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鞋批发网 > 知识库 >

2012中考试卷

来源:运动鞋批发网时间:2024-09-13 05:42:51编辑:运动君

河南2012年中考试卷

河南省2012年中考数学模拟试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18分)
1.- 的倒数是( )A.4B.- C. D.-4
2.如图表示一个由相同小立方块搭成的几何体的俯视图,小正方形中的数字表示该位置上小立方块的个数,那么该几何体的主视图为 ( )






3.对于函数y=-k x(k是常数,k≠0)的图象,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是一条直线 B.过点( ,-k) C.经过一、三象限或二、四象限 D.y随着x增大而减小
每天零花钱(元)01345
人数13542
4.为了解某班学生每天使用零花钱的情况,随机调查了15名同学,
结果如下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众数是5元  B.平均数是2.5元 C.极差是4元  D.中位数是3元
5.如图,是反比例函数 和 ( )在第一象限的图象,直线AB∥x轴,并分别交两条曲线于A、B两点,若 ,则 的值是(  ) A.1 B.2 C.4 D.8 6.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E是BC的中点,且∠AEC=∠DCE,则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 )
A.S△AFD=2S△EFB B.BF= DF C.四边形AECD是等腰梯形 D.∠AEB=∠ADC
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27分)
7.用科学记数法表示0.0000210,结果是 .
8.已知两圆相外切,连心线长度是10厘米,其中一圆的半径为6厘米,
则另一圆的半径是 . 9.不等式2x+1>0的解集是 .
10.如图所示,直线a∥b,直线c与直线a,b分别相交于点A、点B,AM⊥b,垂足为点M,若∠l=58°,则∠2= ___________ .
11.命题“如果直角三角形的两直角边长分别为a、b,斜边长为c,那么 ”的逆命题是 .
12.某种商品的标价为200元,按标价的八折出售,这时仍可盈利25%,则这种商品的进价是 元.
13.已知一次函数y=kx+b,当0≤x≤2时,对应的函数值y的取值范围是-4≤y≤8,则kb的值为
14.若二次函数 ,当x≤1时,y随x的增大而减小,则m的取值范围是 .
15.已知三个边长分别为2、3、5的正方形如图排列,则图中阴影部分面积为   .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1. D 2. C 3.C 4. D 5.C 6. A

二.填空题 7.2.10×10-5 8.4cm 9. x> 10. 32° 11.如果a、b、c是一个三角形的三条边,并且 ,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12. 128 13.-24或-48 14. m≥1
15. 3.75【解析】本题考查三角形的相似,直角三角形和正方形的面积.由题意易知:△ABC∽△ADE∽△AGF,相似比为2:5:10,所以面积比为4:25:100. △AGF的面积为(5×10)÷2=25,△ADE的面积为6.25,△ABC的面积为1,所以四边形BCED的面积为6.25-1=5.25,图中阴影部分面积3×3-5.25=3.75


谁有09年河南中考的语文考试题及答案?

2009年河南省初中学业水平暨高级中等学校招生
考试试卷
语 文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10页,四个大题,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请用钢笔或者圆珠笔直接答在试卷上。
2.答卷前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
一、积累与运用(共28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队的一项是【 】(2分)
A.折本(shé) 折扣(zhé) 屏障(píng) 鳞次栉比(jié)
B.模型(mó) 模样(mó) 绽放(zhàn) 络绎不绝(luò)
C.俊俏(jùn) 穿梭(suō) 揣摩(chuǎi) 根深蒂固(dì)
D.提防(tí) 河堤(dī) 干涸(hé) 亘古不变(gèn)
2.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2分)
A.侃侃而谈 委曲求全 相形见绌 杳无音信
B.莫名其妙 一鼓作气 世外桃源 旁征博引
C.温故知新 天翻地覆 出类拔萃 良莠不齐
D.走投无路 谈笑风生 川流不息 提心掉胆
3.下列选项中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童年》是高尔基的自传体小说,描写了童年阿廖沙性格的形成过程,再现了当时俄罗斯下层人民悲苦的生活状况。
B.《骆驼祥子》中的祥子最终也没能拥有一辆自己的洋车:第一次买的车被大兵抢走了,第二次买车的钱被侦探敲诈去了,第三次买的车安葬虎妞时卖掉了。
C.林冲是《水浒》中的人物,绰号“豹子头”。他武艺高强、安分守己,但懦弱隐忍、逆来顺受。因为遭到高太尉陷害,被一步步逼上梁山。
D.鲁迅先生的《朝花夕拾》文笔深沉隽永,是中国现代散文的经典作品之一。《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藤野先生》《孔乙己》都是其中的作品。
4.古诗文默写。(共8分)
(1) ,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
(2)受任于败军之际, 。(诸葛亮《出师表》)
(3)《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的“ , ”与“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有异曲同工之妙。
(4)古诗中,诗人常借物传情。“ , ”(《次北固山下》),王湾借“归雁”捎去他对家乡亲人的思念;“ ,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借“明月”寄托他对远方朋友的牵挂。
5.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答题。(共8分)
材料一:随着“家电下乡”活动的不断推广与深入,我国电视普及率大幅度提高。
材料二:2008年民众对各种媒体的使用情况调查表(%)
分类 报纸 电视 广播互联网
了解各类信息26.7 49.9 18.628.9
休闲娱乐 19.7 48.2 17.929.3
材料三:据《教育时报》5月4日报道,中央电视台正式开播了面向全国数字电视用户的“中学生频道”。该频道发扬媒体资源优势,使各地中学生共享优质课程资源。同时组织优秀教师和教学专家,围绕教学难点解疑释惑,辅助教师课堂教学。此外,该频道还开设了供家长观看的栏目,意在引导家长关注素质教育,关注孩子的心理状况,从而引导孩子健康成长。
(1)结合上述材料共有的话题,从材料二中提取一条主要信息。要求书写正确、端正、整洁,不超过16个字。(3分)
(2)材料三中的画线句有语病,请修改。(2分)
该频道发扬媒体资源优势,使各地中学生共享优质课程资源。
修改意见:
(3)假如你们家是数字电视用户,你想让家长看“中学生频道”,你会怎样跟他们说?(3分)


6.2009年4月22日是第40个“世界地球日”。请以“爱护地球”为主题写一段话。(5分)
要求:从下面所给词语中任选三个(多选不限),使用一种修辞手法,不少于50字。
责任 警示 和谐 居安思危 同舟共济 水清山秀



二、现代文阅读(共28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7~11题。(共16分)
前方遭遇塌方
肖复兴
①那一年秋天去九寨沟。路上,大家的情绪非常好,几乎一路都在唱歌,车厢里快成了音乐厅。我们乘坐的是一辆大轿子车,开车的是一个眉清目秀的成都小伙子,他一言不发,微微笑着,平稳地开着车。
②黄昏的时候,天突然下起了大雨,说来就来,一时间,雨幕和暮色一起加重,像蝙蝠的翅膀一样压来。走着走着,车子忽然停了下来,我抬起头望望窗外,发现前面蜿蜒的山路上早已长蛇一般停了好长一串的车子。下车一打听,才知道前面的路因为大雨的缘故塌方了,路面一下子变窄了,而且非常滑。刚才,一辆运木材的大卡车连人带车滚进了道旁的江里,一眨眼的工夫就淹没在湍急的旋涡中,连影子都找不着了;紧跟着,另一辆卡车也掉了下去,幸好被半山腰的树卡住,人们正在搭救司机。大家都担心起来,今晚还能不能到达九寨沟呀?
③终于,前面的车子一辆辆蜗牛一样移动起来。等我们开到刚才事故发生的地点时,两个多小时已经过去了。天彻底黑了下来,雨却没有停。车窗外,那辆卡车黑乎乎的,还卡在半山腰的树上。前面的路越发显得窄,大概只能够勉强过一辆车,又正好是一个拐弯,无形中增加了行车的难度。可气的是靠近江边的一处还有塌方,只要车轮稍稍打偏一点,车子就有可能一下子滑进江中。
④司机停住车,打开车门,回过头说:“大家都下车吧,先走过去,在前面等我。”
⑤满车的人都乖乖地下了车,撑起了雨伞,小心翼翼地往前走,只见司机坐在驾驶座上,双手紧紧地握着方向盘,两眼直直地望着前方。雨刷使劲地刷着,车灯明晃晃地照着前面的雨水、山石和树木,阴森森的,格外渗人。
⑥车子开动前,我犹豫了一下,下车还是不下?……咬咬牙,就一屁股坐了下来。
⑦司机回头叫我:“快下车!太危险!”
⑧我没下车,走到他的旁边坐下来。他看了看我,没再说话,只是伸出手拉了拉我的手。他的手心里全是冷汗,我的手心也一样。
⑨车子启动了。我看得很清楚,前面的路窄得像是鸡脖子,方向盘在他的手中不停地转动着,他的脚不时地踩着刹车,车子缓慢地移动着,不是在走,简直是在爬,一步步小心谨慎地蠕动着,稍不留神,就有可能出危险。尤其是过江边塌方的地段时,司机把车紧紧地贴近山的一侧。整条岷江就在我们的左侧晃悠着,肆无忌惮地呼啸着,随时都有可能把我们连人带车一起揽进它的可怕的怀中。我的心都要蹦出嗓子眼儿了,两眼紧闭,心里想,现在再想下车也来不及了,豁出去了吧!
⑩我不知道他是怎么过这个险关的,只觉得车子颠簸了一下,然后是一个转弯,就飞快地加速,箭一般蹿出了好长一段路。后来就听见他一连串地按响了喇叭,又听见路边一连串的欢呼声。
○11我不知道以后我还敢不敢再冒这样的险,当时是一个劲儿地后怕。那一晚大雨中的山道和江水,还有那位司机,实在是让我终身难忘。我不知道他后怕不后怕,但在当时,他的沉稳果断却是一车人所不具备的,一个人的性格会在平常琐碎的日子里显现出来,一个人的品格却在关键时刻尤其是危险的时刻更为凸现,那是一个人生命最鲜亮的底色。
○12那天夜里到达九寨沟后,我半宿都没睡安稳,总好像还在颠簸的车上一样。第二天晚上,为了给大家压惊,我们在诺日朗旁边举办了晚会,大家的歌声此起彼伏。不知谁看见我们的那位司机坐在角落里默默地听大家唱歌,就喊了起来,请他无论如何也得唱一个。大家热烈鼓起掌来。他没有推辞,走到台前,说:“可以,但我得请一个人和我一起唱。”我没有想到,他请的是我。我和他一起唱了一首《草原之夜》,令我没有想到的是,他唱得非常好听。
(选自《品悟》,有删改)
7.第③段主要写了什么内容?在文中有什么作用?(4分)


8.第⑥段中“……”处省略了“我”的心理描写,请根据上下文补写出来。(3分)


9.第⑨段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在表达上有什么好处?请结合文意加以分析。(3分)


10.文中的司机是怎样一个人?请结合具体事例简要分析。(写出两个方面即可)(4分)


11.请将下面尚未完成的读书卡片填写完整。(2分)





(二)阅读下文,完成12~15题。(共12分)

①速冻食品是现代工业文明的产物,它的出现解决了食物的保鲜问题,它以与新鲜食物相差无几的营养和口感走进千家万户。
②通常人们把没有经过加工和未做过储存处理的食物都叫做新鲜食物,但是收割或者宰杀时间比较长的“新鲜食物”,在营养和安全方面都会变差。因为在后续的保存过程中,植物体内的生化反应还会继续进行,缺少了水和养分的供给,这些生化反应的结果往往会使食物腐烂;对于肉类来说,它们特有的香味物质不很稳定,容易挥发或者氧化。更严重的是,在这一过程中,食物很容易成为致病细菌生长的“乐园”。
③怎样才能控制这些生化反应和细菌生长呢?人们想到了低温保存。
④把食物保存在低温下,上述的反应就会减慢,细菌的生长也会变缓。但是在一般的低温(比如冰箱的“保鲜”温度4℃)下,这些反应和细菌的生长并不能停止。在冰冻的温度(比如冰箱的“冰冻”温度-18℃至-20℃)下,这些反应就基本停止了,细菌也不会生长。从理论上说,食物在这样的温度下可以长期保存,这样我们就得到了冰冻食品。
⑤后来人们发现冰冻食品的口感不太好。实验表明,在一般的冰冻过程中,温度是慢慢降到0℃的,食物中会出现一部分水的“晶核”,随着温度继续降低,“晶核”逐渐增大,形成“冰晶”。因为冰的密度和水不一样,所以这样的“冰晶”可能会破坏食物的细胞结构,从而导致食物的口感变差。
⑥于是速冻食品应运而生。速冻的过程比较独特,在这一过程中,事物的温度被快速降低,远远低于水的凝固点,由于降温速度非常快,水在0℃的时候并没有结冰,从而达到了一种被称为“过冷”的状态。等到温度远远低于0℃的时候,大量的水同时结冰,这样形成的冰没有“冰晶”,对细胞的破坏比较小,从而可以把食物“固定”在速冻之前的状态,真正达到保鲜的目的。
⑦不过,速冻保存只是基本停止食物中的生化反应和细菌的生长,并不能杀死其中的细菌。食物一解冻,细菌就会恢复生长,如果把食物反复解冻,就会积累越来越多的细菌。另外,解冻之后再将其冻回去,就不再是速冻食品了,口感会受到比较大的影响。
⑧速冻食品是“冻透”的,需要一定的时间才能从外到内完全解冻。应该如何解冻呢?常用的方法有三种。一是用凉水。如果用很热的水,会过度加热事物的外层;温水则会使食物成为细菌生长的温床。二是用冰箱,把食物放在冰箱的保鲜层中,在保鲜的温度下,既能慢慢解冻,又能大大减缓细菌的生长速度。还可以使用微波炉,因为微波炉的加热方式跟传统的加热方式不同,能快速有效的解冻。
⑨总的来说,新鲜食物是我们最好的选择。如果食物不得不经过一段时间的周转才能到我们手里,那么相对于存放了好多天的“未冰冻”和“一般冰冻”的食物,速冻食品是更好的选择,他最大限度地保留了新鲜食物的营养和口感,而且更加安全。
(选自《百科知识》,有删改)
12.给本文拟写一个能显示说明对象及其特征的标题。(3分)
标题:
13.第⑧段主要运用了哪一种说明方法?请结合文意分析其作用。(3分)


14.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能否删去?为什么?(3分)
这样的“冰晶”可能会破坏食物的细胞结构

15.根据第⑦段内容,写出下面说法的依据。(3分)
买来的速冻食品最好是吃多少解冻多少,一旦解冻就最好不要在冻回去了。


三、古诗文阅读(共14分)
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16~19题。(共10分)
(一)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节选自《醉翁亭记》)
(二)欧阳修谪滁州,自号“醉翁”。既老而衰且病,遂退于颍州,则又更号“六一居士”。客有问曰:“六一何谓也?”居士曰:“吾家藏书一万卷,集录三代①以来金石②遗文一千卷,有琴一张,有棋一局,而常置酒一壶。”客曰:“是为五一尔,奈何?”居士曰:“以吾一翁,老于此五物之间,是岂不为六一乎?”客笑曰:“子欲逃名③乎?”居士曰:“吾因知名之不可逃,然亦知夫不必逃也;吾为此名,聊以志④吾之乐尔。”
(节选自《诗人玉屑》)
【注释】①三代:指夏、商、周三代。②金石:指钟鼎文及碑文。③逃名:逃避名声,不求名声。④志:记述。
16.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2分)
(1)名之者谁 名:
(2)欧阳修谪滁州 谪:
17.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在文中的意思。(2分)
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18.根据上面语段内容,分别写出欧阳修自号“醉翁”和“六一居士”的原因。(2分)


19.在不同时期,欧阳修分别以什么为乐?请根据上面语段内容加以概括。(4分)
在滁州时:
在颍州时:
阅读下面一首词,完成20~21题。(共4分)
江城子•密州出猎
苏 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20.请用自己的话描述“千骑卷平冈”所展现的狩猎场面。(2分)


21.在下阕中作者用晕了两个典故,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四、作文(50分)
22.任选一题作文。(50分)
(1)题目:逆耳忠言助我行
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600字左右。
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2)读下面材料,然后作文。
小姑娘把橘子皮剥去,看见里面有很多小瓣,就问:“橘子,你为什么长这么多小瓣呢?”“是为了让你能和大家一起分享啊。”橘子回答说。
小姑娘又问苹果:“苹果,你为什么没有长成小瓣呢?是为了让我一个人独吃吗?”“不!”苹果回答,“是为了让你能够完整地把我奉献出去。”
要求:①根据材料寓意,任选一个角度作文,题目自拟。
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600字左右。
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


2012年中考物理模拟试题

二0一二年山东省青岛市初级中学学业水平考试
物理模拟试题
(本试题满分:l00分,考试时问:90分钟)
卷(I)现象•实验•结构•方法(本卷满分3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满分18分,共9个小题,每小题2分):下列各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请选出并将答题卡的对应项涂黑。
1.下列做法中,正确的是:
A.为防止同学滑倒,把香蕉皮拣起放到垃圾箱内 B.无人的教室内开着灯
C.实验中用激光手电照射同学的眼睛 D.中考期间,在深夜燃放鞭炮
2.下列图像中,能正确反映同种物质的质量和体积关系的是:





3、下列实例中增大摩擦的是( )
A、刀磨的光亮 B、建造金字塔用滚木搬运巨石
C、鞋底有花纹 D、给轴承点上润滑油
4.下列关于实验仪器使用方法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使用弹簧测力计时,不能超过它的量程
B.使用天平测质量时,先调节天平横梁平衡
C.使用刻度尺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
D.使用量筒时,视线应与液面垂直
5.以下几个验证性小实验,其中有错误的是:
A.水蒸气将塞子弹出,发现试管口有一层雾,说明对外做功物体的内能减少
B.将滚摆从最高点放手后,发现它上下运动,说明动能和重力势能可以相互转化
C.用弹簧测力计沿着木板将物体匀速拉动到某一高度,发现用长木板比短木扳拉动时测力计示数小,说明相同情况下斜面越长越省力
D.在水平桌面上用弹簧测力计拉着小车做匀速直线运动,发现车轮朝下比车轮朝上拉动时测力计示数小,说明相同条件下接触面越光滑摩擦力越小
6、下列运用科学研究方法的实例中,正确的是( )
A、研究气体分子模型时,将操场上的同学想象成气体分子,运用了模型法
B、研究牛顿第一定律时,设计阻力逐渐减少的3个斜面实验,最终进行理想推理,运用了转换法
C、为观察玻璃瓶的变形,才去观察瓶塞上玻璃管中液面的变化,采用等效法
D、由增大摩擦的方法联想到减小摩擦的方法,利用了逆向思考法
7、关于动能和势能的转化,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陨石从空中下落,重力势能转化成动能
B向上抛出的石头,动能转化成重力势能
C空中下落的物体将一弹簧压缩,弹性势能转化成动能
D雨滴落到地面后,势能为零
8、下列关于科学方法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研究功率问题时和速度的有关问题对比,运用了类比法
B、在研究牛顿第一定律 时,设计阻力逐渐减小的3个斜面实验,最终进行理想化推理得到结论:当助力为零,物体做匀速运动的结论,运用逐渐逼近法
C、把压强分为固体压强,液体压强和气体压强进行研究,运用了分类法
D、用一条有方向的线段表示力的三要素,运用的是代替法
9、下列关于物理知识的应用和实验原理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测固体和液体的密度:ρ=m/V
B、弹簧测力计: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伸长得越长
C、重垂线:重力的方向是垂直向下的
D、测量滑动摩擦力的大小:Ff=F,其中F是当弹簧测力计拉着物体在水平方向上匀速运动时的示数
10、以下是晓宇同学做的几个验证性小实验,其中不正确的是( )
A、小球由光滑斜坡上滚下,且越滚越快,说明力可以改变运动状态
B、用弹簧测力计拉着正放和倒放在水平桌面上的小车做匀速直线运动示数分为F1和F2,且F1<F2 ,说明在相同条件下,滚动摩擦
C、用鸡蛋碰石头,结果鸡蛋碎了,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D、用力推桌子,桌子没动,说明推力小于摩擦力
11、下列研究方法中属于转换法的是( )
A、通过力的作用效果来感知力
B、用力的示意图表示力的三要素
C、相同时间内通过路程越长,物体运动越快
D、研究速度公式时与密度公式作对照
二、不定项选择题(本题满分l2分,共4个小题):每小题中至少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请选出并将答题卡的对应项涂黑(每小题全选对得3分,漏选得1分,错选或不选得0分)。
12.下列关于物理概念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物体做功越多,功率越大
B.速度越大的物体动能越大
C.运动的物体有惯性,静止的物体没有惯性
D.某种物质温度升高1℃所吸收的热量,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容
13.在研究牛顿第一定律的实验中,记录数据如下,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三次实验让小车从斜面的同一高度滑下
接触面毛巾棉布木板
小车移动的距离s/cm18.326.898.2
B.在木板表面小车速度减小得最慢
C.实验表明,力是使物体运动的原因
D.实验中运用了逐渐逼近法
14将一体积为100cm3 的实心小球放入装满水的容器中,溢出50g水,则( )
A、小球受到的的浮力为0.5N B、小球的质量为50g
C、小球的质量大于50g D、小球的密度为0.5g/cm3
某同学从下表提供的信息中得到以下几个结论,其中正确的是( )
几种物质的比热容C[J/(Kg.℃)]
水4.2 X103干泥土0.64×103
酒精2.4×103铜0.39×103
冰2.1×103铝0.88×103
煤油2.1×103铅0.13×103
水银.0.14×103砂石0.92×103
A、用水来冷却汽车发动机效果比较好
B、液体的比热容都比固体的大
C、同种物质在不同状态下比热容不同
D、质量相同的铜和铅升高相同的温度,铜吸收的热量多


卷(Ⅱ)实验•应用•推理•探究(本卷满分70分)
专题一:热学
1、某同学在做“比较不同物质吸热能力”的实验时,使用相同的电加热器给水和煤油加热,用加热时间的长短来表示物质吸收热量的多少。他得到如下数据
物质次数质量m/kg升高的温度Δt/℃加热的时间t/min
水10.1102
20.2104
煤油30.1101
40.2102
(1)分析第1、2次或第3、4次实验数据,可以得出的初步结论是:
同种物质升高相同温度时,吸收热量的多少与物质的 有关。
(2)分析第1、3次或第2、4次实验数据,可以得出的初步结论是:
上图中,除杯内分别装的是质量相等的煤油和水外,其余都相同。
完成该实验还需要_______,在相同的加热时间内,煤油和水吸收的热量是_________(选填:相同的、不同的)。
2.运用知识解决问题:
(1)冬天手很冷,可以将手放在火炉旁烤火取暧或双手互搓取暖,使手的温度升高,内能     。前者是热传递方法,后者是       方法。
(2)质量为2kg的某种物质,吸收8.4×104J的热量,温度升高20℃,它的比热容为多少J/(kg•℃)?
专题二:力与运动(本专题满分I5分,共2个小题,第3小题9分,第4小6分)

4.运用知识解决问题:
(1)用钢笔吸墨水时,按下弹簧片,挤出管内部分空气,松开手后,管内气压    外界大气压,墨水在外界         的作用下进入管内。
(2)请在右图中画出小球所受力的示意图。

(3)—个小偷作案后以6m/s的速度离开现场,l0s后警察从现场
沿小偷离开的路径以8m/s的速度追击,在     s后将小偷抓获。



专题三、浮力、动能和势能专题

1、如图甲,超凡同学为了探究物体在水中不同深度所受浮力的变化情况,将一长方体挂在弹簧测力计下,在长方体接触容器底之前,分别记下长方体下表面到水面距离h和弹簧测力计相应的示数F,实验数据如下表
1234567
h/cm02 4681012
F/N6.56.05.55.04.54.54.5
(1)分析表中数据,可以得出物体重______N,第4次实验时,物体受到的浮力为_____N。
(2)分析第1次到第5次实验数据,说明物体浸没于液体之前____ _ ___。
(3)分析第5次到第7次实验数据,说明______ __。
(4)图乙中能正确反映浮力F浮和物体下表面到水面距离h关系的图象为____ ____。
2、在探究“浮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同学们有以下猜想:
a.浮力的大小可能与液体密度有关;
b.浮力大小可能与物体排开液体中的体积大小有关;
c.浮力大小可能与物体浸入液体内的深度有关。 
小红的实验小组对猜想C进行了如下的实验探究:将一个高为10cm金属圆柱
体挂在弹簧测力计下,在金属圆柱体接触水面之前和接触水面后,分别记下了金属圆柱体下表面到水面的距离h和弹簧测力计相应的示数F(如右图),实验数据如下表:
次123456
h(cm)0246810
F(N)8.07.57.06.56.05.5
(1) 小组分析表中数据得出:物体的浮力大小与物体浸入液体内的深度有关,且在同种液体内物体浸入的深度越大,所受的浮力越大。你认为该小组得出的结论是否科学?如果不科学,请分析产生这种不科学结论的原因是什么?并提出改进意见。如果认为科学,简述科学的道理。
(2)分析表中数据, 还可以得出物重为 N,第6次实验时,物体受到的浮力为 N,从中我们可以计算出此金属的密度为 kg/m3。
3、小明利用装有细沙的盒子、小桌、砝码、木块等器材,探究“重力势能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其过程如图17所示
(1)小明通过观察什么来判断重力势能的大小?

(2)分析比较甲、乙两图中的实验现象,得出的结论是什么?

(3)图乙和图丙探究的问题是什么?

4、.如图所示,甲是探究“动能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装置,实验中让同一钢球从斜面上不同的高度由静止滚下,碰到同一木块上。乙是探究“阻力对运动物体的影响”的实验装置,实验中让同一小车从斜面上相同的高度由静止滑下,在粗糙程度不同的水平面上运动,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甲、乙两组实验,采用了探究实验中常用的实验方法是_____。
(2)甲实验中,通过观察____可以判断钢球动能的大小。
(3)由乙实验可以推理得出,如果运动的小车在水平面上不受力时,它会____。
5、.如图所示,某同学将两个相同的斜面并排放在水平桌面上,利用它们探究动能或重力势能与哪些因素有关。
(1)将A、B两球(mA<mB)分别从两斜面的相同高度处由静止同时释放,观察到它们并排滚动且始终相对静止。这表明在滚动的任一时刻,两球的速度 ,
且两球的速度跟 无关。
(2)分别在水平桌面上的C、C’处放置相同的木块,再将两球分别从两斜面的相同高度处由静止同时释放,观察到 球将木块撞得更远。由此可得出结论:① ;
② 。

专题四:综合能力(本专题满分8分,共3个小题,第7小题2分.第8小题4分,第9小题2分)
1.综合问答——
叶子姐姐为了给妈妈过生日,决景自己动手做一顿晚餐。以下是她到菜市场采购时的几个场景
①他看到整齐摆放的西红柿,在阳光下红彤彤一片很好看
②用塑料袋提着西瓜感到很 手,于是他将报纸结成一小块建在手上感到舒服多了
③菜篮子中的热馒头散发出浓浓的香味,他不禁感到有些饿了
④她到小卖部买了一瓶酸奶,插入吸管,轻松地将酸奶喝到嘴里。
(1)解释场景            :


(2)解释场景       :






2、请完成下列探究实验的设计方案:

课题探究弹性势能与形变大小的关系
器材弹簧、木块、刻度尺实









数据
记录
表格





专题五:综合计算(本专题满分9分,共2个小题,第10小题4分,第11小题5分)
1、如图,正方体A在水平地面上处于静止状态,已知A的边长为1dm,密度为2X103 Kg/m3,
动滑轮重为2N ,若使A对水平面产生压强600Pa,忽略摩擦和绳重,问:
(1)、此事作用在升段的拉力F是多大?
(2)、使用该滑轮组匀速提升物体A时的机械效率多大?



F








2.有一根绳子,通过如图甲所示的滑轮组,能够提起的最重物体是A,物体再重绳子将断裂(不计绳重和摩擦)。求:
(1)将A匀速提高2m做的有用功为740J,则物重GA=?
(2)若此时滑轮组机械效率为92.5%,人的体重为600N,每只脚与地面接触面积为2×l0-2m2,则人对地面的压强p地=?
(3)若用这根绳子和这些滑轮,组成图乙所示滑轮组,利用它从水中缓慢匀速提起(不计水的阻力)一个边长为3×l0-1m的正方体B,当提到B的下表面所受水的压强为2×l03Pa时,绳子断裂。则正方体B的密度ρB=?









专题六:创造与探究(本专题满分9分,共3个小题,第12小题4分,第13小题2分,第14小题3分)
1.归纳式探究——研究弹簧的刚性系数:
我们知道,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弹簧伸长的长度就越大。但是,用同样大小的力去拉两只不同的弹簧,伸长的长度不同,这说明弹簧有“软”、“硬”之分,容易被拉伸的弹簧比较软,反之比较硬。弹簧的软硬用它的刚性系数来表示。刚性系数越大,弹簧越硬。
为了研究弹簧的刚性系数与哪些因素有关,通过有关实验探究,取得数据如下(其中:S为制造弹簧的金属丝的横截面积,n为弹簧的匝数,r为弹簧的半径,A为弹簧的刚性系数):

(1)A=k         ,其中k与制造弹簧的材料有关,材料不同,k值一般不同。上述实验中钢的k值k钢=            (填上数值和单位)。将数据变成公式,运用的是                法。
(2)用粗细相同的铜丝做成半径相同但匝数不同的弹簧,则弹簧的刚性系数和匝数的关系可以用图像中的图线        表示。
(3)如果用粗细相同的铜丝和钢丝做成匝数和半径相同的弹簧,都用1ON的力拉伸时,
用        做成的弹簧变得更长。
(4)用横截面积为9×l0-6m2的铜丝制成一个60匝、刚性系数为100N/m的弹簧,则该弹簧的半径为 m。

2、晓丽在《物理手册》中查到如下数据:
不同温度和压强下液态酒精的比热容c/×103J•(kg•℃)-1



(1)图像中能正确反映液态酒精比热容与温度关系的是_________。 c
(2)增大压强,既能使酒精的比热容___________,又能提高酒精的___________。
a
b
t
3.问题解决一-测量翠玉手镯的密度:
叶子姐姐有一只翠玉手镯,她想知道手镯的密度。现在
给你一个水槽和足量的水、细线、刻度尺、一个正方体木块。
(1)推导出测量翠玉手镯密度的数学表达式;
(2)说明测量步骤。(配图说明,图画在方框内)





4.演绎式探究——探索宇宙:
(1)牛顿认为,宇宙中任何两个物体之间都存在引力,引力大小 ,其中m1、m2分别为两个物体的质量,r为两个物体间的距离,k=6.67×l0-11m3/(kg•s2)。可见,当两个物体间的距离增大时,它们之间的引力将变        。
当我们用线绳拴着一个小球使它以手为圆心转动时,绳子对小球有一个向圆心拉的力,这个力叫做向心力。这是小球得以绕圆心做圆周运动的条件。宇宙中的星体也是如此:
子星绕母星(卫星绕行星,行星绕恒星)的运动可以近似地看作是匀
速圆周运动(如图),子星受到一个恒定的指向圆心(母星)的向心力,向

心力的大小       ,其中m为子星质量,v为子星绕母星匀速运

动的速度,r为运动半径(也即两星之间的距离)。并且,向心力的大小等
于母星对它的引力F引。
(2)已知月球绕地球一周所用的时间为T,地月之间的距离为r,请你推导出地球质量M的数学表达式。
(3)已知地球到太阳的距离为1.5×l011m,一年为3.2×l07s,则太阳的质量为   kg。



这是我们滴学校的。你也可以去去下载!那边的提很多哦!


2011年物理中考试题

2011独家解密中考一摸物理预测试题
试卷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90分钟
一、选择题(1~6小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是正确的,每小题2分,共12分;7~12小题每小题至少1个选项是正确的,每小题3分,共18分。共30分)
注:1~6小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是正确的
1.在透明玻璃杯的杯底放一枚硬币,然后倒入一些水。把杯子端到眼腈的高度,再慢慢下移。当杯子下移到某一位置时,如图1所示,可以看到大、小两枚硬币。以下对这一现象解释合理的是
A.“大、小硬币”都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
B.“大、小硬币”都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
C.“大硬币”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小硬币”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
D.“大硬币”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小硬币”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
2. 如图2所示的用电器中,利用电热工作的是



3.下列工具在应用中属于费力杠杆的是
A. 起瓶盖的瓶起子 B. 夹砝码的镊子 C. 撬石头的撬棒 D. 剪铁丝的钳子
4. 如图3一轻质杆支于水平的转轴上,可绕轴在竖直面上自由转动(杆的质量和杆与转轴间摩擦不计),当杆左右两端固定质量分别为m和M(m<M)两金属球时,杆恰好在水平位置平衡,如图。现把转轴位置从O向右移到O/处,在杆转动到竖直位置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P球:下降,动能增加、势能减少
B.P球:上升,动能增加、势能增加
C.Q球:下降,动能增加、势能减少
D.Q球:上升,动能增加、势能减少
5. 如图4所示,L是电磁铁,在L正上方用弹簧悬挂一条形磁铁,设电源电压不变,闭合电键S待电磁铁稳定后,当滑动变阻器R的滑片由上向下缓缓地滑动过程中,弹簧的长度将
A.先变短后变长 B.先变长后变短
C.变短 D.变长


6. 如图5所示,一个斜柱状容器内盛有一定量的水,水面浮着一个重为5N的球。如果把球取出,则水对容器底部压力的减少值
A.大于5N B.等于5N
C.小于5N C.与球的体积大小有关






注:7~12小题每小题至少1个选项是正确的
7.如图6,平面镜与OS之间的夹角为30°,S为点光源,当平面镜一速度v沿OS方向向光源S平移时,光源的像将
A.以速度v平行于OS向右运动 B.以速度 v沿S•S连线向S运动
C.以速度 沿S•S连线向S运动 D.以速度v沿S•S连线向S运动
8. 如图7所示,滑动变阻器M的总电阻为10Ω,滑动变阻器N的总电阻为200Ω,电阻R的阻值约为20Ω。为了使电压表的示数略微增大,应该
A.把N的滑片向左移一小段距离
B.把M的滑片向左移一小段距离
C.把N的滑片向右移一小段距离
D.投M的滑片向右移一小段距离
9. 如图8所示,容器内有水,有一塑料试管下面挂一小铁块,浮在水面上。现将小铁块取下放入试管中,试管仍浮在水面,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液面上升 B.液面下降
C.容器底部受到液体的压强不变
D.试管外壁上A点受到液体的压强不变
10. 关于奥运比赛中涉及到的物理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水球浮在水面静止时浮力大于重力
B.足球撞到门柱反弹回来,是力改变了足球的运动状态
C.短跑运动员穿钉鞋是为了减小对地面的压力
D.接力赛中,运动员在交接棒时应尽量保持相对静止


11. 一个工人用如图9所示的滑轮组提起重2000N的货物,所用的拉力是800N,绳子自由端被拉下4m,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总功是3200J,机械效率是40% B.有用功是2000J,总功是3200J
C.有用功是3200J,机械效率是62.5% D.总功是3200J,机械效率是62.5%
12. 在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A、把体积相同的铁块和木块放入水中,静止后木块受到的浮力比铁块小
B、把质量相同的铁块和木块放入水中,静止后木块受到的浮力比铁块大
C、把体积相等的铁块和铝块放入水银中,静止后铝块受到的浮力比铁块大
D、同一木块浮在酒精面上比浮在水面上受到的浮力小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8分)
13. 某研究人员为了探究冰和水的体积与温度的关系,在一定的环境下将1g的冰加热,分别记录其温度和体积,得到了如图5所示的图象。请你观察此图象回答下列问题:
(1)冰从-4℃上升到0℃时体积将______,密度将______。
(2)水从0℃上升到4℃时体积将______,密度将_______。
(3)冬天,当河面结冰时,与冰接触的河水温度是____℃,较深河底的水温是___℃。
14. 如图11所示,东东在探究光的色散现象时,看到白光经三棱镜后,光屏上自上而下出现了红、橙、黄、绿、蓝、靛、紫的色带。东东对产生的原因进行了思考。受此启发,在测量凸透镜的焦距时,东东
想:如果分别用红光和紫光平行与同一个凸透镜的主光轴射入,红光、紫光对凸透镜的焦距是否相同呢?请写出你的推断: 色光对凸透镜的焦距大,你推断的理由是:

15. 如图12所示,电源电压保持不变,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R0=20Ω,当只闭合开关S1,滑片P置于最左端a时,电流表示数为0.2A;当开关S1、S2均闭合,滑片P置于最右端b时,电流表示数为0.6A,则定值电阻R1=
Ω,电源电压U= V。
16.“寒夜客来茶当酒,竹炉汤沸火初红,寻常一样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沐浴着如酒、如月、如梅的茶香,修身养性的民族生生不息。中国的历史有多长,中国的茶就有多香。你知道吗?茶文化中有许多的物理知识,例如:
(1)通过加热使新鲜茶叶中的水份快速________,这便是制茶业中的“杀青”;
(2)用沸水才能很快泡出茶香、茶色,这是因为温度越高,________现象越明显;
(3)壶嘴与壶身相通,构成一个__________;
(4)茶壶的盖子上有一个小孔,_________通过这个小孔作用到壶内的液面上,壶中的水便容易倒出来;
(5)茶夹是________杠杆;(填“省力”或“费力”)
(6)用水壶烧开水时,壶嘴会冒“白气”,这些“白气”是水蒸气遇冷________形成的。水壶的底面尽可能做得大些且有几个凹凸不平的同心圆,这样做是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 用电阻丝加热某种物质,得到如图所示的熔化图像。电阻丝的发热的功率为P,放出的热量有50%被该物质吸收,该物质的质量为m,则这种物质比热容(假设这种物质固态和液体的比热容相同) (填大于、小于、等于)。



三、作图题简答题。(共12分)
18. (3分)写出从图13中获得的信息。(至少3点)

19.(3分)通常皮鞋的表面有许多毛孔,不是很光滑。当有灰尘附着在表面上时,皮鞋就会失去光泽。涂上鞋油后,仔细地用布擦一擦,皮鞋就变得又亮又好看了。这是为什么?

20. 如图14所示是照相机的原理图,A’B’是AB的像。请画出图中与入射光线对应的折射光线,并确定凸透镜一侧焦点的位置,用字母F表示。


21.如图15所示,用滑轮组沿水平地面拉动物体A,请画出最省力的绕绳方法。







四、实验题。(共20分)
22. (2分)根据如图16所示的两幅图片,请你写出教科书中对应的实验结论。
图甲:
图乙:
23.(3分)为了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小明进行了如图13所示的实验。
(1)请在图17中标出反射角的度数。
(2)小明想探究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是否在同一平面内,他应如何操作?
(3)如果让光线逆着OF的方向射向镜面,会发现反射光线沿着OE方向射出,这表明:
24.(3分)有一种测量人体重的电子秤,其原理图如图中的虚线所示,它主要由三部分构成:踏板和压力杠杆ABO、压力传感器R(一个阻值可随压力大小而变化的电阻器),显示体重的仪表G(其实质是电流表),其中AO︰BO=5︰1。已知压力传感器的电阻与其所受压力的关系如下表所示:
压力F/N050100150200250300……
电阻R/ 300270240210180150120……
设踏板的杠杆组件的质量不计,接通电源后,压力传感器两端的电压恒为4.68V。则:(1)利用表中数据归纳出电阻R随压力F变化的函数关系式:___________________;(2)该秤零刻度线(即踏板空载时的刻度线)应标在电流表刻度盘__________毫安处;
(3)如果某人站在踏板上,电流表刻度盘示数为20mA,这个人的体重

25.(4分)在物理实验操作考查中,小雨抽测的实验题目是“探究浮力的大小”。他的实验操作步骤如图l7所示,实验过程如下.
A.用细线将橡皮挂在弹簧测力计下,测出橡皮的_________;
B.将水倒入溢水杯中;
C.将挂在弹簧测力计下的橡皮浸没水中,让溢出的水全部流入小桶中,同时_____________;
D.将盛有溢出水的小桶挂在弹簧测力计下,读出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E.记录、分析实验数据,得出实验结论;
F.整理实验器材。



请根据小雨的实验过程回答下面问题:
(1)指出小雨在实验操作中漏掉的一个步骤: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指出上面实验操作中的一处错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果用能够漂浮在水面的木块代替橡皮做此实验,那么与上述操作不同的一个步骤是_____________(填字母)。
26.(7分)如图19所示是小明 “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的实验。铜块和木块的大小和形状完全相同,实验时弹簧测力计拉着物体沿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
(1)比较(甲)、(乙)两图,可得到的结论是
(2)图(乙)、(丙)中铜块和木块叠在一起的目的是使 相同。
(3)图(甲)中弹簧测力计的读数是 N。若物体不是做匀速运动,而是做加速直线运动,弹簧测力计读数 摩擦力;若物体做减速直线运动,弹簧测力计读数 摩擦力
(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
(4)实验时,小明先在竖直方向上对弹簧测力计调零,然后用弹簧测力计拉着物体沿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则测出的摩擦力 实际摩擦力(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5)实际操作时,手拉着弹簧测力计做匀速直线运动是比较难做到的,因而测力计的读数不一定等于摩擦力的大小。请你提出一个改进的方法,确保测力计的读数等于摩擦力的大小。你的做法(画图或文字说明)



五、计算题。(共20分)
27. (10分)如图21是某公共厕所的自动冲水装置。浮筒A是边长为20cm的正方体,盖片B的质量为lkg,表面积为80cm2,厚度不计。连接AB的是长为30cm,体积和质量都不计的硬杆。当供水管流进水箱的水刚好浸没浮筒A时,盖片B被拉开,水通过排水管流出冲洗厕所(g取10N/kg)。 (1)当水箱的水刚好浸没浮筒A时,水对盖片B的压力是多少?(2)浮筒A的质量是多少? (3)当水箱中的水有多深时,盖片B又自动关上?










28. (10分)如图22所示电路,电源电压不变,R1=12Ω,小灯泡标有“6V12W”(电阻不变)。求:
(画出下列每小题的等效电路图)
(1)只闭合Sl时,电流表示数为0.8A,则电源电压为多大?
(2)当Sl、S2、S3都闭合时,将滑片P移动到b端,电流表的示数为1.2A,则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是多少?
(3)只闭合S2时,移动滑片P,使滑动变阻器所消耗的功率为它最大功率的3/4此时电流表的示数是多少?





试题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1~6小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是正确的,每小题2分,共12分;7~12小题每小题至少2个选项是正确的,每小题3分,共18分。共30分)
1.B 2.C 3.B 4.A 5.B 6.B
7.D 8.A 9.ACD 10.BD 11. AC 12.AB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8分)
13.(1)增大 减小 (2)减小 增大 (3)0 4
14.红 凸透镜对红光偏折程度小
15.10 6
16. (1)汽化(蒸发) (2)扩散 (3)连通器 (4)大气压
(5)费力 (6)液化 增大受热面积;提高热效率;使水壶底部更加牢固等。
17.小于

三、作图题简答题。(共12分)
18.该物质熔点为0℃;熔化过程中温度不变:液态比热容大于固态比热容。
19. 因为皮鞋的表明不光滑有灰尘,光射向鞋面后发生漫反射,这样皮鞋就失去了光泽涂上鞋油后,鞋油的微小颗粒能填充到鞋的毛孔中,用布仔细擦拭,使鞋油涂抹的更均匀鞋面就变得十分光滑。光射向鞋面后会发生镜面反射,皮鞋看起来就更光亮更好看了。
20.——21略

四、实验题。(共20分)
22.(2分)
(1)同名磁极互相排斥(2)分子间存在引力
23. (3分)
(1)如图所示
(2)将纸板B向后(前)折,观察在纸板B上是否有反射光线
(3)在反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
24.(3分) ⑴ R=300-0.6F ⑵ 15.6mA ⑶550N
25.(5分)A重力C读弹簧测力计示数(1)测空桶重力(2)B步骤水没有注满(没有到溢水杯口(3)C
26.(7分)(1)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时,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1分)
(2)压力大小(1分) (3)2.2(1分),大于(1分),小于(1分) (4)小于(1分)
(5)做法如图所示,或用电动机牵引测力计做匀速直线运动(1分,其他方法正确的同样给分)。



五、计算题。(共20分)


上一篇:过客匆匆广播剧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推荐

热门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