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鞋批发网 > 知识库 >

敦促杜聿明等投降书

来源:运动鞋批发网时间:2024-09-15 10:21:46编辑:运动君

陈官庄战役的介绍

陈官庄战役是1948年(民国三十七年)12月至1949年1月在淮海战役第二、第三阶段人民解放军对国民党军进行的规模最大的一次村落攻坚作战。1948年12月4日,人民解放军将杜聿明部包围于以陈官庄为中心的南北只有5000米、东西不过一万米的狭小区域内。1949年1月6日,华东野战军15个纵队和冀鲁豫军区两个独立旅向被围敌军发起总攻,至10日下午,全歼国民党军第二、第十三兵团共26万余人,杜聿明被俘,淮海战役至此结束。

陈官庄战役

全歼杜聿明集团的陈官庄战役
陈官庄战役是淮海战役第三阶段。1948年l1月下旬,在淮海战役第二阶段人民解放军围攻黄维兵团于宿县以南双堆集地区时,国民党军徐州“剿总”副总司令杜聿明奉蒋介石之命,率领第2、第13、第l6兵团共30万人由徐州南下救援。
l1月24日,杜聿明以第2、第16两个兵团沿津浦路南进,都受到华东野战军的坚强阻击。30日,杜聿明率3个兵团放弃徐州,向西撤出,拟经永城、濉溪口南下。在徐州以南担任阻击任务的华东野战军发现后,立即以11个纵队向西追击和堵击。因各兵团部队由徐州撤出时已成惊弓之乌,争相夺路而逃,秩序混乱不堪,杜聿明不得不予12月 2日在孟集、李石林等地暂停前进,稍事整顿。华东野战军则乘机展开攻击和压缩,12月4日将其包围于以陈官庄为中心的南北只有5千米、东西不过10千米的狭小区域内。从 6日到15日,杜聿明集团在飞机掩护下,连续组织突围,均被击退,第 16兵团在突围中被全歼。此时,人民解放军东北、华北两大野战军正在进行平津战役,中共中央军委指示在平津方面未确实完成对傅作义集团的包围之前,华东野战军暂缓对杜聿明集团作最后歼灭的部署。华东野战军遂以20天时间边围困,边休整,进行补充,各纵队兵强马壮,士气高昂。而被围的国民党军则只能靠时有时无的空运聊作补充,杯水车薪,难乎为继,士气低落,无心再战。
在人民解放军战场政治攻势下,不少被围士兵携枪来投。1949年1月6日,华东野战军15个纵队和冀鲁豫军区两个独立旅发起总攻,至10日下午,全歼第 2、第13兵团,杜聿明被俘。淮海战役至此结束。


淮海战役简介

淮海战役是在以徐州为中心,东起海州、西至商丘、北起临城(今薛城)、南达淮河的广大地区进行的。参加这一战役的有华东、中原两支野战军和华东、中原两军区,以及晋冀鲁豫军区的部分部队共约60万人。济南战役后,国民党军队在徐州周围地区大量集结兵力,企图利用在徐州交会的津浦、陇海两条铁路线便于机动增援的条件,用重兵堵防的办法阻止解放军南下,以巩固江淮,屏障南京。徐州“剿总”总司令刘峙、副总司令杜聿明(杜从东北逃回后,11月初被任命为徐州“剿总”副总司令兼前进指挥部主任)指挥的黄百韬、邱清泉、李弥、孙元良四个兵团,和冯治安、李延年、刘汝明、周碧的四个绥靖区部队,连同从华中赶来增援的黄维兵团,以及战役期间自东北战场撤到蚌埠的两个军、自长江中游增援到浦口的两个军,总兵力近80万人。其中,大多是国民党军队的主力和精锐部队。淮海战役于11月6日发起,至22日为战役的第一阶段。在这个阶段中,华东野战军在碾庄圩地区歼灭黄百韬兵团约10万人,击毙兵团司令官黄百韬。11月8日,第三绥靖区副司令官何基沣、张克侠(均为中共地下党员)按照华东野战军的计划,率三个半师约2.3万人起义,为战役的顺利进行创造了极其有利的条件。中原野战军于11 月15日攻克宿县,会同华东野战军一部,切断徐蚌线,完成了对徐州的包围。11月23日至12月15日,是淮海战役的第二阶段。在这个阶段中,中原野战军及华东野战军一部,在宿县西南的双堆集地区包围并歼灭自确山东援的黄维兵团约12万人,生俘兵团司令官黄维。其中一个师在中共地下党员廖运周率领下起义。在杜聿明指挥的徐州国民党军队三个兵团30万人向西突围时,华东野战军主力将这股敌人合围于永城东北的陈官庄地区,歼灭其中的孙元良兵团两个军大部约4万人。淮海战役是解放战争战略决战三大战役中起承前启后作用的第二个大战役,也是三大战役中在战场兵力对比上敌占相对优势的情况下进行的一次战役。在战役中,人民解放军经过66 天紧张艰苦的战斗,歼灭国民党军队55.5万人,其中包括国民党军队“五大主力”中的第五军和第十八军。这一胜利,使长江以北的华东、中原地区基本上获得解放,使国民党反动统治的中心地带南京、上海直接暴露在人民解放军的铁拳面前,为解放军渡江作战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

淮海战役是什么战役

淮海战役。国民党称“徐蚌会战”,是解放战争时期中国人民解放军华东野战军、中原野战军在以徐州为中心,东起海州,西至商丘,北起临城,南达淮河的广大地区,对国民党军进行的战略性进攻战役。战役于1948年11月6日开始,1949年1月10日结束,是解放军牺牲最重,歼敌数量最多,政治影响最大、战争样式最复杂的战役。淮海战役的失利,军事上使蒋介石在南线的精锐主力损失殆尽,尤其是嫡系部队中的骨干,黄维的第12兵团和邱清泉的第2兵团全军覆没,其中还包括被称为“五大主力”的第5军和第18军。扩展资料:淮海战役是解放军在兵力、装备都不占优势的情况下同国民党重兵集团展开的决定性的战略决战,最后以解放军的全面胜利而告终。解放军在兵力、装备都不占优势,战场情况复杂多变的条件下,能取得如此辉煌的胜利,是中央军委、总前委的正确决策,华野、中野的密切配合,指战员的英勇作战,人民群众的全力支援的结果。国民党失败的原因是统帅部的决心一变再变,各兵团互不配合,最主要最关键的原因是国民党政府失去了人心。对于这一战役,作战双方对胜败的原因都进行过总结。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淮海战役

上一篇:齐豫齐秦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推荐

热门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