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鞋批发网 > 知识库 >

蓝毗尼

来源:运动鞋批发网时间:2024-10-03 09:13:50编辑:运动君

探访释迦牟尼诞生地

悉达多·乔达摩( Siddhartha Gautama)于公元前623年诞生于蓝毗尼的一座著名的花园里,后来该处就成为朝圣之地。印度的 君主 阿育王(Indian emperor Ashoka)也是朝拜者之一,并在此建立了一个他的纪念柱。这里现在已逐渐成为佛教徒的朝圣中心,以佛陀(Lord Buddha)诞生的考古遗迹为主要特色。1997年,蓝毗尼——佛陀诞生地(Lumbini, the Birthplace of the Lord Buddha)作为文化遗产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悉达多·乔达摩,是古印度迦毗罗卫国(现尼泊尔)太子,姓乔达摩,名悉达多。悉达多·乔达摩的父亲是迦毗罗卫国净饭王,母亲摩耶夫人在悉达多·乔达摩诞生 7 日后去世,由姨母抚养长大。悉达多·乔达摩少年时代接受婆罗门教的传统教育,后与觉善王的女儿耶输陀罗结婚生子,自幼过着锦衣玉食、无忧无虑的生活。他善射骑,博学多艺,也富于沉默思考。 14 岁萌发了出家修道的想法。 29 岁时出家修道 探索 人生解脱之门。 35 岁时在菩提树下得道成佛。成佛后的释迦牟尼,被尊称为佛陀(Buddha),意思是大彻大悟之人,在民间信仰中也常称呼为佛祖。“释迦牟尼”意为释迦族的圣人。 80 岁时释迦牟尼佛陀进入涅槃,圆寂于拘尸那迦城附近的希拉尼耶伐底河边的娑罗林中。 佛陀 于公元前623年出生在尼泊尔南部特莱平原(Terai plains)的蓝毗尼, 蓝毗尼位于尼泊尔西南和印度交界处,在鲁潘德希县境内,距加德满都 280 公里,为尼泊尔政府保护的文化遗址。 这一遗址主要是 摩诃 摩耶夫人庙、阿育王柱(Asoka pillar)、圣水池和菩提树。 这是一个神圣的地方,白色方型的摩诃摩耶夫人庙,庄严肃穆,清秀典雅。庙旁的 圣水池 清澈如镜,在阳光的照射下,泛起点点金光。池边长着一 棵 巨大无比的 菩提树。据说,最早这里是一棵娑罗双树,树身粗大,原树在法显著作中曾有记载,唐玄奘来此取经时已经“枯悴”,可见现存此树是后人补种的。 摩诃 摩耶夫人庙也称为玛雅黛维女神庙(Maya Devi Temple),是后人在释迦牟尼出生处建造的。 庙里是不允许拍照的。 摩耶夫人庙西北侧 耸立着一根著名的阿育王石柱 ,柱高7.79米,呈圆柱体。 上面刻着“佛祖诞生之处”的铭文。 阿育王的亲笔敕文,其内容证实此处确为佛陀诞生之地,并敕令于此雕凿竖立巨大石柱,用石栏围护。据文献其内容:“天佑慈祥王登基廿年,亲自来地朝拜,因为这里是 释迦牟尼佛诞生之地。一块石上刻着一个形像,并建立一根石柱,表示佛陀在此地降生。蓝毗尼村成为宗教的免税地,只须付收成的八分之一作为税赋。” 阿育王,是古印度赫赫有名的孔雀王朝的第三代君主, 阿育王也是朝拜者之一,他是虔诚的佛教信徒,不仅下令免除了佛祖诞生地附近的所有苛捐杂税,佛教书上还记载阿育王在佛祖诞生的确切地点上立了一块石柱作为标记,并以示纪念。这里现在已逐渐成为佛教徒的朝圣中心,以考古遗迹和佛祖诞生地为主要特色。 自1896年发现阿育王石柱以来,边界内考古遗迹的真实性已通过一系列挖掘得到确认。阿育王石柱上的铭文证明,作为佛祖的诞生地,蓝毗尼的神圣区域是世界上最神圣、最重要的宗教之一。从公元前3世纪到公元15世纪,佛教寺院和佛塔的考古遗迹为佛教朝圣中心的早期性质提供了重要证据。 摩诃摩耶夫人庙 的东侧和东南侧位置的地面上,有一片红砖遗迹,为砖砌佛塔和庙宇的废墟,这些废墟,大都是20世纪后陆续挖掘清理出来的。 蓝毗尼——释迦牟尼诞生地,已成为朝圣之地。这里每天都有无数的朝拜者和虔诚的佛教徒不远千里,穿过崇山峻岭,越过急流峡谷,来到这儿,献上各自的礼物,表达真挚的心意。 曾几何时,这一带的寺庙,佛塔星罗 棋布,高僧云集,一派佛国景象, 在 1500 多年前,中国高僧晋代法显就取道新疆,经印度来到蓝毗尼,成为访问尼泊尔外国人士中有真实记载的第一人。唐代名僧玄奘在公元 633 年也曾到此瞻礼取经。 自从1978年建立蓝毗尼发展区之后,全世界的许多佛教国家都在佛祖诞生地周边建造了豪华的佛教寺院。每一座都独具特色,因此它们组成了全世界各种佛教流派的大荟萃。蓝毗尼是尼泊尔的骄傲,也是世界级的文化胜地。每年尼历正月十五都要举行释迦牟尼诞生纪念活动,缅怀这位给人类思想带来巨大影响的 历史 名人。 孙克勤撰文和摄影

佛陀八大胜地在哪里

  佛陀八大圣地是:
  一、佛陀诞生的圣地【蓝毗尼园 】
  古印度之佛教遗址。为释尊之诞生地。今为尼泊尔境内、靠近印度边境不远处,是善觉王为其夫人蓝毗尼建造的花园。 蓝毗尼,意译花果等胜妙事具足、乐胜圆光、解脱处。
  二、佛陀苦行证道的圣地【菩提迦耶】
  位于印度比哈尔邦伽耶城南10公里的菩提迦耶(Bodhgaya),距印度东部最大城市加尔各答607公里,是佛祖释迦牟尼悟道之处,也是佛教信徒心目中最神圣的地方。传说当年悉达多王子抛妻别子,逾城出家,开始了追求真理的旅途。坐在一棵参天的菩提树下发下宏愿:不悟得大道,誓不起身。在5月的一个月圆之夜,悉达多王子在菩提树下终于明白了生命的真相,成就佛果。
  三、佛陀初转法、仑的圣地【鹿野苑】
  位于印度北方邦瓦拉那西(Vārānasī)以北约10公里处,是释迦牟尼成佛后初转法、仑处,原始佛教的最初僧团也在此成立。鹿野苑是佛教在古印度的四大圣地之一。
  四、佛陀成立比丘尼僧团的圣地【毘舍离】
  佛陀弘法的另一主要地点是毗舍离。毗舍离是古代梨车毗部族的国名和首府名,今属印度比哈尔邦,在佛陀时代是一座大城,现在却是印度最贫困的地区。
  五、佛陀讲说《法华经》的圣地【灵鹫山】
  灵鹫山,坐落在印度恒河平原、比哈尔邦那兰陀和菩提伽耶之间,是印度佛教的圣地。灵鹫山山势奇特非凡,峰峦众多,周围都是一马平川,惟有此山以及跟前的几座小山挺拔而立。正峰峰顶矗立着一块岩石,形似鹫头,故名灵鹫山。 山顶上有一座古平台,是当年佛祖与诸弟子结集和讲经说法之地。相传,如来曾在这里讲过着名的《法华经》。
  六、佛陀讲说《阿弥陀经》的圣地【舍卫国祗树给孤独园】
  遗址在印度境内拉布提河南岸的塞特马赫特。始建于释迦牟尼佛成道后第六年,是给独孤长者和祇陀太子共同发心建造的,故称为“祇树给孤独园”,和王舍城的竹林精舍一道并称于佛教最早的两大精舍。佛世尊在此居住约二十五年,宣讲了许多著名的经典,如《楞严经》、《金刚经》、《阿弥陀经》、《胜鬘经》等。
  七、佛陀为母说法返回人间的圣地【尚卡西亚】
  位于印度北方邦的首府勒克瑙附近。佛陀当年上忉利天为佛母摩耶夫人宣说《地藏菩萨本愿经》后重返人间时的圣地。
  八、佛陀涅盘的圣地【拘尸那罗】
  位于印度北方邦哥达拉克浦县凯西以北约2.5公里的摩达孔瓦尔镇,是佛教圣地之一。拘尸那罗,意为释迦牟尼涅槃处。拘尸那迦为释加牟尼圆寂地。这里也是佛陀生前最后度弟子须跋陀罗和涅槃后金刚力士放金刚杵处,以及八王分配佛舍利处。


上一篇:珠海市社保局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推荐

热门头条