,人们认为一脉相承才能算是一个家族最基本的。李姓就会给人的一种很是沉稳的感觉,霸气内收,张姓就给人一种霸气侧漏,给人的感觉有些许蛮横。王姓会让人感觉有点“俗气”,但还是感觉依旧霸气。而刘姓总是让人有一种温文尔雅的感觉,霸气稍微欠缺。但历史上成就伟业雄才大略的君主,还是刘姓偏多。所以说不能只从字面感觉来感受一个人,虽然刘这个字很温柔,但是毫不影响人才辈出,刘姓是一个大姓家族,这么多年出国很多人才,比如汉高祖刘邦,汉文帝刘桓,汉景帝刘启,汉武帝刘彻,汉宣帝刘询,光武帝刘秀,这几位帝王,随便拎一个出来,都能吊打任何一个王朝。虽然刘姓人数没有李姓的多,但是也是君王最多的姓,李姓家族主要在于人数优势李姓当权的时候,掌握了机会,因为当时国泰民安,社会稳定,一直很祥和,人们对皇帝十分信服,所以就是改成他的姓也愿意。这样看来,不能以貌取人,也不能以偏概全。

上一篇:弗兰尼斯的命运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推荐

热门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